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间钒酸钠库存
柬埔寨间钒酸钠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19 | 间钒酸钠 | 1000-1500 | 吨 |
2020 | 间钒酸钠 | 1200-1600 | 吨 |
2021 | 间钒酸钠 | 1300-1700 | 吨 |
2022 | 间钒酸钠 | 1400-1800 | 吨 |
2023 | 间钒酸钠 | 1500-2000 | 吨 |
柬埔寨间钒酸钠库存行情
柬埔寨间钒酸钠库存资讯
新国标对电动车行业影响 铅蓄电池、钠电池及再生锌发展现状及展望【铅锌峰会直播】
由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 主办的 2025 SMM (第二十届) 铅锌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于 4月9-11日在江苏·南京·涵碧楼酒店召开 。 SMM此次大会设置了 主论坛、电池应用及技术论坛、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及技术论坛、铅锌市场高质量发展论坛、“光储+铅锌”能源转型论坛以及铅锌冶炼综合回收技术及装备创新论坛 等多个环节,汇聚了诸多国内外铅锌行业的领军企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围绕中国与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展望、2025年铅锌原料转向“宽松”预期下的深度思考、2025年铅锌市场现状及价格展望、铅锌市场的交易机会、铅锌矿/锭进出口机会、铅锌冶炼提质增效新方向等热点话题展开探讨! 本文为 电池应用及技术论坛、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及技术论坛 的文字直播,本文的会议内容将通过文字与图片的形式进行实时更新展示,敬请刷新查看! 》点击查看现场视频直播 》点击查看现场视频直播 》点击查看大会专题报道 》点击查看现场图片直播 电池应用及技术论坛 发言主题:铅酸蓄电池市场前景解析--钠离子电池的替代性 发言嘉宾:国家动力与储能电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顾问 伊晓波 他表示,钠离子电池具备锂电池、铅酸电池各自的优点,并且资源充足、应用温域更宽、充放电倍率更强、更安全,对环境生态更友好。随着批量应用低成本优势会愈益明显,可能会成为主流蓄电池产品。此外,其还表示,钠离子电池原材料、生产、回收过程大部分无毒可再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随着批量应用低成本优势会愈益明显。 发言主题: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宽温域应用研究 发言嘉宾: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 孙刚 (应嘉宾要求,此次发言暂不对外) 发言主题:新国标对电动车行业的影响以及铅酸电池市场的需求分析 发言嘉宾: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雷宝荣 他表示,预计2025至2028年间,将有近3亿辆市场存量超标电动车面临更换。近年来电动车行业产能一直稳定在5300至5600万辆之间,去年开始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开展以旧换新的活动、其中电动车电池优先推荐使用安全性可靠的铅酸电池、此轮替换将为电动车行业以及铅酸蓄电池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预计至2026年电动三轮车市场将达到1800万台,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因此,在未来几年随着电动车品种划分更加明确, 电动两轮车及电动三轮车的铅酸蓄电池市场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 综上所述,电动车作为我国老百姓的日常交通工具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铅酸电池等相关产业链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发言主题:商用汽车电池的技术挑战及市场展望 发言嘉宾: 河南超威正效蓄电池公司研发总监 梁天宝 他表示,商用重卡逐步成为卡友移动的家,生活用电大幅增加,对商用重卡起动电池的技术挑战越来越大。 发言主题:铅酸电池储能技术发展及应用 发言嘉宾: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监 郭慧松 他表示,铅酸储能用蓄电池凭借其高可靠性、技术成熟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在储能市场上仍占据重要地位。未来储能电池的发展趋势将向着长寿命、深循环以及耐高温的方向发展。 发言主题:钠离子电池技术进展及相关应用领域介绍 发言嘉宾: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钠电事业部产品总监 吴 健 作为锂资源紧缺时代的破局者,钠电凭借地球储量丰富、成本优势显著、安全性能优异的核心竞争力,正在打开规模储能和低速电动领域的新蓝海。尽管产业化道路仍需突破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的瓶颈,但材料体系的持续优化和产业链的加速布局,已让我们清晰看到绿色能源革命的曙光。这项技术不仅承载着人类对可持续能源存储的追求,更是中国把握新能源战略主动权的关键赛道。 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及技术论坛 发言主题:锌的再生革命:行业动态与可持续发展未来 发言嘉宾:SMM锌品目分析师 华琳 再生锌行业发展不仅缓解了全球锌矿资源短缺压力,更通过构建"生产-消费-再生"的产业闭环,为下游领域提供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突破口。 发言主题:钢铁工业含锌二次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发言嘉宾: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魏汝飞 他表示,《钢铁工业含锌二次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深入研究了钢铁生产领域含锌尘泥的资源化处理策略。