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是什么?
"电线电缆是什么?"热门推荐
电线电缆有哪些用途?
2024-05-06 11:10:44电线电缆是一种用于传输电力或信号的导体,通常由导体、绝缘层和外护套组成。电线电缆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力输送:电线电缆主要用于输送电力。它们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力传输到各个城市和农村地区,为工业、商业和家庭供电。 2. 通信传输:电线电缆还用于传输各种信号,如电话、互联网和电视信号。通过电线电缆的传输,人们可以进行电话通话、上网和观看电视节目。 3. 照明设备:电线电缆被用于连接灯具和电源,为室内和室外环境提供照明。无论是家庭、商业建筑还是道路照明,都需要电线电缆的支持。 4. 控制系统:电线电缆在各种控制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工业自动化系统、交通信号系统和家用电器控制系统等。它们通过传输信号或电力来实现设备的控制和操作。 5. 其他用途:电线电缆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例如,在飞机、导弹和卫星等设备中,都需要使用电线电缆进行信号传输和电力供应。 总的来说,电线电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线电缆的用途也将不断拓展和完善,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电线电缆有哪些品牌?
2024-05-06 11:10:44电线电缆市场上有很多知名品牌,其中一些包括: 1. 安华高 2. 正泰电缆 3. 太极电缆 4. 通电电气 5. 佳缘电线 6. 德海电缆 7. 联通电缆 8. 先科电缆 9. 中高电线 10. 金城电缆 以上只是一些电线电缆品牌,市场上还有许多其他品牌可供选择。消费者在选购时需要根据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以选择合适的品牌。
电线电缆有哪些分类?
2024-05-06 11:10:44电线电缆是指用于传输电力、通信、光信号等的导体和绝缘材料构成的线缆,根据用途和材质不同可以分成多种分类。常见的电线电缆分类如下: 1. 按传输介质分类: - 电力电缆:用于传输电力的导体,通常由铜或铝导体和绝缘材料构成。 - 通信电缆:用于传输电话、网络、电视信号等通信信号的导线,包括铜芯通信电缆和光纤通信电缆。 2. 按用途分类: - 电力输配电缆:用于输配电系统中的电缆,包括架空电缆和地埋电缆。 - 控制电缆:用于连接控制设备的电缆,通常包含多根绞线或绝缘芯。 - 仪表电缆:用于连接仪表测量设备的电缆,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 矿用电缆:用于煤矿、金属矿山等危险场所的电缆,具有防爆、耐磨等特点。 3. 按结构分类: - 单芯电缆:只有一个导体的电缆。 - 多芯电缆:含有多个导体的电缆,适用于需要传输多路信号的场合。 - 防火电缆:具有防火性能的电缆,通常采用特殊的绝缘材料和外护套。 4. 按绝缘材料分类: - PVC绝缘电缆: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的电缆,价格便宜但耐高温性能一般。 - XLPE绝缘电缆: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的电缆,具有耐高温、耐老化等优点。 - 橡胶电缆:采用合成橡胶绝缘的电缆,具有良好的耐磨、耐油性能。 总的来说,电线电缆的分类主要取决于其用途、结构和绝缘材料等因素,在选择电线电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来进行选择,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线电缆怎么熔炼?
2024-05-06 11:10:44电线电缆熔炼是将废弃的电线电缆经过一系列加工步骤,使其变成可再利用的金属材料的过程。下面是电线电缆熔炼的详细步骤: 首先,将收集来的废旧电线电缆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种类的电线电缆进行分堆处理,避免混合使用影响回收材料的质量。 接着,进行剥离处理,将电线电缆外层的绝缘材料进行去除,通常会采用机械剥离或化学剥离的方式,以便后续的熔炼处理。 然后,对裸露出的金属进行粉碎,将电线电缆内部的金属部分进行碎片化处理,以便更好地进行熔炼。 接下来,将碎片化处理后的金属进行洗涤,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以确保熔炼后的金属质量。 随后,将清洗后的金属进行熔炼处理,通常采用高温熔炼炉对金属进行加热熔化,使其变成液态状态。 最后,将熔炼后的金属进行浇铸成块状,待冷却凝固后,就可以得到可再利用的金属材料,如铜、铝等。 总的来说,电线电缆熔炼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废旧金属回收过程,通过对废弃的电线电缆进行熔炼处理,可以有效地回收利用其中的金属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线电缆如何开采?
