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锡酸钠库存
印度锡酸钠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19 | 锡酸钠 | 1300-1800 | 吨 |
2020 | 锡酸钠 | 1400-1900 | 吨 |
2021 | 锡酸钠 | 1500-2000 | 吨 |
印度锡酸钠库存行情
印度锡酸钠库存资讯
钠离子电池只是增混市场的“香饽饽”?
钠离子电池再度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多家钠离子电池初创企业获得了新一轮融资。 2024年12月,钠电池技术研发商隐功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级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襄禾资本及地方国有资本联合跟投,老股东光速光合持续加码。此次融资为隐功科技在新周期下的持续创新和规模扩产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 同月,众钠能源宣布完成由中合投资和黄海金控联合投资的近亿元A1轮融资交割,A2轮融资也已进入收官阶段。 2025年1月,青钠科技官宣近日获得超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云和方圆领投,凯颐资本参与投资并担任本轮融资主要财务顾问机构之一。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建设安徽广德2GWh大圆柱钠离子电池量产线、研发及运营投入。 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测算数据显示,考虑到钠离子电池各潜在应用场景对电池的需求量,理论上在100%渗透的情况下,钠离子电池2026年的市场空间可达到369.5GWh,理论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500亿元。 面对这个未来千亿级市场,业内专家也颇为看好。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盖世汽车,未来,钠离子电池可以克服应用场景和规模化问题,后续有机会通过技术创新去改善它的短板,而且时间不会太久。 曾一度受挫 在受到资本热捧之前,钠离子电池经历了从一度受挫到百花齐放的过程。 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其主要应用在低速电动车、电动叉车、5G基站储能、家庭储能及大规模储能等领域。 中国发展钠离子电池有三大优势:一是钠的储量丰富,不受资源和地域的限制,相比锂离子电池有非常大的资源优势。二是安全性高。在测试环节能够做到不起火不爆炸,在运输环节能降低电池运输的安全风险。三是高低温性能优异。数据显示,在零下20°C低温的环境下,钠离子电池仍然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概念被同时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但二者的境遇却大不相同。 Whittingham于1976年首次报道了层状TiS2与锂在Li//TiS2电池中的可逆电化学嵌入反应。其发现钠和锂同样能够嵌入TiS2以及其他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 不过,由于TiS2正极的低开路电压(约为2.2V),以及金属锂负极导致的不稳定性,Li//TiS2电池无法开发成具有商业化前景的功能性电池。 并且,由于钠离子的半径比锂离子大,导致相同材料的钠离子电池的容量只有锂离子电池的十分之一。 因此,科学家们纷纷投身于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热潮中,钠离子电池的研究暂时被搁浅。 得益于科学家们的努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在过去50年里得到了长足发展。1990年,索尼率先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而钠离子电池则一直无人问津。 这导致1990年至2000年期间,钠离子电池的研究数量急剧下降。而同期,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 2010年,钠离子电池终于迎来转机,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革命的背景下,由于锂资源的稀缺与分布不均,人类想要迈入电动化的能源之路,仅靠锂离子电池难以实现。 而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均为地球储量丰富的资源,因此,钠离子电池得以重回行业前沿。 从2010年开始,钠离子电池的研发热潮在行业兴起。2010年到2020年,钠离子电池的相关研究迎来了井喷式增长,与钠离子电池技术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及专利数量也大幅增加。 大批企业也开始加入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一个百花齐放的新时代到来了。在宁德时代、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容百科技、欣旺达等一大批国内公司,以及Natron Energy、Faradion等国外公司先后入局后,钠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为何又火了? 