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涂铝板
2017-06-06 17:50:08
彩涂铝板是铝基板经过彩色涂层机组后,在表面涂敷上一层或多层有机涂料并经烘烤固化而成的复合材料。 彩涂铝板兼有铝板与有机材料两者的优点,既具有铝板的机械强度高、韧性好、易加工成型等性能优点,又具有有机聚合物涂层材料良好的着色、装饰性、耐腐性,能很容易地进行冲裁、弯曲、深冲、焊接等加工,制成的产品实用、装饰、易加工、耐久。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车站、机场、体育馆、商务楼、民宅等各类建筑及家电制造业等。彩涂铝板在国外早已广泛应用,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高速增长,近十年来,国内彩涂铝板应用领域和需求不断扩大。因其使用广泛、加工简便、使用年限长、质轻(比重是铁板的1/3)、单位造价低、涂层保洁防污、色彩丰富艳丽、绿色环保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彩涂板
行业
的未来发展方向,
市场
需求量较大。 彩涂铝板主要产品有:普通氟碳、聚脂涂层铝板,可剥漆涂层铝板,纳米抗脏自洁涂层铝板,涂层压花铝板等。彩涂铝板厚度:0.2-1.5mm,宽度:550-1800mm,年生产能力:2000吨色卡:有27种可选,也可按客户要求进行调色彩涂素色:如中国红,灰绿,咖啡色,黑色,白色等12种彩涂银色:亮银,深银,金黄色,珠光金,铜色,深香槟等12种涂层新产品:幻彩金(变色龙),热反射涂层,抗刮黑、白,木纹板,铁树银花等 更多有关彩涂铝板信息请详见于上海
有色
网
铝材喷涂前处理工艺控制
2018-12-20 11:10:23
铝材喷涂前处理的工艺流程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如厂房条件即空间位置大小、工件材质(冷轧板、热轧板、镀锌板、铝合金、玻璃钢等)、工件表面状况(锈蚀、防锈油、杂物)、生产批量、质量要求等选择。不同的生产厂家采用的流程不尽相同。如客车生产的整体流程及质量要求基本相同,前处理流程一般有以下两种: 1、制件前处理 典型的工艺流程: 预脱脂→脱脂→水洗I→酸洗→水洗II→中和→水洗III→表调→磷化→水洗IV→钝化 厂家可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作为制件前处理,酸洗除锈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前处理过程中,最好将锈蚀件和非锈蚀件分开,锈蚀件进行酸洗,非锈蚀件最好不要进行酸洗。 2、产品前处理 产品前处理是将整个产品浸入槽液中进行表面处理,目前已有不少厂家采用。工序间转移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比较先进的是采用PLC程序自动控制,能实现工序间自动转移。一般流程为:脱脂→水洗→表调→磷化→水洗。 喷涂前处理的常用设备是喷淋式联合清洗机,其清洗原理是借助于喷射机械力和化学作用,来完成去油、磷化、钝化、清洗等工艺过程。 喷淋式联合清洗机典型工序是:脱脂、水洗、表调、磷化、钝化、水洗、纯水洗。 其结构特点是:前处理生产线各工序喷淋管布置在隧道内,喷淋由各液槽的泵来提供。各工序间都有门洞板隔开,以防窜液。各加热液槽的加热形式有槽内和槽外。内加热器有排管、蛇形管、波纹板等;外加热器有列管、板式加热器等。加热介质有热水、蒸汽、导热油等。在脱脂、磷化工序分别设有除油系统和除渣系统。为防止各加热段隧道顶部及门洞处溢出蒸汽,在隧道顶部设有排风机。 各工艺控制要素分述如下: 1、脱脂 脱脂机理是通过脱脂剂对各类油脂的皂化、加溶、润湿、分散、乳化等作用,从而使油脂从工件表面脱离,变成可溶性的物质或被乳化、分散而均匀稳定地存在于槽液内。脱脂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脱脂后工件表面不能有目视油脂、乳浊液等污物,水洗后表面应被水完全润湿为标准。脱脂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游离碱度、脱脂液的温度、处理时间、机械作用和脱脂液含油量等因素: (1)游离碱度(FAL) 脱脂剂浓度适当才能保证最佳效果。一般只需要检测脱脂液的游离碱度,FAL过低,除油效果相对较差;FAL过高,不仅造成材料浪费,也给后道水洗增加负担,严重者还会污染后序的表调和磷化。 (2)脱脂液的温度 任何一种脱脂液都有最佳的脱脂温度,温度低于工艺要求,不能充分发挥脱脂作用;温度过高,不仅增加耗能,还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脱脂剂蒸发过快、工件脱离槽液时因表面干燥速度较快,而易造成工件返锈、碱斑、氧化等弊病,影响后道工序的磷化质量。自动温控也需要定期进行校核。 (3)处理时间 脱脂液必须和工件上的油污充分接触,有足够的接触反应时间,才能保证有良好的脱脂效果。但脱脂时间过长,会增加工件表面的钝性,影响磷化膜的生成。 (4)机械作用的影响 脱脂过程中,辅以机械作用,采用泵循环或工件移动的方式,可以加强除油效果,缩短浸渍清洗的时间;喷淋脱脂的速度比浸渍脱脂速度快10倍以上。 (5)脱脂液含油量: 随着槽液的循环使用,油污含量在槽液内会不断增加,当达到一定比例时,脱脂剂的脱脂效果及清洗效率会明显下降,即使通过添加药剂维持槽液高浓度,被处理工件表面的清洁度仍不会有所提升。已老化变质的脱脂液,必须全槽更换。产品生产一般根据槽液的使用时间及处理工作量适时进行换槽。 2、酸洗 产品制造用钢材在轧压成型或贮藏运输过程中,表面会产生锈蚀。由于锈蚀层结构疏松,与基材附着不牢,并且氧化物与铝材铁可组成原电池,进一步促使铝材腐蚀,使涂层很快被破坏,因此涂装前必须将其除净。产品一般常用的是酸洗除锈,它不会使铝材工件变形,每个角落的锈蚀都能清除干净,除锈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酸洗质量主要是以酸洗后的工件不应有目视可见氧化物、锈及过蚀现象为标准,影响除锈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1)游离酸度(FA) 测定酸洗槽的游离酸度FA,是验证酸洗槽除锈效果高低的最直接有效的评价方法。