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合结钢库存
天津港合结钢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20 | 合结钢 | 1000-2000 | 吨 |
2021 | 合结钢 | 1500-2500 | 吨 |
2022 | 合结钢 | 2000-3000 | 吨 |
天津港合结钢库存行情
天津港合结钢库存资讯
2月24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美元走软 金属普跌 氧化铝、热卷及双焦跌超1% 欧线集运暴跌逾9%【SMM日评】 ► 比价维持低位仓单价格滑落 买方需求不佳难闻成交【SMM洋山铜现货】 ► 垒库速度明显放缓 现货市场静等去库信号【SMM沪铜现货】 ► 铜价下跌下游补货增加刺激升水小幅走高 整体交投尚可【SMM华南铜现货】 ► 2月24日广东铜现货市场各时段升贴水(第四时段10:45)【SMM价格】 ► 2月24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SMM 上海及其他1#铅市场:沪铅维持盘整态势 现货成交尚无明显好转【SMM午评】 ► 再生铅:持货商报价贴水变化不大 下游持观望态度刚需采购【SMM铅午评】 ► SMM 2025/2/24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上海锌:盘面高位震荡 成交依旧一般【SMM午评】 ► 宁波锌:出货贸易商较多 升水继续走低【SMM午评】 ► 广东锌:现货成交清淡 下游刚需采购为主【SMM午评】 ► 天津锌:下游多持观望态度 整体成交一般【SMM午评】 ► 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前市场波动或加剧 沪锡价格延续强势震荡格局【SMM锡午评】 ► 镍价波动:早盘高走【SMM镍现货午评】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2-24 18:08:06广东汉合有色助力打造《2025年中国及东南亚地区锡焊料采购指南(中英双语版)》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锡焊料作为电子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从精密的PCB电路板到璀璨的LED照明,从尖端的半导体封装到蓬勃发展的光伏产业,锡焊料的应用无处不在,且对于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东南亚地区制造业的崛起,为锡焊料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这一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且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吸引了众多国际电子企业入驻。随着这些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锡焊料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为了更全面地展示中国及东南亚锡焊料企业的分布格局,更精准地对接市场需求, 广东汉合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携手上海有色网特发起制作 《2025年中国及东南亚地区锡焊料采购指南(中英双语版)》 ,通过此地图,让行业内更全面了解中国及东南亚锡焊料应用现状,为企业布局、产业发展而赋能。 广东汉合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地处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潮州,是一个以生产精锡为主的冶炼加工企业。公司是专业金属锡冶炼、回收制造商,主要运营锡二次物料的回收再利用,生产及销售优于国家标准的锡锭。 我司一直坚持“赤子心、诚相待”的心态与客户交流合作。并以“创新”“环保”“真诚”“满意”的大目标,不断创新求变,为环保保护尽一份心力。秉持着“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循环经济”经营理念,以广东为据点,开枝散叶至全球各地,将世界各地的事业单位产出的废锡物料,以最专业的技术处理,回收再利用,使再生资源分担原矿的产出,减少过分依赖地球原生资源的状况,留给下一代更好的未来。 Founded in 2015, Guangdong Hanhe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is located in Chaozhou, a port city on the eastern coa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It is a smelting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 mainly producing tin and tin-lead solder. The company is a professional metal tin smelting and recycling manufacturer, mainly engaged in the recycling and reuse of tin secondary materials, producing and selling tin ingots that superior to national standards. Our company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e mentality of "pure heart, sincere attitude" to communicate and cooperate with customers. With the big goal of "inno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incere" and "satisfaction", we will continue to innovate and change, and do our bes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hering to the "circular economy" business philosophy --"limited resources and unlimited circulation", take Guangdong province as the base, we will open the branche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treat the waste tin materials produced by the institutions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most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Recycling and reusing, making recycling resources to share the output of raw ore, and reducing the excessive dependence on the earth's natural resources, leaving a better future to the next generation . 联系方式 陈晓杰 15919540000 15919555555 》》点击链接立即领取“2025年中国及东南亚地区锡焊料采购指南(中英文双语版)”《《 地图合作联系人 宋雪成 13033053725 songxuecheng@smm.cn
