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工业铝型材库存
赤峰工业铝型材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19 | 工业铝型材 | 5000-7000 | 吨 |
2020 | 工业铝型材 | 6000-8000 | 吨 |
2021 | 工业铝型材 | 7000-9000 | 吨 |
2022 | 工业铝型材 | 8000-10000 | 吨 |
2023 | 工业铝型材 | 9000-11000 | 吨 |
赤峰工业铝型材库存行情
赤峰工业铝型材库存资讯
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一季度大型企业破产数创15年来同期最高
标普全球市场情报公司周四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第一季度美国大型企业破产数量大幅增加,达到了2010年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 根据标普全球的统计,从1月到3月底,美国大型企业共申请破产188起,比去年同期的139起破产申请明显增加,而当时的这一数字其实就已创下了14年来的最高。 这188起破产申请数量也是自2010年同期以来最多的一次,当时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经济衰退,共有254起破产申请。 标普全球写道,随着大量债务到期,企业眼下需要以比发行时更高的利率进行再融资,这令不少企业尤其是资产负债表较弱的企业持续面临挑战。 报告指出,对于非投资级评级的公司,基于Market Intelligence数据的财务指标显示,这些公司正在应对不断上升的债务压力,而且它们用手头现金支付利息的能力也已略显不足。 今年第一季度,破产数量最多的是工业领域,达到了32家,其次是非必需消费品公司,有24家。这些行业合计占第一季度破产企业总数的近30%。 而标普500指数中的工业板块和非必需消费品板块,在第一季度也分别下跌了0.53%和13.97%。 报告显示,第一季度申请破产且负债超过10亿美元的知名公司,包括了Forever 21服装连锁店的所有者F21 OpCo LLC、电动汽车制造商尼古拉(Nikola)和工艺品零售商Joann。 其他进入破产程序的知名公司还包括连锁餐厅了Hooters和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 当然,尽管第一季度大型企业破产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仍要远低于金融危机期间的破产数量——2009年一季度曾达到峰值的1836家。2020年以来,单月破产申请总数最高的是2020年7月,当月破产申请数量达到了74起。 不过,随着特朗普不得人心的关税政策持续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一些业内人士眼下正担心在潜在的美国经济衰退风险面前,更多企业在接下来可能将陷入破产的泥潭。 财联社此前曾提到过,近来美国高收益债券的CDS(信用违约掉期)已经迅速飙升,垃圾债券正变得岌岌可危。 Saba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人Boaz Weinstein近期就警告称,关税紧张局势加速了企业债券的抛售,可能引发一波破产潮,其速度可能比以往的市场危机更快。 “雪崩才刚刚开始”,Weinstein表示。
2025-04-11 15:10:39两会代表委员热议钢铁行业 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和“双碳”战略主战场。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代表委员们建言的热点领域。来自钢铁行业的20余位代表委员提交了40余项针对性建议,内容涵盖了低碳技术攻关、产能治理、财税优化、智能制造、国际合作等。这些建言代表了对未来钢铁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思考。 一、绿色低碳转型:从技术突破到全链条协同 低碳技术研发与平台建设。 多位代表委员强调,钢铁行业“碳中和”需以国家级创新平台为依托。胡望明委员提出建设“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氢冶金、富氢喷吹等关键技术共享与系统解决方案研究。赵民革代表建议设立“国家钢铁低碳技术创新中心”,配套专项资金支持行业共性技术攻关。董才平代表则提出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支撑+金融助力”的协同机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低碳技术研发。 能源结构优化与储能技术应用。 刘怀平代表建议发展多元化储能技术(如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等),将储能系统深度嵌入钢铁企业综合能源网络,联动光伏、余热回收等场景,提升绿电消纳率与经济性。钱刚委员则强调通过“专精特新”企业推动新能源与钢铁生产的融合,例如航空用特殊钢的绿色制造。 标准体系与碳市场衔接。 胡淑娥代表提出构建“政策激励+标准约束+市场引导”的立体框架,推动钢铁产品碳足迹认证与国际标准对接。