2024-05-06 11:10:44电线电缆的原材料是金属铜和铝,通过开采铜矿石和铝矿石来获取。电线电缆的开采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勘探和开拓:开采电线电缆的第一步是对矿区进行勘探,确定矿藏的分布和储量。然后进行开矿工程,建设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2. 采矿:一般采用露天或地下开采方法。露天开采是指直接在地表上开采矿石,适用于矿藏比较浅的情况;地下开采是指通过深井和隧道等方式,在地下开采矿石。 3. 矿石破碎和磨矿:将采集到的矿石经过破碎和磨矿处理,将矿石破碎成较小的颗粒,然后使用磨矿机将其磨成粉末状。 4. 浮选分离:利用浮选法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杂质分离。在加入适量药剂后,通过气泡在水中的作用使有用矿物浮起,而杂质沉淀于底部。 5. 提炼:通过熔炼和电解等过程,从矿石中提取出金属铜和铝。 6. 加工:经过提炼后的金属铜和铝被送往电线电缆生产厂家进行加工。在生产线上,金属被拉伸成细丝,并经过绝缘层的包裹,形成具有导电功能的电线电缆。 在整个电线电缆开采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安全规定,采取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和节能减排措施,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电线电缆是什么?"相关价格
名称 | 价格范围 | 均价 | 涨跌 | 单位 | 日期 |
---|---|---|---|---|---|
电线电缆用PVC绝缘料 | 6150-6230 | 6190 | -5 | 元/吨 | 2025-04-25 |
电线电缆用PVC护套料 | 5950-6030 | 5990 | -5 | 元/吨 | 2025-04-25 |
"电线电缆是什么?"相关行情
"电线电缆是什么?"相关资讯
CCIE——铜心协力铜考察团(江西篇)第七站:江西江铜华东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SMM4月25日讯: 江西在全国铜行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应广大铜产业链企业诉求,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交流顺畅,4月24日-4月26日,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在由SMM、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和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江铜华东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赞,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协办,新煌集团、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 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 的发言环节圆满结束之后,便精心组织了 CCIE——铜心协力 铜考察团(江西篇) 的铜考察之旅! SMM营销部副总经理马瑶、SMM营销铜事业部副总经理鲍锦勇、SMM营销铜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崇山、SMM营销铜事业部副总经理任杰、SMM营销铜事业部高级经理韩园园、SMM营销铜事业部高级经理林佳智、SMM营销铜事业部高级经理刘明康、SMM营销铜事业部高级经理林峻峰、SMM海外信息销售铜及铅锌组销售陈鑫、SMM大数据铜高级分析师郭晨旭、SMM大数据铜高级分析师黄玉彤携由新煌集团、Drakewood Capital Management、野田金属産業株式会社、上海靖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铜德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旌泰物产有限公司、中哲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安徽平天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美国双赢金属工业公司、BALATON TRADING LLC、旭好能源(山东)有限公司、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供应链有限公司、天津金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位来自全球各地的行业客户组成的考察团前往江西10家铜代表企业进行参观考察! 4月25日, CCIE——铜心协力 铜考察团(江西篇) 的成员们来到了本次考察团的第七站: 江西江铜华东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考察团的成员们受到了江西江铜华东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领导们的热情接待。 在考察了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历程、产能以及生产流程等之后,考察团的成员们与江西江铜华东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友好积极的探讨交流。参观结束后,SMM及考察团成员与江西江铜华东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领导们一起合影留念!大家收获满满!感谢江西江铜华东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对 CCIE——铜心协力 铜考察团(江西篇) 的鼎力支持! 江西江铜华东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79年,40多年来拥有100多个成员单位,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集铜采、选、冶、加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多元化的业务包括铜、金、稀土、银、铅、锌、钨、铼、碲等多品种矿业开发,以及支持矿业发展的金融、投资、贸易、物流、技术支持等增值服务体系,是中国最大的铜产品生产基地和重要硫化工原料及金银、稀散金属产地,也是江西省最大的企业。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连续12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现位列第157位。 