钠离子电池赛道不是今年火的,早在几年前就火过。 2021年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同时锂钠混搭电池包也正式亮相;按照宁德时代规划,目前已启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计划2023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 2022年4月,钠离子电池创业公司中科海钠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海松资本、聚合资本等头部机构。同时,公司注册资本增至约3095万元。 2023年6月,易事特拟与员工持股平台共同投资设立钠离子电池项目公司;当月,中比新能源宣布首款车规级大圆柱钠离子电池量产下线,并与中科海钠等钠电领域的上下游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如今,资本市场为何再次热捧钠离子电池? 2024年全年,国内锂价的波动幅度开始放缓。2024年初,碳酸锂价格从9.70万元/吨开始缓慢下降。3月中下旬,碳酸锂价格曾一度反弹至11.30万元/吨,但好景不长,随后价格又逐步回落至约7.25万元/吨。12月24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为7.50万元/吨,环比上涨250元/吨。 另一方面,车市对于碳酸锂等原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据乘联分会数据,2025年1月1日至12日,国内乘用车零售市场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下滑,但新能源汽车零售市场却保持了同比增长8%的态势,渗透率高达38.6%,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此外,钠离子电池的丰富的原材料储量,也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闭环。 张毅指出,钠离子电池受到资本青睐的另一大因素,主要在于钠在地球的存量和存在形式比较多,可以提炼的钠离子非常丰富,这也意味着未来在原材料方面会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国金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将近60%的已探明锂资源储量分布在南美洲和大洋洲,尽管中国锂资源储量位居全球第6,但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巨额需求。 相较于锂资源 0.0065%的地壳丰度,钠资源的地壳丰度高达 2.5%,不仅是地壳中第六丰富的元素,且在全球分布较为均匀,其价格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也会更小。 “从电池产业的规模化和普及化来说,锂电池相比之下更主流一些,优势当然也很明显,主要是大规模产业会时间比较早,产业链相对比较完善。而钠的产业链目前并不完善,导致原材料便宜,但是它的应用加工的闭环目前成本较高。恰恰就是这些获得融资的这些企业获取资本以后,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化链条。”张毅补充道。 尚存两大挑战 目前,钠离子电池有三种技术路线,其主要技术路径根据使用的不同正极材料来区分。 第一种是使用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具备性能可以实现快充,循环寿命长,但成本较高。 第二种是普鲁士蓝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能量密度更高但合成较为困难,目前有部分公司在布局。宁德时代即使用这种体系,而国海证券认为,普鲁士蓝类似物加工工艺的改进空间较大,未来尚有降本空间。 第三种是层状氧化物材料,不过该正极材料中含有镍和钴,成本相对较高。中科海钠则在该路径中发现,铜具有镍、钴的性能,且铜的成本是镍的一半,是钴的四分之一,最终研制出铜基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硬碳材料的成本较高。根据国海证券分析师的报告,国内无定形碳材料的成本约为8-20万元/吨,行业壁垒较高。此外,鹏辉能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钠离子电池成本相比锂离子电池没有明显优势,主要原因就是负极材料硬碳的成本较高。 负极材料成本较高,使得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整体成本优势并不明显。 浙江青钠董事长王子煊曾算了一笔账:碳酸锂价格为20万元/吨时,钠离子电池的边际成本领先24%左右;碳酸锂价格为10万元/吨时,钠离子电池的边际成本领先12%左右;若碳酸锂价格回归到5万元/吨,钠离子电池仅领先5%的边际成本。 在电池的能量密度方面,钠离子电池还有较大的技术进步空间。目前,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离子电池的目标是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预计于2025年面世,2027年大规模生产。而宁德时代在2024北京国际车展上正式发布4C磷酸铁锂神行PLUS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205Wh/kg。 