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港黄钛板库存
蛇口港黄钛板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17 | 黄钛板 | 1000-2000 | 吨 |
2018 | 黄钛板 | 1200-2500 | 吨 |
2019 | 黄钛板 | 1500-3000 | 吨 |
2020 | 黄钛板 | 800-1800 | 吨 |
2021 | 黄钛板 | 1000-2200 | 吨 |
蛇口港黄钛板库存行情
蛇口港黄钛板库存资讯
黄金价格持续飙涨 多家银行再度上调积存金起购点 光大银行门槛已提至1000元
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多家银行近期再度上调黄金积存业务起购金额。 4月2日上午,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黄金积存业务相关监管规定,为顺应市场变化,该行将从2024年4月8日9:30起对黄金积存个人业务定期投资起点金额进行调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光大银行将黄金积存个人业务定期投资起购金额由700元调整为1000元,单次上调幅度接近43%。 此外,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银行上调黄金积存业务起购金额。中国银行昨日公告将调整积存金产品起购金额,为该行今年以来第二次上调。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宁波银行等也在3月份进行上调。 不过,其他银行的调整幅度并没有光大银行这么大。综合来看,各银行对黄金积存金产品起购金额的上调幅度普遍在50元到100元不等,调整之后的起购金额多在800元上下。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在黄金价格连创新高的背景下,银行上调黄金积存业务的起购金额是一种风险管理措施。每家银行对于市场风险研判可能不同,导致调整幅度上可能有些差异。 关于此次上调幅度与其他银行不同,财联社记者今日上午采访了光大银行方面。对方表示,本次也属于正常的调整,只是“其他银行是一直在调,我们是一次性调“。 多家银行上调黄金积存起购金额,最高调幅近43% 据了解,光大银行上次调整黄金积存个人业务起购金额为2024年10月。最近两次调整间隔近6个月。 2024年9月30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黄金积存业务相关监管规定,为顺应市场变化,自2024年10月8日9:30起,对该行黄金积存个人业务定期投资按固定金额投资起购金额由600元调整为700元。 除了光大银行,其他多家银行近期也先后再度上调黄金积存个人业务起投金额,且更为频繁。 4月1日,中国银行公告,将于2025年4月2日起调整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由700元调整为750元,追加购买金额维持200元整数倍不变。此前,中国银行于2025年2月10日起将该购买条件下的最小购买金额由650元调整为700元, 3月26日,建设银行公告,自2025年3月31日9:10起,该行个人黄金积存业务定期积存起点金额(包括日均积存及自选日积存)由700元上调至800元。 3月21日,招商银行公告,自2025年3月27日(周四)起,黄金账户活期买入起点及黄金账户定投起点由1克/700元起调整为1克/750元起。此前,招商银行2025于2月24日起将黄金账户活期买入起点及黄金账户定投起点由1克/650元起调整为1克/700元起。 3月18日,宁波银行也公告,该行自2025年3月19日将积存金起购金额由700元调整为800元。 综合来看,目前调整幅度最大的是光大银行,单次上调幅度达到42.85%,调整后的起购金额达到了1000元。 不过,光大银行表示,调整前已签约的定投协议将继续执行,不受影响,调整后新发起的定投协议金额须满足我行最新起点要求。 黄金期货价格冲上3100美元/盎司,业内再对波动风险亮”红灯“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银行机构持续上调黄金积存业务的起购金额,主要也是考虑到黄金市场价格的变动。 从行业数据来看,近年来,黄金价格持续攀升。今年3月底,纽约现货黄金价格已突破310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而截至4月2日中午,纽约现货黄金价格继续涨至3130美元/盎司,盘中还一度摸到3150美元/盎司。 中信证券指出,近期黄金价格再创新高,主要是海外市场衰退交易与关税恐慌交易所致。 不过,随着黄金价格持续攀升,普通投资者涌入黄金投资市场,包括通过商业银行的黄金积存业务进行投资,而业内也再次关注潜在波动风险。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发布公告提示黄金价格波动风险。 3月19日,江苏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黄金投资领域》公告称,近期,黄金价格波动较大,不法分子通过各种“炒金”、“抢金”、“套现”等各种手段诱导持卡人进行信用卡“炒金类”投资。此类行为不仅违反信用卡使用规定,更存在巨大资金风险,若黄金价格波动导致亏损,持卡人需自行承担价差、手续费等成本,甚至形成不良信用记录的风险。 关于银行频繁提高黄金积存起购金额,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表示,在黄金价格连创新高的背景下,银行上调黄金积存业务的起购金额是一种风险管理措施。 ”通过提高起购门槛,可以有效控制市场热度,避免因过度投机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同时,这也反映了银行对市场波动性的谨慎态度,旨在保护投资者免受潜在的价格回调影响。“不过,他也指出,这并不完全消除投资风险,而是将风险控制在一个更可预测的范围内。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包括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将持续关注黄金市场变动情况,后续将适时对黄金积存业务的起购金额再进行调整。
