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铝带材产量
文莱铝带材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铝带材 | 10000-12000 | 吨 |
2020 | 铝带材 | 12000-14000 | 吨 |
2021 | 铝带材 | 14000-16000 | 吨 |
2022 | 铝带材 | 15000-17000 | 吨 |
2023 | 铝带材 | 16000-18000 | 吨 |
文莱铝带材产量行情
文莱铝带材产量资讯
2024年下游光伏电池环节竞争加剧 聚和材料总营收同比增超20%
SMM 2月25日讯:聚和材料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据公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125.14亿元,同比增加2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9亿元,同比减少5.24%。 提及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聚和材料表示,2024年,全球光伏行业需求趋于平稳,公司通过把握N型技术迭代机遇,导电浆料产品结构快速优化,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经营表现相对稳健。聚和材料表示,报告期内, 由于公司下游光伏电池环节竞争加剧,光伏行业进入洗牌阶段,部分客户回款不及预期,公司综合判断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审慎计提相关坏账损失,影响部分利润。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曾在接受投资者活动调研时提到,前三季度公司光伏导电银浆出货量超过 1,610吨,较比上年同期增长 11%,N型占比约 73%,继续保持太阳能电池用光伏导电银浆行业的领先地位;其中,公司单三季度出货量超过450吨,较二季度环比承压主要是因为下游电池环节开工率低迷所致;但未来随着电池环节供需关系不断优化、盈利情况及开工率逐步修复,同时叠加公司目标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相信公司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终将回归上行通道。 产品结构方面,即使光伏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但公司仍高度重视产品创新,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主动承担更多新技术开发重任,目标通过技术创新打破行业内卷,公司 2024 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已超过 6 亿元,同比增加43%,研发投入效果显著,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单三季度 N 型产品占比达 85%,同时,公司储备的新技术、新产品近期也有明显突破。 此外,公司还被问及如何判断银耗和加工费趋势的问题,聚和材料表示,银耗方面,根据公司调研,目前行业 PERC 电池正银耗量约 7-8mg/W;TOPCon 银耗约 9-11mg/W;HJT 电池的银包铜浆料耗量约 15-16mg/W,导入 0BB 方案后能进一步下降;BC 电池银耗14mg/W。 加工费方面,由于各家电池厂的浆料配方及原材料均有差异,报价方式亦有所不同,因此难以披露准确的加工费水平;变化趋势方面,也会受到市场竞争、技术迭代及原材料价格、汇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此前,聚和材料还被问及光伏产品价格下降对公司产品的价格和销量有何种影响的问题,公司回应称, 光伏产品价格的下降通常是由供需关系、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等因素驱动的,公司光伏银浆产品的定价方式主要为在银价的基础上加收一定的加工费;光伏价格历史新低,提高了终端发电侧的投资收益,有利于装机量的提升以及全行业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公司销量直接和下游客户的排产相关,价格整体与银价正相关,目前公司产品市占率保持稳定。 据SMM了解,银浆的成本中白银占比在90%左右,固含更高,因此银浆的价格受到白银价格影响较大。而自2024年开始,白银的价格剧烈波动。在2024年,各国家纷纷实行货币宽松的经济政策:美联储自9月首次超预期降息50基点,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新西兰央行、韩国央行、印尼央行、南非央行等,中国自2020年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日本与之相反,今年选择了加息的货币政策;地缘冲突频发,包括俄乌、中东(叙利亚、阿富汗、也门等地)、朝韩地区冲突频发等等,多种宏观情绪反复拉扯,白银受到避险情绪和资金面的影响,波动剧烈。 截至2月25日, 太阳能背面银浆 报价涨至5224~5324元/千克,均价报5274元/千克。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2025-02-25 10:06:55高频高速覆铜板放量明显 南亚新材2024年扭亏为盈
今日(2月24日)晚间,电子专用材料厂商南亚新材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 南亚新材公告称,2024年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2亿元,同比增长12.70%; 实现净利润为5196.53万元,扭亏为盈。 2023年南亚新材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 对于业绩变化,该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内部业务协同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同时调整营销策略,优化产品结构,高毛利产品销量的占比提高,毛利率提升,带动其整体效益改善。 今日(2月24日),南亚新材董秘办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由于下游应用领域众多且性能需求各有差异,该公司覆铜板产品分为无铅板系列、无卤板系列、高频高速板系列等产品,其中2024年,高频高速板系列产品为该公司营收带来了明显的业务增量。 南亚新材主营业务是覆铜板和粘结片等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覆铜板是制作印制电路板的核心材料,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 其中,高频高速板系列覆铜板产品终端应用领域为:核心网、承载网、核心路由、交换机、服务器、光模块、TRx、数据中心、天线、功放、雷达、射频模组等。 “报告期内,包括5G通信应用范围拓展、服务器更新迭代等,带动了公司高频高速板系列产品的需求增加。” 