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具钢库存
安徽工具钢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20 | 工具钢 | 5000-7000 | 吨 |
2021 | 工具钢 | 4000-6000 | 吨 |
2022 | 工具钢 | 4500-6500 | 吨 |
安徽工具钢库存行情
安徽工具钢库存资讯
风电行业旺季提前 大金重工Q1营收同比增146%
2025年风电行业的旺季来得比往年早些。由于出货量增加,大金重工(002487.SZ)营收和利润同比大幅增加。此前发布业绩预告的金雷股份同样在一季度表现不俗。 大金重工今日公告称,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46.36%;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35.91%。金雷股份(300443.SZ)则预计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 70.96%至91.47%。 有风电行业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2025年,风电行业旺季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行业内多家企业出货量同比增加,业绩增长。“就风电行业来说,通常二季度才是旺季,三季度会比二季度更好,今年一季度多家公司出货情况好于去年同期。” 招投标方面,2024年中国风电整机商中标规模达220GW,同比增长90%。根据GWEC《全球风能报告(2024)》预测, 2025年至2028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增加660GW,其中陆上风电将增加539GW,海上风电将增加121GW,未来四年平均每年风电新增装机将达到 165GW,2025年风电行业有望进入加速建设期。 具体到大金重工,公司海外市场占比较高,在手订单充足,今年有望进入集中交付周期。大金重工表示,一季度公司海外海工项目交付量大幅提升。并且因为海外项目毛利情况更好,今年公司一季度毛利率、净利率持续提升,分别达30.95%、20.25%,单季度净利润创下公司上市以来最高值。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本年待交付的出口桩基订单均为DAP模式,过半数为TP-less单桩产品。 根据公司在手订单交付计划,后续出口产品排产预计保持高景气度。
2025-04-22 10:06:30当虹科技2024年营收下滑7.82% 智能汽车、工业卫星等新业务待规模化
当虹科技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实现营收3.07亿元,同比下降7.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额3599.5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亦有所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4.86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改善。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3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74.34万元,扣非净利润为-3310.46万元。 报告期内,当虹科技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上年同期的-9784.52万元改善至-264.86万元,主要得益于历史应收款项回款效果显著以及销售回款速度加快。 从业务构成来看, 传媒文化业务占据当虹科技总营收超60%,实现收入1.85亿元,同比下降26.59% ,毛利率为33.89%,同比增加3.48个百分点。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周期性调整及客户预算重构的影响。 工业与卫星业务及智能网联汽车业务,较上年大幅增长。 其中,工业与卫星业务营收为6991.6万元,同比增长34.58%,智能网联汽车业务营收为4612.4万元,同比增速91.11%。 分地区来看,境内市场收入为2.92亿元,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41.10%,同比增加4.87个百分点;境外市场收入为0.09亿元,同比下降77.07%,毛利率为21.10%,同比减少2.86个百分点。 在募投项目方面,下一代编转码系统升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57亿元,完成计划进度的84.32%;智能安防系列产品升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10亿元,完成计划进度的70.52%;前沿视频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0.70亿元,完成计划进度的89.75%。 当虹科技方面表示,公司的新业务已经在对应行业开始进行系统推广,对应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以及工业与卫星业务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快速增长, 但目前整体市场覆盖率还较低,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本报告期内公司尚未盈利。
2025-04-22 08:32:374月21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美元创逾3年新低 金属普涨 沪锡涨逾2% 沪金冲破805元关口!【SMM日评】 ► 库存加速下降持货商积极挺价出货 整体交投尚可【SMM华南铜现货】 ► 现货升贴水上涨 而市场活跃度平平【SMM华北铜现货】 ► 4月21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4月21日广东铜现货市场各时段升贴水(第四时段10:45)【SMM价格】 ► 华东节前备货情绪初现 中原到货较多成交走弱【SMM铝现货午评】 ► SMM 上海及其他1#铅市场:沪铅走高而现货贴水扩大 市场成交偏弱【SMM午评】 ► 再生铅:持货商报价跟涨乏力 下游企业散单接货意愿不足【SMM铅午评】 ► SMM 2025/4/21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上海锌:市场货量不多 现货成交一般【SMM午评】 ► 广东锌:下游刚需采购 现货成交一般【SMM午评】 ► 宁波锌:企业接货情绪不高 升水继续走低【SMM午评】 ► 天津锌:下游采买积极性不高 升水小幅下行【SMM午评】 ► 沪锡价格呈现震荡反弹格局 锡锭现货市场成交较为平淡【SMM锡午评】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4-21 18:30:03工信部终于对“智驾乱象”出手了
