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上海有色 > 有色金属产品库 > 水雾化铁粉 > 水雾化铁粉百科

水雾化铁粉百科

水雾化纯铜粉

2017-06-06 17:50:05

水雾化纯铜粉是既还原铜氧化法、电解法之后最后的置换铜的方法。    铜粉是粉末冶金制品生产使用的重要原料。国际工业性铜粉的生产开始于2O世纪2O年代,当时使用的生产方法为还原铜氧化法和电解法。5O年代以后,国际上出现了新的铜粉生产方法— — 置换沉淀法和水冶法,后来,又出现了雾化法 。    在铜粉生产方面,能够替代电解法的,当首推雾化制粉法。水雾化制粉,加上氧化还原等后续处理工艺,成功研制开发了符合环保需要的低松装密度雾化铜粉。    雾化铜粉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电解铜块—熔炼—雾化—氧化---还原---破碎---抗氧化处理----筛分---合批—成品    1 .雾化    工业化的雾化铜粉生产分气雾化法和水雾化法两种。生产实践证明,水雾化生产效果比气雾化好。    2. 氧化    氧化过程对生产高性能低松装密度铜粉的影响极大。在生产中发现,氧化方式、氧化时间及氧化温度对粉末的氧化效果影响很大。特别是在相同的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条件下,氧化方式对氧化效果的影响尤其大。    氧化方式分为静态及动态两种方式。静态氧化时,铜粉氧化速度十分缓慢,而且容易结块;动态氧化则不然,故其氧化效果甚佳。如在5000C/3h条件下,静态氧化铜粉动态氧化含氧量7.5%,松装密度3.80g/cm3; 动态氧化铜粉含氧量18.7%,松装密度2.32g/cm3。当然,  在氧化过程中,适当的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也很重要,这里不再论述。    3. 还原    还原过程相对比较简单,还原温度一般为4OO一6O0℃ ,时间60—120min。    4 .破碎    还原后的铜粉,呈块状,有时板结严重,需要破碎。但须注意,破碎方式对成品的松装密度影响很大,它能直接影响成品的成形性能。普通滚动球磨,仅只磨15~30min,就会使松装密度从2.49g/cm3提高到3.3g/cm3。为了克服该问题,使用专业的破碎装置,使用时不会提高粉末的松装密度,而且破碎效率高,效果十分理想。    5 .抗氧化处理    铜粉由于自身特点,容易氧化,我们采用自己开发的氧化剂处理后,其抗氧化效果可达2年之久。水雾化纯铜粉,其微观形状为珊瑚不规则状,比表面发达,成形性好,能够替代电解铜粉。 

铋矿三氯化铁浸出-铁粉置换法

2019-01-31 11:06:17

流程由6道工序组成:铋矿的浸出与复原;铁粉置换沉积海绵铋;氧化再生;海绵铋熔铸粗铋;粗铋火法精练;铋浸出渣中有价金属的选矿收回。浸出进程的首要反响如下:浸出液经加铋矿复原,使溶液中残存的三价铁复原为二价。加铁粉,沉积出海绵铋,经过氧化,再生三价铁。 此法在工艺上比较老练,铋的浸出率高(渣计98%~98.5%),综合利用好,污染较小,为进步铋资源的综合利用供给了一种有用的途径。但此工艺材料耗费比较高,1t海绵铋耗用工业1.5~1.8t,氧气0.4~0.5t,铁粉0.5~0.6t。因为选用铁粉置换和再生技能,铁和氯离子在溶液中的堆集不容忽视,废液排放量大,浸出液中因为离子浓度相对较高,黏度较大,渣的过滤和洗刷较为困难。工艺流程见图1。图1  铋锡中矿浸出-铁粉置换提铋工艺流程图