2025-02-24 12:00:56绿德电子取得一种镁合金生产用清渣铲专利 提高清渣铲多种清理效果
2025年2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马鞍山绿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镁合金生产用清渣铲”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504975 U,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6 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渣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镁合金生产用清渣铲,包括铲头,所述铲头固定连接铲柄,所述铲柄内部滑动连接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手柄,所述铲头插接配合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外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一组锁止杆,一组所述锁止杆一侧设有一组弹簧,一组所述锁止杆一端插接配合铲头,本实用新型通过铲头卡接过滤罩,过滤罩的外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滑动连接有一组锁止杆,锁止杆通过弹簧与连接板相连接,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来固定和拆卸过滤罩,当无需要对熔炼过程氧化物、杂质和浮渣进行清洁时只需通过操作锁止杆即可轻松取下过滤罩进行清洗,从而提高了清渣铲多种清理效果。 天眼查资料显示,马鞍山绿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马鞍山市,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2090.3251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7139.408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马鞍山绿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9次,专利信息63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70个。
2025-02-24 10:30:36印尼镍铁停产扰动 不锈钢偏强运行【机构评论】
宏观方面,地缘冲突减弱使得避险需求部分回落,但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在,有色板块呈现震荡走势。 纯镍:镍市基本面矛盾不突出,但成本支撑较强,价格或继续震荡运行。 硫酸镍:硫酸镍需求表现一般,但存在成本支撑,产业链僵持或使得价格持稳运行。 镍矿:目前镍矿需求较强,但较高的矿价使得下游有所抵触,预计后市镍矿价格在僵持下或继续企稳。 镍铁:受印尼某项目停产影响,镍铁供应端收紧预期继续推升铁价上行。 不锈钢:在较强的成本支撑下,不锈钢短期偏强运行,但受制于需求侧较弱,预计反弹力度较为有限。 沪镍2503参考区间120000-130000元/吨。SS2505参考区间12700-13700元/吨。 操作策略:操作上,沪镍区间操作,不锈钢暂时观望。 不确定性风险:地缘政治,美联储政策,国内经济复苏,印尼政策
2025-02-24 10:13:30最高检与证监会联合出手 对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定调 重点关注12条“增量性”部署
最高检与证监会2月21日联合召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进一步明确了接下来监管层面对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的部署规划与动作。 财联社记者全面梳理发现,包括最高检与证监会在内,有12个比较明确的动作值得关注: 1.证监会继续加大对操纵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升能力,不断丰富线索筛查手段,强化大数据收集、智能化分析等技术手段运用,加强对异常账户、交易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提高对操纵线索识别发现的精准度和及时性; 2.证监会将集中兵力,抓好对诸如上市公司与市场机构内外勾连、推动股价暴涨暴跌、无视监管警示屡查屡犯等恶性操纵案件的打击惩治; 3.证监会将发挥合力,在完善交易机制、加强交易监测监管的同时,强化协同民事、刑事立体追责,推动出台民事赔偿司法解释,优化行政刑事程序衔接机制,使违法犯罪分子不敢犯、不能犯; 4.证监会将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通过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舆情监测、投诉举报处理等多渠道识别造假线索,特别是完善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切实发挥内部“吹哨人”的作用; 5.证监会将紧盯财务洗澡、业绩变脸、异常换所等可疑迹象,提升违法违规发现能力,优化调查流程,提高处罚效率,持续巩固并不断强化“严”的氛围; 6.证监会将推动进一步加强民事赔偿和刑事打击,强化立体追责; 7.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大对财务造假、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等重点领域犯罪的惩治力度,对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等犯罪保持高压惩治态势; 8.检察机关将加强对证券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准确认定利用金融衍生品操纵市场,利用私募、信托产品实施场外配资等证券犯罪新手段,及时揭露和打击新型金融违法犯罪; 9.