江西江铜华东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省江铜台意特种电工材料有限公司隶属于江西铜业,18余年专注于高精尖漆包线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目前拥有南昌和鹰潭两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5万吨,公司主要生产聚酯、聚氨酯、聚酯亚胺、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以及涂覆耐电晕和自粘层的复合线等高端漆包铜圆(扁)线,产品广泛应用于制冷、新能源汽车、光伏及风力发电、电力变压器、5G等相关领域,是江铜集团在产业升级转型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4-26 08:24:343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锂辉石碳酸锂进口环比一减一增 表现如何【SMM专题】
4月20日前后,3月钴及锂电产业链相关产品进出口数据集中出炉,数据显示,2025年3月国内锂辉石进口共计53.45万实物吨,折合碳酸锂当量 4.6万吨LCE。其中来自尼日利亚的进口量为8.5万吨,环比增加83%......SMM整合了电池材料的进出口情况,具体如下: 上游 锂精矿 据海关总数数据显示,2025年3月国内锂辉石进口共计53.45万实物吨,环比减少6%,折合碳酸锂当量 4.6万吨LCE。 具体来看,来自澳大利亚锂矿的进口量为30.8万吨,环比增加33%;来自津巴布韦的进口锂矿量为5.8万吨,环比减少40%;来自尼日利亚的进口量为8.5万吨,环比增加83%。此外,来自南非的锂矿为5.2万吨,环比上月减少65%,减量明显。 另外,3月锂辉石精矿量46.43万吨,占比总矿数87%,大部分来自澳大利亚、津巴布韦及尼日利亚。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SMM基于公开信息的加工数据 注:从海关数据或无法完全精确统计当月实际锂辉石 精矿 进口量,部分数据仅以进口量大方向进行汇报。 》【SMM分析】3月国内锂辉石进口共计53.45万实物吨 回归当下的锂矿市场, 锂辉石端,据SMM了解,虽然海外矿山挺价态度依旧,但碳酸锂期现货的持续下行使得需求方对锂精矿可接受价位持续走低;部分持货商因对后市市场价格的悲观预期,在当前有较为强烈的出货情绪,报价持续走低,在此情形下虽然成交情况较为一般,但市场价格低幅有下探趋势。 截至4月25日,锂辉石精矿(CIF中国)指数现货报价跌至793美元/吨,较3月中旬的836美元/吨的高点下跌43美元/吨,跌幅达5.14%。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锂云母端,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跌使得需求方的采购积极性走弱,部分外采锂云母冶炼企业甚至有减停产计划,因此整体对锂云母精矿的可接受价位持续阴跌。 碳酸锂 据海关数据,2025年3月中国进口碳酸锂18125吨,环比增加47%,同比减少5%。从具体进口情况来看,从智利进口碳酸锂12718吨,占比70%;从阿根廷进口4646吨,占比26%。3月中国出口碳酸锂220吨,仍处较低水平。 回归当下的碳酸锂价格,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至4月25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跌至68200~71400元/吨,均价报69800元/吨,较3月27日的高点74300元/吨下跌4500元/吨,跌幅达6.06%。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据SMM调研显示,从需求端来看,5月的碳酸锂需求情况并未达到此前的增量预期。在前期碳酸锂价格处于低点时,下游材料厂普遍进行了备货采买,因此预计后续难以出现大规模的五一节前备库行为;从供应端来看,近期部分上游锂盐厂已出现减停产情况,碳酸锂产出呈现减量态势。不过,总产出仍处高位,过剩格局依然延续。但一旦市场情绪出现利多信号,减停产的锂盐厂可能会迅速恢复生产,供应量存在较大的弹性。 市场消息方面,某锂盐厂因此前设定的地板价被打破,欲调整长协发货量级的消息传来。若考虑极端情况,即长协发货量级全部终止,当月表需面来看或对短期供应造成扰动。但是考虑国内碳酸锂累计库存水平,碳酸锂现货价格仍难有上涨动力。此外,还需关注原料端价格走势。若矿石价格呈现显著下行趋势,非一体化锂盐厂的成本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点击查看详情 电池材料 磷酸铁锂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磷酸铁锂出口量为1367.8吨,再创历史新高,环比2月大幅增加129%,同比增加861%。价格方面,2025年3月磷酸铁锂出口均价5891.4美元/吨,较2月均价上涨406.56美元/吨。 2025年3月海关总署进口数据中,磷酸铁锂出口量第一省份依然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 906吨,并且全部出口至越南;江苏省位列第二 – 177.4吨,排名第三是安徽省- 163吨。 2025年3月在磷酸铁锂出口国别数据方面,排名第一的国家依然是越南,出口至越南磷酸铁锂总量为906吨,占出口量的66.2%;第二名为中国台湾,出口至中国台湾的磷酸铁锂总量为195.2吨;第三名为韩国,出口至韩国的磷酸铁锂为96.3吨。另还有出口目的地为波兰、法国、日本等。 另外,据中国海关进口数据方面显示,3月中国磷酸铁锂进口量为20.54吨,主要由中国台湾进口,进口均价为18916.6美元/吨。 》3月磷酸铁锂材料进出口情况【SMM分析】 三元前驱体 2025年3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为7033吨,环比减少10%,同比减少58.81%。 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中国三元前驱体累积出口量为(含NCM、NCA、镍的氧化物及NC)169888吨,累计同比减幅31.14%。 3月,三元前驱体整体出口量与2月相比有所减少,其中,NCM和NC的出口量有所走弱,而NCA的出口量有小幅增长。3月NC出口总量为2140吨,环比上月减少4.59%,同比减少43.71%。3月NCA出口量为45吨。此外,3月NCM的出口总量为4849吨,环比减少12.31%,同比减少61.02%。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3月出口情况解析 三元正极 2025年3月,中国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进口量为4504吨,环比增加31%,同比减少32.15%。其中,NCM进口4024吨,环比增加35.49%,同比减少23.98%;NCA进口480吨,环比增加1.11%,同比减少64.33%。 