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磷钼酸锂产量
黑龙江磷钼酸锂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磷钼酸锂 | 500-700 | 吨 |
2020 | 磷钼酸锂 | 600-800 | 吨 |
2021 | 磷钼酸锂 | 700-900 | 吨 |
2022 | 磷钼酸锂 | 800-1000 | 吨 |
2023 | 磷钼酸锂 | 900-1100 | 吨 |
黑龙江磷钼酸锂产量行情
黑龙江磷钼酸锂产量资讯
2025 SMM 锂电核心设备一级供应商(干燥结晶)隆重发布!
SMM Tier 1 是上海有色网作为独立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定义的权威认证体系,该体系采用严格、公开、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对新能源各环节企业进行评价,旨在为行业定义优秀企业标杆。 新能源产业高速迭代,但市场信息碎片化、企业实力难量化、供应链可信度存疑。SMM Tier 1 以 “透明方法论+独立审计” 为核心,为储能、钠电、锂电材料等细分赛道树立 “全球可对标”的产业标杆,助力资本精准决策、产业高效协同、技术价值显性化。 在多方考察了企业的基本数据,譬如产能布局、产量规模、订单交付等(SMM产业数据库直采)以及技术投入,并且引入第三方机构(邓白氏、SGS等)复核数据真实性,确保榜单“零水分”之后,SMM选出了“ 2025 SMM 锂电核心设备一级供应商(干燥结晶) ”的榜单,并在由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 主办的 2025(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的晚宴环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2025 SMM 锂电核心设备一级供应商(干燥结晶) (以下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江苏瑞升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中腾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家庄鼎威化工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迈安德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乐恒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健达干燥工程有限公司 常州伯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河北言明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常州一步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华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敏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SMM执行副总裁 周柏先生为获奖企业颁奖 SMM在此祝贺以上获奖企业,同时也感谢各位行业同仁的支持! 》点击查看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25-04-18 18:09:032025 SMM全球Tier1 磷酸铁榜单隆重发布!
SMM Tier 1 是上海有色网作为独立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定义的权威认证体系,该体系采用严格、公开、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对新能源各环节企业进行评价,旨在为行业定义优秀企业标杆。 新能源产业高速迭代,但市场信息碎片化、企业实力难量化、供应链可信度存疑。SMM Tier 1 以 “透明方法论+独立审计” 为核心,为储能、钠电、锂电材料等细分赛道树立 “全球可对标”的产业标杆,助力资本精准决策、产业高效协同、技术价值显性化。 在多方考察了企业的基本数据,譬如产能布局、产量规模、订单交付等(SMM产业数据库直采)以及技术投入,并且引入第三方机构(邓白氏、SGS等)复核数据真实性,确保榜单“零水分”之后,SMM选出了“ 2025 SMM全球Tier1 磷酸铁榜单 ”的榜单,并在由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 主办的 2025(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的晚宴环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2025 SMM全球Tier1 磷酸铁榜单 (以下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宜昌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湖南雅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铜陵纳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彩客新材料有限公司 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中伟兴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恒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SMM执行副总裁 周柏先生 为获奖企业颁奖 SMM在此祝贺以上获奖企业,同时也感谢各位行业同仁的支持! 》点击查看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25-04-18 18:06:502025 SMM全球Tier1 磷酸铁锂榜单隆重发布!
