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焊管出口量
沙特阿拉伯焊管出口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出口量范围 | 单位 |
---|---|---|---|
2015 | 焊管 | 100000-150000 | 吨 |
2016 | 焊管 | 150000-200000 | 吨 |
2017 | 焊管 | 200000-250000 | 吨 |
2018 | 焊管 | 250000-300000 | 吨 |
2019 | 焊管 | 300000-350000 | 吨 |
沙特阿拉伯焊管出口量行情
沙特阿拉伯焊管出口量资讯
铜合金管材生产技术现状和提升方向【SMM铜业大会】
4月22日,在由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和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鹰潭陆港控股有限公司主赞,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协办,新煌集团、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的 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铜管棒加工产业发展论坛 ,桂林漓佳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莫兴德对“铜合金管材生产技术现状和提升方向”进行了分享。 铜合金管材生产技术现状 1.1 铜合金管材产量情况和主要应用领域 合金管具有高强、耐磨、耐蚀、导热性好、机加工性能好等特性,白铜、黄铜等铜合金冷凝/热交换管应用于火力发电、核电、石油化工、船舶制造、海水淡化等领域,黄铜管应用与卫浴水暖、供水等,合金管还用于装饰品、电器、机械制造、乐器制造以及新能源等新的应用领域。 1.2 铜合金管主要生产企业 其对铜合金管主要生产企业进行了介绍。 1.3 铜合金管生产工艺 ►熔铸工艺 熔炼工艺主要有工频有芯感应熔炼、无芯感应熔炼、真空感应炉熔炼炉等工艺。 铸造工艺主要有立式半连续铸造、立式连续铸造、水平连续铸造、上引连续铸造等工艺。 ►加工工艺 生产方式有挤压、行星轧制、冷轧、直条拉伸、盘拉等。 1.4 铜合金管主要生产设备 立式半连铸机组、卧式挤压机、液压拉拔机、轧管机。 1.5 铜合金管生产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产工艺长、生产自动化程度低;2.在工艺流程上近20年基本无突破性的进步;3.面临被不锈钢管等产品替代。 铜合金管材生产技术提升方向 2.1 材料创新与高性能化:随着中国航空航天、电子、通讯、新能源、高速铁路等行业发展壮大,加之材料的国产替代需要,铜合金管的需求不断持续增长,同时也对材料本身提出了更高更强的性能要求,由此加速了材料的创新,并朝着高强、高导、高耐磨、高耐蚀、节能环保型方向发展,典型的材料代表有铜铬锆、弥散强化铜合金、铜镍锡、铜钛、铜铁合金、铋黄铜、硅黄铜等。 2.2 短流程工艺的提升和改进:无挤压工艺“上引连铸—冷轧”“水平连铸--行星轧制”在合金管生产上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目前正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不断创新,适用于更多牌号,是铜合金精密管材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 2.3 设备提升: 设备进步是近二十年铜合金管生产技术主要的提升方向。 熔铸设备:提升炉容量和熔化效率进一步提高,降低能耗、延迟炉衬寿命长、提升自动控制水平,新型结晶器研制和应用,铸造生产连续化、自动化方等。 加工设备:发展高速轧机以及多线轧机,高效液压拉伸机,多线、高速、自动化拉伸机,自动化酸洗设备,自动化、高精度、智能化检测设备。 2.4 智能化 数字化: 生产管控:应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工艺控制,优化生产流程等。 智能检测系统:利用机器视觉和超声波探伤技术实现缺陷自动化检测,提升产品一致性。 此外,其还对桂林漓佳公司的基本情况、公司发展历程、产品特点及优势、产品尺寸及产量、现有生产设备、问题及改进思路和16000T 铜基新材料生产线技改项目等进行了介绍。 》点击查看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25-04-22 15:39:28美国对华芯片管制将适得其反?专家:华为等中国厂商将受益!
