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高钛渣库存
佛山高钛渣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21 | 高钛渣 | 50-100 | 吨 |
2021 | 高钛渣 | 100-200 | 吨 |
2021 | 高钛渣 | 200-500 | 吨 |
2021 | 高钛渣 | 500-1000 | 吨 |
佛山高钛渣库存行情
佛山高钛渣库存资讯
宏观情绪转弱 锡镍冲高回落【机构评论】
【盘面】夜盘阶段,受缅甸地震影响,锡大幅高开,经历短暂上涨后转入震荡,今早开盘锡回落,之后震荡直至收盘,主力5月收282350,涨0.41%,成交明显放量,总持仓略减。镍交易节奏与锡相近,主力5月收129220,跌1.25%,成交放量,总持仓减3千余手。同期不锈钢5月跌0.85%,收13365。 【分析】周五美股大跌,带动今早亚太股市下行,港股跌幅较大,虽然今早公布的我国制造业PMI较为积极,整体宏观情绪受外围影响有所转弱,工业品整体下行,锡镍也进入调整,短期建议以防守为主,关注4月2日美国关税政策对市场的整体影响。 【估值】锡中性偏高 镍中性偏低 【风险】宏观政策低于预期
2025-03-31 17:51:19沪锡冲高回落 矿端供应仍然趋紧【3月31日SHFE市场收盘评论】
上周五缅甸突发地震,引发市场对当地锡矿供应能否如期恢复的担忧,沪锡夜盘盘初大幅冲高,一度涨超3%,随后维持高位震荡运行。今日白盘锡价重心下移,截止收盘,主力合约涨幅缩小至0.41%,报收282350元/吨。 缅甸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地震,震中区域位于缅甸中部实皆省首府实皆市西北16公里处。缅甸锡矿主产区佤邦位于缅甸东北部,与中国云南省接壤,距离此次震中估算大致在300-450公里。佤邦距离震源地较远,地震对当地供应的直接影响可能较小,或主要影响锡矿运输和佤邦复产预期,通向瑞丽口岸的阿瓦桥已经坍塌,但是孟阿口岸作为目前主要运输锡矿的口岸暂时还未有受到影响的消息,目前地震的影响无法量化,仍有待后续持续跟踪。刚果(金)锡矿停产,复产时间无法确定,锡矿供应趋紧格局难改。 云南与江西精炼锡冶炼企业开工率开始回落,根据SMM通过深入市场调研的加工数据,截至上周五,云南与江西两个重要产锡省份的精炼锡冶炼企业的开工率有一定幅度下滑,合计开工率达57.37%,受原料紧张制约,整体供需格局偏紧。需求方面,下游焊料企业以刚需采购为主,高价抑制补库意愿,下游询价挂单较为冷清,观望情绪较为明显,但“以旧换新”政策及家电排产高位对需求形成潜在支撑。 对于后市,金瑞期货评论表示,上周缅甸发生大地震,市场预计对其供应恢复预期降低。近期国内外锡矿供应扰动仍然较多,国内原料在供应扰动恢复前或持续紧张,加工费保持下降趋势,未来冶炼生产压力加大。消费端,近期价格波动令下游采购明显转弱。展望短期价格,考虑原料紧张,以及短期价格强势令下游转弱,预计锡价维持高位僵持。
2025-03-31 17:47:553月31日LME铅库存增加725吨 因高雄库存增长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3月31日公布的库存数据显示,铅库存增加725吨或0.31%,至231,925吨,增幅来自高雄仓库。 以下为LME铅库存在全球主要仓库的分布变动情况:(单位 吨)
2025-03-31 17:42:43钒钛股份:钒产品价格下降 2024年净利同比下降73.03%
3月31日,钒钛股份的股价出现下跌,截至3月31日收盘,钒钛股份跌2.08%,报2.83元/股。 钒钛股份3月28日晚间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全面落实打造鞍钢集团“第三极”排头兵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形势,全面推进销产研财高效协同,坚持结构优化、效益优先,均衡稳定做好生产组织。报告期内, 公司累计完成钒制品(以V2O5计)5.34万吨,同比增长7.27%;钛白粉25.29万吨(其中氯化钛白粉2.69万吨),同比增长0.76%;钛渣18.18万吨,同比下降5.99%。2024年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0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71亿元,同比下降8.15%;营业成本122.0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2亿元,同比下降0.83%;营业毛利10.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69亿元,同比下降51.62%,主要是钒产品价格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亿元,较上年减少7.72亿元,同比下降73.03%,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钒产品价格下降。 钒钛股份在其年报中介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钒、钛和电,其中钒、钛是公司战略重点发展业务,主要是钒产品、钛白粉、钛渣的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主要产品包括氧化钒、钒铁、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钒电解液、钛白粉、钛渣等。公司是国内主要的产钒企业,同时是国内主要的钛原料供应商,国内重要的钛渣、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 钒钛股份在介绍钒行业整体情况是表示:2024年我国钒行业整体延续供大于求的态势,供需结构均发生了一定变化。据国家钒钛产业联盟统计,2024年国内钒产量约16.5万吨(以V2O5计,下同),较2023年增长约1.9%,其中钒渣提钒增长约4.1%,而包括石煤及二次资源提钒产量减少约13.4%。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24年国内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7%,尤其是螺纹钢产量同比下降13.6%,造成钒在钢中的消耗减量,但2024年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装机量大幅提升,对应钒的实际需求也大幅上升。总体上,2024年全年国内钒需求总量增长约4.2%。另外,2024年钒的出口也整体呈增长趋势。 