工信部网站信息显示,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围绕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介绍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重点关注事项。 除此之外,会议还重点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智能驾驶”不可再提 值得关注的是,当日坊间流出的闭门会议纪要内容与官方通报形成印证。 上述“会议纪要”中透露,会议中特别强调企业须恪守宣传合规底线,严禁使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智能驾驶”“高阶智能驾驶”以及“脱手”“脱眼”等误导性表述,建议所有市场推广资料须统一采用“(组合)辅助驾驶”标准术语,并严格遵循国际自动化驾驶等级(SAE J3016)分类标准。 与此同时,将暂停“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不能保证驾驶员在环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功能申报。而车企在申报产品公告时,须完成车道居中控制(LCC)和领航辅助驾驶(NOA)等功能的碰撞安全测试,且所有测试数据必须通过国家公告体系认证。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的“软件先行”现象,会议特别警示企业必须预留充足验证周期,“明确充分验证,不能拿用户去做测试!” 在软件管理层面,《通知》明确构建OTA升级长效监管机制。对于频繁实施远程升级的企业,工信部将启动重点审查程序,要求企业建立版本风险管控体系,确保功能模块充分验证后方可推送用户。涉及安全缺陷的紧急OTA升级须按《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执行,需经市场监管总局审批后方可实施。这一规定或将重塑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的迭代开发模式。 市场苦宣传久矣 自去年开始,城市NOA功能上车、端到端等智能驾驶技术爆发式普及,但相关事故也频发。从“3·29小米SU7爆燃事故”后,智驾安全的话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其中,车企是否存在过度营销导致消费者对于智驾功能的认识模糊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而这样的这种认知鸿沟带来的安全隐患早有先例。还记得2021年,网上曾流出一则视频,一辆2020款理想ONE在高速公路行驶中,主驾副驾均躺平,由辅助驾驶掌控车辆,甚至拍下视频发到网上炫耀。事后半个月此类新闻不断,且在同一月内,一位ES8车主因交通事故离世,将“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讨论热度推至顶峰。 彼时,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曾在朋友圈发文,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的标准,L2=辅助驾驶;L3=自动辅助驾驶;L4=自动驾驶;L5=无人驾驶。一个多余的中文字也不要有,避免夸张的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并提出,“在推广上克制,在技术上投入,对用户、行业、企业都长期有利。” 虽然业内早已认识到过度依赖未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是事故频发的根源,但令人忧虑的是,即便在高速NOA已实现全国覆盖、城市NOA逐步落地的今天,智能驾驶相关事故依然层出不穷。 可是正如事故车主母亲曾反复提醒“别轻信技术”,却未能阻止女儿将生命托付给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就在此次事件持续发酵的同时,一段小米SU7车主在高速行驶中酣睡的视频正在各大社交平台疯狂传播。 更触目惊心的是,仅过去48小时内就接连曝出多起智能驾驶事故:蔚来汽车在高速行驶中毫无预警地实线变道引发碰撞;魏牌新蓝山无法识别路中山羊直接撞击后系统自动退出;小米SU7 Ultra在掉头操作失败后竟直接在道路中央刹停,更在凌晨空旷街道上走出"画龙"般的诡异轨迹......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无不暴露出当前智能驾驶技术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 正因如此,多位行业专家、学者及资深从业者都不约而同地向盖世汽车表达了同样的担忧:智能驾驶技术的宣传推广必须更加审慎克制,任何夸大其词的营销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中汽协、汽车学会齐发声 会议召开后的4月17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进华发文表指出,“组合驾驶辅助产品从可用到好用仍有距离,车企宣传边界模糊、用户认知偏差等问题日益凸显,部分驾驶员对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概念混淆,因驾驶员错误使用驾驶辅助功能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张进华说。 对于未来辅助驾驶发展,他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相关标准制修订及实施 。为保证组合驾驶辅助产品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需加快推进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研制,推动已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国家标准的行业推广和应用,针对国家标准尚未明确的领域,鼓励团体标准开展前瞻研究,支撑汽车组合驾驶辅助功能推广应用,不断引导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完善产品安全验证。 二是引导企业规范宣传,加强消费者安全认知 。车企在宣传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时,应规范宣传行为,明确说明智能网联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系统边界、责任主体等信息,避免使用误导性词汇,确保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车企应创新用户培训体系,帮助用户快速熟悉掌握智能网联汽车及其驾驶辅助功能的使用方法及禁止事项,推广“双手不离盘、视线不离路”的基础操作守则,保障用户规范且熟练使用驾驶辅助功能。 紧接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也发文提出了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作为汽车行业组织,我们倡议进一步规范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的安全管理、营销宣传,推动形成‘技术进步与责任落实并重’的健康发展生态。”付炳锋说。付炳锋在文中提出四点建议,包括: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安全体系;规范营销宣传,严防误导性宣传;建立用户权责告知与互动机制;发挥行业力量,推动协同共治生态。 最为直接当属公安部。早在4月14日,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交通言究社”发布了《智慧领航,安全护航——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功能使用须谨慎》文章。