游离酸度低,除锈效果差。游离酸度过高时,工作环境中的酸雾含量较大,不利于劳动保护;铝材表面易产生“过蚀”现象;而且残酸的清洗比较困难,易导致后续槽液的污染。 (2)温度、时间 大多数酸洗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当使用加热酸洗时,一般控制在40℃~70℃之间,虽然温度对酸洗能力的提高影响较大,但温度过高会加剧对工件、设备的腐蚀,对工作环境的影响也非常不利;并且在完全除去锈迹的前提下,酸洗时间应尽可能短,以减少铝材的腐蚀和氢脆的影响。因此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槽液的温度和工件的处理时间。 (3)污染老化 酸液在除锈过程中,会不断带入油污或其它杂质,其中的悬浮杂质可通过刮捞的方式进行去除;当可溶性的铁离子超过一定含量时,槽液的除锈效果不但会大大降低,而且过量的铁离子随工件表面的残液混入磷化槽内,加速磷化槽液的污染老化,严重影响工件的磷化质量,一般酸液的铁离子含量应控制在不超过6%~10%为宜。超过控制指标时必须更换槽液。 3、表调 表面调整剂可以消除工件表面因碱液除油或酸洗除锈所造成的表面状态的不均匀性,使铝材表面形成大量的极细的结晶中心,从而加快磷化反应的速度,有利于磷化膜的形成。 (1)水质的影响 槽液所用水质中如所含水锈严重、钙镁离子含量较大,会影响表调液的稳定性,槽液配制时可预先添加软水剂以消除水质对表调液的影响。 (2)使用时间 一般表调剂采用的是胶体钛盐,其存在胶体活性,当使用时间较长或所含杂质离子较多时胶体活性会丧失,此时胶体的稳定状态被破坏,槽液沉淀分层,呈絮状,此时必须更换槽液。 4、磷化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客车涂装常用的是低温锌系磷化液.磷化的主要目的是给基体铝材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铝材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磷化是整个前处理工艺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反应机理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磷化槽液相对于其它槽液的生产过程控制要复杂得多。 (1)酸比(总酸度与游离酸度的比值) 提高酸比可加快磷化反应速度,使磷化膜薄而细致,但酸比过高会使膜层过薄,易引起磷化工件挂灰;酸比过低,磷化反应速度缓慢,磷化晶体粗大多孔,耐蚀性低,磷化工件易生黄锈。一般来说磷化药液体系或配方不同其酸比大小要求也不同。 (2)温度 槽液温度适当提高,成膜速度加快,但温度过高,会影响酸比的变化,进而影响槽液的稳定性,同时膜层晶核粗大,槽液出渣量增大。 (3)沉渣量 随着磷化反应的不断进行,槽液内的沉渣量会逐渐增多,过量的沉渣会影响工件表面的界面反应,导致磷化膜发花、挂灰严重,甚至不成膜,因此槽液必须根据处理的工件量和使用时间适时进行倒槽,进行清渣除淤。 (4)亚硝酸根NO-2(促进剂浓度) NO-2可加快磷化反应速度,提高磷化膜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含量过高时使膜层易出现白点或发彩现象;过低,成膜速度缓慢,磷化膜易生黄锈。 (5)硫酸根SO2-4 酸洗液浓度过高或水洗控制不好都易导致磷化槽液内硫酸根离子增高,过高的硫酸根离子会减慢磷化反应速度,使磷化膜晶粒粗大多孔,挂灰严重,磷化膜的耐蚀性降低。 (6)亚铁离子Fe2+: 磷化溶液中含亚铁离子量过高时,会使常温磷化膜防腐能力下降;会使中温磷化膜晶粒粗大,表面浮白灰,防腐能力下降;会使高温磷化液沉渣量增大,溶液变混浊,同时游离酸度升高。 5、钝化(封闭) 钝化的目的是封闭磷化膜孔隙,提高磷化膜耐蚀性,特别是提高漆膜的整体附着力和耐腐蚀性。目前一般采用含铬处理和无铬处理两种方式,然而有一些用碱性无机盐型钝化(大部分含磷酸盐,碳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这些物质严重损害漆膜的长期附着力和耐蚀性。 6、水洗 水洗的目的是清除工件表面从上一道槽液所带出的残液,水洗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工件的磷化质量和整个槽液的稳定性。水洗槽液一般控制以下内容: (1)淤泥残渣含量不能过高。含量过高易出现工件表面挂灰。 (2)槽液表面应无悬浮杂质。一般水洗方式采用溢流水洗,以保证槽液表面无悬浮油污或其它杂质。 (3)槽液PH值应接近于中性。PH值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引起槽液串槽,从而影响后续槽液的稳定性。
铝材喷涂前处理工艺控制解析
2019-01-11 09:43:18
铝材喷涂前处理的工艺流程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如厂房条件即空间位置大小、工件材质(冷轧板、热轧板、镀锌板、铝合金、玻璃钢等)、工件表面状况(锈蚀、防锈油、杂物)、生产批量、质量要求等选择。不同的生产厂家采用的流程不尽相同。如客车生产的整体流程及质量要求基本相同,前处理流程一般有以下两种: 1、制件前处理 典型的工艺流程: 预脱脂→脱脂→水洗I→酸洗→水洗II→中和→水洗III→表调→磷化→水洗IV→钝化 厂家可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作为制件前处理,酸洗除锈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前处理过程中,较好将锈蚀件和非锈蚀件分开,锈蚀件进行酸洗,非锈蚀件较好不要进行酸洗。 2、产品前处理 产品前处理是将整个产品浸入槽液中进行表面处理,目前已有不少厂家采用。