2025-04-02 15:51:48汽车零部件板块早间拉涨 神通科技、圣龙股份等多股涨停 3月车市热度不减!【热股】
SMM 4月2日讯:4月2日汽车零部件板块盘中走高,指数盘中一度拉涨近2%。个股方面,新铝时代盘中涨逾10%,神通科技、万向钱潮、圣龙股份等多股盘中封死涨停板,林泰新材、秦安股份、雷迪克等多股一同跟涨。 消息面上, 乘联分会表示,3月为传统车市旺季,车市延续2月底的热度不减。各车企积极推出多样化的促销方式来提升自身竞争力,新车型密集上市,产品迭代加速市场热度提升,“两新”政策也形成组合拳,进一步刺激终端需求的释放。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185.万辆,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100万辆,渗透率回升至54.1%。 而进入4月份,各大车企也开始陆续发布其3月销量数据,其中电动车“一哥”比亚迪表示其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74万辆,环比增长约17%,本年累计销量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3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0.347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52.553GWh。 花旗对于比亚迪评价称,比亚迪3月汽车销量略高于市场预期。花旗分析师Jeff Chung在报告中表示,预计比亚迪一季度每辆车净利润超过9,000元,扣除约5亿元的潜在拨备后,预计净利润至少85亿元,高于此前预测的80亿元。预计二季度总销量在125万至135万辆之间,每辆车净利润维持在9,000元以上。维持比亚迪作为行业首选股,其次是零跑汽车和吉利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此前定下的2025年销量目标总计550万辆,月销量平均在137.5万辆左右,不过考虑到单是2024年12月比亚迪销量便一度卖出超51万辆的成绩的情况,比亚迪的未来依旧值得期待。 且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已经陆续发布,数据显示,3月零跑汽车首次超越其他车企登顶造车新势力交付榜,其37095辆的成绩,环比2月大涨154.65%,2025年总计销量达87552辆,同比增长162.05%。 此外,据零跑汽车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业绩表现来看,第四季度其在实现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净利润转正,为0.8亿元,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盈利的企业。 花旗银行预计零跑汽车2025年销量将达到50.3万辆,并在2026年增加至74.5万辆。同时,花旗银行上调了对零跑汽车2025年至2027年的净利润预测,上调幅度为1%至5%。 而在今年连续两个月在造车新势力中“霸榜”的小鹏汽车,本月表现稍显逊色,先后被理想汽车和零跑汽车一同超越,小鹏汽车3月销量总计33205辆,同比增长267.88%,2025年累计94008辆,同比增长330.81%,超过了此前其一季度的交付指引上限。 理想汽车3月销量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二,总计36674辆,环比2月增长26.53%,2025年累计交付量达92864辆,同比增长15.5%。 乘联分会表示,基于2025年一季度各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落实和市场相对较好的表现,乘联会对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值大幅提升,其中新能源新车的批发销量从1570万辆调升至1600万辆以上。 此外,据国家发改委消息,1—2月,汽车以旧换新超过107万辆,带动新车销售额达1165亿元;国内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2%,其中2月份同比大幅增长26%。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达117万辆,带动新车销售额达35亿元。 国泰君安指出,2025年以旧换新和置换更新政策的延续为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创造韧性,新车型往更大市场份额、低价格带下沉。锂电需求已进入淡旺季切换,后续跟踪需求超预期节奏。业绩报临近,优先布局业绩拐点需求饱满的龙头企业以及智驾平权逐步开启的龙头车企。 此外,特朗普于上周官宣的“汽车关税”计划,即将于4月3日凌晨开始征收,关税规定将对所有不在美国本土制造的汽车,以及特定汽车零部件加征最高25%关税。近期市场对于该关税的各种发声也层出不穷。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汽车零部件对消费者价格也有直接影响,考虑到关税对新车和零部件的影响,并假设全面转嫁到价格上,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有可能在20至30个基点之间发生水平变化。从2018/19年的经验来看,通胀在关税实施约3个月后开始加速,这表明新车和零部件通胀可能在6月/ 7月加速。
2025-04-02 14:32:13【SMM价格】2025年4月2日金龙黄铜棒价格
》点击查看SMM铜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铜现货历史价格
2025-04-02 10:27:57【SMM价格】2025年4月2日长振黄铜棒价格
》点击查看SMM铜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铜现货历史价格
2025-04-02 10:27:15再创新高!老铺黄金绩后飙涨近20% 奢品定位高溢价能否持续成焦点