在法律法规方面文章强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 若车企通过广告或宣传材料虚构、夸大辅助驾驶功能(如将2级辅助驾驶描述为 “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购买, 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对虚假宣传行为处以广告费用5-10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若虚假宣传造成严重后果(如引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 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 可对责任人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关于驾驶人滥用辅助驾驶的相关法律责任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 机动车驾驶人始终对车辆运行安全负主体责任 。当前我国道路通行环境下, 市面量产汽车仍处于2级辅助驾驶阶段,系统仅提供有限的辅助驾驶功能。 因此,驾驶人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必须持续履行观察路况、预判风险和及时接管的义务。若驾驶人在辅助驾驶功能激活期间未尽上述义务,存在“脱手脱眼”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认定其存在妨碍安全驾驶的违法行为,依法处以罚款并记分。 而若设备设计或宣传直接诱导驾驶人脱离监管(如 “解放双手”“免接管”),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可能被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 最高可判处死刑。
2025-04-21 13:16:34圆满落幕 | 2025第二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览会
3月30日,为期3天的2025第二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览会,与同期举办的2025中国(江西)国际绿色矿业博览会、2025中国(江西)国际铸造压铸、锻造、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顺利落下帷幕。此次展会规模再创新高,展览面积达30000平方米,吸引海内外500余家企业参展。展会现场观众接踵而至、人气爆棚,达到了30000余人次。数万名行业人士齐聚,共商行业新发展。 此次展会紧扣“聚焦新型工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题,立足江西产业优势,全方位展示行业发展新面貌,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参展商、专业观众和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和新机遇 。 江西作为有色金属资源大省和冶金工业强省,铜、钨、稀土等有色金属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从矿山开采、冶炼加工到新材料研发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此次展会依托江西强大的产业基础,打造了一个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的交流合作平台,吸引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参展 ,如江铜集团、江钨集团、赣州金环磁选、赣州有色机械、中科光电、华联电机、江苏鹏飞集团、江苏三恒科技、山西戴德测控、安徽明腾、江苏嘉轩、淮南万维机电、山东林泉重工、湖北钟祥源升、杭州嘉悦等,展品涵盖有色金属原材料、有色金属制品、冶金装备及技术、金属加工机床、金属自动化控制设备、金属生产用辅助材料、粉末冶金、铸造压铸锻造、地质(矿山)勘探技术装备、采矿技术装备、矿山机械等各个领域。 展会现场,各类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纷纷亮相,令人目不暇接。在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方面,参展企业展示的高效、清洁、智能化冶炼新工艺,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新趋势;高性能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在新材料研发应用领域精彩登场,其独特性能优势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我国相关产业自主创新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的先进生产设备在冶金装备制造展区大放异彩,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 。 本届展览会加大了实效对接公众,通过定制邀约、定向邀请以及对接活动等举措,邀请了海内外30多个专业采购团到场参观对接,让供需双方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组委会通过展前的展商调查,特别为参展商定制专属客商邀约计划,邀请其意向合作企业到场参观对接,提升参展实效,促进参观实效。据悉,现场成交额近一亿两千多万,意向签单金额八千多万,不仅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也证明了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展会期间,现场气氛热烈,专业观众穿梭于各个展位,与参展企业代表深入交流,了解产品信息和技术细节,企业代表们则热情介绍产品优势,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商务洽谈氛围浓厚。同时,展会还举办了多场高规格的论坛、研讨会和技术交流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围绕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前沿发展趋势、市场动态等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参考,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与进步 。 为期三天的展会圆满收官,但交流与合作的热情永不落幕!感谢每一位参展企业与专业观众的倾情参与,展台前的驻足交流、论坛中的思维激荡、签约时的默契握手,都在诉说着行业蓬勃发展的活力。150-9306-7551。 落幕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段征程的起点 那些未尽的畅谈 待落地的方案 落实中的合作 都将化作明年再聚的期待! 展期有限,精彩无限 | 明年此时,不见不散!
2025-04-21 10: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