随着美国不断加码对华芯片产业的无理打压和“封杀”,终于海外有半导体分析师意识到事情不对了。他们警告称,这些政策或许会适得其反,为华为等中国国内芯片厂商送上一份“大礼”。 美国商务部上周突然宣布,像NVIDIA H20、AMD MI308这种专门根据美国政策设计、中国的简装版本,也必须拿到新的许可才能出口中国,而且该政策无限期有效。英伟达预计下个季度会因此增加55亿美元的费用,AMD也大约会新增8亿美元费用。 中国厂商受益 分析师指出,审视中国国内的情况,似乎要让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咨询服务公司J. Gold Associates的首席分析师Jack Gold就直言: “实际上,美国正在给中国送上一个巨大的胜利果实,因为中国正在全力推动自己的芯片发展。” “一旦中国的芯片具有竞争力,就会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人们就会购买它们的(芯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美国芯片厂商将很难再夺回失去的市场。”他警告说。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副总监Brady Wang则表示:“有几家中国本土公司正在生产与英伟达形成竞争的芯片,其中包括科技巨头华为和寒武纪科技。” Wang补充说,这些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现在有更大的动力和机会来发展和改进他们的芯片解决方案。他还预计, 市场对他们GPU的需求将会增加。 独立半导体研究公司SemiAnalysis的行业分析师Doug O 'Laughlin表示:“由于英伟达的H20和其他先进GPU受到限制, 华为昇腾系列等国内替代品正在获得吸引力。 ” 鉴于华为在GPU方面的进展,以及有关出口管制变通办法的报道,许多专家对于美国针对英伟达的出口管制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表示怀疑。 全球咨询公司DGA group合伙人兼中国高级副总裁Paul Triolo表示:“美国对GPU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的控制主要损害了包括英伟达在内的美国公司,而对中国公司开发前沿人工智能模型的能力影响甚微。” 他补充说,相反, 出口管制鼓励中国半导体行业变得更具创新性。 前景光明 另据报道,今年前三个月,中国企业至少订购了160亿美元的H20服务器芯片。Counterpoint的Wang表示,目前还不清楚不同公司现有的库存能维持多久,但 它们为中国芯片制造商扩大GPU制造规模提供了更多时间。 “从短期来看,我认为管制措施的影响是有限的……从中长期来看,这将取决于本地GPU开发的进展。”他补充说。 有消息称, 华为最新的昇腾920 AI芯片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有专家表示它的性能已接近H20芯片。 SemiAnalysis则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尽管华为“在芯片生产工艺方面仍落后一代”,但该公司正在半导体行业“掀起波澜”。 “虽然在软件成熟度和整体生态系统完整度方面仍存在差距,但硬件性能正在迅速缩小,”他补充说。
2025-04-22 08:20:49特斯拉内部报告流出:明星项目Cybercab竟遭高管集体反对
特斯拉在过去一年中坚定宣传和推进其机器人出租车项目Cybercab,不少投行也将其视为增加其未来估值的推手之一。然而,据媒体采访多位公司人士后发现,该项目立项似乎是马斯克的一言堂式决定,其实内部反对意见较多。 据悉,2024年2月底,特斯拉曾就新型经济型电动汽车Model 2进行最后辩论,这款汽车也是特斯拉此前传出消息将主推的25000美元级车型。但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在马斯克召开的会议中,这款汽车项目最后被取消。 当时,特斯拉汽车项目负责人Daniel Ho、工程高级副总裁Drew Baglino、业务开发和政策负责人Rohan Patel、汽车工程副总裁Lars Moravy 以及首席设计师Franz von Holzhausen,都敦促马斯克批准生产这款售价25000美元的新车型。 但马斯克认为,推出一款普通的、售价为25000美元的汽车毫无意义,且完全违背了特斯拉的信念。取而代之的是,马斯克批准了Cybercab项目,也就是所谓的机器人出租车,也被称为Robotaxi。 这一决定被视为特斯拉从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向专注于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汽车公司的转型标志。 自动驾驶出租车前景不佳 过去5年里,特斯拉只推出了一款新车,即Cybertruck,然而这款车从商业角度来看十分失败。这也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对马斯克决策的怀疑,而这一质疑情绪还可能进一步发酵。 在Cybercab项目前期的一份内部调研报告称,特斯拉高管们当时预感机器人出租车的商业前景并不乐观,模型显示自动驾驶(FSD)和Robotaxi的回报将会很慢,发展也不稳定,尤其是监管环境的缺失,很可能导致出租车服务很难在美国以外的地区铺开。 这份报告由马斯克最信任的助手Drew Baglino率团队完成,报告假设未来大部分汽车销售额将由车队运营商来贡献,而车辆将被主要用于拼车服务,个人消费者也将倾向使用更多的自动驾驶出租车。 Baglino的分析还采用了很多马斯克提出的假设,比如美国汽车销量将从每年1500万辆锐减至300万辆。在一系列乐观情景之中,该报告计算出美国每年有1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的潜在需求。