2025年3月,中国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出口量为8294吨,环比增加36%,同比增加14.14%。其中,NCM累计出口8138吨,环比增加34.65%,同比增加17.15%。海外需求回暖主要体现在韩国和波兰地区,3月至韩国出口量为4621吨,环比增加3431吨,至波兰出口量为3851吨,环比增加3061吨。NCA出口156吨,环比增加111.55%,同比减少51.18%。 》【SMM分析】3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出炉,进口环增31%,出口环增36% 人造石墨 2025年3月, 中国人造石墨进口量为1021吨,环比下降78%,同比下跌8%。 进口均价方面,2025年3月, 中国人造石墨进口均价为55788元/吨,环比增加211%,同比下降29%。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2025年3月, 中国人造石墨出口量为44437吨,环比增加108%,同比减少18%。 出口均价方面,2025年3月, 中国人造石墨出口均价为10610元/吨,环比降低36%,同比增下降23%。 2025年3月,进口量虽较上月有所回落,但从长期趋势观察,本月进口规模仍处于历史正常波动区间,未现异常变化。出口端则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伴随春节假期结束,市场需求迅速复苏,本月人造石墨出口量环比增幅高达 108%,彰显出强劲的回暖势头。 》【SMM分析】3月市场回暖 人造石墨出口增加 六氟磷酸锂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六氟磷酸锂累计出口量为1577吨,环比上升约6.1%,其中,中国六氟磷酸锂累计进口量为0吨。 出口方面,2025年3月中国六氟磷酸锂出口量为1577吨,较2月环比上升约6.1%,同比下降约28.4%。 》 【SMM数据】2025年3月六氟磷酸锂进出口数据 钴方面 钴湿法冶炼中间品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约为1.785万金属吨(按35%品位折算),环比增加20.6%,同比增加5.6%。进口均价方面,2025年3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均价为12351美元/金属吨。 分国别来看,3月刚果民主共和国仍为主要的进口国,进口量约为1.76万金属吨(按35%品位折算),进口均价为12374美元/金属吨,进口占比约为98.5%。 》 【SMM分析】3月钴中间品进口量同环比均上行 未锻轧钴 2025年3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量约为525金属吨,环比增加10.5%,同比增加135%。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12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均价为19711美元/金属吨,环比下跌8.7%。2025年1-3月累计进口1499金属吨,累计同比增加152.4%。 出口方面,2025年3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量约为1353金属吨,环比增加199%,同比增加37%。出口均价方面,2025年3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均价为24255美元/金属吨,环比增长9%。2025年1-3月累计出口量68412金属吨,累计同比下降24.7%。 》【SMM分析】2025年3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量、出口均价环比大幅增长
2025-04-25 18:07:39电解钴现货报价继续上涨 原料高企致部分冶炼厂减产 这一钴盐价或仍坚挺【周度观察】
SMM 4月25日讯:本周钴系产品现货报价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其中电解钴方面因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部分冶炼厂已经开始出现减产动作……SMM整理了本周钴系产品的相关价格变动情况,具体如下: 电解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电解钴现货报价整体呈现上涨态势,截至4月25日,电解钴现货报价涨至23.2~24.9万元/吨,均价报24.05万元/吨,较4月18日上涨500元/吨,涨幅达0.21%。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据SMM了解,从供给端来看,目前电解钴市场社会库存依旧偏高,但库存格局略有差异。从供应端来看,由于原材料维持高位,电解钴生产经济性较差,冶炼厂电钴生产积极性偏低,部分冶炼厂出现减产动作;从需求端来看,下游厂商询盘积极性略有提升单高价备库意愿不强。 预计下周,电解钴价格或维持震荡格局。 钴盐方面( 硫酸钴 及 氯化钴 ):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硫酸钴现货报价同样呈现上涨态势,截至4月25日,硫酸钴现货报价涨至48550~50200元/吨,均价报49375元/吨,较4月18日上涨25元/吨,涨幅达0.05%。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据SMM了解,从供给端来看,部分钴盐厂原材料缺货问题略有显现,惜售情绪略有显现报盘价格略有提升,但实际成交未见明显改善;从需求端看,下游厂商对盐厂新货普遍持观望态度,部分企业仍在消化社会老旧库存。 预计下周,短期供需情况不会出现明显改善,硫酸钴现货价格或持续震荡。 氯化钴方面,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氯化钴同样呈现上涨态势,截至4月25日,氯化钴现货报价涨至59700~61100元/吨,均价报60400元/吨,较4月18日上涨50元/吨,涨幅达0.08%。 据SMM了解,从基本面来看,供应端,原材料库存日益紧张,多数生产厂家拒绝低价出货,报价随之上调;从需求端来看,下游四氧化三钴厂家的刚需采购推动了高位成交,进而带动现货价格小幅上扬。 预计下周,尽管市场活跃度依旧不高,但供应商的惜售情绪依然强烈,氯化钴价格将继续在高位运行,仍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 四氧化三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四氧化三钴现货报价呈现下跌态势,截至4月25日,四氧化三钴现货报价维持在203000~217500元/吨,均价报210250元/吨,较4月18日下跌250元/吨,跌幅达0.12%。 据SMM了解,四氧化三钴供应端多数冶炼厂维持了之前的报价,未进行明显调整。