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电动三轮车铅酸蓄电池产量
天津电动三轮车铅酸蓄电池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7 | 电动三轮车铅酸蓄电池产量 | 500000-600000 | 只 |
2018 | 电动三轮车铅酸蓄电池产量 | 550000-650000 | 只 |
2019 | 电动三轮车铅酸蓄电池产量 | 600000-700000 | 只 |
2020 | 电动三轮车铅酸蓄电池产量 | 650000-750000 | 只 |
2021 | 电动三轮车铅酸蓄电池产量 | 700000-800000 | 只 |
天津电动三轮车铅酸蓄电池产量行情
天津电动三轮车铅酸蓄电池产量资讯
锂电回收技术面临诸多痛点 DRCC®低能耗深度浓缩技术显著降低成本【新能源峰会】
在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 主办的 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锂电回收论坛 上,乾通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江南大学EMBA导师 包伟分享了DRCC ® 低能耗深度浓缩技术在锂回收中的应用及案例。他表示,当前锂电回收技术的痛点在于在地面积大、产生废水量大、经济性较差以及能耗高等。DRCC ® 低能耗深度浓缩技术能为企业显著降低成本! 锂电池回收的意义 锂电回收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锂电回收行业的核心驱动事件 2023 年首批电动车电池退役(2015年销售) , 推动了动力电池回收的一项核心驱动时间; 2024 年欧盟的《新电池法规》生效, 继续推动了全球电池回收的发展; 2025年中国在电池回收行业的政策95%将会执行; 2026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会陡增; 2028年LFP电池大规模退役; 2029年全球碳关税实施; 2030年固态电池回收技术突破; 现有锂电回收技术的痛点 占地面积大——处理1万吨/年锂电池需 约1万-2万㎡ 土地,其中湿法工艺用地>火法>物理法; 产生废水量大——湿法冶金是废水大户,每处理1吨三元电池(NCM)可能产生30-50吨废水; 经济性较差——传统湿法回收1吨LFP仅获利200−500元(三元电池1000+元); 能耗高——当前主流湿法/火法工艺回收1吨锂电池耗能3,000-6,000kWh,相当于生产1吨锂电池能耗的30%-50%。 DRCC ® 技术是什么?它能做什么? 拆解来看,D指的是DEEP深度,R指的是Recovery 回收,CC指的是CONCENTRATION浓缩。 DRCC ® 技术的应用 DRCC ® 技术的应用案例 对于进料量50立方/小时(约1000立方/天)系统,DRCC ® 技术的应用可以每天节省25500元,年运行330天后,每年可节省8,415,000元。 DRCC ® 技术的可靠性 公司储备多台DRCC®实验机;实验项目数量超过20+;积累了大量的测验数据。 用实验的方式验证工艺的可行性、可靠性;正式项目前,进行>1个月的连续运行;让客户看到真实效果和运行参数。 》点击查看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25-04-23 14:32:10如何让电池回收项目成为投资人的选择?【新能源峰会】
在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 主办的 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锂电回收论坛 上,宁波蔚孚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CEO 刘莹围绕“如何让电池回收项目成为投资人的选择”的话题展开分享。 选择前瞻技术还是先进技术? 前瞻技术——自证跨越“死亡之谷”的能力 技术的确定性: -技术路径的复杂程度而面临的稳定性问题 -技术工艺的创新程度对产业场景的适配度 长期规划性: -“创意验证期”积累的数据,能否按照市场逻辑,构筑商业模型。 -是否能够嫁接共性技术数据库或产业链合作伙伴,避免二次研发能力不足。 资源合理分配: -合理规划专利布局,避免资源分配不当,转化效率低。 -技术前瞻性需均衡考虑能源效率、环保标准、竞争态势和行业周期等,避免出现应用场景受限或产品迭代滞后。 先进技术——明确行业“应用场景”的选择 动力电池回收的先进技术通过成熟制程分级实现转化(技术的确定性); 动力电池回收的主流技术路径沿着“梯次优先,再生托底”的循环模式发展(长期规划性); 动力电池回收的先进技术的迭代依赖制程成熟度的积累(资源合理分配) 成熟制程是动力电池回收项目稳健产业化的保障 -减低转化的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转化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增加转化的场景(增加适用的弹性空间) 看重远景规划还是项目里程碑? 电池回收项目商业计划——展望美好未来,却必须力证存活当下的可能性 解决市场需求的方案:通过何种路径实现既定结果 -现有或者潜在的市场需求,具有动态变化性,随市场环境、技术条件或政策调整演变,强调被动响应性。 -实现既定结果而设定的路径,具有相对稳定性,在特定周期内以目标达成为导向,强调主动设计性。 1. 市场分析 愿景:我们可以去到那里 2. 商业规划 定位:符合全球ESG标准的再生能源企业;符合动力电池全绿回收标准的企业 3. 商业优势 计划:渠道资源构筑回收生态链;技术独特性开辟细分市场;规模化效应加强市场主导地位。 4. 商业效益: 正现金流;商业渠道;市场占有率。 过去、现在和未来,时机在哪儿? 动力电池回收项目——外部VS. 内部的准备度指标 外部:资源焦虑是否能够逐步缓解; 外部:产品价值修复的驱动因素是否出现; 内部:投资标的物与投资逻辑的符合程度; 动力电池回收项目——人员的准备度指标 技术服务类:技术团队的核心人员是否支持技术的开发、迭代和专利申请要求; 生产加工类:运营体系的稳定性,保障产品的一致性; 创业团队:团队构成的多样性和团队成员的明确分工。 》点击查看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25-04-23 14:03:45锂电池行业未来有10倍增长空间 但火灾频发让安全问题变得至关重要【新能源峰会】