工序间转移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比较先进的是采用PLC程序自动控制,能实现工序间自动转移。一般流程为:脱脂→水洗→表调→磷化→水洗。 喷涂前处理的常用设备是喷淋式联合清洗机,其清洗原理是借助于喷射机械力和化学作用,来完成去油、磷化、钝化、清洗等工艺过程。 喷淋式联合清洗机典型工序是:脱脂、水洗、表调、磷化、钝化、水洗、纯水洗。 其结构特点是:前处理生产线各工序喷淋管布置在隧道内,喷淋由各液槽的泵来提供。各工序间都有门洞板隔开,以防窜液。各加热液槽的加热形式有槽内和槽外。内加热器有排管、蛇形管、波纹板等;外加热器有列管、板式加热器等。加热介质有热水、蒸汽、导热油等。在脱脂、磷化工序分别设有除油系统和除渣系统。为防止各加热段隧道顶部及门洞处溢出蒸汽,在隧道顶部设有排风机。 各工艺控制要素分述如下: 1、脱脂 脱脂机理是通过脱脂剂对各类油脂的皂化、加溶、润湿、分散、乳化等作用,从而使油脂从工件表面脱离,变成可溶性的物质或被乳化、分散而均匀稳定地存在于槽液内。脱脂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脱脂后工件表面不能有目视油脂、乳浊液等污物,水洗后表面应被水完全润湿为标准。脱脂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游离碱度、脱脂液的温度、处理时间、机械作用和脱脂液含油量等因素: (1)游离碱度(FAL) 脱脂剂浓度适当才能保证较佳效果。一般只需要检测脱脂液的游离碱度,FAL过低,除油效果相对较差;FAL过高,不仅造成材料浪费,也给后道水洗增加负担,严重者还会污染后序的表调和磷化。 (2)脱脂液的温度 任何一种脱脂液都有较佳的脱脂温度,温度低于工艺要求,不能充分发挥脱脂作用;温度过高,不仅增加耗能,还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脱脂剂蒸发过快、工件脱离槽液时因表面干燥速度较快,而易造成工件返锈、碱斑、氧化等弊病,影响后道工序的磷化质量。自动温控也需要定期进行校核。 (3)处理时间 脱脂液必须和工件上的油污充分接触,有足够的接触反应时间,才能保证有良好的脱脂效果。但脱脂时间过长,会增加工件表面的钝性,影响磷化膜的生成。 (4)机械作用的影响 脱脂过程中,辅以机械作用,采用泵循环或工件移动的方式,可以加强除油效果,缩短浸渍清洗的时间;喷淋脱脂的速度比浸渍脱脂速度快10倍以上。 (5)脱脂液含油量: 随着槽液的循环使用,油污含量在槽液内会不断增加,当达到一定比例时,脱脂剂的脱脂效果及清洗效率会明显下降,即使通过添加药剂维持槽液高浓度,被处理工件表面的清洁度仍不会有所提升。已老化变质的脱脂液,必须全槽更换。产品生产一般根据槽液的使用时间及处理工作量适时进行换槽。 2、酸洗 产品制造用钢材在轧压成型或贮藏运输过程中,表面会产生锈蚀。由于锈蚀层结构疏松,与基材附着不牢,并且氧化物与铝材铁可组成原电池,进一步促使铝材腐蚀,使涂层很快被破坏,因此涂装前必须将其除净。产品一般常用的是酸洗除锈,它不会使铝材工件变形,每个角落的锈蚀都能清除干净,除锈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酸洗质量主要是以酸洗后的工件不应有目视可见氧化物、锈及过蚀现象为标准,影响除锈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1)游离酸度(FA) 测定酸洗槽的游离酸度FA,是验证酸洗槽除锈效果高低的较直接有效的评价方法。游离酸度低,除锈效果差。游离酸度过高时,工作环境中的酸雾含量较大,不利于劳动保护;铝材表面易产生“过蚀”现象;而且残酸的清洗比较困难,易导致后续槽液的污染。 (2)温度、时间 大多数酸洗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当使用加热酸洗时,一般控制在40℃~70℃之间,虽然温度对酸洗能力的提高影响较大,但温度过高会加剧对工件、设备的腐蚀,对工作环境的影响也非常不利;并且在完全除去锈迹的前提下,酸洗时间应尽可能短,以减少铝材的腐蚀和氢脆的影响。因此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槽液的温度和工件的处理时间。 (3)污染老化 酸液在除锈过程中,会不断带入油污或其它杂质,其中的悬浮杂质可通过刮捞的方式进行去除;当可溶性的铁离子超过一定含量时,槽液的除锈效果不但会大大降低,而且过量的铁离子随工件表面的残液混入磷化槽内,加速磷化槽液的污染老化,严重影响工件的磷化质量,一般酸液的铁离子含量应控制在不超过6%~10%为宜。超过控制指标时必须更换槽液。 3、表调 表面调整剂可以消除工件表面因碱液除油或酸洗除锈所造成的表面状态的不均匀性,使铝材表面形成大量的极细的结晶中心,从而加快磷化反应的速度,有利于磷化膜的形成。 (1)水质的影响 槽液所用水质中如所含水锈严重、钙镁离子含量较大,会影响表调液的稳定性,槽液配制时可预先添加软水剂以消除水质对表调液的影响。 (2)使用时间 一般表调剂采用的是胶体钛盐,其存在胶体活性,当使用时间较长或所含杂质离子较多时胶体活性会丧失,此时胶体的稳定状态被破坏,槽液沉淀分层,呈絮状,此时必须更换槽液。 4、磷化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客车涂装常用的是低温锌系磷化液.磷化的主要目的是给基体铝材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铝材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磷化是整个前处理工艺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反应机理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磷化槽液相对于其它槽液的生产过程控制要复杂得多。 (1)酸比(总酸度与游离酸度的比值) 提高酸比可加快磷化反应速度,使磷化膜薄而细致,但酸比过高会使膜层过薄,易引起磷化工件挂灰;酸比过低,磷化反应速度缓慢,磷化晶体粗大多孔,耐蚀性低,磷化工件易生黄锈。