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多晶硅料进口量
利比亚多晶硅料进口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进口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多晶硅料 | 500-700 | 吨 |
2020 | 多晶硅料 | 600-800 | 吨 |
2021 | 多晶硅料 | 700-900 | 吨 |
2022 | 多晶硅料 | 800-1000 | 吨 |
2023 | 多晶硅料 | 900-1100 | 吨 |
利比亚多晶硅料进口量行情
利比亚多晶硅料进口量资讯
关税冲击全球产业链 知名爆料人预测iPhone或大幅提高在美售价
面对特朗普“关税大棒”的无差别攻击,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苹果,正在面临堪称动摇根基的商业难题——严重依赖亚洲产业链的这家消费电子巨头,恐怕不得不提高iPhone等一系列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定价。 特朗普上周三发布关税政策后,苹果股价周四和周五分别下跌9.25%和7.29%。截至发稿,周一夜盘时段又下跌超4%。 知名苹果爆料人马克·古尔曼在最新文章中指出, 在特朗普政策冲击下,多年以来一直避免提高美国市场定价的苹果公司,可能在今年最终“破防”。 苹果供应链集体承压 自从2017年iPhone X上市以来,苹果手机的旗舰型号起售价一直都是 999美元 。期间公司也通过调整内存容量、推出更大尺寸的Pro Max机型变相涨价。例如在2015年时,苹果通过取消iPhone 15 Pro Max的最低内存容量版本,将起售价提高了100美元。 所以对于美国苹果用户而言, 多年来999美元一直是重要的心理门槛 。这也是苹果为何把内存玩出花来,也要竭力维持这一定价。 然而,面对特朗普动辄30%-50%的进口关税,今年的涨价压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据古尔曼统计,按照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 正在不断提升iPhone、AirPods产能的 印度 将面临26%的关税; 生产iPad、Mac、AirPods等苹果产品的 越南 将面临46%的高额关税; 正在承接Mac产业链转移的 泰国 和 马来西亚 ,将面对37%和24%的关税; 即将开始生产AirTag和AirPods Max耳机网罩的 印尼 ,也将面临32%的关税。 再加上 苹果产业链的核心中国 ,苹果的整个生产链条全部“中招”。 折中计算, 假设苹果将25%的关税转嫁给美国消费者,iPhone 17 Pro的定价将接近1250美元。 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的贸易战打响时,苹果CEO库克成功说服特朗普,从而避免了关税对苹果链的冲击,但今年的情况显然有很大不同。 苹果此前曾试图讨好过特朗普,例如今年2月高调宣布未来4年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注:这与公司原本的投资计划相差无几)。苹果CEO库克甚至亲自出席了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并自掏腰包缴纳了100万美元的“份子钱”。这些举动都未能阻止特朗普的征税计划。 变局将至 古尔曼表示,假设这些关税在4月9日全面生效,并持续到今年的新品发布季,苹果的定价和供应链政策都将出现显著变化。 除了挤压供应链外, 古尔曼认为拥有45%硬件利润率的苹果公司,存在自行承担一部分关税成本的空间 。同时公司也会认真考虑调整iPhone的价格,好在美国消费者已经明确知道涨价完全是特朗普的问题,所以不会被视为无端涨价。 对于苹果而言,时间会是短暂的有利因素——眼下正处于两个产品发布周期的间歇期。与许多美国同行一样,苹果近几个月一直在增加美国库存,这部分产品不会受到关税影响。这意味着 苹果公司最晚可以等到9月发布会时再决定是否需要涨价 。 古尔曼也警告称,这样做的弊端,是涨价的消息会成为舆论热点,无人关心新产品到底有哪些升级。 从苹果公司的过往决策来看,库克等人并不畏惧外部政策波动导致的提价。例如2022年苹果就曾因日元贬值大幅提高了日版iPhone的定价,同年苹果也因为通胀上调了欧洲和英国的定价。再往前数,英国脱欧时苹果也在英国涨过价。 最后一个问题,是苹果公司是否会将产业链继续分散化,例如在美国本土生产,或在这次被征收最低税率(10%)的巴西扩大生产。 古尔曼直言, 苹果公司“几乎不可能”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将庞大的产业链连根拔起并迁回美国。 如果管理层确实希望在美国实现有意义的iPhone生产, 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看到工厂启动 ,更不用说对定价的影响了—— 纯正“美国制造”的苹果设备定价可能需要翻一倍 。例如目前基础版iPhone 16的起售价为799美元,在特朗普的影响下,将可能需要1599美元。 这种假设,对于美国消费者、美股投资者而言,都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2025-04-08 08:30:42特斯拉恐沦为关税战靶子?目标价遭华尔街最大多头腰斩式下调
近期,特斯拉股价遭华尔街投行密集下调,原因包括其CEO马斯克深度介入美国以及他国政治引发强烈抗议,从而拖累了这家车企的销量,以及特朗普关税对特斯拉的潜在影响。 如今,就连特斯拉在华尔街的最大多头、投行韦德布什分析师丹·艾夫斯对该股的信心也发生了动摇。 在上周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 韦德布什将特斯拉股票的12个月目标价从550美元大幅下调至315美元,降幅高达43% 。不过,新的目标价仍高于特斯拉239美元的最新收盘价。 “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政治象征,”韦德布什写道。“对于这家颠覆性科技巨头的未来来说,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品牌危机龙卷风现已演变为F5级龙卷风。” 艾夫斯表示,马斯克涉足政治对特斯拉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韦德布什估计,由于“自我制造的品牌问题”, 特斯拉已经失去了10%的未来全球客户群。 