面对全球钢铁产业每年产生的超亿吨含锌尘泥,报告揭示了其不当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锌资源的巨大浪费问题。通过精准剖析回转窑法和转底炉法等火法技术的优缺点,报告客观指出回转窑工艺虽成熟却面临低回收率的挑战,而转底炉法则在处理效率与能耗成本之间寻求平衡。报告还前瞻性地提出,基于低碳高钙理念的新技术在含锌二次资源处理上具有显著的高效性,强调了加强研发低耗高效新技术的重要性。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钢铁行业提供了绿色转型的发展方向,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发言主题:回转窑处置钢铁企业含锌粉尘的创新实践 发言嘉宾: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大河生态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博士,教授 金永龙 他表示,钢铁企业对含锌固废的处置符合国家建设“无废企业”的政策要求,含锌固废处置的典型工艺包括转底炉、回转窑和熔态分离等技术,各有优缺点,未来发展仍存在竞争态势,针对钢铁企业含锌固废处置的未来趋势是:能耗低&能效高、环保达标、工艺简洁、运行成本低,投资成本低等。投资钢铁企业含锌粉尘处置要充分考虑含锌固废富集特点和处置后锌含量降低趋势对锌回收收益的影响。 》专家谈:回转窑处置钢铁企业含锌粉尘的创新实践 发言主题:再生锌资源领域 镀锌废料氨络分离技术锌资源化再生技术与应用 发言嘉宾: 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 高扬 镀锌废料锌资源通过氨浸、脱杂、电积方法从废弃镀锌钢材、零部件等废料中二次回收循环利用,回收的锌可重新用于镀锌工业或制造锌合金,显著降低原生锌矿开采需求,减少重金属污染风险。该技术兼具经济与环境效益,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中国随着镀锌废料存量增加,回收产业潜力巨大。 01 镀锌废料来源 按照原料来源,镀锌废料可分为生产废料和使用废料。 生产废料: 生产废料是镀锌制品在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主要包含:镀锌渣、锌烟灰、镀锌边角料等。 使用废料: 使用废料是镀锌制品使用期满报废后产生的废料,例如从报废的汽车、镀锌铁塔、高速公路护栏、家用电器和其他设备中拆解下来的镀锌板、镀锌结构钢等。 2004年镀锌类平均使用寿命18~20年; 折旧废钢回收率44.8%; 2024年可回收使用废料-锌59万吨; 2024年可回收使用废料-钢1022万吨; 2029年可回收废料增长率/2024达174%。 》镀锌废料回收面临诸多痛点 如何实现锌高效回收利用? 发言主题:含锌物料的多元化利用 发言嘉宾:潍坊龙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张天锡 潍坊龙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张天锡针对“含锌物料的多元化利用”的话题作出分享。他表示,含锌物料种类繁多,需要识别利用过程环保风险,做到合理分类、科学利用。 1. 含锌废物来源众多,可根据锌的物相进行分类 锌渣;锌灰。 2.含锌废物具有危险废物属性,利用环节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环保要求。 技术上:定量的毒性浸出分析难以规避; 管理上:锌灰、氯化锌的危险特性难以规避; 法律层面:产废单位、利用单位的法律责任均不能规避。 》专家谈:含锌物料的多元化利用及其机遇与挑战 发言主题:火法处理含锌二次物料生产再生锌的生产实践 发言嘉宾:广西梧州市永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夏海燕 他表示,含锌二次物料因其物料特性,主要采用火法流程处理生产再生锌,且体现出了产品质量高、投资省、污染物排放少、能耗与湿法炼锌接近比传统火法炼锌要低等优点,因此已成为再生锌企业争相应用的新技术。 国内锌及再生锌资源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精炼锌总产量、消费量第一大国,精锌的国内消费量超过国内产量,而我国的锌精矿资源本就短缺,经过多年高强度开采,优质锌资源日渐减少,2024年国内锌精矿产量更是降至近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全国锌精矿产量为400万吨,同比下降6.0万吨,而锌的冶炼产能在600万吨/a以上,原料供应长期依赖进口,导致2024年出现加工费倒挂。 主要工艺流程的原则 工艺介绍: 广西梧州市永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再生锌项目,集中规模化处理钢铁、铅、锌、铜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环保锌灰、含锌烟尘、锌渣等含锌二次资源。公司的工艺流程:挥发窑富集+高温脱氟氯+矿热电炉还原熔炼+精馏生产火法精锌,生产过程产生的含锌废物等用于生产高级氧化锌系列产品(碳酸锌、活性氧化锌、高纯氧化锌等);生产过程产生的高盐废水净化后通过MVR蒸发处理,产出工业氯化钠和氯化钾产品。 根据《GB/T 21651—2018 再生锌及锌合金锭》中对再生锌锭的定义:完全采用含锌二次物料生产的锌锭,称之为再生锌锭。含锌二次物料定义:区别于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锌矿物的含锌物料。 》火法处理含锌二次物料生产再生锌因其优势 已成为再生锌企业争相应用新技术 会场花絮 》点击查看更多现场花絮 4月10日, 主论坛、铅锌市场高质量发展论坛、“光储+铅锌”能源转型论坛 将陆续召开,此外,SMM还在4月10日晚间为嘉宾准备了丰盛的晚宴接风洗尘,期间还将为价格采标单位举行授牌仪式,更多精彩,明日继续! 》点击跳转 2025 SMM (第二十届) 铅锌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专题报道