在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 主办的 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新能源光储论坛 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 新能源安全研究中心工程师 樊榕针对“锂电应用防火研究与解决方案”的话题展开探讨。他表示,2022年,锂电池行业产值1.2万亿,电池行业未来还有10倍的增长空间。2017 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公开报道的储能电站事故近百起。2018年至2023年,平均每年全球储能电站事故数大于10起,主要分布于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因此,锂电池的放火与研究对锂电行业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未来将建立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安全、经济、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 电力将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主体终端能源。 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 大规模应用,储能是关键。 2022年,锂电池行业产值1.2万亿,电池行业未来还有10倍的增长空间。 储能电站事故分析 2017 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公开报道的储能电站事故近百起。2018年至2023年,平均每年全球储能电站事故数大于10起,主要分布于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 新能源汽车事故分析 2023年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火灾数量达1465起。提及原因,充电中和后着火占68%;和燃油车不同:停置会着火;电动车火难灭;充电桩进车库。 储能电站防火与解决方案 1. 储能电站火灾防控-锂电池火灾危险性 2. 储能电站火灾防控-问题和对策 问题:热失控不能根本解决+完全有效灭火剂尚在探索中 对策:1. 系统科学的对待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安全,管控好锂电池热失控激源(碰撞、热、电、杂质等),从规划、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等全过程做好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完全有可能将火灾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2. 目前技术/标准/评价不完善,强调实证。 3. 储能电站火灾防控-要点 ◼ BMS/EMS/PCS与消防控制系统联动 ◼ PACK内预警+抑制 ◼ 具备水消防措施 ◼ 热管理 ◼ 强化电池系统的电气防火 ◼ 大数据早期预警 ◼ 定期安全评估 ◼ 热失控后的处置流程和措施 4. 储能电站消防设计标准 目前锂电池火灾危险性缺乏公认的判定标准: • GB 50016 中厂房和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判定标准主要为闪点、爆炸下限,此类指标与锂电池事故的危险性特征有所不同; • GB51048-2014中,火灾危险性为戊类; • GB51048于2022年发布的修订(征求意见稿)中,在条文说明里提出要参考乙类并结合相关试验数据及工程实践进行具体规定; • DB11/T 1893中将锂电池火灾危险性分类:甲/乙类。 T/CECS 1731-2024《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技术规程》 • 给新技术开口子,希望引导新技术应用; • 火灾危险性-可参考乙类,可单独论证-系统安全; • 利用水消防的条件,“防护区”; • 强调实体火灾模拟试验; • 模块级消防 电动汽车防火与解决方案 电动车火灾防控研究 电动汽车火灾事故分类 电池本身引起: ➢ 热失控诱因一般为三种:机械滥用(碰撞等)、电滥用(过充、内短路等)和热滥用; ➢ 单体电池热失控后易扩散,大量生热导致整车着火安全事故。 车辆本身引起: ➢ 碰撞,可能导致电池热失控,从而引起火灾; ➢ 电气,电气线路如电机控制器、IGBT短路或暴雨积水长时间浸泡导致进水引起短路等,从而引起火灾。 充电设施引起: ➢ 质量问题包括防水、防尘、防腐蚀、漏电、短路保护、通信机制不完善等; ➢ 管理问题如用户飞线充电引起充电线路着火、线路老化后没有按规定进行更换、监控已提示安全隐患但没有管理机制进行处理等; 1. 充电过程消防安全监测与消防联动 ➢锂电池大数据早期预警(云控BMS:AI算法对电池全生命周期大数据进行分析;Chungway 热失控预警模型); ➢发展多级(故障预警-热失控预警-火灾报警)多参数(温度、气体、烟雾等)融合的锂电池火灾预测预警技术/产品; ➢电动汽车消防安全监测云平台,为用户、车辆所有者、消防救援人员提供可靠的车辆实时信息。 2.电动汽车停车场火灾防控解决方案 3. 电动汽车火灾隔离装置 针对既有停车场后期布线困难,消防系统兼容困难,改造成本高等问题,通过感温器件实现电动汽车火灾发生时隔离装置自动释放,达到控制火灾蔓延,争取救援时间的目的。 1、火焰耐受温度>1000℃,核心材料为防火A级; 2、火焰耐受时间>30分钟,结构完整火焰隔离作用不失效; 3、启动方式:感温自动启动、手动启动; 4、感温自动启动温度:65-72℃; 5、感温自动启动时间: 可见明火后60秒内; 6、安装方式:快速吊装,高度可调节; 7、感温自动启动方式下无需布线。 4.带烟火识别的视频监测 》点击查看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25-04-23 13:45:24美六大汽车组织联合游说特朗普政府:勿征零部件关税!