氧化铁皮的综合利用:可用于制取还原铁粉等

2019-02-26 11:04:26

轧钢厂在轧制进程中轧件表面所发生的氧化铁皮,含铁量很高。我国钢铁职业每年要抛弃很多的氧化铁皮,完成对这些氧化铁皮的综合使用无疑是一个很有含义的节能降耗作业。依据现在的研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氧化铁皮的综合使用。 (1)用于出产海绵铁或制取复原铁粉。 海绵铁可用作炼钢用废钢缺少的一种弥补,跟着电炉产钢量的不断上升,海绵铁越来越显得重要。用矿粉出产海绵铁因为设备出资大及工艺杂乱,现在在我国仍难以取得迅速发展。选用恰当的工艺流程,可以用煤粉复原氧化铁皮,出产出w(Fe高,含杂质量低且成分安稳的海绵铁,比用矿石出产的海绵铁(常含脉石杂质)更适合作优质废钢运用。 氧化铁皮也可用来制取复原铁粉。氧化铁皮制作复原铁粉的出产进程大体上分为粗复原与精复原。经粗复原进程将氧化铁皮在约1100℃下复原到w(Fe>95%,w(C 氧化铁皮可用来出产作为粉末冶金质料用的复原铁粉。氧化铁皮被复原成含w(Fe98%以上的海绵铁,经清渣、破碎、筛分磁选后,进行精复原,出产出合格的复原铁粉。然后进入球磨机细磨,经分级筛得到不同粒度的高纯度铁粉。粒度较细的铁粉用于制作设备的要害部件,只需压模,即可一次成型,取得强度高、耐磨、耐腐的部件,可用于国防工业、航空制作、交通运输、石油勘探等重要职业。粒度较粗的铁粉可用于出产电焊条。 (2)用作烧结辅佐含铁质料或炼钢助熔化渣剂。 氧化铁皮中FeO含量最高达50%以上,是较好的烧结出产辅佐含铁质料,理论核算结果标明,1kgFeO氧化成Fe2O3可放热1973焦耳。烧结混合猜中配加氧化铁皮后,因为温度高,烧结进程充沛,因而烧结出产率进步,固体燃料耗费下降。出产实践标明,8%的氧化铁皮即可增产2%左右。宝钢使用氧化铁皮作为辅佐材料,在混匀矿中配加氧化铁皮,一方面,因为氧化铁皮相对粒度较大然后改进了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另一方面,氧化铁皮在烧结进程中放热然后下降了固体燃料耗费。 别的。使用氧化铁皮可作为助熔剂,用于矿石助熔,应用于转炉炼钢。氧化铁皮用作助熔化渣剂是一种高功率的冶炼助熔材料,可以进步炼钢功率,下降焦、煤的耗费,延伸转炉炉体的运用寿命。 (3)代替钢屑冶炼硅铁合金或代替废钢用于电炉炼钢。 钢屑是冶炼硅铁合金的重要原材料,我国每年用于冶炼铁合金的钢屑量在200万吨左右,而钢铁职业每年抛弃的氧化铁皮约1000万吨。现已开宣布用氧化铁皮代替钢屑冶炼硅铁合金的新工艺,并取得了杰出的经济效益。 电炉炼钢需求废钢作质料,对废钢铁料的要求较严,但这种废钢铁数量少,报价高,直销缺乏。以报价低廉且来历广泛的氧化铁皮、渣钢等废料作为主要质料,替代量少价高的废钢,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铁粉分类及应用

2019-01-03 09:36:51

铁粉,尺寸小于1mm的铁的颗粒集合体。颜色:黑色。是粉末冶金的主要原料。按粒度,习惯上分为粗粉、中等粉、细粉、微细粉和超细粉五个等级。粒度为150~500μm范围内的颗粒组成的铁粉为粗粉,粒度在44~150μm为中等粉,10~44μm的为细粉,0.5~10μm的为极细粉,小于0.5μm的为超细粉。一般将能通过325目标准筛即粒度小于44μm的粉末称为亚筛粉,若要进行更高精度的筛分则只能用气流分级设备,但对于一些易氧化的铁粉则只能用JZDF氮气保护分级机来做。铁粉主要包括还原铁粉和雾化铁粉,它们由于不同的生产方式而得名。铁粉 纯的金属铁是银白色的,铁粉是黑色的,这是个光学问题,因为铁粉的比表面积小,没有固定的几何形状,而铁块的晶体结构呈几何形状,因而铁块吸收一部分可见光,将另一部分可见光镜面反射了出来,显出白色;铁粉没吸收完的光却被漫反射,能够进入人眼的可见光少,所以是黑色的。 铁粉的应用 粉末冶金工业中一种最重要的金属粉末。铁粉在粉末冶金生产中用量最大,其耗用量约占金属粉末总消耗量的85%左右。铁粉的主要市场是制造机械零件,其所需铁粉量约占铁粉总产量的80%。