一般来说磷化药液体系或配方不同其酸比大小要求也不同。 (2)温度 槽液温度适当提高,成膜速度加快,但温度过高,会影响酸比的变化,进而影响槽液的稳定性,同时膜层晶核粗大,槽液出渣量增大。 (3)沉渣量 随着磷化反应的不断进行,槽液内的沉渣量会逐渐增多,过量的沉渣会影响工件表面的界面反应,导致磷化膜发花、挂灰严重,甚至不成膜,因此槽液必须根据处理的工件量和使用时间适时进行倒槽,进行清渣除淤。 (4)亚硝酸根NO-2(促进剂浓度) NO-2可加快磷化反应速度,提高磷化膜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含量过高时使膜层易出现白点或发彩现象;过低,成膜速度缓慢,磷化膜易生黄锈。 (5)硫酸根SO2-4 酸洗液浓度过高或水洗控制不好都易导致磷化槽液内硫酸根离子增高,过高的硫酸根离子会减慢磷化反应速度,使磷化膜晶粒粗大多孔,挂灰严重,磷化膜的耐蚀性降低。 (6)亚铁离子Fe2+: 磷化溶液中含亚铁离子量过高时,会使常温磷化膜防腐能力下降;会使中温磷化膜晶粒粗大,表面浮白灰,防腐能力下降;会使高温磷化液沉渣量增大,溶液变混浊,同时游离酸度升高。 5、钝化(封闭) 钝化的目的是封闭磷化膜孔隙,提高磷化膜耐蚀性,特别是提高漆膜的整体附着力和耐腐蚀性。目前一般采用含铬处理和无铬处理两种方式,然而有一些用碱性无机盐型钝化(大部分含磷酸盐,碳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这些物质严重损害漆膜的长期附着力和耐蚀性。 6、水洗 水洗的目的是清除工件表面从上一道槽液所带出的残液,水洗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工件的磷化质量和整个槽液的稳定性。水洗槽液一般控制以下内容: (1)淤泥残渣含量不能过高。含量过高易出现工件表面挂灰。 (2)槽液表面应无悬浮杂质。一般水洗方式采用溢流水洗,以保证槽液表面无悬浮油污或其它杂质。 (3)槽液PH值应接近于中性。PH值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引起槽液串槽,从而影响后续槽液的稳定性。
铝材喷涂前处理工艺流程
2018-12-25 10:54:25
铝材喷涂前处理的工艺流程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如厂房条件即空间位置大小、工件材质(冷轧板、热轧板、镀锌板、铝合金、玻璃钢等)、工件表面状况(锈蚀、防锈油、杂物)、生产批量、质量要求等选择。不同的生产厂家采用的流程不尽相同,如客车生产的整体流程及质量要求基本相同,前处理流程一般有以下两种: 1、制件前处理 典型的工艺流程:预脱脂→脱脂→水洗I→酸洗→水洗II→中和→水洗III→表调→磷化→水洗IV→钝化,厂家可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作为制件前处理,酸洗除锈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前处理过程中,最好将锈蚀件和非锈蚀件分开,锈蚀件进行酸洗,非锈蚀件最好不要进行酸洗。 2、产品前处理 产品前处理是将整个产品浸入槽液中进行表面处理,目前已有不少厂家采用。工序间转移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比较先进的是采用PLC程序自动控制,能实现工序间自动转移。一般流程为:脱脂→水洗→表调→磷化→水洗。 喷涂前处理的常用设备是喷淋式联合清洗机,其清洗原理是借助于喷射机械力和化学作用,来完成去油、磷化、钝化、清洗等工艺过程。 喷淋式联合清洗机典型工序是:脱脂、水洗、表调、磷化、钝化、水洗、纯水洗。 其结构特点是:前处理生产线各工序喷淋管布置在隧道内,喷淋由各液槽的泵来提供。各工序间都有门洞板隔开,以防窜液。各加热液槽的加热形式有槽内和槽外。内加热器有排管、蛇形管、波纹板等;外加热器有列管、板式加热器等。加热介质有热水、蒸汽、导热油等。在脱脂、磷化工序分别设有除油系统和除渣系统。为防止各加热段隧道顶部及门洞处溢出蒸汽,在隧道顶部设有排风机。 各工艺控制要素分述如下: 1、脱脂 脱脂机理是通过脱脂剂对各类油脂的皂化、加溶、润湿、分散、乳化等作用,从而使油脂从工件表面脱离,变成可溶性的物质或被乳化、分散而均匀稳定地存在于槽液内。脱脂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脱脂后工件表面不能有目视油脂、乳浊液等污物,水洗后表面应被水完全润湿为标准。 脱脂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游离碱度、脱脂液的温度、处理时间、机械作用和脱脂液含油量等因素: (1)游离碱度(FAL) 脱脂剂浓度适当才能保证最佳效果。一般只需要检测脱脂液的游离碱度,FAL过低,除油效果相对较差;FAL过高,不仅造成材料浪费,也给后道水洗增加负担,严重者还会污染后序的表调和磷化。 (2)脱脂液的温度 任何一种脱脂液都有最佳的脱脂温度,温度低于工艺要求,不能充分发挥脱脂作用;温度过高,不仅增加耗能,还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脱脂剂蒸发过快、工件脱离槽液时因表面干燥速度较快,而易造成工件返锈、碱斑、氧化等弊病,影响后道工序的磷化质量。自动温控也需要定期进行校核。 (3)处理时间 脱脂液必须和工件上的油污充分接触,有足够的接触反应时间,才能保证有良好的脱脂效果。但脱脂时间过长,会增加工件表面的钝性,影响磷化膜的生成。 (4)机械作用的影响 脱脂过程中,辅以机械作用,采用泵循环或工件移动的方式,可以加强除油效果,缩短浸渍清洗的时间;喷淋脱脂的速度比浸渍脱脂速度快10倍以上。 (5)脱脂液含油量 随着槽液的循环使用,油污含量在槽液内会不断增加,当达到一定比例时,脱脂剂的脱脂效果及清洗效率会明显下降,即使通过添加药剂维持槽液高浓度,被处理工件表面的清洁度仍不会有所提升。已老化变质的脱脂液,必须全槽更换。产品生产一般根据槽液的使用时间及处理工作量适时进行换槽。 