马来西亚锰青铜板库存
马来西亚锰青铜板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19 | 锰青铜板 | 5000-8000 | 吨 |
2020 | 锰青铜板 | 6000-9000 | 吨 |
2021 | 锰青铜板 | 5500-8500 | 吨 |
2022 | 锰青铜板 | 7000-9500 | 吨 |
2023 | 锰青铜板 | 7200-9800 | 吨 |
马来西亚锰青铜板库存行情
马来西亚锰青铜板库存资讯
【SMM价格】2025年2月19日金龙黄铜棒价格
》点击查看SMM铜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铜现货历史价格
2025-02-19 09:23:462月18日COMEX铜库存降至99236短吨
据芝商所网站2月18日消息,COMEX市场铜库存变动情况如下(单位:短吨)
2025-02-19 09:12:56COMEX和LME铜价差一度飙高 高溢价仍有可能延续吗?
文华财经最近COMEX、LME和SHFE三大市场期铜的强弱差异备受市场关注,主要表现为COMEX铜走势要强于LME铜,LME铜表现又稍强于SHFE铜。众所周知,国内铜市正值淡季,在春节假期期间,供应端相对稳定,下游企业基本放假,目前需求也仍待恢复,因此SHFE铜表现会受到需求端掣肘,相对弱势是正常情况。但COME铜和LME铜价差却从1月份就开始拉大,并在2月13和14日双双一度升至1000美元/吨之上水平,为历史上极高水平,为何会出现这样极端的表现? 回顾COMEX铜和LME铜价差,在多数时间是落在-100和100美元/吨之间的,上一次这样高的升水还要追溯到去年5月中旬。当时COMEX铜库存持续下滑,落至两万吨附近,为近几年偏低位置,由于COMEX不接受中国品牌铜交割,且俄罗斯铜被制裁也不能用于交割,将符合交割标准的铜运往美国需要一定时间,库存无法快速上升,炒作情绪急速升温,COMEX铜持仓大幅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美铜涨势凌厉,表现要强于伦铜和沪铜,高升水局面水到渠成。 而聚焦本次美铜的领涨势头,可以发现,当前美铜供需市场相对于伦铜并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具体来看,尽管近两年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较强,制造业数据表现也要稍强于欧洲,美国市场对于铜的需求一直存在韧性。但是从库存变动来看,自去年7月份以来,COMEX铜库存一直呈现筑底回升姿态,今年以来也是延续累积势头,并在2月中旬重新站上10万吨水平,刷新了近六年高位。同期的LME铜库存却呈现震荡回落姿态,在上周四一度落至23.79万吨附近,为逾6个月低位。那么在库存甚至稍显拖累的背景下,美铜为何能够呈现如此亮眼的走势?更多还是要归功于美国关税政策预期。 在去年11月美国关键选举落幕后,有关美国未来可能对外加征关税的预期就甚嚣尘上,今年以来已经陆续有关税政策宣布和落地。美国对外关税政策对于铜价的直接影响可能存在两个逻辑,一方面加税会推高美国的通胀水平,1月美国CPI表现就高于预期,若后续通胀回落不畅,在再通胀逻辑驱动下,铜价走势会受到提振。另一方面,在2月10日,美国新任总统已经宣布计划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再结合上一轮贸易战表现,市场担忧未来铜可能成为被加征关税的对象。如果铜成为征税对象,短期会直接增加美铜的进口成本,从而推升美铜价格。除此之外,从进口来源国来看,美铜对于亚洲和欧洲等地区铜依赖度很低,其进口主要依赖智利、加拿大及墨西哥。虽然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征收25%关税后又迅速调整,宣布可暂缓一个月实施,但后续仍有很大加征的可能,也会抬高美铜进口成本。因此从直接影响来看,美国关税政策以及相关预期对于COMEX铜走势的影响要大于LME铜,COMEX铜与LME铜的价差自1月份就有不断走高的趋势,随着征税担忧的加重以及价差的拉大,交易商和投资者进行购买COMEX期铜,并在LME市场上卖出的操作,促使价差在2月中旬刷新了历史高位。 在在高价差背景下,受利益驱动,市场认为会有更多铜流向美国,从而使得当地铜供应减少,LME铜现货对三个月合约溢价一度出现走强迹象,上周五飙升至溢价最高每吨249美元,也是19个月内首次溢价。不过本周以来,外围情绪遇冷,COMEX铜出现高位回落一幕,COMEX铜和LME铜的价差也出现回调姿态,LME铜现货合约溢价也重返负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COMEX铜较LME铜升水幅度仍然明显高于常规水平。根据高盛预测,到2025年底,美国对铜进口征收10%关税的可能性为70%,当前价差已经有所反应,且短期仍有可能延续。未来如果加征关税税率低于预期,价差可能会出现回落,反之若税率高于预期,价差仍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仍需警惕政策的不确定性和预期差形成。 