孟繁英代表呼吁完善中试项目(中试指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的中间试验环节)管理,加快稀土材料在低碳技术中的应用。此外,多位代表建议将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交易体系,通过碳价机制倒逼企业减排。 上述建议体现了从单一技术突破向全产业链低碳协同的转变。然而,技术研发周期长(如氢冶金需10年以上)、绿电成本高(目前钢铁用绿电占比不足5%)、碳核算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仍需政策与市场的长期协同。 二、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路径 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 赵民革代表提出完善原创技术策源地的配套机制,包括多元化资金支持(如政府引导基金、企业联合投资)、优化资源配置(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定向开放)、深化产学研协作(如高校-企业联合实验室)。武汉琦代表则呼吁打造国产工业操作系统生态,推动其在冶金、矿山等场景的应用,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温菲代表建议引入机器人、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与智慧物流。张荣华代表则提出建设“灯塔工厂”,通过AI大模型优化钢铁企业生产流程,并开发智能分拣系统提升固废回收效率。 高端材料与出口竞争力。 朱小坤代表建议细分高端特钢(如模具钢、高速工具钢)的出口退税政策,巩固国际市场份额。李建宇代表提出加强全球产业链布局,通过“引进来”(开展技术合作)和“走出去”(建立海外基地)提升高端产品占比。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例如,国产工业操作系统的研发(2024年国产化率不足10%)可降低生产成本约20%-30%,而高端特钢出口退税政策若落地,预计可拉动年出口增长15%。 三、行业治理与全球布局:结构性改革的破局之道 产能治理与兼并重组。 谭成旭代表建议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通过政策支持兼并重组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王树华代表则提出对环保达标企业(创A级)实施设备加速折旧、研发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形成“扶优汰劣”机制。据测算,若2025年淘汰5000万吨低效产能,行业集中度(CR10)有望从42%提升至50%。 财税与营商环境优化。 多省代表建议简化矿权审批、统一地方税种标准,赵建泽委员呼吁加强炼焦煤资源(钢铁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保护,通过财税杠杆提高产业集中度。赵民革代表进一步提出优化钢铁出口退税细分政策,支持高端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全球化与资源保障。 李建宇代表建议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借助湖南国贸平台扩大海外业务。盛更红代表则建议整合铁矿资源,通过协议出让方式支持大型企业开发海外矿山,降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当前超80%)。 当前钢铁业面临“高端不足、低端过剩”的典型矛盾。各位代表委员的建言显示,未来钢铁行业发展或将侧重“两端发力”:对内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产能结构,对外依托技术优势(如创新中心)和标准输出(如碳足迹认证)重塑全球产业链地位。 四、结语:我国钢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 通过上述代表委员的建言可以看出钢铁行业三大转型主线:绿色化、智能化、全球化。绿色化不仅是技术命题,更是制度创新(如碳市场衔接);智能化需打破“重硬件轻软件”的传统思维,聚焦场景化AI与国产系统生态;全球化则需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标准输出。从更深层次看,这些建议折射出我国钢铁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革命的跃迁逻辑。一方面,政策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如产能治理新机制),另一方面,企业需主动拥抱变革(如“灯塔工厂”建设)。未来十年,具备技术、资金和绿色优势的头部企业加速整合市场,而中小型钢厂则面临转型或退出压力。 总之,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产业命题,更是国家战略能力的体现。唯有通过创新驱动与结构性改革,才能将“碳约束”转化为“新动能”,在全球工业革命中占据制高点。
2025-04-11 13:51:10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紧急通知!关税风暴将如何重构行业格局?