2、酸洗 产品制造用钢材在轧压成型或贮藏运输过程中,表面会产生锈蚀。由于锈蚀层结构疏松,与基材附着不牢,并且氧化物与铝材铁可组成原电池,进一步促使铝材腐蚀,使涂层很快被破坏,因此涂装前必须将其除净。产品一般常用的是酸洗除锈,它不会使铝材工件变形,每个角落的锈蚀都能清除干净,除锈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 酸洗质量主要是以酸洗后的工件不应有目视可见氧化物、锈及过蚀现象为标准,影响除锈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1)游离酸度(FA) 测定酸洗槽的游离酸度FA,是验证酸洗槽除锈效果高低的最直接有效的评价方法。游离酸度低,除锈效果差。游离酸度过高时,工作环境中的酸雾含量较大,不利于劳动保护;铝材表面易产生“过蚀”现象;而且残酸的清洗比较困难,易导致后续槽液的污染。 (2)温度、时间 大多数酸洗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当使用加热酸洗时,一般控制在40℃~70℃之间,虽然温度对酸洗能力的提高影响较大,但温度过高会加剧对工件、设备的腐蚀,对工作环境的影响也非常不利;并且在完全除去锈迹的前提下,酸洗时间应尽可能短,以减少铝材的腐蚀和氢脆的影响。因此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槽液的温度和工件的处理时间。 (3)污染老化 酸液在除锈过程中,会不断带入油污或其它杂质,其中的悬浮杂质可通过刮捞的方式进行去除;当可溶性的铁离子超过一定含量时,槽液的除锈效果不但会大大降低,而且过量的铁离子随工件表面的残液混入磷化槽内,加速磷化槽液的污染老化,严重影响工件的磷化质量,一般酸液的铁离子含量应控制在不超过6%-10%为宜。超过控制指标时必须更换槽液。 3、表调 表面调整剂可以消除工件表面因碱液除油或酸洗除锈所造成的表面状态的不均匀性,使铝材表面形成大量的极细的结晶中心,从而加快磷化反应的速度,有利于磷化膜的形成。 (1)水质的影响 槽液所用水质中如所含水锈严重、钙镁离子含量较大,会影响表调液的稳定性,槽液配制时可预先添加软水剂以消除水质对表调液的影响。 (2)使用时间 一般表调剂采用的是胶体钛盐,其存在胶体活性,当使用时间较长或所含杂质离子较多时胶体活性会丧失,此时胶体的稳定状态被破坏,槽液沉淀分层,呈絮状,此时必须更换槽液。 4、磷化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客车涂装常用的是低温锌系磷化液,磷化的主要目的是给基体铝材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铝材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 磷化是整个前处理工艺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反应机理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磷化槽液相对于其它槽液的生产过程控制要复杂得多。 (1)酸比(总酸度与游离酸度的比值) 提高酸比可加快磷化反应速度,使磷化膜薄而细致,但酸比过高会使膜层过薄,易引起磷化工件挂灰;酸比过低,磷化反应速度缓慢,磷化晶体粗大多孔,耐蚀性低,磷化工件易生黄锈。一般来说磷化药液体系或配方不同其酸比大小要求也不同。 (2)温度 槽液温度适当提高,成膜速度加快,但温度过高,会影响酸比的变化,进而影响槽液的稳定性,同时膜层晶核粗大,槽液出渣量增大。 (3)沉渣量 随着磷化反应的不断进行,槽液内的沉渣量会逐渐增多,过量的沉渣会影响工件表面的界面反应,导致磷化膜发花、挂灰严重,甚至不成膜,因此槽液必须根据处理的工件量和使用时间适时进行倒槽,进行清渣除淤。 (4)亚硝酸根NO-2(促进剂浓度) NO-2可加快磷化反应速度,提高磷化膜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含量过高时使膜层易出现白点或发彩现象;过低,成膜速度缓慢,磷化膜易生黄锈。 (5)硫酸根SO2-4 酸洗液浓度过高或水洗控制不好都易导致磷化槽液内硫酸根离子增高,过高的硫酸根离子会减慢磷化反应速度,使磷化膜晶粒粗大多孔,挂灰严重,磷化膜的耐蚀性降低。 (6)亚铁离子Fe2+ 磷化溶液中含亚铁离子量过高时,会使常温磷化膜防腐能力下降;会使中温磷化膜晶粒粗大,表面浮白灰,防腐能力下降;会使高温磷化液沉渣量增大,溶液变混浊,同时游离酸度升高。 5、钝化(封闭) 钝化的目的是封闭磷化膜孔隙,提高磷化膜耐蚀性,特别是提高漆膜的整体附着力和耐腐蚀性。目前一般采用含铬处理和无铬处理两种方式,然而有一些用碱性无机盐型钝化(大部分含磷酸盐,碳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这些物质严重损害漆膜的长期附着力和耐蚀性。 6、水洗 水洗的目的是清除工件表面从上一道槽液所带出的残液,水洗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工件的磷化质量和整个槽液的稳定性。水洗槽液一般控制以下内容: (1)淤泥残渣含量不能过高。含量过高易出现工件表面挂灰; (2)槽液表面应无悬浮杂质。一般水洗方式采用溢流水洗,以保证槽液表面无悬浮油污或其它杂质; (3)槽液PH值应接近于中性。PH值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引起槽液串槽,从而影响后续槽液的稳定性。
铝合金电镀镍前处理工艺
2019-01-11 15:44:08
铝合金化学镀镍前采用二次浸锌较普通,但浸锌存大的缺陷:①锌层易溶解于酸性化学镀镍溶液中;②由于基体与镍层之间夹杂锌层,在腐蚀介质中形成电偶腐蚀(Al-Zn-Ni),将导致镀层鼓泡或脱落,降低耐蚀性;③经浸锌后化学镀镍,不宜进行400oC热处理,会造成浸锌层空松。同时铝和镍膨胀系数相差悬殊,在高温时会引起足够的应力,使镀层与铝之间产生破裂。而以活化代替浸锌,为化学镀镍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底层,镀层与在材有结合力能达到同浸锌一样好的结果,是一种很有用途的铝合金前处理新工艺。 活化处理液为:NiSO4。6H2024~30g/L,HEDP40~50g/L,稳定剂N25~30ml/L,Ph(NaOH调整)>12,室温,1~4min。控制活化时间至关重要,对某一具体配方,可通过实验杰确定较佳浸清时间,即当表面完全呈均匀灰色时,进行化学镀镍可得到较佳镀层质量。