欲知更多铜产业链动态,欢迎您莅临由上海有色网(SMM)主办于2025年4月22-25日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的 CCI 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 ~ 超3000位行业精英,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政府部门领导、行业协会、第三方设备、物流仓储以及高校科研专家汇聚一堂。会议包含矿山、冶炼,铜加工、贸易,再生回收、终端应用,涵盖铜全产业链。 大会现场,100多家展台企业将集中展示最新铜加工及冶炼设备,优质原料供应商,新型铜基材料等最新铜产业前沿成果,尽显铜产业创新与活力。 会议活动精彩纷呈:主论坛聚焦全球铜市场趋势,原料供给,剖析政策影响,解读市场走向。分论坛围绕电工输配电、再生铜、铜基新材料、五金水暖、储能等细分领域,深入探讨行业热点;会议期间还进行2天走访12家累计100万吨铜产业代表企业考察。分享前沿技术与宝贵经验,助力铜产业链升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CCI 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 助您把握行业脉搏、拓展人脉、寻觅商机!4月22日-25日SMM诚邀您相聚江西南昌,铜聚新时代,共谋新发展!
2025-02-19 08:33:12金属普涨 期铜反弹 因投资者寻求对冲通胀【2月18日LME收盘】
文华财经据外电2月18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二反弹,由于投资者寻求硬资产来对冲通胀,但涨幅因美元走强而受限。 伦敦时间2月18日17:00(北京时间2月19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上涨76.5美元,或0.81%,收报每吨9,472美元。 经纪商Marex的高级基本金属策略师Alastair Munro说,“在我看来,这是整个大宗商品领域的资金买盘--很可能与通胀、持有硬资产有关。” 投资者还在关注美国和俄罗斯官员周二在沙特利雅得就结束乌克兰战争举行的首次会谈。 Panmure Liberum大宗商品战略主管Tom Price说,“乌克兰战争的结束对俄罗斯来说实际上是一个能源题材,而不是金属题材。从俄罗斯流出的金属从未完全停止过。” Price补充说,和平可能导致俄罗斯能源流动正常化,这将是利空的,但也可能意味着全球总需求复苏和持续增长的前景,净结果是中性到利多。 他说,能源价格上涨可能会提振其他商品,因为能源是一种关键投入。 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LME铜库存延续涨势,自上周三以来增加至263,775吨,增幅为11%。 美元走强抑制了涨幅,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对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更加昂贵。 美国可能对金属征收的关税尚不明确,也给铜带来了压力,因为投资者正试图计算关税将使美国Comex交易所的铜价上涨多少。 美国Comex期铜下跌1.7%,至每磅4.59美元。Comex铜较LME期铜价格的溢价从一天前的每吨995美元降至748美元。 花旗将未来6-12个月铜价预测下调至8,500美元/吨,之前为9,000美元/吨,并预计2025年晚些时候季度平均价将疲软。 锡 LME三个月期锡上涨98美元,或0.3%,至每吨32,779美元。盘中触及四个月来的最高点每吨33,065美元,原因是市场担心主要生产国印尼的供应量下滑,以及伦敦金属交易所库存下降。 在印尼1月份精炼锡出口较去年12月下降67%至1,566吨后,这一用于制造半导体的金属价格表现优于LME其他金属。 一位锡交易商表示,由于出口许可审批时间过长,印尼第一季度锡出口预计推迟。几家冶炼厂在已经获得出口配额的基础上,仍需要从政府获得出口许可。 他补充说,剩余的许可预计将在2月份发放,但穆斯林斋月可能会在3月份放缓采矿,使出口要到第二季度才开始全面反弹。 麦格理(Macquarie)分析师估计,由于缅甸矿山供应的不确定性,全球锡市场今年将出现1.3万吨的供应缺口,而2024年的缺口为1.4万吨。麦格理估计,今年全球锡供应量为38.8万吨。 提供进一步支撑的是,LME仓库的锡库存降至2023年中以来的最低水平3,910吨,自2024年底以来下降21%。 与此同时,锡需求强劲。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长19%,至6,28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2-19 08:26:37多重利好来袭!电池板块涨逾4%领涨 星云股份涨停 政策助力“赢麻了”!【热股】