面对即将生效的汽车零部件关税,代表美国汽车行业的六大组织不同寻常地联合起来, 游说特朗普政府不要征收这项关税 。 上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署行政令,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相关措施于4月3日正式生效,并计划从5月3日起对汽车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 这些组织代表特许经销商、供应商和几乎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他们在致特朗普政府官员的一封信中表示, 即将征收的关税可能会危及美国的汽车生产 。信中指出, 许多汽车供应商已经“陷入困境”,无法承受额外的成本上涨,从而导致更广泛的行业问题 。 “大多数汽车供应商无力应对突然加征的关税引发的混乱。许多供应商已经陷入困境,将面临停产、裁员和破产。”信中写道。“只需一家供应商出问题,就会导致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线停工。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像疫情期间那样——所有供应商都会受到影响,工人们也会因此丢掉工作。” 这封日期为4月21日的信由汽车创新联盟、美国国际汽车经销商协会、美国汽车驱动协会、美国发动机与设备制造商协会、美国全国汽车经销商协会和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的负责人签署。收件人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贸易代表大使格里尔。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封联名信即使并非史无前例,也是不同寻常的。这些组织几乎没有签署过联名信。 这些组织表示,它们代表着美国第一大制造业,该行业在全美50个州提供10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为经济注入1.2万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Rivian以及Lucid不在这些组织代表的汽车制造商的名单之列。 “特朗普总统已表示愿意重新考虑政府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25%关税一事 ——类似于最近批准的针对消费电子产品和半导体的关税减豁免。这将是一个积极的进展以及令人欣慰的举措。”信中写道。 特朗普上周表示,他正在考虑给予美国汽车制造商进口零部件关税豁免,帮助他们转向在美国生产零部件。他表示汽车公司要在美国生产需要时间,所以考虑采取一些措施帮助汽车企业,让它们有时间调整供应链。 “我们支持增加在美国境内的制造环节和供应链,但全球供应链的路线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甚至几个月内就发生改变。这需要时间。” 信中写道。 一些汽车业高管和专家指出,特朗普的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关税对汽车供应商的影响比对汽车制造商更大。这种影响可能会在全球供应链中引发连锁反应。 华尔街和汽车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显示,汽车行业官员预计美国汽车销量将下降数百万辆,新车和二手车价格将上涨,整个汽车行业的成本将增加逾1000亿美元。
2025-04-23 13:20:36长安汽车全固态电池将迎首秀 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步伐提速
据长安汽车官微,4月23日,长安汽车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将有全固态电池首秀。 华西证券表示,高性能、高安全性为固态电池的核心性能优势,符合国家对于动力电池的要求。目前在材料端、电池端以及车企端的共同发力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湘财证券表示,固态电池已成为各个国家重点突破的方向,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都出台相关政策支撑固态电池开发,以加速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步伐。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估计,2023-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市场将从10亿元增至200亿元。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上海洗霸 正在发力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能源固态电池产业先进材料的发展战略。目前多形态固态电解质粉体材料(含油性、水性、浆料)采用的主要是氧化物技术路线。 有研新材 在固态电解质原材料方面有所布局,目前处于研发有一定突破后的小试阶段,同时配合国内外客户进行验证或小批量供货。
2025-04-23 13: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