新型铝及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工艺
2019-03-11 13:46:31
铝及铝合金在电解液中电解可构成镀层,但镀层结合力不牢,易剥离。因而,可先将铝在含有锌氧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堆积镀层再进行电镀,这一办法既为锌置换法或堆积法。也可先在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经过阳极氧化电源得到一层很薄的多孔氧化膜,在进行电镀。
惯例铝及铝合金电镀的工艺流程 铝及铝合金电镀工艺流程有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3部分组成。镀前处理是关系到电镀产品质量好坏的最要害工序,其主要意图是除掉铝及铝合金表面的油脂,天然构成氧化膜及其他污物。 惯例的一般工艺流程为:脱脂-水洗-减蚀-水洗-酸洗-水洗-活化-水洗-一次浸锌-水洗-退锌-水洗-二次浸锌-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 因为铝及铝合金传统前处理赞同普遍存在以上缺乏,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改进通用型铝及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工艺 脱脂碱蚀二合一-水洗-酸洗-水洗-去灰-水洗-碱性活化-浸锌-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 新工艺针对现在铝合金电镀的实践缺点,结合铝合金自身教特殊的物理化学功能,在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详细如下长处: 1.工艺流程短,经过选择性的溶解铝合金表面层的其他金属来进步铝合金表面的纯度,是镀层结合力进步。 2.最先用碱性活化替代酸性活化工艺来彻底清除率合金在镀前处理过程中表面残留的硅及硅胶,有用进步镀层结合力。 3.碱性活化后无需水洗而直接浸锌,可防止酸性活化后经水洗再二次浸锌时在空气中露出而构成氧化层。 4.只需一次简略浸锌即可,镀层结合力显着优于二次浸锌及杂乱的多元有浸锌工艺。 5.工艺的通用性广,简直运用于一切牌号的铝合金电镀前处理。 6.产品电镀一次性合格率显着高于传统工艺。若单纯镀层的结合力好坏评价,则产品的合格率挨近100%。 7.实践出产中的工艺操作简略,便利。 8.长期大规模龙门自动出产线实践出产证明,改进后的新式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很安稳。 9.便利在传统铝合金电镀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改进。 10.运用浩成铝氧化电源,可到达快进步上膜速度,缩短上膜时刻,节省资源,到达节省本钱之成效。
铝及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工艺改进
2019-03-11 09:56:47
一.前语
铝及铝合金表面电镀各种金属后,可显着进步其表面的物理或化学功能,以铝及铝合金做导体时,在其表面电镀银可进步表面或电触摸部位的电导率;为使铝简略焊,在其表面电镀铜,镍或锡;为进步其耐磨性,在其表面电镀厚硌。在装饰性方面,实践上大多是电镀硌。
铝及铝合金表面电镀,很早以前就有测验并已用于实践出产。但铝及铝合金与镀层之间存在氧化物,铝及铝合金与金属镀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镀层有针孔和残存电镀液等要素,构成镀层结合力不良,长期运用会脱落甚至在镀后当即脱落,在表面处理范畴,铝及铝合金的电镀工艺还处于探究阶段,长久以来无实质性打破,至今没有构成完善,老练的工艺。镀层结合力不牢是铝及铝合金的电镀质量和产品合格率仍是职业瓶颈。
二.传统铝及铝合金电镀
铝及铝合金在电解液中电解可构成镀层,但镀层结合力不牢,易剥离。因而,可先将铝在含有锌氧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堆积镀层再进行电镀,这一办法既为锌置换法或堆积法。也可先在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经过阳极氧化电源得到一层很薄的多孔氧化膜,在进行电镀。
2.1 惯例铝及铝合金电镀的工艺流程
铝及铝合金电镀工艺流程有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3部分组成。镀前处理是关系到电镀产品质量好坏的最要害工序,其主要意图是除掉铝及铝合金表面的油脂,天然构成氧化膜及其他污物。
惯例的一般工艺流程为:脱脂-水洗-减蚀-水洗-酸洗-水洗-活化-水洗-一次浸锌-水洗-退锌-水洗-二次浸锌-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
也有选用波的阳极氧化膜替代浸锌工艺后在进行后续电镀。
2.2 传统前处理工艺中存在的缺乏
1.工艺流程长,工序多。
2.工艺杂乱,操作规模窄,各工艺参数有必要严格控制。
3.工艺适用规模不广,不同牌号的铝合金前处理工艺不能相同,有必要依据铝合金的牌号调整前处理工艺。
4.在严格控制前处理工艺的前提下,电镀产品的合格率很低,普通装饰性电镀的合格率为85%~90%,功能性电镀的合格率为60%~70%。
5.各工序溶液的适用寿命短,处理周期短。
