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酸溶性钛渣进口量
沙特阿拉伯酸溶性钛渣进口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进口量范围 | 单位 |
---|---|---|---|
2016 | 沙特阿拉伯酸溶性钛渣进口量 | 1000-2000 | 吨 |
2017 | 沙特阿拉伯酸溶性钛渣进口量 | 1500-2500 | 吨 |
2018 | 沙特阿拉伯酸溶性钛渣进口量 | 1200-1800 | 吨 |
2019 | 沙特阿拉伯酸溶性钛渣进口量 | 1800-2800 | 吨 |
2020 | 沙特阿拉伯酸溶性钛渣进口量 | 2000-3000 | 吨 |
沙特阿拉伯酸溶性钛渣进口量行情
沙特阿拉伯酸溶性钛渣进口量资讯
跨季后资金面趋于宽松,外部经贸环境或波及4月流动性
跨季后资金面趋于宽松,本周,央行共进行6849亿元逆回购操作,因本周有11868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实现净回笼5019亿元。展望后续4月份政府债供给规模预计环比下行,利好资金面流动性。 市场人士指出,4月中长期流动性有望稳中向宽,其中一个标志是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中枢继续上行的可能性不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关税落地带来外部经贸环境波动,也将成为影响4月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超预期实施“对等关税”,无疑会加快国内货币政策对冲步伐。短期内降准和降息概率都将增加,并且节奏上可能会有所前置。”市场人士认为。 4月政府债供给规模下行 利好资金面 跨季后资金面趋于宽松,市场预计4月流动性缺口不大,政府债务净融资减少,特别是国债净偿还规模较大,未来关注央行对于资金面的调控。 今日,央行开展2234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218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49亿元。本周,央行共进行6849亿元逆回购操作,因本周有11868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实现净回笼5019亿元。 截至4月3日,DR001报1.6153%;DR007报1.6791%;隔夜shibor报1.6170%,下跌13.9个基点 ,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展望后续,4月资金面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府债供给、银行自身流动性情况以及货币政策态度。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4月是财政收入大月、支出小月;与此同时,根据财政部公布中央金融机构注资安排,将于4月24日发行五年期特别国债,加之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今年新增赤字、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新增专项债额度后,在财政靠前发力的政策取向下,4月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净融资规模仍会较高。另外,4月隐债置换还会处于较高规模,这些都可能给资金面带来一定波动。 国海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靳毅认为,政府债务发行是影响资金面的重要因素,估算4月份国债发行规模或达到1.49万亿元,规模高于历史同期合计新增地方债3718亿元,环比3月份实际发行值下行657亿元。 4月份政府债供给规模预计环比下行,利好资金面宽松。另一方面,银行流动性也持续修复。华福固收数据显示,4月初大行净融出余额已经从低谷的1.32万亿元上涨至3.21万亿元,回到2025年1月10日左右水平。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财联社记者表示,3月份MLF操作转为净投放,释放出央行呵护流动性的信号,也展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下阶段,为稳增长、宽信用、稳预期,货币政策目标预计将转向多目标平衡,并兼顾短期流动性。 “4月中长期流动性有望稳中向宽,其中一个标志是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中枢继续上行的可能性不大。我们预计,4月央行将结合买断式逆回购和MLF操作,保持中期流动性净投放。”王青表示。 美国关税超预期落地 降准降息时机渐熟 值得关注的是,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超预期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外部经贸环境波动也将成为影响4月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货币政策宽松必要性加大,政策态度有望从“择机”转向“应对”,短期内降准和降息概率都将增加,并且节奏上可能会有所前置。”兴银基金固收团队认为。 王青也指出,近期央行多次表态会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而美国超预期实施“对等关税”,无疑会加快国内货币政策对冲步伐。 “4月央行对资金面的态度也会更为积极。今日央行较早实施公开市场净投放,或许释放了相关信号。我们判断,综合考虑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走势及物价水平,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的时机趋于成熟,落地的可能比较大。这可能是当前资金面和债市走向的一个驱动因素。“王青指出。
2025-04-03 17:52:57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实现达产达效