需求端则表现疲弱,市场活跃度不高。部分厂商已经完成了必要的采购,对高价四氧化三钴的接受度下降,交易活动也随之减少。 基于当前市场动态和需求趋势,预计下周四氧化三钴价格仍或将面临下行压力。 消息面上, 本周钴系相关产品的进出口数据出炉,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量约为525金属吨,环比增加10.5%,同比增加135%。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12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均价为19711美元/金属吨,环比下跌8.7%。2025年1-3月累计进口1499金属吨,累计同比增加152.4%。 出口方面,2025年3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量约为1353金属吨,环比增加199%,同比增加37%。出口均价方面,2025年3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均价为24255美元/金属吨,环比增长9%。2025年1-3月累计出口量68412金属吨,累计同比下降24.7%。 》点击查看详情 钴中间品方面,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约为1.785万金属吨(按35%品位折算),环比增加20.6%,同比增加5.6%。进口均价方面,2025年3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均价为12351美元/金属吨。分国别来看,3月刚果民主共和国仍为主要的进口国,进口量约为1.76万金属吨(按35%品位折算),进口均价为12374美元/金属吨,进口占比约为98.5%。 》点击查看详情 企业动态方面,近期腾远钴业发布其投资者活动记录表,腾远钴业表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拥有钴产品2.65万金属吨、镍产品1万金属吨、锰产品1万金属吨、碳酸锂0.5万吨,铜产品6万吨的产能。 此外,腾远钴业还被问及2024年钴产品的产销结构,腾远钴业表示,公司钴相关产线均为柔性化设计,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各产品产量。2024年整体来看,消费电子市场回暖信号明显, 公司钴产品中氯化钴占比约50%,硫酸钴占比近40%,电钴基本是满产的状态。 且公司还回应了关于刚果(金)紧致钴矿出口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腾远钴业表示,2025年2月22日,刚果(金)政府发布政策,决定自即日起暂停刚果(金)钴矿(含中间品)的出口,期限为4个月。截至目前,该政策仍在严格执行中,尚未出台具体的配额实施办法。 此次出口禁令主要目的是提振目前低迷的钴市场,禁令实施后钴价已出现上涨趋势。预计刚果(金)政府5月上旬将重新评估禁令效果。 生产方面,公司备有一定的安全库存,在原料方面的压力并不显著。公司可通过外购中间品及废旧电池等方式获取原料,未来会根据实际市场情况择时择量择价进行采购。目前二次资源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均已建立良好紧密的渠道合作,这部分将作为这次原材料的重要补充。 提及钴产品价格的售价是否有上调的问题,腾远钴业表示,公司钴产品销售定价主要参考 上海有色网(SMM) 钴产品报价及伦敦金属导报(MB)钴金属报价,并结合钴产品供需关系、竞争对手报价、有色金属网公布价格等因素,综合确定销售价格,刚果(金)禁令后上海有色网及伦敦金属导报钴金属报价均有所上涨,目前公司钴产品销售正常。 提及钴未来的扩产计划,腾远钴业表示,目前公司国内工厂钴产品产能2.65万金属吨,依照公司战略,未来公司国内钴产品总产能将达到4.6万金属吨,公司计划根据实际市场情况逐步扩产扩能,2025年除了充分释放现有钴产品产能外,将优先投建5,000吨电钴项目,后续将逐步投建四氧化三钴扩能项目、精细化工类钴产品项目等。
2025-04-25 18:07:31宁夏石嘴山光伏发电复合项目配套100MW/200MWh储能PC中标候选人公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宁夏星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石嘴山市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配套100MW/200MWh储能项目PC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 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1598.215311万元,折合单价0.58元/Wh; 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1670.440392万元,折合单价0.584元/Wh; 第三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1692.31908万元,折合单价0.585元/Wh。 项目招标人为宁夏星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为石嘴山市平罗县红崖子乡。 项目新建1座100MW/200MWh储能电站,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配套设置20套5MW/10MWh液冷储能单元。采用每套 5/10MWh 的液冷电池系统由电池模组、汇流柜、BMS 系统、温控系统及消防系统等组成。每个 10MWh 储能单元包括24个电池簇,每簇包含4个电池模组,电池模组采用电芯1P104S组串而成。
2025-04-25 18:03:38海外收入超3818亿元!动力电池TOP10年度成绩单大揭秘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蓬勃发展,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市场也随之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累计同比增长41.5%,这一增长率反映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动力电池的旺盛需求。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5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增加4家,排名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24.1GWh,占总装车量比为95.6%,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但头部集中效应也十分明显。 