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碳酸镁库存
海南碳酸镁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19 | 碳酸镁 | 5000-7000 | 吨 |
2020 | 碳酸镁 | 4000-6000 | 吨 |
2021 | 碳酸镁 | 6000-8000 | 吨 |
2022 | 碳酸镁 | 5500-7500 | 吨 |
2023 | 碳酸镁 | 5800-7800 | 吨 |
海南碳酸镁库存行情
海南碳酸镁库存资讯
4月8日全国碳市场价涨0.09% 碳排放配额总成交21083吨【交易日报】
4月8日讯: 今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 开盘价85.43元/吨,最高价85.50元/吨,最低价85.43元/吨,收盘价85.50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0.09%。 今日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21,083吨,成交额1,760,105.60元;今日无大宗协议交易。 今日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21,083吨,总成交额1,760,105.60元。 2025年1月1日至4月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7,213,862吨,成交额618,436,678.67元。 截至2025年4月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37,482,526吨,累计成交额43,651,163,782.18元。 声明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易机构”)进行发布和监督。 除生态环境部公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外,未经交易机构同意,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及各年度碳排放配额成交情况等公开信息,如需转载需注明出处。擅自发布、转载未注明出处或转载非交易机构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的机构或个人,交易机构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25-04-08 17:48:09聚集镁合金轻量化技术共创汽车绿色未来 宝武镁业与长城汽车成立镁产品开发联合实验室
3月28日,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镁业”)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为“镁产品开发联合实验室”揭牌。双方将深化合作,聚焦镁合金轻量化技术在车身、动力及底盘等应用,推动长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技术协同打造产业新生态 长城汽车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全产业链领军企业,携手全球镁合金材料领军企业宝武镁业,组成联合技术攻关团队,成功试制出全球首个半固态注射成型镁合金减震塔,较铸铝件重量显著减轻。 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进一步聚焦镁合金在车身结构件、电池箱盖、底盘系统等领域的轻量化应用,共同攻克新一代镁合金材料的研发、工艺优化及产业化难题,实现单车镁合金用量大幅提升的目标,助力新能源汽车续航与安全性能双升级。 创新驱动引领技术变革 镁产品开发联合实验室将依托双方技术中心的优势资源,重点突破三大方向:一是耐热、高塑性等新型镁合金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开发与应用,二是满足新能源汽车高耐腐蚀、高强度性能需求的电驱壳体、减震塔等动力总成及车身结构件的开发与应用,三是镁合金挤压型材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 长城汽车首席技术官吴会肖表示,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此次合作契合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产业布局,通过镁合金材料创新与Hi4等先进动力技术协同,将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产品,巩固长城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宝武镁业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闻发平表示,镁合金是汽车轻量化的核心材料,其应用拓展将重构行业技术路径。宝武镁业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将发挥“稳定器”作用,双方以联合实验室为纽带,加速产研用深度融合,力争实现多款镁合金产品在长城汽车上的应用,共同打造镁合金轻量化技术的全球标杆。 通过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双方将构建“材料—技术—应用”一体化生态,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共绘轻量化与低碳化的未来“镁”好蓝图。
2025-04-08 11:30:24帝德科技积极推进镁铝压铸方向盘业务
走进辽宁帝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帝德科技”)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映入眼帘。发泡、压铸、缝制、装配等各道工序有序进行,40余名工人分布在不同工位上专注工作,加工好的方向盘挂满了产品展示区域。 帝德科技主要经营汽车方向盘、镁铝合金轻量化零部件等领域。该公司引进了先进的方向盘生产线、镁铝合金高压铸造生产线和检测试验设备,形成了一整套从设计、加工到制造的高性能轻量化方向盘解决方案。此外,该公司与沈阳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辽宁省镁合金重点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合作,创建了辽宁省汽车轻量化专业技术创新中心,针对轻量化有色合金制品开发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不断创新研发。 该公司总经理焦建介绍:“帝德科技在国内率先研发出480毫米以上镁铝合金骨架方向盘,使方向盘减重三分之一,真正实现了产品轻量化。”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帝德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也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024年,帝德科技推出的带气囊重型卡车方向盘和离手感应方向盘量产上市,市场反馈热烈。2025年以来,该公司全员加班加点赶制订单,日加工汽车方向盘700余只。 帝德科技聚焦市场与客户需求,凭借镁铝合金压铸工艺过硬的技术实力,创新布局新赛道。该公司研发、制造了汽车摄像头壳体及高铁座位小桌板支撑杆等新产品。目前,汽车摄像头壳体已经完成研发并投入量产,订单量已超过6万个,小桌板支撑杆产品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 截至目前,帝德科技已接到方向盘订单3.5万只,同比增长20%,为实现“全年红”奠定基础。