SMM 2月18日讯:2月18日早间,电池指数盘中一度大涨逾4%,不过午后略有回落,但涨幅依旧在一众行业板块中排名前列。个股方面,星云股份盘中20CM涨停,野马电池、龙蟠科技等盘中也一同封死涨停板。先导智能、天宏锂电、派能科技、科恒股份等多股盘中一度涨逾9%。 消息面上,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到, 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 产业主体集中、区域集聚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标准体系和市场机制更加健全。 此外,文件中还提及发展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锂电池方面,面向新型储能应用需求,加快长寿命高容量先进活性材料技术、高效补锂技术攻关,发展高附加值辅材产品,重点布局大容量高安全储能电池、高功率电池、全生命周期高能效电池、储能用固态电池、全气候低衰减长寿命电池、高一致性电池系统等先进储能型锂电池产品。 》点击查看详情 此外,固态电池指数在今日早间开盘之后也一度涨逾2%,但午后涨幅明显收窄。截至日间收盘,固态电池指数以0.1%的涨幅报1567.7。华自科技、杉杉股份、传艺科技、龙蟠科技等6股涨停。华盛锂电等多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透露,比亚迪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丰田汽车方面,据此前《快科技》报道,丰田固态电池的初期量产规模相对较小,但预计到2027年或2028年,其产能将有所增加。而在2030年之后,丰田计划开始大规模生产固态电池,并力争实现9GWh的年生产目标。 而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也表示,从目前全球固态电池研发进展的情况来看,固态电池技术工艺还没有成熟,大体上2027年前后才能实现小批量生产,距离大规模的量产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也表示,当前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要聚焦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体电解质,匹配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的技术路线,以比能量400瓦时/公斤、循环寿命1000次以上为性能目标,确保2027年实现轿车小批量装车,2030年实现规模量产。 民生证券也表示,自2024年1月,固态电池产业迎来多项重要进展,标志着这一新兴技术正在加速向商业化迈进。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虽然面临技术和产能瓶颈,但随着各大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合作,预计将在2027年迎来突破,逐步进入主流应用阶段。 机构评论 中信证券指出,固态电池的重点渗透领域包括中高端动力电池、消费电池、eVTOL电池等,中信证券研究部电池与能源管理团队测算预计2030年全球固体电池出货量将达到556GWh,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30年国内固态电池出货量约为251GWh,主要为固液混合电池,全固态电池渗透率可能不足1%。但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设备需求有望先行。根据《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统计,目前国内固态电池规划产能已达数百GWh,将有力拉动固态电池设备投资。经我们测算,2030年国内固态电池设备投资额约为178.1亿元。 长江证券表示,从终端市场来看,固态电池场景应用边界逐步拓宽,有望拓展至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消费电子、电动工具等领域,其中全固态电芯规模化量产的必要性和产业趋势在加强。首先,半固态电池率先量产装车;其次,考虑到全固态电池正处于核心技术的突破与验证关键期,低空飞行器有望在2027年左右实现在乘用车领域的小批量应用;另外,终端规划的全固态电池有望在年内实现功能样车首发,明年实现装车验证,后年推进逐步量产。 光大证券研报最新研报称,市场低估了全固态电池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需求放量后,对安全及续航方面的支持。下一阶段看全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硫化锂的量产与降本;干法电极工艺是纯增量环节,对辊压机要求大幅提升,等静压技术尤其适用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层的成型。 国盛证券表示,高容量+轻量化多场景需求诞生,推动固态电池产业进展加速。2月15—1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重点讨论AI赋能及固态电池进展情况。此外,根据固态电池SSB报道,现代汽车将在3月展示其全固态电动汽车电池试点生产线,预计年底将推出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原型车。诸如机器人和无人机等场景的诞生,对电池的高容量以及整体的轻量化有更高的要求,而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能很好的契合这部分的需求。
2025-02-18 1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