SMM Tier 1 是上海有色网作为独立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定义的权威认证体系,该体系采用严格、公开、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对新能源各环节企业进行评价,旨在为行业定义优秀企业标杆。 新能源产业高速迭代,但市场信息碎片化、企业实力难量化、供应链可信度存疑。SMM Tier 1 以 “透明方法论+独立审计” 为核心,为储能、钠电、锂电材料等细分赛道树立 “全球可对标”的产业标杆,助力资本精准决策、产业高效协同、技术价值显性化。 在多方考察了企业的基本数据,譬如产能布局、产量规模、订单交付等(SMM产业数据库直采)以及技术投入,并且引入第三方机构(邓白氏、SGS等)复核数据真实性,确保榜单“零水分”之后,SMM选出了“ 2025 SMM全球Tier1 磷酸铁锂榜单 ”的榜单,并在由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 主办的 2025(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的晚宴环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2025 SMM全球Tier1 磷酸铁锂榜单 (以下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友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丰元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朗晟新能产业集团 SMM执行副总裁 周柏先生为获奖企业颁奖 SMM在此祝贺以上获奖企业,同时也感谢各位行业同仁的支持! 》点击查看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25-04-18 18:06:25赣锋锂业:聚焦可持续发展 践行长期主义【新能源峰会】
在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 主办的 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院士&头部企业家论坛 上,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李良彬围绕“聚焦可持续发展,践行长期主义”的主题展开分享。 首先,李董介绍了赣锋的锂生态。具体如下: 赣锋锂业的业务包括锂资源开发,锂盐产品深加工、锂金属冶炼、锂电池制造、储能系统以及锂电池回收等。 可持续发展 加快能源转型,追求长期增长性 优化能源结构,抵御能源风险,追求长期收益 光伏发电取代煤炭石油,提高清洁能源比例,降低长期成本 大力发展储能业务,提供完整解决方案,避免能源风险, 以电力设备代替柴油、汽油设备,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提升绿电占比 MARIANA锂盐湖项目——南美首个配备光储一体化设施的盐湖项目 该项目装机容量 300 MW,采用光储一体化设计,储能系统完全具备赣锋自主知识产权。 该系统完全满足Mariana锂盐湖项目的能源消耗,并能提供100%的电力且不间断。 该模式具备完全的可复制性,我们有信心将其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更多的项目上。 截至2024年底,公司国内实现并网光伏 15.57 MWp。 一次性投入,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能源供给。 储能解决方案 赣锋锂电推出全新的储能系统,采用全时域均衡技术,均衡时长提升5倍;采用pack大模组设计,系统效率超过95%;采用赣锋锂电314Ah大容量、长寿命单体电芯,电芯材料体系稳定。目前在国内、海外市场总应用规模超过 11,000MWh。在中国储能企业国内及全球出货量排名中,赣锋锂电已连续两年入围全国、全球前十。 譬如: 马里Safo 50MWc 太阳能光伏发电及 25MWh 储能电站(规划中);内蒙源网荷储一体化通辽395MWh项目 阿根廷300MWh光伏储能项目;中国台湾143MWh/52台集装箱储能项目 OKAYA POWER PVT.LTD80MWh储能项目;甘肃省瓜州130MWh光伏储能项目。 加快全面电动化 搭载赣锋锂电动力电池的运输车辆已经承担部分原料运输任务,在减碳的同时带动自身业务发展; 向上游资源商、供应商推广电动载具,带动供应链协同减碳的同时,促进自身锂电业务发展。 专注优质项目,追求项目可持续能力 专注于优质锂资源及配套项目开发,提高资源自给率;提高项目效率,避免形成资源浪费;匹配加工端与资源端需求,做好企业内控。 技术创新 推进技术创新,提质降本增效 创新提锂技术,降低资源成本 采用耗水量更低的DLE提锂工艺,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单吨碳酸锂产品耗水量,降低用水成本、缓解环境压力。 EXAR项目单吨碳酸锂用水量降低至70m³,位于行业领先水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生产效率 打造智能工厂,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精确把控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以新质生产力带动降本增效。 构建先进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流程的精准调控与优化。 引入制造执行系统(MES),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与响应速度。 作业效率提升90%,人力成本减少80%,能耗成本减少50%。 循环再生 打造循环体系,挖掘资源再生的价值 锂电池回收——实现锂的再生循环 公司目前已实现90%以上的锂综合回收率以及95%以上的镍钴金属回收率。 开展电池及含锂废弃物回收合作,从回收的废旧材料中提取有价金属及锂化合物,投入新的电池原料或锂盐产品的生产制造中,形成可持续发展闭环,助力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 夯实循环生产技术创新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 “锂产业集聚区循环化升级集成技术及示范 构建锂电池回收体系 与上下游合作者联合打造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推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产业生态圈建设。项目包含电池包拆解线、梯次利用生产线、电池处理线等产线及相关设施。 副产品开发——挖掘更多经济价值 锂渣回收利用: 对矿石提炼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废渣进行技术开发及二次加工,作为玻璃、水泥制造行业的生产用料。 次氯酸钠回收利用: 公司将含氯尾气经集气罩收集及风机引至吸收处理装置,氯气吸收率达到99.9%,吸收生成的次氯酸钠溶液,主要用作水的净化、做消毒剂、纸浆漂白等。 蒸汽余热回收——提升能源利用率 采用MVR(蒸汽再压缩技术),蒸发1吨水仅需消耗0.1t新蒸汽,大大实现蒸汽再利用,降低能耗。 利用蒸汽冷凝水和空压机副产热水作为热源,基于吸热制冷原理,实现降低能耗的目标。 回收空压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其用于供应员工宿舍的热水需求,降低整体能耗和运营成本。 蒸汽冷凝水回收——降低耗水量 锂系列项目每年节水约60,000 吨;磷酸二氢锂项目每年节水约16,500 吨。 2024可持续发展成绩单 MSCI ESG指数评级A级;ESG最佳实践奖;可持续发展领导力奖;环境友好奖;连续9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等...... 赣锋锂业将努力利用有限的锂资源,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创造绿色、清洁和健康的生活! 》点击查看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25-04-18 17:30:47赣锋锂电谈:工商业储能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新能源峰会】