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除了品牌问题,韦德布什表示, 下调特斯拉目标价的最大原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 。 上周三,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包括特斯拉在美国以外最重要的市场——中国。 韦德布什指出,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中国消费者购买比亚迪、蔚来和小鹏等国产汽车的可能性在加大。 特斯拉上个月曾致信特朗普政府,称如果美国关税政策继续下去,这家车企将成为他国对美反击的对象。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接近33.67万辆,同比下降13%。 艾夫斯呼吁马斯克“站出来,审时度势,做一个领导者”。他指出,如果马斯克不退出(政治)舞台,或者DOGE,未来一年对特斯拉而言将是残酷的。 自今年年初以来,特斯拉股价已经下跌了近37%,较去年12月17日创下的历史高点下跌了50%以上。 在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的两个交易日,特斯拉股价合计下跌约15%。根据彭博富豪榜的数据,上周四和上周五两天,马斯克净资产缩水超过300亿美元。 上周六,马斯克表示他希望建立美国-欧盟自由贸易区,他还猛烈批评了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当前美国关税政策的设计者之一。 这些都表明他希望在贸易问题上与特朗普保持距离。
2025-04-08 08:27:56已超两百家!A股公司密集回应“关税冲击” 多数称影响有限
虽然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对全球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但对多数A股上市公司而言,其实际在经营层面影响相对有限。 今日盘后,沪深两市已各有超百家上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公告等方式,就此次关税调整给公司带来的影响进行回应。记者粗略统计,上述公司涉及行业包括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消费品、生物医药、能源、汽车、软件与服务等领域,且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 多数企业表示,此次关税加征对公司影响有限,将持续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变化,并通过全球化布局、供应链调整及市场多元化等策略积极应对。 隆基绿能(601012.SH)表示,由于中国大陆的电池、组件受制于较高的贸易壁垒,近年来很难直接出口到美国,主要通过海外产能进行销售。其中,公司电池销售主要用于美国合资组件工厂的组件制造。目前,公司在美国的5GW组件产能已全部正常投产。从全行业看,公司美国产能因本轮“对等关税”所增加的成本处于较低水平。公司将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和本土化运营,提升市场竞争力。 半导体芯片设计企业韦尔股份(603501.SH)称,公司优化供应链的全球化规划与布局,已根据下游客户所在地形成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对公司直接影响有限。未来,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环境和贸易政策的变化,持续优化供应链以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在此轮关税事件中受波及的程度是投资者较为关心的话题,记者注意到,这类公司实际早已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有所预判,也已提前做好了准备。 如小商品城(600415.SH)今日回复投资者称,公司认为此次关税调整对整体业务无实质性影响,对义乌出口影响有限。公司表示,“2024年对美出口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轻工商品和机电商品,轻工商品中以玩具、圣诞用品、小家电等日用消费品为主,该类商品美国本土人工、仓储等成本占终端售价比例较高,加征关税后仍具有价格优势,且考虑到美国对全球其他区域同步加征关税的情形,对义乌市场的影响有限。” 共创草坪(605099.SH)表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对人造草坪行业及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公司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不会对公司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纽威股份(603699.SH)表示,公司已建立起覆盖中东、欧洲、美洲、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全球化多层次营销网络体系,且各地区占比相对均衡,以应对部分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 海尔生物(688139.SH)表示,2024年,美国市场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比例不足2%,且本次加征关税前公司已基于美国当地化体系进行了意向订单的提前备货,因此关税提高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有限。 此外,还有来自化学制品、农化制品、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公司表示,旗下主要产品暂不受本次“对等关税”约束。 如皇马科技(603181.SH)表示,公司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所属的出口HS编码在2025年4月美国白宫官网公布的关税豁免清单附件二的目录中。中农立华(603970.SH)表示,公司海外业务重点产品如敌草快等原药产品在豁免清单中所列示。冠盛股份(605088.SH)则称,目前公司还在对清单进行排查,预计会有部分品类进入关税豁免清单。