张毅表示,钠离子还是有很大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产业化进程,包括它的成熟度等等,其实都需要大力研发。但依托丰富的资源,也就是原材料成本上的优势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发投入的加大,都是可以解决的。 “另外,钠离子电池在应对低温,以及在各种应用场景的普适性等方面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创新。”张毅说。 只是增混市场的“香饽饽”? 尽管在业内人士看来,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前景可期。但是,目前钠离子电池装车的车型大多为微型纯电动车,以及增程、混动车型。 2023年4月,奇瑞汽车宣布,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2023年12月,中科海钠宣布,公司与江淮钇为联合推出的钠电版花仙子电动车已下线,预计2024年1月开始批量交付,这也是全球首款钠离子电池量产车。同月,孚能科技与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合作推出的首款钠离子电池纯电A00级车型,也正式下线。 不难看出,上述搭载钠离子电池的车型多位为A00级(微型车)纯电动轿车或A0级(小型车)纯电动轿车等。 目前,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能达到300Wh/kg,磷酸铁锂电池能达到180Wh/kg左右,但钠离子电池普遍在90-160Wh/kg之间,即使是动力电池行业巨头宁德时代,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仅为160Wh/kg。 然而,在中高端纯电市场暂无用武之地的钠离子电池,却意外成为了增程、混动市场的“香饽饽”,锂钠“混搭”或将成为未来钠离子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4年10月,宁德时代正式发布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宁德时代方面介绍,这是全球首款纯电续航400公里以上,且兼具4C超充的增混电池。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在骁遥超级增混电池上,宁德时代将钠离子电池技术落地应用。为进一步提升骁遥电池的低温性能,宁德时代围绕钠离子电池技术做了三个方面的技术创新。 一是依托宁德时代首创的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骁遥电池包将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按一定比例和排列进行混搭、串联、并联集成,实现电池低温续航提升5%。 其次,宁德时代将钠离子电池作为AB电池系统的SOC监测标尺,来辅助标定锂离子电池的电量,使系统整体控制精度提升了30%,纯电续航里程额外增加10km以上。 三是针对如何在低温条件下,在同一电池包内,对不同材料体系的电池针对性进行分区管理的问题,宁德时代开发了全温域电量精准计算BMS技术,在全天候场景下对不同化学体系针对性分区管理,有效解决了高低温恶劣环境下电量预测失真或动力性能降级等问题。 “目前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已落地包括理想、阿维塔、深蓝、启源、哪吒。”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事业部首席技术官高焕表示,预计到2025年,包括吉利、奇瑞、广汽、岚图等在内的近30款增混车型,都将配备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 张毅分析称,虽然钠离子电池的储能性能有限,当前装车的车型主要是一些微型纯电车,还有一些增程、混动车型,但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补强短板,包括储能的短板,以及产业链配套的成熟度方面的短板。所以,从理论上来讲,未来钠离子电池能否适配更广泛的车型,以及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我觉得是有机会的。
2025-02-08 17:40:032月7日LME锡库存减少105吨 因巴生港库存下降
据外电2月7日消息,以下为2月7日LME锡库存在全球主要仓库的分布变动情况:(单位 吨)
2025-02-07 18:17:342月7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金属近全线上涨 沪锌涨近3% 外盘多涨逾1% 欧线集运拉升涨停! 【SMM日评】 ► 中下旬提单报盘坚挺 美金铜市场开年明显活跃【SMM洋山铜现货】 ► 隔月月差扩大大量现货注册仓单 持货商抛货意愿较弱【SMM沪铜现货】 ► 需求逐步恢复现货升水稳步走高 但高库存仍制约升幅【SMM华南铜现货】 ► 2月7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2月7日广东铜现货市场各时段升贴水(第四时段10:45)【SMM价格】 ► 节后市场交投继续回暖 但累库格局依然制约升水空间【SMM铝现货午评】 ► 再生铅:成交表现一般 精铅出厂报价出现贴水【SMM铅午评】 ► SMM 2025/2/7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上海锌:盘面继续上涨 现货成交较差【SMM午评】 ► 广东锌:下游消费复苏仍需时间等待 广东市场现货成交清淡【SMM午评】 ► 宁波锌:下游复工有限 成交依旧清淡【SMM午评】 ► 天津锌:市场货量不急预期 贸易商略有挺价心理【SMM午评】 ► 刚果(金)扰动持续 下游企业复产开工率较低【SMM锡午评】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2-07 18:06:01沪锡整数附近承压 关注今日库存数据【机构评论】