今日上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另外,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A股半导体板块今日普遍拉升,上海贝岭、晶华微、富满微、民德电子、盈方微、盛景微、好上好、大港股份等涨停,纳芯微、圣邦股份、必易微、唯捷创芯、华虹公司等涨超10%。 近日,美国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挑起贸易争端。对此中方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予以反制回击。 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半导行业有何影响?关税反制将如何影响半导体行业投资逻辑? 浙商证券称, 本次关税反制意义重大,部分美系主导的半导体产品有望受关税影响而涨价 ,刺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如模拟芯片、微处理器、半导体设备等。 信达证券同时看好代工环节,该机构称, 中国大陆代工厂有望获得结构性转单,市场份额与定价权双升 。中美之间的关税摩擦可能促使终端客户转向中国大陆代工产能,下游厂商为规避成本压力,或逐渐将销售至大陆的产品转移到本地生产。另一方面,关税影响国内高端芯片(AI芯片)的进口,或进一步增加对大陆先进制程代工的需求。 民生证券认为,这次的贸易纠纷和此前有质的不同,不是简单的中美贸易摩擦、而是美国单方面割裂全世界的行为。当下更需坚定信心,增大自主可控的配置敞口。同时,自2018年贸易纠纷后,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也有长足发展,此次关税政策有望进一步加速国产替代, 建议关注与美企对位较多、国产化率低的环节:模拟芯片、国产算力、半导体设备 。 综合多家机构研报,模拟芯片和半导体设备在此次关税风波中更受关注—— >模拟芯片: 根据民生证券测算,2023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约2304亿元,预计自给率仅不到15%,其中汽车、高端工业等市场国产化率更低。与此同时,作为重要的模拟芯片需求国,近2年中国模拟企业面临的来自美国TI等大厂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已显著影响相关企业利润率。同时1月16日商务部就已启动对美国出口成熟制程芯片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民生证券建议关注:汽车、工业等下游占比较高,且受TI过去两年竞争压力较大的标的,思瑞浦、纳芯微、圣邦股份等。 开源证券同时表示,当前模拟芯片行业已进入库存调整尾声,周期底部特征逐步明确。ADI表示一季度预定量继续逐步改善,并指引二季度实现同比和环比增长,预计2025年将是实现增长的一年,同时渠道库存天数持续回落,分销商库存接近正常化。国内需求端则呈现底部震荡特征,结构性复苏路径清晰:消费电子受益于国补政策有望率先回暖,汽车与工控市场库存压力已经逐步缓解。 >半导体设备: 浙商证券表示,我国高度依赖美系进口设备,关税反制有望加速国产替代根据2024年应用材料、泛林、科磊三家美系设备巨头财报数据,估算2024年中国大陆购买的美系半导体设备超过1300亿人民币,美系三巨头的原产地主要分布在美国、新加坡、韩国、德国等地,根据我国海关数据,2024年中国从美国本土直接进口的半导体设备超过400亿人民币,产品品类主要为高端刻蚀、薄膜、量检测等设备及相关零部件,该部分商品潜在受对美反制关税影响,此次贸易扰动有望推进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提速。 东吴证券看好前后道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包括前道平台化设备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以及低国产化率环节设备商芯源微、中科飞测、精测电子等。
2025-04-11 13:16:41事关“原产地”认定规则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紧急通知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4月11日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 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参考文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 第三条 完全在一个国家(地区)获得的货物,以该国(地区)为原产地;两个以上国家(地区)参与生产的货物,以最后完成实质性改变的国家(地区)为原产地。 第六条 本条例第三条规定的实质性改变的确定标准,以税则归类改变为基本标准;税则归类改变不能反映实质性改变的,以从价百分比、制造或者加工工序等为补充标准。具体标准由海关总署会同商务部制定。 本条第一款 所称税则归类改变 ,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进行制造、加工后, 所得货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某一级的税目归类发生了变化。 本条第一款 所称从价百分比 ,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进行制造、加工后的增值部分,超过所得货物价值一定的百分比。 本条第一款 所称制造或者加工工序 ,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进行的赋予制造、加工后所得货物基本特征的主要工序。 2. 关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实质性改变标准的规定
2025-04-11 13:14:224月11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直播中】2025年全球铅锌精矿供需平衡分析 铅锌价格展望及交易机会 》新国标对电动车行业影响 铅蓄电池、钠电池及再生锌发展现状及展望【铅锌峰会直播】 ► 美元跌破100大关 基本金属内强外弱 沪锡涨近3% 金价狂刷新高【SMM午评】 ► 周内铜价暴跌库存大去 然现货被压价成交升水走跌【SMM沪铜现货周评】 ► 月差仍较大持货商降价出货 整体交投不佳【SMM华南铜现货】 ► 换月交割日临近 现货升贴水大幅走低【SMM华北铜现货】 ► 4月11日广东铜现货市场各时段升贴水(第四时段10:45)【SMM价格】 ► SMM 2025/4/11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广东锌:下游采购积极性有所减淡 市场成交相对一般【SMM午评】 ► 天津锌:盘面维持震荡 下游采购积极性较低【SMM午评】 ► 沪锡价格横盘波动 现货市场成交节奏放缓【SMM锡午评】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4-11 1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