但考虑到竞争,Robotaxi很难达到特斯拉目前在美国每年60万辆左右的销量水平。 而从收入方面来看,报告认为Cybercab除了获得2万至2.5万美元的初始销售收入之外,特斯拉还能通过与车队运营的车费分成,总计赚到高达汽车售价三倍的利润。 但这一预期远低于马斯克之前的设想,他在2019年时提出,自动驾驶将帮助特斯拉的每一辆车价值达到10万到20万美元。 这份内部报告最后强调,机器人出租车在拓展其他市场方面面临困难,并因此 受到规模和盈利能力的限制,最后可能导致特斯拉在未来数年持续亏损。 然而,马斯克驳斥了这份分析报告,一意孤行地批准了Cybercab项目。 电动汽车出版物Electrek主编指出,他对特斯拉的一大担忧是,马斯克身边可能并没有能够帮助他保持理性的管理层伙伴。此外,这一调查可能也证实了他的怀疑,即战略转变是特斯拉去年高层人才过多流失的原因之一。 2024年10月,在不到十天的时间内,特斯拉首席信息官Nagesh Saldi、公共政策主管Jos Dings、Model X项目经理David Zhang和汽车项目负责人Daniel Ho相继离职。此前,直接向马斯克汇报工作的特斯拉员工中已有近三分之一选择离开。
2025-04-17 13:16:47H20遭美出口管制 华勤技术:业务有序进行 产业链库存支撑上半年正常出货
美国时间4月15日,英伟达表示,公司日前收到美国政府通知,H20芯片和达到H20内存带宽、互连带宽等的芯片向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需要获得许可证。 该消息公开后,市场对于国内产业链公司的营运情况产生担忧。对此,华勤技术(603296.SH)4月16日于其官方投资者公众号表示:“目前公司并未收到客户订单方面的变化通知,业务正常有序进行。”针对H20目前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华勤技术方面称“产业链已针对这类不确定性做了充分准备,公司判断目前产业链库存能够支撑国内上半年度的正常出货。” 自特朗普政府4月3日颁布关税新政以来,关税战已愈演愈烈。日前,特朗普政府不断传出新的变化,半导体行业不确定性增加。此前,特朗普政府曾短暂决定暂停对H20出口的禁令,而就在美国时间4月15日,英伟达公司发布的8-K文件就表示,美国政府正限制其H20芯片对中国的出口,严重削弱了这条原本为应对先前出口管制而设计的产品线。 公开资料显示,英伟达H20芯片为遵守美国出口限制而推出,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加速器。H20基于英伟达Hopper架构,拥有96GB的HBM3内存,提供4.0TB/s的内存带宽。算力方面,H20的FP8性能为296 TFLOPS,FP16性能为148 TFLOPS。与H100相比,其GPU核心数量减少41%,性能降低28%。 在此情况下,资本市场对于国内产业链公司的担忧加剧。4月16日,华勤技术、奥飞数据(300738.SH)、工业富联(601138.SH)等产业链各环节公司股价亦下滑明显。 对于此,华勤技术也于4月16日给出回应:“ 产业链对于H20的不确定性预期从2024下半年开始形成,此次H20贸易管制,产业链已针对这类不确定性做了充分准备,公司判断目前产业链库存能够支撑国内上半年度的正常出货。” 据了解,华勤技术系智能产品平台型企业和人工智能全场景下的软硬件服务商,为全球科技品牌客户提供从产品研发到运营制造的端到端服务,系算力产业链重要成员。 华勤技术方面表示,国内算力需求目前处于持续的蓬勃发展中,公司作为头部互联网客户的核心供应商,将继续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获得持续的份额及业绩增长。数据业务已实现全栈产品(AI服务器、通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高性能网络交换机)的规模出货,2025年在通用服务器、交换机也将实现快速增长。 “即便在面临H20的不确定风险下,公司仍然有信心,数据业务整体营收在2025年仍保持较大增长。预计公司整体营收将维持20%以上的增长。”华勤技术称。 英伟达方面最新预计,公司第一季度(2025年2月至2025年4月27日)财务统计将包括与H20产品相关约55亿美元的费用,涉及计提库存、采购承诺及相关储备。 特朗普政府的不断施压,或许正如英伟达方面曾表示的:进一步收紧出口限制只会强化中国摆脱美国技术依赖的决心,并将削弱美国企业的竞争力。
2025-04-17 08:44:48“不可过度依赖美国”!欧洲高管开始疾呼:买俄气
当“贸易战”取代“俄乌冲突”成为全世界的焦点,三年前还口口声声表示不能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如今态度似乎正悄然发生着180度的转变: 许多欧洲企业开始担心对美国的依赖已成为一个新弱点,而重新“买俄气”似乎已成为了现阶段局势发展下一个更为合理的选项! 是的,哪怕三年前在俄乌危局下再如何有想象力的“编剧”,可能都无法写出如此戏剧性的“剧本”…… 欧洲高管想要买俄气 事实证明,尽管眼下距离俄乌冲突爆发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但欧洲的能源安全依然脆弱。 在2022-2023年能源危机期间,美国液化天然气在一定程度帮助填补了俄气退出导致的欧洲供应缺口。但 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动摇二战后建立的欧美关系,并将能源作为贸易谈判筹码,欧洲企业开始担忧对美国的依赖已成为新的软肋。 在此背景下,不少欧盟大型企业高管在近期已发表了在一年前还难以想象的言论:从包括俄国有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那里进口部分俄罗斯天然气,或许是明智之举。 