因为铝及铝合金传统前处理赞同普遍存在以上缺乏,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三.改进通用型铝及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工艺
脱脂碱蚀二合一-水洗-酸洗-水洗-去灰-水洗-碱性活化-浸锌-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
四.实践总结
新工艺针对现在铝合金电镀的实践缺点,结合铝合金自身教特殊的物理化学功能,在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详细如下长处:
1.工艺流程短,经过选择性的溶解铝合金表面层的其他金属来进步铝合金表面的纯度,是镀层结合力进步。
2.最先用碱性活化替代酸性活化工艺来彻底清除率合金在镀前处理过程中表面残留的硅及硅胶,有用进步镀层结合力。
3.碱性活化后无需水洗而直接浸锌,可防止酸性活化后经水洗再二次浸锌时在空气中露出而构成氧化层。
4.只需一次简略浸锌即可,镀层结合力显着优于二次浸锌及杂乱的多元有浸锌工艺。
5.工艺的通用性广,简直运用于一切牌号的铝合金电镀前处理。
6.产品电镀一次性合格率显着高于传统工艺。若单纯镀层的结合力好坏评价,则产品的合格率挨近100%。
7.实践出产中的工艺操作简略,便利。
8.长期大规模龙门自动出产线实践出产证明,改进后的新式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很安稳。
9.便利在传统铝合金电镀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改进。
10.运用浩成铝氧化电源,可到达快进步上膜速度,缩短上膜时刻,节省资源,到达节省本钱之成效。
铝制材料喷涂前处理工艺控制
2018-12-29 09:42:53
铝材喷涂前处理的工艺流程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如厂房条件即空间位置大小、工件材质(冷轧板、热轧板、镀锌板、铝合金、玻璃钢等)、工件表面状况(锈蚀、防锈油、杂物)、生产批量、质量要求等选择。不同的生产厂家采用的流程不尽相同。如客车生产的整体流程及质量要求基本相同,前处理流程一般有以下两种: 1、制件前处理 典型的工艺流程: 预脱脂→脱脂→水洗I→酸洗→水洗II→中和→水洗III→表调→磷化→水洗IV→钝化 厂家可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作为制件前处理,酸洗除锈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前处理过程中,最好将锈蚀件和非锈蚀件分开,锈蚀件进行酸洗,非锈蚀件最好不要进行酸洗。 2、产品前处理 产品前处理是将整个产品浸入槽液中进行表面处理,目前已有不少厂家采用。工序间转移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比较先进的是采用PLC程序自动控制,能实现工序间自动转移。一般流程为:脱脂→水洗→表调→磷化→水洗。 喷涂前处理的常用设备是喷淋式联合清洗机,其清洗原理是借助于喷射机械力和化学作用,来完成去油、磷化、钝化、清洗等工艺过程。 喷淋式联合清洗机典型工序是:脱脂、水洗、表调、磷化、钝化、水洗、纯水洗。 其结构特点是:前处理生产线各工序喷淋管布置在隧道内,喷淋由各液槽的泵来提供。各工序间都有门洞板隔开,以防窜液。各加热液槽的加热形式有槽内和槽外。内加热器有排管、蛇形管、波纹板等;外加热器有列管、板式加热器等。加热介质有热水、蒸汽、导热油等。在脱脂、磷化工序分别设有除油系统和除渣系统。为防止各加热段隧道顶部及门洞处溢出蒸汽,在隧道顶部设有排风机。 各工艺控制要素分述如下: 1、脱脂 脱脂机理是通过脱脂剂对各类油脂的皂化、加溶、润湿、分散、乳化等作用,从而使油脂从工件表面脱离,变成可溶性的物质或被乳化、分散而均匀稳定地存在于槽液内。脱脂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脱脂后工件表面不能有目视油脂、乳浊液等污物,水洗后表面应被水完全润湿为标准。脱脂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游离碱度、脱脂液的温度、处理时间、机械作用和脱脂液含油量等因素: (1)游离碱度(FAL) 脱脂剂浓度适当才能保证最佳效果。一般只需要检测脱脂液的游离碱度,FAL过低,除油效果相对较差;FAL过高,不仅造成材料浪费,也给后道水洗增加负担,严重者还会污染后序的表调和磷化。123后一页
铝及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工艺的改进
2019-03-11 09:56:47
一.前语 铝及铝合金表面电镀各种金属后,可显着进步其表面的物理或化学功能,以铝及铝合金做导体时,在其表面电镀银可进步表面或电触摸部位的电导率;为使铝简略焊,在其表面电镀铜,镍或锡;为进步其耐磨性,在其表面电镀厚硌。在装饰性方面,实践上大多是电镀硌。 铝及铝合金表面电镀,很早以前就有测验并已用于实践出产。但铝及铝合金与镀层之间存在氧化物,铝及铝合金与金属镀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镀层有针孔和残存电镀液等要素,构成镀层结合力不良,长期运用会脱落甚至在镀后当即脱落,在表面处理范畴,铝及铝合金的电镀工艺还处于探究阶段,长久以来无实质性打破,至今没有构成完善,老练的工艺。镀层结合力不牢是铝及铝合金的电镀质量和产品合格率仍是职业瓶颈。 二.传统铝及铝合金电镀 铝及铝合金在电解液中电解可构成镀层,但镀层结合力不牢,易剥离。因而,可先将铝在含有锌氧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堆积镀层再进行电镀,这一办法既为锌置换法或堆积法。也可先在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经过阳极氧化电源得到一层很薄的多孔氧化膜,在进行电镀。 2.1 惯例铝及铝合金电镀的工艺流程 铝及铝合金电镀工艺流程有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3部分组成。