前述南亚新材董秘办人士表示。 对于公司在人工智能服务器领域的布局情况,2024年第四季度,南亚新材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该公司已研发并完成了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务器的板材的开发与认证工作,并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此外,该公司还在与合作伙伴协作,开发面向下一代AI服务器板材等。 近年来,5G、AI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覆铜板相关消费市场需求向好。 据Prismark预计,全球PCB市场将有望从2023年的695亿美元扩大到2028年的904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受AI、算力等需求影响,覆铜板上游原材料铜价出现上涨。其中,去年国内现货市场铜均价74904元/吨,比2023年上涨9.7%。 南亚新材董秘办人士此前回应称:“虽然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但公司产品价格上涨是策略性的, 针对不同客户有不同的涨价策略,并非一定跟随原材料价格上涨。” 2月17日,有投资人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向南亚新材提问:“覆铜板产品相对于2024年同期,价格是否有所提升?” 南亚新材对此回应称,该公司产品销售价格随原材料价格及销售市场的变动而相应变动,整体来看,目前价格相对稳定。
2025-02-25 09:37:59【正极材料周报】宁德时代供应商拟赴港上市!容百科技钠电材料再获头部客户订单
【订单】数百吨!容百科技聚阴离子产品再获头部客户订单 据容百科技(688005)消息,近日,容百科技在钠电正极材料领域再次取得重要突破。继成功获得下游客户3,000吨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订单之后,公司又迅速斩获了另一头部战略客户的数百吨聚阴离子产品订单,并立即启动了高效、快速的量产交付流程。这一成就不仅展现了容百科技高效的生产流程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更彰显了公司在产品技术方面的优势地位。 聚阴离子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三大主流技术路线之一,性能优异且成本效益显著。这类化合物由于其高氧化还原电位和稳定的晶体结构,通常可实现超过4,000次的循环寿命,理论循环次数可达万次,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热稳定性、空气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聚阴离子化合物主要由资源丰富的元素(如磷、氧等)组成,且制备工艺相对简单,这使得其生产成本较低。凭借高倍率充放电能力、高安全性、较低的成本以及出色的低温性能,聚阴离子钠电池在电动车、启停电源和储能系统等领域体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容百科技在钠电正极材料领域的聚阴离子、层状氧化物及普鲁士类材料三种主流技术路线上均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实力。公司的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产品各项性能参数、工艺稳定性和成本控制等综合指标处于行业优势地位,在国内外头部客户取得关键卡位,产线通过客户的审核认证,预计在2025年实现较大规模量产交付。在普鲁士类材料方面,公司同样持续进行技术研发,保持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此次再斩获聚阴离子产品订单并迅速启动量产交付,不仅展示了容百科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全球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近5亿!年产2万吨!这一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4月试产 据“白银新闻”消息,近日,白银时代瑞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白银时代瑞象)年产2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目前主体设备已基本安装结束,将于4月试生产,项目正式投产后,可带来产能2万吨、年营业收入10亿元。 资料显示,白银时代瑞象成立于2022年10月14日,位于甘肃省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 白银时代瑞象规划分三期建设年产10万吨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其中一期年产2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总投资4.85亿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宁德时代供应商拟赴港上市 募集资金或超4亿美元 近日,中伟股份(300919)发布公告,为深入推进公司“发展全球化”战略部署,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助力全球产业布局持续升维,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有报道称,中伟股份正与摩根士丹利、华泰证券合作,筹划在香港上市,或募集资金4亿至5亿美元,但细节仍在讨论中。 资料显示,中伟股份是专业的锂电池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镍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三元/磷酸铁前驱体、四氧化三钴、镍等,主要用于生产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以上正极材料进一步加工制造成锂电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在客户方面,中伟股份已全面进入全球领先的锂电池产业链,建立覆盖“整车、电池、正极”的全球化、立体化的优质核心客户体系,包括与特斯拉、三星SDI、LGES、中创新航、宁德时代、SK On、蜂巢能源、松下、当升科技、厦门钨业、贝特瑞、巴莫科技、L&F、振华新材、容百科技、ECOPRO、POSCO等国内外一流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国际】20%持股!LGES战略入股龙蟠科技子公司 2月21日,龙蟠科技(603906)宣布其三级控股子公司印尼锂源引入LG Energy Solution(简称:LGES)战略投资,LGES以现金增资约1597.09万美元,持股20%。