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回应关税事件的上述公司中,科创板上市公司出镜率颇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数十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称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有限。 有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我国高科技企业在逆境中崛起,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大大提升了我国高科技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水平。此次海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将进一步倒逼我国高端制造业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产业链韧性,以及全球化布局能力,从而在关税冲击中保持战略定力与竞争优势,并为中国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积蓄能量。 截至发稿,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的回应仍在持续更新中。
2025-04-08 08:19:14美国研制新型铜钽锂纳米材料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US Army Research Laboratory,ARL)和利哈伊大学(Lehig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取得纳米铜合金材料突破,这种材料具有超常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这篇发表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的论文称,上述铜-钽-锂合金是有史以来最有韧性的铜基材料之一。 该突破是因为形成了Cu₃Li淀积物,富钽原子双层复合物使其稳定,这是利哈伊大学研究人员创造性提出的一个概念。 与高温下随时间迁移的普通晶界不同,这种特性起到了结构稳定器的作用,保持了纳米晶体结构,防止了晶粒生长,并显著提高了高温性能。 本文共同作者,利哈伊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美国铝业基金会名誉教授马丁·哈默(Martin Harmer)认为,“这是一项尖端科学成就,新研制的材料将铜的优异导电性与镍基高温合金的强度及耐用性独特地结合”。 “这为工业和军队生产高超音速和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提供了新材料”,哈默补充说。 ARL和利哈伊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及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合作研制了这种能够耐受极端高温而不会出现明显性能下降的合金。值得关注的是,该合金在800°C下退火10,000小时后仍保持高屈服强度和抗蠕变性,同时还能抵抗粗化。 ARL获得了该合金的美国专利,凸显了其战略意义,特别是在军用热交换器、推进系统和高超音速飞行器等国防应用方面。
2025-04-07 16:00:29C50风向指数调查:3月信贷或与去年同期持平 政府债维持放量拉动社融同比多增
新一期财联社“C50风向指数”结果显示,市场预计3月贷款投放同比持平,政府债维持放量拉动社融同比多增。其中,市场机构对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中值为3.0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另对3月新增社融的预测中值为5.05万亿元,同比多增0.18万亿元。物价方面,市场料3月CPI同比增速有望回升,PPI降幅或环比持平。从同比读数来看,市场机构对3月CPI同比增速预测中值为-0.1%,对3月PPI同比增速预测中值为-2.2%。 “C50风向指数调查”是由财联社发起,由市场中的各类研究机构参与完成,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市场机构对于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感受以及金融数据的预期。共有近20家机构参与本期调查。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预测中值为3.0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2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01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4400亿元。 从本期来看,市场参与机构对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中值为3.0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机构预测区间为2.8万亿至3.78万亿元。 对于3月信贷投放情况,多家市场机构预计与去年同期水平接近。 一方面,3月通常是信贷投放大月。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3月下旬,1M转贴现利率显著走高,反映当月信贷投放情况较好。”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从票据利率来看,3月票据利率中枢较2月上行,并且6个月票据利率与6个月同业存单利率利差整体较2月缩窄,反映信贷需求有所回升。居民信贷方面,3月我们估算的一、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录得14.4%,继续维持两位数增速,预计居民信贷投放有所改善。” 另一方面,地方化债压力和年初信贷集中投放后的季节性调整,可能对新增贷款形成一定制约。 “从企业贷款来看,2月工业企业资产回报率录得4.2%,仍然处于历史低位,表明企业融资需求仍然较弱。”鲁政委表示。 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程强分析,化债加力和清偿拖欠企业账款推动下,去年4季度以来地方政府发行了较大规模的特殊再融资债用于置换隐债,置换隐债的资金最终将落在企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企业资金需求,也是去年四季度新增信贷较低的一个原因。 “今年2月,用于置换隐债的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较多导致信贷同比少增,而3月发行量边际减少,预计对企业信贷需求的替代作用有所减弱。”程强表示。 政府债或继续支撑3月社融规模同比多增,市场预测中值为5.05万亿元 2月新增社融2.2万亿元,同比多增7374亿元,社融同比增速上升0.2个百分点至8.2%,政府债券融资是其主要支撑。 本期调查显示,市场预计3月政府债维持放量,拉动社融同比多增,市场机构对3月新增社融规模预测中值为5.05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4.87万亿元多增0.18万亿元,参与机构预测区间为4.2万亿至5.68万亿元。 高频指标显示,3月国债、地方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合计净发行3.5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其中受政府债发行前置提振,地方政府债净发行1.3万亿元。 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表示:“3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仍在高位,较去年同期继续高出1万亿元,企业债净融资规模较上月降低。整体来看,政府债或继续支撑3月社融规模同比多增。” “1-2月社融多增、信贷不弱,带来了宽信用的验证,宽信用的目标指向是资本开支和消费扩大。”程强表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增长放缓和结构转型双重压力,在这种局面下宽信用具有必要性,一方面提振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以提高增长动能,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科技创新、技术升级等方面加大投入,推动结构转型。 从M1、M2来看,多家市场机构预计3月新口径M1增速回升,M2增速相对平稳。 其中,廖志明预计3月新口径M1增速0.5%,环比回升;旧口径M1增速-1.6%,环比略微回升;M2增速7%相对平稳。 “在2025年初稳增长政策延续的背景下,宽松货币政策、内需刺激和基数效应将支撑M2同比增速,但节后现金回笼、外部经济压力以及企业与居民的谨慎行为将对增速形成一定制约。”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预计,3月末M2同比增长6.9%,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 市场料3月CPI同比增速有望回升,PPI降幅或环比持平 2月CPI同比下降0.7%,为2024年2月以来首次转负,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增速下滑0.7个百分点至-0.1%,为2021年2月来首次为负;2月PPI同比下降2.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 从同比读数来看,市场机构预测3月CPI中值为-0.1%,预测区间为-0.4%至0.2%。值得注意的是,6成机构预测值为负。 对于3月CPI同比增速有望回升,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方面,低基数效应带动CPI同比增速上行。苏剑表示:“一般春节后第一个月居民消费需求收缩,受其影响CPI环比明显下滑,2024年春节在2月,则3月CPI环比存在明显下滑,对本月形成低基数效应。” 多家市场机构预测,3月食品价格环比小幅回落,CPI能源价格分项环比下行。 招商证券宏观张静静团队表示:“受需求减弱以及供给充足影响,3月猪肉价格小幅下滑,同时天气晴好利于储运,导致蔬菜、瓜果类价格下行,预计食品价格继续回落。同时,3月国际原油价格先降后升,国内分别在5日和19日两次下调成品油价格,预计能源价格继续下跌。” 另一方面,有效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使得CPI增速持续低位徘徊。 苏剑表示:“尽管在政策推动下居民消费需求正在修复,但当前消费额增速仍位于底部,有效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上行。” 数据显示,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较2024年上涨0.5个百分点,但低于2024年同期1.5个百分点,也是历史同期的低值。“有效需求相对不足,抑制居民消费价格增速上行,使得CPI增速持续低位徘徊。”苏剑分析表示。 PPI方面,参与机构对3月PPI同比预测中值为-2.2%,预测区间为-2.4%至-2.1%。其中,超5成市场机构预测值落在-2.3%。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叠加复杂加剧的国际环境,工业品需求相对不足,使得PPI增速低位徘徊,仍处下行通道。 张静静表示:“高频数据显示,3月中下游生产开工率延续强势表现,但与地产、基建相关的工业用品价格同比继续下滑,叠加3月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再度回落,共同指向当前工业用品的终端消费依然较弱”,其预计PPI同比增速继续承压。 平安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璐表示:“3月PMI分项中,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项环比也均有回落,显示出供过于求的格局仍在延续。” 数据显示,3月PMI采购量指数下行,价格进一步回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7.9%和49.8%,分别较上月下降0.6和1个百分点。与PMI价格表现相对应,商务部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从上涨0.1%转为下降0.3%,代表性的大宗价格也较为疲软,除水泥价格上涨4.4%、铜价微涨0.1%之外,螺纹钢价下跌2.7%,铁矿石价下跌4.2%,动力煤价下跌7.2%,布油价格下跌3.4%。
2025-04-07 15: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