镀前处理是关系到电镀产品质量好坏的最要害工序,其主要意图是除掉铝及铝合金表面的油脂,天然构成氧化膜及其他污物。 惯例的一般工艺流程为:脱脂-水洗-减蚀-水洗-酸洗-水洗-活化-水洗-一次浸锌-水洗-退锌-水洗-二次浸锌-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 也有选用波的阳极氧化膜替代浸锌工艺后在进行后续电镀。 2.2 传统前处理工艺中存在的缺乏 1.工艺流程长,工序多。 2.工艺杂乱,操作规模窄,各工艺参数有必要严格控制。 3.工艺适用规模不广,不同牌号的铝合金前处理工艺不能相同,有必要依据铝合金的牌号调整前处理工艺。 4.在严格控制前处理工艺的前提下,电镀产品的合格率很低,普通装饰性电镀的合格率为85%~90%,功能性电镀的合格率为60%~70%。 5.各工序溶液的适用寿命短,处理周期短。 因为铝及铝合金传统前处理赞同普遍存在以上缺乏,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三.改进通用型铝及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工艺 脱脂碱蚀二合一-水洗-酸洗-水洗-去灰-水洗-碱性活化-浸锌-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 四.实践总结 新工艺针对现在铝合金电镀的实践缺点,结合铝合金自身教特殊的物理化学功能,在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详细如下长处: 1.工艺流程短,经过选择性的溶解铝合金表面层的其他金属来进步铝合金表面的纯度,是镀层结合力进步。 2.最先用碱性活化替代酸性活化工艺来彻底清除率合金在镀前处理过程中表面残留的硅及硅胶,有用进步镀层结合力。 3.碱性活化后无需水洗而直接浸锌,可防止酸性活化后经水洗再二次浸锌时在空气中露出而构成氧化层。 4.只需一次简略浸锌即可,镀层结合力显着优于二次浸锌及杂乱的多元有浸锌工艺。 5.工艺的通用性广,简直运用于一切牌号的铝合金电镀前处理。 6.产品电镀一次性合格率显着高于传统工艺。若单纯镀层的结合力好坏评价,则产品的合格率挨近100%。 7.实践出产中的工艺操作简略,便利。 8.长期大规模龙门自动出产线实践出产证明,改进后的新式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很安稳。 9.便利在传统铝合金电镀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改进。 10.运用浩成铝氧化电源,可到达快进步上膜速度,缩短上膜时刻,节省资源,到达节省本钱之成效。
铝以及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工艺改进
2018-12-29 13:37:12
铝及铝合金表面电镀各种金属后,可明显提高其表面的物理或化学性能,以铝及铝合金做导体时,在其表面电镀银可提高表面或电接触部位的电导率;为使铝容易焊,在其表面电镀铜,镍或锡;为提高其耐磨性,在其表面电镀厚硌。在装饰性方面,实际上大多是电镀硌。 铝及铝合金表面电镀,很早以前就有尝试并已用于实际生产。但铝及铝合金与镀层之间存在氧化物,铝及铝合金与金属镀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镀层有针孔和残存电镀液等因素,造成镀层结合力不良,长时间使用会剥落甚至在镀后立即剥落,在表面处理领域,铝及铝合金的电镀工艺还处于探索阶段,长久以来无实质性突破,至今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工艺。镀层结合力不牢是铝及铝合金的电镀质量和产品合格率仍是行业瓶颈。 二.传统铝及铝合金电镀
铝及铝合金在电解液中电解可形成镀层,但镀层结合力不牢,易剥离。因此,可先将铝在含有锌氧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沉积镀层再进行电镀,这一方法既为锌置换法或沉积法。也可先在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通过阳极氧化电源得到一层很薄的多孔氧化膜,在进行电镀。 2.1常规铝及铝合金电镀的工艺流程
铝及铝合金电镀工艺流程有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3部分组成。镀前处理是关系到电镀产品质量优劣的最关键工序,其主要目的是除去铝及铝合金表面的油脂,自然形成氧化膜及其他污物。 常规的一般工艺流程为:脱脂-水洗-减蚀-水洗-酸洗-水洗-活化-水洗-一次浸锌-水洗-退锌-水洗-二次浸锌-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 也有采用波的阳极氧化膜取代浸锌工艺后在进行后续电镀。 2.2传统前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不足 1.工艺流程长,工序多。 2.工艺复杂,操作范围窄,各工艺参数必须严格控制。 3.工艺适用范围不广,不同牌号的铝合金前处理工艺不能雷同,必须根据铝合金的牌号调整前处理工艺。 4.在严格控制前处理工艺的前提下,电镀产品的合格率很低,普通装饰性电镀的合格率为85%~90%,功能性电镀的合格率为60%~70%。 5.各工序溶液的适用寿命短,处理周期短。 由于铝及铝合金传统前处理同意普遍存在以上不足,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良。 三.改良通用型铝及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工艺
脱脂碱蚀二合一-水洗-酸洗-水洗-去灰-水洗-碱性活化-浸锌-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12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