此次增资将助力印尼3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的建设,推动双方在全球电池产业链的深度合作。 资料显示,印尼项目为龙蟠科技的首个海外万吨级磷酸铁锂生产基地。2023年7月,印尼锂源一期3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开工仪式在印尼肯达尔园区举行。项目计划投资2.9亿美元,规划建设1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其中第一期规划产能3万吨。 2023年9月,龙蟠科技公告,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与LGES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备忘录约定,双方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或利用印尼锂源作为合资公司,在印尼运营一家正极材料工厂。(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数据】2024年我国锂产品进出口数据出炉:净进口碳酸锂23.1万吨 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的消息显示,据海关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锂产品进出口数据如下: 进口锂精矿约525万吨,同比增长约31%,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巴西、津巴布韦等国; 净进口碳酸锂23.1万吨,同比增长约55%; 净出口氢氧化锂11.3万吨,同比减少约11%; 净出口锂镍钴锰氧化物1.09万吨,2023年净出口为0.26万吨,同比增长约319%; 净进口锂镍钴铝氧化物1.03万吨,同比减少约8%; 磷酸铁锂进口量增加,为90吨,2023年为40吨;磷酸铁锂出口量增加,为3285吨,2023年为1100吨左右。(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美联新材:预计今年上半年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将正式面市 2月20日,美联新材(300586)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将正式面市。 另外,美联新材还表示,公司控股孙公司辉虹科技“年产5500吨普鲁士蓝正极材料技术改造项目”已完成1000吨/年产能的建设,剩余工程待三月份天气转暖即可动土施工建设。 美联新材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3,500万元–5,200万元之间,同比下降55%–70%。(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三元材料资源和订单向头部企业集中 近日,SMM分析,在生产供应方面,预计三元材料厂在3月的订单需求恢复情况有所不同。6系材料的订单较为乐观,而5系和8系材料或难以达到节前预期。许多企业仍在观望阶段,等待2月底下游订单情况以决定未来的生产计划。整体来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订单减少显著,市场竞争加剧,资源和订单向头部企业集中。
2025-02-25 08:41:16金属近全线下跌 伦锌跌近3% 伦锡、伦铝跌幅居前 纽金再刷历史新高 【隔夜行情】
SMM2月25日讯: 金属市场方面: 隔夜内盘基本金属全线下行,沪锡跌1.13%。沪铜跌0.18%。沪镍跌0.49%。沪铅跌0.09%。沪铝跌0.65%,沪锌跌1.44%。此外,氧化铝涨0.56%。 隔夜黑色系多飘绿,铁矿跌0.66%,不锈钢涨0.23%,螺纹钢跌0.75%,热卷跌0.5%。双焦方面:焦煤跌1.21%,焦炭跌1.32%。 隔夜LME金属全线下跌,伦铜跌0.6%。伦锌跌2.83%,伦锡跌1.8%,伦镍跌0.92%。伦铅跌1.17%,伦铝跌1.32%。 隔夜贵金属方面:COMEX黄金涨0.53%,盘中刷新历史新高至2974美元/盎司;COMEX白银跌0.9%。沪金涨0.36%,沪银跌0.72%。 截至2月25日8:11分,隔夜收盘行情 》2月24日SMM金属现货价格 宏观面 国内方面: 【财政部办公厅等三部门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有关工作】 为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鼓励两个及以上的县联合申报试点,并作为整体共同完成试点任务及考核等相关工作,联合试点县占用一个试点县名额。联合试点县应明确一个牵头县,由牵头县商其他参与县统筹开展试点申报及后续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奖励资金分配等工作。具备条件的市辖区可申报联合试点县,并做好与周边省市县的场景联动。试点县所在地级市2024年汽车保有量应不低于25万辆。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新能源汽车相关建议 工信部等多部门研究办理】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多位代表提出涉及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建议,有的建议还被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能源局在办理代表建议过程中,把办理落实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把代表建议转化为行业发展的动能。(财联社) 【国家能源局: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和波浪能同场开发】 自然资源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解读由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表示,国家能源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推进落实《指导意见》,扎实推进试点地区海洋能资源普查,适时在全国沿海地区推广;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和波浪能同场开发,提升海洋资源开发效率;结合“十五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能源科技创新规划研究,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沿海地方推进意见实施,提升海洋能创新发展能力,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加快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吴清: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新型工业化》发布《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文章表示,要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方向。