2025-04-09 18:18:354月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2066元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4月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2066元,1欧元对人民币7.9620元,100日元对人民币4.9930元,1港元对人民币0.92791元,1英镑对人民币9.2832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3243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013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3589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8.5546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0903元,人民币1元对1.1108澳门元,人民币1元对0.61992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6906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7245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202.97韩元,人民币1元对0.50651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1770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51.1737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3627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396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768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5033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5.22383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8843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7780泰铢。 》2025年4月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告
2025-04-09 09:49:54西钢钒、西钒厂电缆卷筒公开询比采购招标
1. 采购条件 本采购项目西钢钒、西钒厂电缆卷筒公开询比(PGWZMYHGXHD250407202538)采购人为攀钢集团物资贸易有限公司,采购项目资金来自自筹,该项目已具备采购条件,现进行公开询比。 2. 项目概况与采购范围 2.1 项目名称:西钢钒、西钒厂电缆卷筒公开询比 2.2 采购失败转其他采购方式:转谈判采购 2.3 本项目采购内容、范围及规模详见附件《物料清单附件.pdf》。 3. 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本次采购不允许联合体投标。 3.2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如下资质要求: (1)生产型营业执照 3.3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需满足如下注册资金要求: 生产型注册资金:200.0(万元)及以上 3.4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如下业绩要求: 投标方需提供本项目投标截止日前三年内类似产品的销售业绩证明(须提供类似产品的发票复印件,必须上传),业绩总量不得少于投标报价总金额。 3.5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如下能力要求、财务要求和其他要求: 财务要求:详见附件(如有需要) 能力要求:详见附件(如有需要) 其他要求:需要提供年检合格的企业资质要求: (1)营业执照(或副本)扫描件。 (2)税务登记证(或副本)扫描件(三证合一的除外) (3)组织机构代码证(或副本)扫描件(三证合一的除外) 3.6 本次采购要求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失信被执行人投标无效。 4. 采购文件的获取 4.1 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25年04月08日09时00分至2025年04月16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下同),登录鞍钢智慧招投标平台http://bid.ansteel.cn下载电子采购文件。 点击查看招标详情: 》西钢钒、西钒厂电缆卷筒公开询比采购公告
2025-04-08 16:06:30攀钢钒化渣剂(改进型)采购招标
1. 采购条件 本采购项目攀钢钒化渣剂(改进型)(PGWZMYHHD250407202593)采购人为攀钢集团物资贸易有限公司,采购项目资金来自自筹,该项目已具备采购条件,现进行公开单轮谈判。 2. 项目概况与采购范围 2.1 项目名称:攀钢钒化渣剂(改进型) 2.2 采购失败转其他采购方式:不转 2.3 本项目采购内容、范围及规模详见附件《物料清单附件.pdf》。 3. 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本次采购不允许联合体投标。 3.2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如下资质要求: 详见附件(如有需要) 3.3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需满足如下注册资金要求: 生产型注册资金:200.0(万元)及以上 3.4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如下业绩要求: 攀钢钒新试产品,投标人投标时,须提供该产品业绩证明(试验转产报告,未上传均视为新进供应商)。 3.5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如下能力要求、财务要求和其他要求: 财务要求:注册资金≥200万,且不低于项目计划价总金额(不含税)的30% 能力要求:需要提供年检合格的企业资质要求:(1)营业执照(或副本)扫描件;(2)税务登记证(或副本)扫描件(三证合一的除外);(3)组织机构代码证(或副本)扫描件(三证合一的除外); 其他要求:详见附件(如有需要) 3.6 本次采购要求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失信被执行人投标无效。 4. 采购文件的获取 4.1 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25年04月08日09时30分至2025年04月11日09时30分(北京时间,下同),登录鞍钢智慧招投标平台http://bid.ansteel.cn下载电子采购文件。 点击查看招标详情: 》攀钢钒化渣剂(改进型)采购公告