周四沪锡主力日内先扬后抑,夜间震荡偏弱,伦锡重心延续上移。现货市场:现货对2503升水800元/吨,普通云字升水300-500元/吨,小牌升水200元/吨,进口锡铁水500元/吨。 整体来看,美财长贝森特:美国政府希望保持强美元,被点名后美元闪跌,最终收涨修复,市场等待非农数据指引。刚果金武装冲突存进一步恶化风险,持续关注对锡矿供应影响。国内仍处于季节性累库阶段,下游未完全复工,锡价上方26万整数附近承压,短期调整,关注今日三方库存数据。
2025-02-07 09:19:58市场情绪乐观叠加补涨需求 供应端扰动“添火” 点燃沪锡节后涨势【SMM评论】
蛇年春节假期期间,伦锡的涨幅为2.31%。节后归来,受伦锡假期期间出现上涨,放假未开盘的沪锡有补涨需求;美元回落至107.7附近,金属普涨;市场乐观情绪积极,多头增仓上行以及缅甸佤邦禁矿尚未恢复,刚果(金)北基伍省受到当地冲突波及或将影响锡矿供应等多重因素的推动,沪锡节后两个交易日均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截至2月6日15:24分,沪锡涨1.93%,报258050元/吨;伦锡涨0.32%,报30900美元/吨。 》点击查看SMM金属期货数据看板 基本面 锡现货价格继续上移 今年以来已涨5.28% 》查看SMM锡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现货方面:进入2025年以来,锡价重心延续了2024年的涨势,继续出现上移。2月6日,SMM 1#锡报价为257800~260200元/吨,其均价为259000元/吨,上涨了5400元/吨,较其前一交易日上涨2.13%。与其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为246000元/吨相比,上涨了13000元/吨,涨幅为5.28%。 通过SMM对当前市场动态分析可以看出,2月6日,锡市场呈现出期货强势、现货相对较弱的明显特征。期货市场受供应端紧张状况的影响,表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然而,在现货市场方面,由于当前库存量较大以及市场正处于需求淡季,其价格上涨的幅度并没有期货市场那么显著。 缅甸、刚果(金)及澳大利亚锡矿进口量有所下滑 导致国内锡矿12月进口量大幅回落 》点击查看SMM锡产业链数据库 从海关总署的锡矿进口数据来看:2024年12月份国内锡矿进口量为0,8万吨(折合约3786金属吨)环比-33.75%,同比-50.99%。12月,国内锡矿进口量呈现大幅回落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来自缅甸、刚果(金)及澳大利亚的锡矿进口量有所下滑,而其他国家的锡矿进口量基本保持稳定。具体来看,12月份从缅甸进口的锡矿量为0.3万吨(折合约518金属吨),相较于2023年12月的数据大幅下滑。缅甸佤邦当局虽有复产意向但具体复产时间尚未给出明确方案。基于当前的市场分析与预测,缅甸佤邦当局或将于年后一至二季度复产。自停产禁矿政策实行后,缅甸佤邦当局财政压力较大,综合考虑年后复产概率较大。与此同时,自刚果(金)及澳大利亚的锡矿进口量有一定幅度的减少,量级有所下滑,但考虑其年度进口均量保持在往期水准,总的来说属于阶段性调整,对国内锡矿总供应并无较大影响。其他国家的锡矿进口量级整体与往期相比基本持平,后续若无特殊情况预计保持当前进口量级。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我国2024年1-12月锡矿累计进口量为15.8万吨,累计同比-31.20%。2024年,我国自缅甸的锡矿进口数量约为7.64万实物吨,占总进口量的48.12%,累计同比下降57.66%。2024年,我国自刚果(金)进口的锡矿约为3.41万实物吨,约占进口量的21%,仅次于缅甸。 后市 对于锡的后市,目前影响锡矿供应的扰动因素暂未缓解,缅甸佤邦尚未复产,而刚果(金)作为我国2024年锡矿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国,其当地冲突引发了引发市场对非洲锡矿供应的担忧,在锡矿进口前两大来源国暂未传来供应担忧缓解之际,随着市场市场乐观情绪仍存叠加市场对国内宏观利好的预期,虽然美国关税消息反复扰动市场,预计短期锡价有望继续偏强运行,不过考虑到缅甸佤邦当局有复产意向,待缅甸佤邦复产的具体消息落地或将冲击锡价。 机构评论 五矿期货评论表示,根据smm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月国内精炼锡产量15960吨,同比增长2%,春节放假并未影响到国内精炼锡生产。Alphamin矿山位于刚果(金)的北基伍省,现阶段受到当地战事波及,后续非洲锡矿供应存在中断可能。考虑到现阶段刚果(金)战事的不确定性,后续锡价预计延续震荡偏强走势。 铜冠金源期货认为:整体来看,刚果金武装冲突增加锡矿供应担忧,同时AI题材提升消费预期,沪锡开市补涨。目前产业上下游尚未完全复工,炼厂多于正月十五前陆续复工,下游及终端企业复产复工集中在正月初八至十二间,市场对节后下游补库抱有期待,预计短期锡价走势延续震荡偏强。
2025-02-07 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