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绿色化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要完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助力推进工业发展方式创新。资本市场将继续做好“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具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优质企业融资,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查看详情 美元方面: 隔夜美元指数涨0.02%,收报106.67。市场将关注周五出炉的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这是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一项调查显示,美联储可能会等到下一季度再降息,此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3月份会降息。此外,本周至少有九位美联储决策者将发表讲话,预计他们将强化对进一步降息的谨慎立场。 其他货币方面: 英镑兑欧元在德国大选后走低;英镑兑欧元周一走低,此前德国保守党派一如预期赢得全国大选。欧元兑英镑最初升至两周多高点,但随后缩减部分涨幅,最新上涨0.1%,报0.8291英镑,梅尔茨(Friedrich Merz)所在政党在周日选举中获胜,他将担任德国下一任总理,但由于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获得排名第二的空前佳绩后,他将面临复杂而漫长的结盟谈判。荷兰国际集团(ING)全球宏观主管Carsten Brzeski表示,"政治领导层更迭所带来的积极心理影响可能会很快被复杂的组阁谈判所抵或削弱,"市场希望通过改革重振停滞不前的德国经济,但分析师周一表示,改革之路看起来并不平坦;周一欧元的走势帮助削减本月迄今为止欧元兑英镑的部分跌幅,目前欧元兑英镑在2月累计下跌0.8%。英国和欧元区的利率预期仍然存在分歧。交易员们预计英国央行今年将再降息54个基点,但他们认为,由于英国通胀依然顽固,央行只能逐步降息。不过,市场预计欧洲央行将进一步放宽利率,幅度约为 80 个基点。市场本周将关注一系列英国央行官员讲话。(汇通财经) 欧元区1月CPI同比增长2.5%,预期增长2.5%;1月CPI环比下降0.3%,预期下降0.3%。(财联社) 数据方面: 今日将公布德国第四季度季调后GDP季率修正值,德国第四季度未季调季度GDP年率修正值,英国2月CBI零售销售差值,美国2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2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 原油方面: 隔夜两油期货均上涨,美油涨0.72%,布油涨0.54%。因美国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以及伊拉克承诺将平衡之前产量过剩的情况,加剧市场对近期供应紧张的担忧,帮助市场收复的部分跌幅。 当地时间24日,美国财政部网站显示,美国发布新的与伊朗相关的制裁措施。伊拉克表示,将提交一份最新计划,以平衡近几个月来的产量高于OPEC 生产配额的情况。 周一公布的初步调查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预计增加,馏分油和汽油库存预计下滑。在周度库存数据公布前,受访的六家分析机构平均预计,截至2月21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约250万桶。美国石油协会(API)将于北京时间周三5:30公布行业版库存周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将于北京时间周三23:30公布官方版库存周报。(文华财经)
2025-02-25 08:33:59下游光伏电池环节竞争加剧 聚和材料2024年增收不增利
2月24日,聚和材料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 2024年,聚和材料实现营收为125.14亿元,同比增长21.6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19亿元,同比减少5.24%,低于此前多家机构的预测值。 单季度来看, 聚和材料在2024年第四季度净亏损217.46万元,同比减少269.98%,环比减少约101.78%。 聚和材料是一家主要从事新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专注于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目前该公司主要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用正面银浆。 对于2024年业绩表现,聚和材料称,报告期内, 由于该公司下游光伏电池环节竞争加剧,光伏行业进入洗牌阶段,部分客户回款不及预期,其综合判断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审慎计提相关坏账损失,影响部分利润。 在光伏见底行情下,今年1月,聚和材料发布募投项目延期公告,其提到,将“江苏德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5年2月延期至2025年6月。“专用电子功能材料及金属粉体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4年12月延期至2025年6月。 新业务方面,聚和材料在2024年10月的机构调研中提到,该公司围绕导电浆料技术平台及产业链需求陆续孵化出银粉、半导体电子浆料及胶黏剂业务,目标打造成为其新增长极。 当前,银浆在电池片环节非硅成本的占比超50%,去银化成为光伏领域研发突破的焦点之一,多家光伏头部企业正推进相关技术落地。 据了解,目前聚和材料银包铜粉已完成基础理化实验并进入小试阶段,MLCC银粉进入客户端产品外测环节,钌粉、铜粉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另一方面,该公司投入无银浆料研发与产业化,较早开始无银粉体及其处理、无银浆料及其固化技术。 新技术领域,0BB胶水方面,聚和材料称,已针对不同结构的组件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并在关键龙头客户中实现了大规模交货,未来随着0BB组件技术起量,胶水需求量有望显著提升。 BC绝缘胶方面,聚和材料在2024年10月的机构调研中提到,其依靠此前在消费电子和储能行业积累的胶粘剂技术路线,成功将其延伸至BC绝缘胶技术中并在龙头客户测试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导入进展符合预期、较为顺利。
2025-02-25 0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