检察机关将持续完善“总对总”移送机制下案件交办制度,规范交办案件提前介入、引导取证、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工作,加大督办指导力度,进一步提高案件办理质量与效率; 10.检察机关将积极探索支持、配合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机制,统一损失认定标准,刑民配合高效处置涉案财产,多途径保护投资者权益; 11.检察机关将着力推进不起诉案件移送证监部门行政处罚衔接机制,实现违法犯罪必有罚,助推构建立体化追责体系; 12.检察机关将深化检察机关证券犯罪办案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在案件办理、理论研究、工作创新等方面的牵引作用,带动全国各地检察机关证券期货办案质效整体提升。 会上还发布了最高检第五十五批指导性案例、证监会第一批行政执法指导性案例,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资本市场监管执法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公开展示近年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一些标志性成果,冀此引导全社会凝聚更多法治共识、切实维护市场“三公”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主线一:惩治违法“已然”,震慑违法“未然”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发布会还重点通报了近年来证券犯罪检察工作进展和成效,通报近年来证券行政执法工作进展和成效,这是后续监管主线的实际基础。一系列陈述中,鲜明的数据体现了监管层如何惩治违法“已然”,震慑违法“未然”。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提到,严监严管的目的是强本强基,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的同时,证监会也注重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着力推动市场生态的不断优化。 体现证监会严厉打击“以局部合规掩盖整体违法”减持行为的鲜明态度。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某上市公司“定增减持套利”案当事人罚没超2亿元。记者注意到,此案件即中核钛白“定增套利+违规减持案”,其中中核钛白实控人王泽龙1.33亿元,洪浩炜2119.39万元,韩雨辰77.5万元,中信证券及中信中证7166万元,海通证券776.44万元。 保持执法定力,以“零容忍”态度处理了一批典型案件,有力整肃各类违法,深度净化市场环境。 证监会2024年办理各类案件739件,作出处罚决定592份,罚没款153亿元,超过上一年两倍,其中对恒大地产财务造假案罚款超40亿元,会同财政部对恒大地产案审计机构开出4.41亿元的同类案件“史上最大”罚单。 在民事赔偿方面,证监会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的“先导”作用,从严追责为民事诉讼提供了重要证据支撑 。如基于证监会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投保机构对某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提起首例代位诉讼,追回被占用资金2.4亿元,实控人及相关高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推动虚假陈述特别代表人诉讼首例诉中调解结案,7195名投资者获赔2.8亿余元。 突出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和“关键少数”等违法犯罪的重点打击。 2024年共移送各类案件163件,移送涉嫌犯罪主体600余人。 证监会加大对操纵市场行为的打击。 2024年,证监会对42起操纵市场案件作出处罚,罚没金额49.5亿元,同比增长42.2%,其中千万元以上罚单占比41.9%,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操纵犯罪案件32件,移送犯罪嫌疑人104人。 证监会持续对财务造假案件实施全链条打击惩处。 处罚力度方面,2024年对61起财务造假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同比增长17%;案均处罚金额1577万元,同比增长12%;对7起案件按照法定最高限处以罚款,同比增长75%;对69名“董监高”人员实施市场禁入,同比增长9.5%;责任追究方面,有35起案件在处罚上市公司及其责任人员的同时,还追究大股东、实控人等“首恶”组织指使责任,同比增长近60%;对39家中介机构作出行政处罚,对5家中介机构暂停业务,不断压实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看门人”责任。 发布会上还回顾了如何通过监管执法有效压实相关各方法律责任。例如, 压实大股东、实控人的信义义务,“董监高”人员的忠实勤勉义务,中介机构的“看门人”义务,资产管理人的受托义务等等,坚决扭转“公众公司不公”“董事不懂事”“私募不私”等乱象,推动上市公司治理和内控水平不断提升,引导市场各方基于法律规则和市场逻辑有序博弈,持续增强市场自我约束、自我纠偏、自我修复的内生活力。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艳春还提到,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运行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财务造假和虚假陈述本质是资产端欺诈,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本质是投资端欺诈,都会对市场诚信基础造成侵蚀损害,打击投资者信心,破坏市场生态,妨碍上市公司质量提升。4起案例分别涉及上市公司的发行上市、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持续信息披露等不同环节,通过惩处违法,引导实控人、“董监高”人员、中介机构、证券从业人员等市场主体严守法律底线,诚实守信,以义取利,达到“以案促治”的执法效果。 主线二:坚定站稳投资者立场 在今年2月8日月证监会召开的投资者座谈会上,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监管的首要任务, 其中就提到,监管工作之一就是对各类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一追到底,努力营造融资更规范、投资更安心的市场生态环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1日的发布会上再度表态,证监会始终把执法作为核心任务,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执法效能。他也称,证监会坚定站稳投资者立场。我国股市中小投资者占比高达96%,风险承受能力薄弱,自力救济能力相对不足,是案件中“看不见的当事人”。