TOP10上市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瑞浦兰钧、正力新能)中,累计装车量499.03GWh,占比91.43%,进一步凸显了这些头部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聚焦动力电池TOP10上市公司,电池网深入剖析其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探寻这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是如何凭借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突破与发展,同时,解锁业绩起伏折射出整个行业怎样的发展趋势与潜在挑战。 宁德时代2024年净利507亿 锂电池销量475GWh 2024年,宁德时代(300750)营业总收入3620亿元,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15%;综合毛利率24.4%,同比增长5.3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强劲,达到970亿元;现金储备充裕、期末货币资金超3000亿元。 根据SNE Research数据,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2017-2024年连续8年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7.9%,较第二名高出20.7个百分点;在储能领域,公司2021-2024年连续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6.5%,较第二名高出23.3个百分点。 销量方面,2024年,宁德时代实现锂离子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79%,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81GWh,同比增长18.85%;储能电池系统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2%。 2024年,宁德时代销售境外的主要产品为电池系统,较上年同期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公司境外收入1103.36亿元,占本期营业收入30.48%。 产能建设方面,宁德时代国内在建产能主要包括宁德、济宁、洛阳、北京等基地;海外布局的产能主要包括德国工厂、匈牙利工厂、与Stellantis合资的西班牙工厂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目前都在有序推进。 从年报看,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产能676GWh,在建产能219GWh,产能利用率76.33%。2024年,公司电池系统销售量475GWh,同比增长21.79%;生产量516GWh,同比增长32.65%;库存量106GWh,同比增长51.43%。 截至2024年末,宁德时代拥有专利及专利申请合计达43,354项,其中境内拥有专利及专利申请25,439项,境外拥有专利及专利申请17,915项。 年报显示,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目的推动电化学体系多元化,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适用更丰富应用场景,目前第一代产品已实现量产,正推进第二代产品开发。 比亚迪2024年净利402.5亿 刀片电池装机量近200GWh 2024年,比亚迪(002594)营收7771亿元,同比增29%;归母净利润402.5亿元,同比增34%。 2024年,比亚迪境外营业额221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8.55%,同比增长38.49%。 2024年,比亚迪研发投入约为542亿元,同比上升35.68%。截至2024年,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超1800亿元,研发人员超12万人。 截至2024年末,比亚迪现金储备达到创纪录的1549亿元,有息负债从2023年的365.5亿元下降至285.8亿元,在总负债的占比只有4.9%,处于行业最低水平。 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目的实现车载动力电池的超级安全、超级强度、超级续航、超级功率、超级低温、超级寿命、超级成本、超级可靠性能八大优势,解决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续航、快充等痛点。刀片电池产品2020年7月开始逐步应用于比亚迪品牌、腾势品牌、方程豹品牌、仰望品牌全系纯电动车型及插电混动车型。2024年,公司刀片电池装机量近200GWh。 钠离子电池方面,比亚迪实现了200Ah的电芯容量,10000+的循环性能,优于锂电的安全性、功率性、高低温性能等。打通了钠电的生产工艺,达成了MWh级储能系统的落地,为公司钠电的规模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24年末,比亚迪平均每个工作日专利申请45项、专利授权20项,并于年内先后发布一系列重磅技术,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中创新航2024年利润8.44亿 动力电池销售收入195.51亿 2024年,中创新航(03931)总收入27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年内利润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93.0%;每股基本盈利0.3336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8%。 2024年,中创新航动力电池销售产生的收入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222.49亿元下降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195.51亿元,下降12.1%;储能系统产品及其他的收入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47.57亿元增长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82.01亿元,增长72.4%。 2024年,中创新航来自境外地区的收入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6.53亿元下降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6.40亿元,下降2.0%,主要由于销售量增长的同时电池价格有所下降。 