这一主张意味着欧洲需要作出重大政策转向,因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曾促使欧盟承诺在2027年前停止进口俄能源。 但欧洲当前的选项其实已极其有限:与液化天然气巨头卡塔尔扩大供应的谈判陷入停滞,可再生能源部署虽加速但仍不足以让欧盟感到安全。 法国Engie能源集团执行副总裁Didier Holleaux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若乌克兰和平得以实现,俄气年供应量可能恢复至600-700亿立方米(含液化天然气)。 法国政府拥有Engie的部分股份,该公司此前曾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最大客户之一。Holleaux表示,俄气未来或能满足欧盟20-25%需求,低于战前40%的占比。 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首席执行官Patrick Pouyanne则警告欧洲勿过度依赖美国天然气。他在采访中强调,必须实现供应渠道多元化,避免过度依赖一两个来源。 Pouyanne预计,“欧洲虽然不会再恢复到俄乌战前1500亿立方米的俄气进口量,但可能会回升到约700亿立方米。” 德国民众纷纷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法国拥有大量的核能,其本身是欧洲能源供应最多元化的国家之一。而在俄乌冲突前就严重依赖俄罗斯廉价天然气来推动其制造业发展的德国,现在的选择无疑要更少…… 位于德国东部的Leuna化工园区是德国最大的化工园区之一,陶氏化学和壳牌等公司都在这里建有工厂。此前,北溪管道(2022年被炸毁)曾满足了当地60%的能源需求。该园区运营商InfraLeuna总经理Christof Guenther表示, “我们正处于严重危机之中,不能再等了。” 他指出,德国化工行业已经连续五个季度裁员,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重新开放俄气管道比目前任何补贴计划都更能降低价格。” “这是一个禁忌话题,"Guenther补充称,但他的许多同事都认为有必要重新使用俄罗斯天然气。 在今年2月份的联邦选举中,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德国人投票支持对俄罗斯友好的政党。在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北溪管道从俄罗斯穿过波罗的海后在该州上岸),49%的当地居民希望恢复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 “我们需要俄罗斯天然气,我们需要廉价能源——无论它来自何方,”Leuna-Harze公司总经理Klaus Paur表示,该公司是位于Leuna园区的一家中型石化制造商。“我们需要北溪2号管道,因为我们必须控制能源成本。” 勃兰登堡州经济部长Daniel Keller则表示,该行业希望联邦政府能够找到廉价能源,勃兰登堡州是施韦德特炼油厂的所在地,该炼油厂由俄罗斯石油公司共同拥有,但由德国政府托管。Keller称,“我们可以想象,在乌克兰实现和平后,俄罗斯石油将恢复进口或运输。” 美国不再可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天然气占欧盟天然气进口量的16.7%,仅次于挪威的33.6%和俄罗斯的18.8% 。而考虑到今年年初开始途径乌克兰的俄罗斯输气管道关闭,俄气的份额今年可能会降至10%以下——剩下的主要是来自诺瓦泰克公司出口的液化天然气。 欧盟贸易委员Maros Sefcovic上周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将需要更多的液化天然气。 目前,由于特朗普希望欧洲降低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购买更多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确实是欧盟可能试图安抚白宫的选项之一。不过,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研究员Tatiana Mitrova表示, 关税战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欧洲对依赖美国天然气的担忧。 Mitrova补充称,“越来越难将美国液化天然气视为中性商品: 在某种程度上,它可能成为一种地缘政治工具。” Global Risk Management首席分析师Arne Lohmann Rasmussen也表示,如果贸易战升级,美国存在小幅限制液化天然气出口的风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盟高级外交官也对此表示赞同。他指出, 没有人能够排除特朗普政府“使用这一杠杆 ”的可能性。 荷兰国际集团大宗商品战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表示,如果美国国内天然气价格因工业和人工智能需求上升而飙升,美国可能会减少对所有市场的出口。 无论如何,在特朗普执掌下明显已“不再可靠”的美国,欧洲注定可能已需要提前做好“两手准备”……
2025-04-15 09:20:49
其他国家焊管出口量
利比亚焊管出口量 | 文莱焊管出口量 | 刚果焊管出口量 | 马来西亚焊管出口量 |
阿尔及利亚焊管出口量 | 秘鲁焊管出口量 | 哈萨克斯坦焊管出口量 | 加蓬焊管出口量 |
新西兰焊管出口量 | 埃及焊管出口量 | 缅甸焊管出口量 | 印度焊管出口量 |
泰国焊管出口量 | 柬埔寨焊管出口量 | 意大利焊管出口量 | 南非焊管出口量 |
新加坡焊管出口量 | 墨西哥焊管出口量 | 英国焊管出口量 | 法国焊管出口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