谈及公司所处行业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钒钛股份表示: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重点企业之一,依靠自主 创新,探索出难利用、低品位、多金属共生的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道路,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形成了钒氮合金生产技术、攀枝花高钙镁钛渣熔盐氯化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 钒产业方面,钒在钢铁领域约 70%用于钢筋,随着国家对高强钢筋的强制应用推广等政策实施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需要钢材性能不断升级优化,按照国内 10 亿吨粗钢规模计算,预计到 2025 年钢铁领域对钒产品需求仍有部分增长空 间。在非钢领域,全钒液流电池及航空工业未来对钒的需求将出现较大增长,其中新能源战略推动储能用钒需求增长; 全球航空工业快速发展,国内军民融合、大飞机战略落实,将提升钒铝合金需求;非钢用钒前景可期。 钛渣方面,随着公司 6 万吨熔盐氯化法钛白项目、攀钢高端钛及钛合金用海绵钛扩能项目建成投用,将对钛渣需求 形成有效支撑。 钛白粉方面,随着国内钛白粉产能的进一步扩张,产量进一步释放,国外产量进一步减少,产能利用率进一步降 低,2025 年钛白粉产业总体持续以销定产格局。需求方面,预计全球与 2024 年基本持平。 钒钛股份2025 年公司业务发展计划为:完成钒产品(以 V2O5 计)5.25 万吨,硫酸法钛白粉 22.55 万吨,氯化法钛白粉 6.45 万吨,钛渣 19.2 万吨;力争实现营业收入 103 亿元。 》点击查看SMM金属钒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2024年,受下游整体需求不佳的影响,钒的价格重心出现了下移。2024年12月31日,SMM五氧化二钒(片状V2O5>=98%)均价为73500元/吨,与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90000元/吨相比,下跌了16500元/吨,跌幅为18.33%。
2025-03-31 17:37:54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天”?产学研意见高度统一:增程式是未来主流
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踏入增程式电动汽车赛道,这一快速升温中的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增程式不是过渡,而是未来全球汽车主力,其绿色、安全、长里程特性将助力碳中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指出:第一,增程式将逐渐成为汽车的主流,为碳达峰做贡献;第二,绿色液体燃料充足后,包括甲醇乙醇,增程式不再烧油。绿色、安全、长里程、廉价的增程式将伴随人类实现碳中和。“对中国来讲,2060年实现碳中和,所以增程式汽车是可以长期发展下去。”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张艳青表示,从市场看,售价20万以上、车长4米8的中大型车占据增程式汽车90%以上的份额,但是随着增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价格在不断下探,目前已下探至10万-15万区间,很快会突破10万元的门槛。“增程车的特点涵盖了纯电车型的所有优点,包括无里程焦虑,成本相对纯电同样车型会偏低,所以更适合于充电不方便的区域,也更适合于长途自驾的用户,还有北方极寒冷的地区。”张艳青认为。 “未来应该追求‘油电’同感和‘油电’同价,这样才能使增程技术路线在未来的生命周期越来越长。”在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副总裁段伟看来,增程器工作时的工况稳定,给了内燃机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内燃机在稳定工况效率高的优点,也为内燃机的整体发展开辟了新的通道。 不仅如此,理想汽车整车电动高级副总裁刘立国更是建议,将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达到150公里以上的混动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绿牌体系,实现增程车型在城市内应与纯电车“平权”。 刘立国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理想汽车120万增程用户使用纯电总里程合计大于65%,用电行驶时长接近90%。“工作日,纯电占比更高,但是节假日尤其是长假的纯电里程显著降低,这很好验证了我们‘城市用电、长途发电、长途用油’的设计初衷。”刘立国表示。 理想ONE及后续车型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引发岚图、问界等品牌追随,由此引发国内车市的第一轮增程热。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200万辆,渗透率达40%以上。其中,增程式产品销量迅速增长,达到118万辆,增速领先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尤其在25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增程车型销量达71万辆,同比增速达63%。 有知情人士近日透露,小鹏汽车目前至少规划了5款增程车型,包含轿车与SUV。“相当于P7和G6都会有增程版车型。首款增程车型将基于X9开发而来,在今年下半年量产,E、F、H等平台都有增程车型,放在明年及后年,未来小鹏绝大多数新车都将采取增程和纯电双动力模式。” 小鹏汽车副总裁陈永海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报道信息有偏差,且比较大。“有些车没有超电(增程),有的有。(是否使用超电)会充分考虑国内和海外市场、大车和小车、轿车和SUV,不同用户的使用场景(等因素)。” 此前,北汽蓝谷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拥有增程技术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极狐增程产品会在后续产品规划中陆续上市。不仅是自主品牌对增程趋之若鹜,不少合资品牌也紧随其后,大众、现代等品牌均已宣布,未来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增程车型。 增程汽车仅仅是短期过渡?深蓝汽车动力平台中心总经理杜长虹对此持否定态度。“当市场渗透率超过50%后,消费者将更趋保守,对解决核心痛点、没有短板的产品需求,愈发迫切。这种情况下增程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大的空间要发展。”杜长虹表示。 在清华大学壳牌清洁交通能源中心主任帅石金看来,增程技术的优势在于解决里程焦虑,同时拥有良好的驾驶体验。“它不是简单的替代,应该是场景互补,包括插电和增程,也不能说增程就一定要替代插电,一定有它自己的场景。”
2025-03-31 17: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