根据SNEResearch最新统计,中创新航2024年度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16.6%,装车量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三。根据InfoLink数据,公司2024年度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五。 中创新航已形成覆盖电池材料、电池结构、系统集成、电气电路、BMS、制造工艺设备和电池循环再生等电池全产业链的专利布局。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创新航已获授权专利3,531项,已申请待授权专利1,011项。 海外产能方面,中创新航葡萄牙项目已顺利获批纳入葡萄牙国家利益项目(PIN),并于2024年获得环评批准,于2025年一季度正式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中创新航于2024年设立泰国基地,实施东盟区域产业布局。 国轩高科2024年净利12.07亿 海外收入110.05亿 2024年,国轩高科(002074)营收创历史新高,达到353.92亿元,同比增长11.98%;实现归母净利润12.07亿元,同比增长28.56%;实现扣非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25.86%。 2024年,国轩高科海外收入在高基数下,继续保持迅猛势头,全年实现收入110.05亿元,同比增长71.21%,海外和中国大陆业务收入从二八格局优化至三七格局。 据SNE Research数据,2024年全球磷酸铁锂装机量国轩高科位居第三,市占率6.18%,国轩高科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73.8%,市占率3.2%,排名第八。储能电池领域,2024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200%,市占率6%。 年报显示,2024年,国轩高科电池组销售量1,975,231万安时,同比增长40.38%;生产量2,107,631万安时,同比增长41.49%;库存量372,703万安时,同比增长55.10%。 国轩高科研发投入逆势增长,2024年研发投入29.29亿元,同比增长5.83%,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8.28%。 截至2024年末,国轩高科累计申请专利10,556项,其中发明专利4,622项(含303项国外专利),主持及参与标准制定共计92项。 从全球市场拓展看,国轩高科在中国、欧洲、非洲、美洲、东南亚等已初步形成全球布局。对于全球本地化产能进展,国轩高科在年报中表示,泰国工厂、越南基地、哥廷根工厂已投入运营,其他海外基地及相关配套产业基地也正加速建设。此外,公司正在加速构建海外售后服务体系,以提高本地化服务效率。 亿纬锂能2024年净利40.76亿 动力电池出货量30.29GWh 2024年,亿纬锂能(300014)实现营收486.15亿元,同比下降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6亿元,同比增长0.63%。 2024年,亿纬锂能境外地区营收117.9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4.25%,同比下降11.35%。 2024年,亿纬锂能储能业务规模与技术水平同步跃升,全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达50.45GWh,同比增幅达91.90%;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30.29GWh,同比增长7.87%。 亿纬锂能在匈牙利德布勒森投资建设的乘用车大圆柱电池项目进展顺利,项目紧邻宝马集团德布勒森工厂,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公司马来西亚工厂定位覆盖亚洲、辐射全球的多场景锂电池生产基地,年产能达6.8亿只小圆柱电池预计在2025年初实现量产,同时,2024年新增储能电池及消费类电池制造项目,进一步巩固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在东南亚的供应链枢纽地位。公司通过“CLS全球合作经营模式”,与北美头部商用车企业合资建设电池产能,聚焦商用车领域,2024年9月,美国区域总部正式启用,标志着本地化运营迈入新阶段。 亿纬锂能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拥有约23万㎡研究院及6,068名的国际化、跨学科综合研发团队,构建了6个研究院及5个研究所,涵盖从锂电池、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电池系统到装备材料、移动能源技术等全面电池研发平台。 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亿纬锂能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小软包电池组装工艺开发,百MWh的中试线预计在2025年投入运行;公司计划于2026年推出主要应用于混合动力领域的高功率全固态电池,于2028年逐步推进400Wh/Kg的高比能全固态电池。此外,公司在锂金属二次电池、钠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其中,公司钠离子电池小批量送样。 欣旺达2024年净利润14.68亿 动力电池出货量25.29GWh 2024年,欣旺达(300207)实现营业收入560.21亿元,同比增长17.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8亿元,同比增长36.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64.99%。 2024年,欣旺达销售境外的主要产品为消费类电池,较上年同期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公司境外收入234.31亿元,占本期营业收入41.83%。 从产品类别来看,2024年,欣旺达消费类电池实现营业收入304.05亿元,同比增长6.52%;电动汽车类电池实现营业收入151.39亿元,同比增加40.24%;储能系统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89亿元,同比增长70.19%;其他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5.88亿元,同比增加15.83%。 2024年,欣旺达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25.29GWh,较2023年出货量增长116.89%;储能系统装机量8.88GWh,同比增长107%。 