对于执法个案中的证据采信、法律适用、法益平衡等具体问题,证监会在依法行政前提下,更多站在保护投资者的角度,既做好“技术判断”,更做好“价值判断”。 主线三:强调“严”的主基调,坚持全链条追责 记者注意到,强调“严”的主基调,坚持全链条追责贯穿于整个发布会,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和证监会对证券犯罪的严厉打击态度和全链条追责的决心。 最高检副检察长葛晓燕指出,检察机关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依法从严打击证券犯罪。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证券犯罪案件数和人数年均增长显著,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重点犯罪领域保持高压态势。检察机关坚持全链条追责,不仅追究直接实施犯罪的人员,还对组织、指挥造假的实控人、董监高,以及配合造假的中介组织人员依法追责,确保资本市场诚信基石稳固。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检察机关进一步明确了法律适用和打击标准,彰显了对证券犯罪零容忍的态度。 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介绍,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聚焦证券犯罪突出问题,明确了法律适用和指控证明规则,彰显了依法从严、全链条惩治证券犯罪的司法态度。案例中强调对上市公司董事长、高管等“关键少数”依法追责,同时压实中介组织“看门人”责任,对配合造假的中介人员依法处理。此外,案例还明确了违法所得的追缴规则,确保犯罪分子在经济上无利可图,体现了从严打击和全链条追责的司法理念。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艳春表示,证监会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证券违法行为,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树立执法“标杆”,彰显从严监管的决心。2024年,证监会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案件作出高额罚款,对相关责任人实施市场禁入,体现了“长牙带刺”的从严基调。同时,证监会坚持精准追责,根据相关人员的主观恶性与客观行为差异,划分责任梯度,确保“过罚相当”。通过强化执法力度和监管协同,证监会推动资本市场生态不断优化,为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主线四:既保持执法力度,又释放执法温度 发布会上,证监会执法坚持客观中立、不偏不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避免执法结果畸轻畸重、同事不同罚、显失公平,既保持执法力度,又释放执法温度,持续提升执法透明度,努力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 一是建立健全违法认定裁量标准。 出台《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规定一般处罚、从重处罚、从轻处罚、不予处罚等六种裁量阶次及适用情形,使处罚种类、幅度与案件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及当事人主观过错程度相匹配,为执法裁量提供统一“标尺”,确保公平公正、不枉不纵,坚决防止权力任性、职权滥用。 二是不断强化执法质量内控监督。 健全完善执法制度体系,明确执法流程、标准和权限,确保办案程序依法合规、事实证据确凿充分、认定逻辑清晰严密、处罚结果公平适当,法律文书严谨准确,努力做到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司法审查和市场检验。 三是依法尊重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调查取证既收集对当事人不利的证据,也收集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告知听证既向当事人做好释法明理,也保障好当事人查阅卷宗、举证质证权利,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处罚结论既自觉接受社会各方监督,也依法保护涉案主体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努力使当事人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感受到规范文明、风清气正、公平正义。 主线五:加强治理合力 此次发布会正值重要时点。2024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公安部、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完善执法司法部门配合制约机制;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力度;8月,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印发《关于办理财务造假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解答》,明确财务造假犯罪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重点问题,为检察机关办案提供指引。 到了今年1月,最高检发布3件依法从严惩治中介组织财务造假相关犯罪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警示资本市场各类中介组织依法依规、履职尽责,彰显依法从严全链条惩治中介组织财务造假相关犯罪、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司法态度。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称,将继续发挥好与司法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等相关各方的治理合力,共同护航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也表示,将加强检察履职与行政监管协同,积极促进行业治理。更好发挥派驻制度优势,深化与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会商研讨、专业支持等多个方面开展的常态化协作。紧密结合监督办案,与证券监管机构一道,深入研究资本市场违法犯罪特点和形势,分析公司治理、行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检察意见,助推依法完善监管。
2025-02-22 10: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