2025-04-08 14:57:51关键时刻,险资入市比例再上调,1.66万亿增量资金在望,公募第一时间解读
作为中长期资金,险资入市再次迎来政策利好。 4月8日,在央行、中央汇金等表态坚定呵护市场之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是最为主要的看点。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 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 二是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 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 三是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 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金融监管总局还表示,险资要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优势。下一步还将持续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随后,新华保险表态,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看好中国资本市,将加大权益类底仓资产配置。同时,保险资金第二批私募证券基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正在加快落地,第二批试点机构总计批复试点额度1120亿元,参与的保险机构更多,目前各机构正在加快工作进度,尽快推进私募证券基金设立及投资工作。 险资调整入市比例会带来多少增量资金呢? 富国基金测算显示, 保险行业2024年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预计若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1.66万亿增量入市资金。 从实操层面看,截至2024年末,上市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在150%-300%区间,新规下对应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为30%-40%,2024年保险资金“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的实际配置比例在10%-20%之间,仍有较大理论上限空间。 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组成的中国版平准基金大举买入的同时,监管同步拓宽保险资金的权益投资空间,进一步释放对资本市场的托举信号,包括易方达、富国、中欧、万家等多家公募第一时间给出解读,机构共识,提高险资入市比例,既为资本市场引入“源头活水”,又通过结构性引导强化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最高比例上限提升至50%,万亿增量资金可期 截至2024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超过33万亿,其中权益类(包括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投资规模至少6.57万亿,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中长期资金力量。 此次新规对险资权益投资调整主要有两点: 一是简化档位:此前监管法规根据保险公司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差异设置了七档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此次档位简化为五档; 二是将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200%、250%-300%、250%以上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分别提升了5%。新规之后,最高投资权益比例可以达到50%。 富国基金测算称,保险行业2024年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预计若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1.66万亿增量入市资金。 万亿级别的增量资金是公募的共识。 万家基金表示,在今年1月23日,金融监管总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已经超过了4.4万亿元。以当前约4.4万亿元的险资权益投资规模、12%的行业平均配置比例测算,此次调整理论上可释放超千亿元增量资金。 “若叠加市场预期的长期松绑空间(最高配置比例或提升至50%),未来潜在增量资金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万家基金指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耐心资本”,险资通过长期稳定的资金注入,将有效缓解市场短期波动压力,提升A股机构化投资占比,强化其作为市场“压舱石”的稳定功能。 易方达基金也表示,险资权益类资产占比每提升1%,即可带来约3300亿元增量资金,因此,此次调整预计可为A股引入超万亿元的资金,优化市场流动性,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险资作为“耐心资本”,投资周期长、波动容忍度高,有助于降低市场短期波动,推动估值修复。 中欧基金则认为,保险资金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从其原因来说,看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进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很多公司的质量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具备了更好的中长期配置价值,提升权益配置比例正当时。 