日前,攀钢集团攀枝花钛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钛材公司”)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已连续6个月实现达产,连续3个月技术经济指标全面达标。攀钢集团在打造全球最大海绵钛单体生产基地的征程中,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攀钢高端钛金属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实现了新的跨越。 2022年4月,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采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熔盐氯化法等核心工艺,目标直指“全球最大海绵钛单体生产基地”。该项目于2023年8月建成投产,创下国内最大单体海绵钛工厂达产和技经指标达效最快纪录。 自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投产以来,钛材公司将项目达产达效视为“一把手”工程,着力解决老产线与新产线工艺适配方面存在的难题;聚焦项目消缺、设备稳定运行、生产组织优化等关键领域,开展“揭榜挂帅”式攻关,顺利完成精制矿物油加油系统、矿浆炉密闭排渣等一系列工程改造;成立达产达效攻关队,成功突破矿物油除钒等技术瓶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堵点、难点与痛点。 目前,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产线运行平稳,已建立钛、镁、氯、氯碱四大资源平衡系统,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其中,超软钛、小粒钛产量分别超出目标值19%、2.5%,钛收率较目标值提升0.01%,制造成本较目标值下降0.9%。 随着项目全面达产,攀钢海绵钛总产能将突破6万吨/年,占国内总产能的20%。“这一规模不仅刷新了国内单体海绵钛工厂的纪录,更将助力攀钢集团跻身全球钛产业第一梯队,推动我国摆脱对进口钛材的依赖。”钛材公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公司将瞄准行业急需的专用海绵钛产品,持续开展工艺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2025-04-03 14:19:43宝钛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92%
3月28日,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钛股份”)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宝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6.57亿元,钛产品生产量3.36万吨,钛产品销售量3.13万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5.92%。 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宝钛股份紧密围绕战略规划部署和生产经营目标,聚力产品研发抢市场、强化合规管理防风险、持续改革攻坚破难题、优化产业布局保增长,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实现了新发展阶段良好开局。
2025-04-03 14:18:14市场不确定性较强,海外铜价带动国内下行【机构评论】
宏观方面,美国3月ISM制造业指数49,不及预期49.5和前值50.3,该数据今年首次出现萎缩,价格指数飙升,创2022年6月以来的新高,工厂订单和就业表现低迷,凸显美新政府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美对等关税细节即将落地,白宫宣城4月2日关税宣布后即生效,多国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国内方面,中国3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1.2,高于前值50.8,创2024年12月来新高,显示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加快扩张。库存方面,LME铜下增加1900吨至213275吨;Comex铜增加1223.8吨至88473.19吨;SHFE铜仓单下降1457吨至136003吨;BC铜仓单维系15017吨。 COMEX铜库存连续增仓,或意味着前期套利头寸正逐步交仓;国内铜下游面临补库,且在内外价差倒挂下,主动做空动能实际并不足。美对等关税落地前,市场不确定性较强,海外铜价带动国内下行;落地后,不确定性减弱,关注铜是否恢复缓涨节奏。 (来源:光大期货)
2025-04-02 10:00:21关税仍有不确定性 铜价震荡【机构评论】
中国财新制造业PMI回升,美国“对等关税”仍具有不确定性,隔夜美股下探回升,铜价震荡,昨日伦铜微涨0.03%至9692美元/吨,沪铜主力合约收至79820元/吨。产业层面,昨日LME库存增加1900至213275吨,欧洲库存增加盖过了亚洲库存的减少,注销仓单比例下滑至47.6%,Cash/3M贴水51.4美元/吨。国内方面,昨日上海地区现货升水下调至10元/吨,月初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下游提货量环比改善。广东地区库存继续增加,现货升水期货持平于10元/吨,下游补货增加,交投转暖。进出口方面,昨日国内铜现货进口亏损500元/吨左右,洋山铜溢价环比持平。废铜方面,昨日国内精废价差扩大至1450元/吨,废铜替代优势小幅提高。消息面,秘鲁Cusco地区的土著社区封锁了进入嘉能可旗下Antapaccay铜矿的道路,以抗议该矿的扩建计划,2024年Antapaccay铜矿生产了14.6万吨铜。 价格层面,美国或在未来几周对铜征收关税,尽管关税幅度未确定使得后续价格依然存在波动风险,但全球精炼铜向美国转移趋势止住使得铜短缺预期缓解,同时对铜征收关税和美国即将执行的“对等关税”引起的需求担忧加剧。原料方面,铜精矿加工费还未止跌,矿端供应扰动使得铜矿紧张格局延续,关注加工费变化及对市场情绪的影响。总体看,铜价回落后国内需求改善较为明显,叠加供应端扰动,价格支撑变强,但美国关税政策引起的需求担忧将限制价格反弹空间。今日沪铜主力运行区间参考:79200-80500元/吨;伦铜3M运行区间参考:9600-9800美元/吨。
2025-04-02 0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