根据韩国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4年,欣旺达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合计18.8GWh,同比增长74.1%,市占份额为2.1%,排名第十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的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国内装机量位列第七位,其中三元动力电池装车量位列第五位、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位列第七位。 欣旺达还进一步加速“出海”步伐,除了现有的印度、越南、摩洛哥基地外,2024年,公司进一步配合客户需求,加速“出海”步伐,越南锂威项目、匈牙利、泰国动力项目顺利推进。国内方面,兰溪第四个产业园开园,并成立上海办事处,标志着公司在国内的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欣旺达在前沿技术方面持续投入,持续研发硅负极高比电池、固态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先进电池产品,满足终端客户的未来多元化需求。公司在2024年推出首款全场景高能量密度航空动力电池,同时完成400Wh/kg固态电池方案和工艺验证。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开发,能量密度〉300Wh/kg;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的电芯样品已经开始进行中试试验;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 瑞浦兰钧2024年收入177.96亿 锂电池销量达43.71GWh 2024年,瑞浦兰钧(00666)取得收入177.96亿元,同比增加29.4%;净亏损收窄至13.53亿元。分产品来看,2024年,瑞浦兰钧动力电池收入73.84亿元,同比增长71.4%;储能电池收入72.59亿元,同比增长3.9%。 2024年,瑞浦兰钧境外营收为26.63亿元,同比增长153.41%。 从毛利和毛利率来看,2024年,瑞浦兰钧的毛利上涨110.5%至7.37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2.5%上涨至2024年的4.1%。 具体而言,相较于2023年录得毛损1.12亿元,瑞浦兰钧动力电池产品于2024年录得毛利1.88亿元,主要原因是由于集团动力电池于2024年的销量高于2023年销量;储能电池产品毛利由2023年的3.59亿元上涨8.2%至2024年的3.88亿元,其毛利率由2023年的5.1%上涨至2024年的5.4%,主要原因是由于集团储能电池于2024年的销量高于2023年销量,生产规模效应显现,平均生产成本降低;其他业务毛利上涨55.6%至1.61亿元,毛利率上涨至5.1%,其主要原因是集团其他业务中电池组件的销量上涨。 2024年,瑞浦兰钧共销售锂电池产品43.71GWh,同比增长124.4%。截至2024年底,公司锂电池的设计年产能达到74GWh。 2024年,瑞浦兰钧研发投入7.79亿元,新一代“问顶”系列电池产品实现产业化,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185~200Wh/kg。积极布局磷酸锰铁锂、半固态及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并为进军eVTOL领域做准备。公司已在美、德、东南亚设子公司拓展国际市场,计划在东南亚、欧洲及南美洲建厂,并投资建设印尼电池制造基地,一期规划产能8GWh。 正力新能2024年营收51.30亿 电芯产品设计总产能25.5GWh 4月14日,正力新能正式以“3677”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021年至2024年,正力新能的营收分别为14.99亿元、32.90亿元、41.62亿元和51.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0.7%。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正力新能向中国境外的海外客户直接销售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0.3百万元、人民币4.0百万元、人民币78.7百万元及人民币34.9百万元。 正力新能在研发投入方面不断加码,2021年至2024年,企业研发开支分别为2.21亿元、3.29亿元、4.24亿元和5.56亿元。 截至2024年末,正力新能的研发团队由1,060名全职雇员组成,其中约28%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截至2024年末,公司提交3,613项专利申请及已获授2,225项专利(其中412项为发明专利)。 截至2024年末,正力新能电芯产品的设计总产能为25.5GWh,为满足下游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目标于2026年底前建成50.5GWh的产能。 结语: 2024年,动力电池TOP10企业以亮眼的成绩单印证了行业的蓬勃生机与激烈竞争。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规模与全球化布局的多维优势,持续扩大市场版图。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呈现出显著的“强者恒强”格局,TOP10企业以91.43%的装车量占比,进一步挤压中小厂商生存空间,技术研发投入与产能扩张速度成为竞争核心。 然而,在行业高速增长的表象下,隐忧与机遇并存: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五企业中,车企孵化的涨势迅猛,将加剧动力电池产业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电池价格下行压力加剧,迫使企业持续降本增效;同时,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的突破,以及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又为行业开辟新赛道。未来,动力电池企业唯有以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在技术研发、产能优化与全球市场深耕中持续发力,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2025-04-25 17: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