在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 主办的 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新能源光储论坛 上,赣锋锂电(东莞)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 王亮围绕“工商业储能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的话题展开分享。 发展现状 整体增长规模 2024年全球装机规模 :2024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4.4GW/10.9GWh,通过数据说明全球范围内对于工商业储能需求的持续增长。 2024国内市场装机现况: 在中国市场,新增装机量约为2.8GW/7.5GWh,同比增长53.06%。市场需求旺盛,政策支持有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全球及中国市场预测: 预计今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将达到6.1GW/15.26GWh,而国内市场的新增装机预计为4.8GW/10.56GWh。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几年内该领域将迎来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会。 数字化转型加速 1.技术应用的广泛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工商业储能正从硬件技术集成时代向软件AI智能运算时代升级。 2.定制化质量提升 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更灵活的功能扩展和系统优化配置,实现更智能的监控、诊断和优化决策能力。 3.客户服务的优化 数字化转型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增强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绿色发展意识增强 发展趋势 应用侧需求分化 1. 传统工商业企业配储 峰谷套利、虚量管理、备用电源等。 2. 光储充一体化 通过储能平抑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瞬间高功率负荷、分布式光伏+储能减少向电网购电。 3. 微电网和储能 工业园区聚合光伏发电、风电、储能来优化内部能源分配,实现“自发自用+余电存储”实现局部能源自主平衡。 服务化转型深化 1.“产品服务”模式 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提供产品,而是向“产品服务”模式转变,提供综合能源服务及设备金融、运维、系统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2. 客户粘性的增加 通过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增加客户的粘性,采用“储能+能效管理”方案,结合AI算法优化用电策略,为用电单位设计“峰谷套利+需求侧响应”的灵活的组合模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增加企业的附加值。 3. 服务模式的创新 设备企业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嵌入“金融+产业”场景,提供“储能设备租赁+碳积分交易服务”,通过数据服务远程技术支持、提升项目的经济性。 跨境业务拓展 1. 出海与多元化的场景拓展 随着国内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原有海外家储的用户陆续转向高压储能及工商业需求发展,出海认证周期长,企业需提前介入布局市场,利用全球资源构建全球化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2. 跨国经营的风险 跨境业务拓展也带来了跨国经营的风险,如文化差异、法律环境的不同等,企业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同步带来的后期售后运维及当地专业人员的知识培训。 3. 全球合作的机会 企业出海需要以“本地化”为核心,结合数字化工具,合规运营和资源整合,逐步从单点突破向区域深耕扩展,最终实现品牌全球化。 虚拟电厂融合发展 1. 5G+AI+物联网协同 通过5G技术实现分布式资源实时介入控制,结合AI算法优化资源调度策略,提升响应速度和精度,以及边缘网关技术实现数据快速交互。 2. 与微电网深度耦合 虚拟电厂作为微电网的“大脑”,协调分布式能源与本地负荷,推动零碳园区的建设。 3. 源网荷储一体化 聚合园区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空调等多种负荷,形成“发-储-用”闭环,实现绿电就地消纳与负荷削峰等功能。 面临的挑战 市场竞争环境加剧 1. 企业激增与快速清楚 2023年新增工商业企业超过5万家,截止2024年底已有40%玩家退出,技术门槛提升及资金压力增大将加速行业洗牌,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智能化占据行业优势。 2. 渠道资源争夺 工商储的项目高度分散,依赖本地化部署,居间人成为关键角色,部分路条费被抬高至0.2元/wh,产品占比30%,市场竞争激烈。 3. 价格战白热化 系统集成环节技术门槛低,企业通过低价抢占份额,部分企业甚至亏本报价,导致行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淘汰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的产能,重点支持高效、安全、绿色技术企业。 政策区域差异化与创新 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后,企业需要比拼技术、成本控制及运用能力。 商业模式创新(盈利复合化,运营轻资产化) 1.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 能源服务商投资建设与业主按照一定比例分成收益,优势在于业主零投入,风险低,目前属于主流模式。 2. 租赁模式 业主租赁储能设备,支付固定租金,收益归业主。 3. 业主自投模式 业主一次性买断设备,收益全归业主适用于资金雄厚的企业。 4. 融资租赁+EMC 引入金融机构,降低初期投资压力,适合大规模项目。 》点击查看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25-04-18 17: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