2025-04-08 11:28:26AICE大咖观点 | 企业需加速低碳转型,将合规压力转化为市场差异化优势
01 欧盟两大核心政策背景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 目标:通过碳定价防止“碳泄漏”,推动全球产业链减排。 范围:涵盖铝及其制品(如铝型材、铝板带箔等),要求进口商申报产品隐含碳排放并购买CBAM证书(2023年10月进入过渡期,2026年全面实施)。 影响:中国铝出口企业需核算直接及间接排放(如电解环节电力碳排放),出口成本可能显著增加。 尽职调查法案(如CSDDD/CSRD) 要求:企业需对供应链中的环境、人权风险进行尽职调查,确保符合欧盟可持续标准。 重点:铝行业需关注原材料(如铝土矿)开采的ESG风险、供应链溯源能力及供应商合规性。 02 大咖观点 “欧盟新规对铝行业既是挑战亦是分水岭,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供应链协同及第三方专业服务(如SGS)加速低碳转型,将合规压力转化为市场差异化优势。” 对铝供应链的核心影响 1.成本压力激增 高碳排铝企业(依赖煤电)面临CBAM证书成本,需重新评估出口经济性。供应链改造(如绿电替代、工艺升级)需前期投入,中小企业承压明显。 2.合规复杂性提升 需建立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体系(Scope 1-3),依赖第三方认证(如SGS的ISO 14064、PAS 2050)。尽职调查要求企业掌握供应链各环节数据(如氧化铝来源、废铝回收路径),可能倒逼供应链透明化。 3.贸易壁垒风险 欧盟客户或优先采购低碳铝(如水电铝、再生铝),传统高碳产能面临订单流失风险。区域性绿色贸易联盟(如美欧“钢铝俱乐部”)可能挤压中国市场份额。 潜在机遇与转型路径 1.抢占低碳铝市场先机 布局绿电铝产能(如云南水电铝)、提升再生铝比例(中国废铝回收率不足30%,潜力大)。开发低碳认证产品(如铝业管理倡议ASI认证、EPD环境声明),满足欧盟买家偏好。 2.供应链数字化与协作 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碳数据溯源(如从铝土矿到终端产品的碳排放追踪)。联合上下游打造绿色产业集群(如与能源企业合作绿电直供、与车企共建闭环回收体系)。 3.政策红利与金融工具 申请国内碳市场、绿色信贷支持,对冲转型成本。探索碳关税成本转嫁机制,与欧盟客户共担低碳溢价。 更多深度解析,敬请关注2025年4月17日由AICE铝产业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主办【铝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论坛】! 3 大咖介绍 2001年加入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目前作为风险管理解决中心中国区总经理兼能源与低碳事业部总经理,专业为企业用户提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和低碳领域的咨询和培训服务,并在企业供应链风险管控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研究,曾经服务过的全球知名用户包括佳能中国、电装中国、伊顿中国、大众汽车、圣戈班亚太等,为其用户在中国及海外的合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主要职业资格 IRCA注册ISO9001&14001&18001主任审核员 国家清洁生产和能源技术服务专家 美国能源协会注册能源管理师 合规管理体系评估师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 AP 注册碳产品认证服务高级核证师 上海碳产业联盟技术专家 GRI注册ESG主任审核员 4 论坛介绍 AICE 2025 SMM(第二十届)铝业大会暨铝产业博览会 深耕行业上下游,作为聚焦于铝矿产冶炼、金属加工、终端消费于一体的产业交流平台,将于2025年4月16-18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 铝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论坛 作为AICE 2025极为重要的论坛之一,4月17日将围绕全球铝产业链可持续标准、汽车行业可持续性及对铝供应链、冶炼厂的低碳转型与ESG实践、电解铝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解读、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和尽职调查法案为核心议题,在开年春季为铝产业带来一场无可比拟的盛会。
2025-04-08 11:03:074月7日全国碳市场价涨0.02% 碳排放配额总成交4600吨【交易日报】
4月7日讯: 今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 开盘价85.48元/吨,最高价85.48元/吨,最低价85.38元/吨,收盘价85.42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0.02%。 今日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4,600吨,成交额382,680.00元;今日无大宗协议交易。 今日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4,600吨,总成交额382,680.00元。 2025年1月1日至4月7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7,192,779吨,成交额616,676,573.07元。 截至2025年4月7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37,461,443吨,累计成交额43,649,403,676.58元。 声明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易机构”)进行发布和监督。 除生态环境部公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外,未经交易机构同意,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及各年度碳排放配额成交情况等公开信息,如需转载需注明出处。擅自发布、转载未注明出处或转载非交易机构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的机构或个人,交易机构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25-04-07 17: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