3月31日,老铺黄金发布2024年业绩,期内实现销售收入98.0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54%。 伴随这份营收净利双双暴增的亮眼业绩,4月1日老铺黄金绩后再度拉涨19.07%,刷新历史高位。 对于业绩高增长的原因,公司在财报中表示,期内品牌影响力扩大,带来了同店营收持续增长,2024年公司同店收入增长率超过120.9%。 不过,据东吴证券分析师吴劲草、郗越3月30日发布的研究,自2024年6月上市以来,老铺黄金经历实质性的品牌破圈,期间金价和公司股价的共振上涨,也对公司品牌力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都是“无法模仿”的特质。 一方面,市场对金价看涨情绪高企间接推动了老铺黄金等黄金概念股的行情持续。 行情数据显示,2024年6月老铺黄金登陆港股时,国内沪金期货价格仅有560元/克,目前沪金期货主连已涨至720元/克上方。进入2025年后,国际金价加速攀升累涨约20%,已创下1986年以来最强劲季度涨幅,且近日仍在持续创出历史新高。 东吴证券表示,以百度搜索指数作为参考,在2015-2023年,老铺黄金的平均搜索关注度约200,而2024年老铺黄金上市后,2024年下半年老铺黄金的搜索指数提升至500-1000,在2025年初,老铺黄金的搜索指数一度达到3000以上,上市以来,老铺黄金关注度大幅提。 而这一趋势恰恰也与国际金价及老铺黄金的股价走势所重合。 此外,老铺黄金在年报中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会员数量达到约35万名,相较2023年增长15万名。这一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品牌影响力扩大带动销售增长的逻辑。 另一方面,东吴证券还指出,老铺黄金在运营上具有显著的“奢侈品打法”,对于进驻商圈要求也很高,包括北京SKP店,上海豫园店,香港海港城店等超高端商圈,与国际奢侈品大品牌同列。 实际上,自因股价暴涨出圈后,老铺黄金就被市场称为黄金界“爱马仕”。排队、涨价、断货等在国际高奢品牌销售中常见的现象也在老铺黄金的线下门店频频上演。 另据财报显示,2024年老铺黄金毛利率稳定于41.2%,这一数据也明显高于周大福、老凤祥等同行。 横向对比来看,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老凤祥销售毛利率仅为6.5%,同期周大福的毛利率约为31.4%。 而从更长的周期来看,老铺黄金坚持高端定位的奢品战略,从而带来了产品端的大幅溢价,也早已成为其竞争壁垒的一部分。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老铺黄金的毛利率分别为41.2%、41.9%和41.9%。对比来看,同期周大福毛利率分别为28.2%、23.4%、24.9%,老凤祥毛利率分别为7.77%、9.13%、8.3%;中国黄金毛利率分别为2.63%、3.5%、3.76%。 东吴证券分析称,老铺黄金前身金色宝藏成立于2004年,早期就是一个专注于文物摆件,黄金珠宝的文化品牌。2009年之后,金色宝藏推出首家专注于古法金饰品的门店,本身就有浓厚的收藏家品牌特征。 在这一背景下,当前老铺黄金如“十字金刚杵”、“葫芦吊坠”等旺销产品具备很浓厚的收藏产品色彩,也进一步支撑了其高溢价的定价策略。 综合来看,老铺黄金上市以来,相继遇上黄金牛市,品牌破圈等利好推动,叠加自身高端定位和股价飙升,带动品牌效应二次传播,反馈到业绩层面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其高景气增长的预期。从而造就了上市后疯涨20倍的股价“神话”。 因此,老铺黄金能否继续保持产品端的高溢价,以及黄金牛市和消费者购买热情能否持续都是影响其后续业绩的关键要素,也是能否消化当前公司估值泡沫的主要看点。 值得一提的是,与市场直觉相反,由于黄金原材料占成本比重较高,金价持续上涨在某种程度上对黄金饰品销售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在金价上升趋势中,如果能合理调整产品价格,将成本压力传递给消费者,金饰品牌则能受益涨价带来的需求扩张,反之则可能拖累盈利能力。 东吴证券也称,奢侈品产品大部分具有可保存的特点,在保存的过程当中,产品可能会出现升值涨价这样的情况。但与此同时,也可能形成产品滞销,引发现金流压力,较为考验品牌力。 有意思的是,今年2月,老铺黄金就实施过一轮涨价,店铺产品普涨5%-12%,一度引发门店抢购热潮。但随着近期金价继续攀高,公司能否进一步涨价转移成本压力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不过,更为关键的在于,当前全球和国内奢侈品消费大盘仍处于放缓趋势。 这也让消费者对老铺黄金涨价的接受度,及其消费会员数量的增长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据中国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黄金消费量985.31吨,同比下降9.58%。其中:黄金首饰532.02吨,同比下降24.69%。 另据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至尚优品—中国高净值人群品质生活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内地高端消费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至1.63万亿元;其中以高端珠宝、腕表和箱包为代表的传统奢侈品市场跌幅超过8%。 回到资本市场上,截至4月1日收盘,老铺黄金股价已飙至868港元/股的历史高位,滚动市盈率估值高达91.87倍。 而华泰证券在4月1日发布的年报点评中称,目前传统大众珠宝/奢侈品可比公司2025年的估值预期分别为13/29倍。 目前,不少机构看好老铺黄金的理由主要集中于对公司品牌持续提升,终端消费热度高企,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的预期,也是未来能否消化高估值的关键。 但行业竞争加剧、首发股份解禁,以及金价急速上涨对黄金珠宝终端动销产生的负向影响,也是机构关注的风险事项。
2025-04-01 18: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