从其结果来说,大规模保险资金在权益配置比例上的提升,也为整个股权和股票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助力实体经济继续高质量发展。 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明确提高险资对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重点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与2025年3月发布的《保险资金未上市企业重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形成政策组合。 富国基金表示,《通知》对此比例进一步放宽,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的账面余额占该基金实缴规模的比例不得高于30%,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万家基金认为,这一导向促使险资从传统基建、能源领域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加速转移,推动形成“资金—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助力我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易方达基金表示,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权益投资比例提升将促进直接融资比重提升,降低实体经济对传统信贷的依赖,改善融资结构。同时,险资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股权融资支持,将加速科技创新领域资本形成、促进产业链升级。 税延养老保险账户松绑,深化养老金融改革 此次《通知》明确保险公司在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时,其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权益投资比例与其他保险产品普通账户合并计算,不再单独计算。这一举措目的为何? 万家基金进一步阐释,此举大大提升了享受税延政策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权益仓位上限。政策松绑后,险资可通过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提升长期收益。这一举措不仅为老龄化社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更推动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有序转化,助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长期发展。 “关于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与其他保险产品普通账户的合并计算投资比例,不再单独计算了,这一要求更便于保险公司在资产配置方面和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统筹考量,极大的提升了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的产品力。”中欧基金认为,这将有助于我国三支柱个人养老业务的发展,从其外部性来说,正在培育另一股新生的中长期资金力量。 易方达基金也认为,税延养老保险账户的松绑,有助于促进养老投资工具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加速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 增强逆周期调节能力,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大成基金评价此次险资新规,整体而言,将部分偿付能力充足率档位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上调5%,最高可达50%。通过“集中度比例松绑+税延账户合并”等政策,引导保险资金精准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如半导体、AI)。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其长期属性与平准基金的逆周期操作形成互补,进一步夯实市场底部支撑。 大成基金进一步表示,此次新规不仅是制度与规则的优化,更标志着保险资金运用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历史性转型。通过引导险资从被动配置转向主动挖掘企业长期价值、从短期收益导向转向战略投资布局,将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推动资本市场的长期高质量发展。 险资天然具备逆周期投资属性,此次政策通过放宽比例限制,鼓励其在市场波动期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万家基金分析认为,以2024年A股深度调整期为例,险资通过累计增持超500亿元ETF等工具稳定市场预期,新规将进一步强化这一功能。同时,政策要求险资加强投后管理、严格控制关联交易,从制度层面防范资金无序扩张和风险跨市场传导,实现“稳投资”与“防风险”的平衡。 在大成基金看来,央行、汇金、金管局的协同发力,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定机制进入“2.0时代”。通过制度创新释放“耐心资本”活力,以市场化手段平抑波动,既为经济转型赢得时间窗口,也为全球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未来,随着配套政策(如税收优惠、衍生品对冲工具)落地,这一机制将更趋完善,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柱。
2025-04-08 13: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