矿物中提取氧化铁

2019-02-25 10:50:24

现在国内外首要选用化学法出产a-氧化铁,产品用于永磁和软磁铁氧体材料。在化学法出产中,因为含铁质料的来历不同,其杂质品种和含量则不同,在同一出产工艺的条件下,不免呈现氧化铁质量的差异,然后影响铁氧体器材的出产。而天然矿藏赤铁矿的晶体结构安稳,在同一矿床中矿石的化学组分、含杂质品种根本相同,因而从赤铁矿矿石中提取6t一氧化铁,有较好的安稳性和共同性。 1氧化铁的制备工艺 1.1 a-Fe203粗精矿的提取 经过调研,选定安徽某矿山的赤铁矿作为矿源产地,其首要矿藏为赤铁矿和石英。它们之间比重差较大,可选用重选别离。此外,该矿石中,强磁性矿藏较少(磁铁矿约占1~2),选用磁选丢掉部分尾矿,再进行重选,可削减铁矿藏在重选中的丢失。依据原矿石细度实验和不同磁场强度实验,宜选用磨细度~200目6O,磁场强度6.366×106A/m的产品进行摇床重选,可获得较佳的粗精矿。 1.2 a-Fe203粗精矿的深加工 流程所提取的氧化铁在纯度、杂质含量等方面尚不契合要求,为进一步下降Si、Mg等有害杂质,仅靠物理分选已很难到达,深加工考虑了运用挑选性溶解,使杂质元素得到有用消除。经过实验,发现选用含氟溶剂时,能明显地下降Si02而不损创伤a-Fe2o3。与此同时,在屡次洗刷倾析时,稀释的水溶液中还带走了部分被胶凝吸附的杂质,以及细微的飘浮物,使其它杂质含量如钙、镁等随之下降。因而,对挑选性溶解进行了相关扩展实验,断定工艺条件: 1.3制品制备 经过深加工的口-Fe203精矿,其纯度、杂质含量根本合格,但粒度须进一步细磨,经过多计划的比较,挑选Co6—1型砂磨机进行湿磨5h,再经离心机脱水甩干、烘干、破坏、包装,即制得制品氧化铁。 2产品质量 2.1产品杂质元素含量 经过对赤铁矿的分选工艺处理和终究粗精矿的深加工处理,得到了口-Fez含量达99.68%的产品,经检测其杂质元素含量。该纯度和杂质含量根本契合出产铁氧体器材所需氧化铁的要求。 3结语 因为天然矿藏赤铁矿在自然界散布广泛,储量较大,在相同地质条件下的矿藏理化性质比较共同,就可以用同一工艺大量出产安稳性、共同性较好的优质氧化铁,为铁氧体器材供给较为抱负的原材料。

还原铁粉让普通铁精粉身价倍增

2018-12-13 10:31:09

日前,记者从辽宁北票盛隆粉末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用高科技把普通铁精粉加工成还原铁精粉,使普通铁精粉成为身价倍增的高附加值产品。目前,还原铁粉的国内市场价格为每吨4800元-18000元。(据2006年6月26日报道,国内部分地区铁精粉采购价格分别为承德580-590(含税)元/t、霍邱660-670(含税)元/t 、本溪510-520 (含税)元/t )         北票盛隆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前身是生产普通铁精粉的北票铁矿。2000年,该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铁矿资源和自己较强的采矿、选矿生产能力,引进和采用乌克兰先进技术,并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实现了初级资源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的转型,开发出了还原铁粉、铝镍合金粉等一系列附加值较高的冶金新产品。2002年,该公司开始生产还原铁粉,目前已达到9000吨的年生产能力,产品主要供给“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同时出口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还原铁粉是用高科技把含铁量66%以上的普通铁精粉,经过加工成海绵铁、粉碎、磁选、两次还原、筛分等工序提纯,使其变成含铁量达到99%以上的纯铁粉,粒度可达到100-500网目。还原铁粉可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家电零部件制造、金刚石工具、钢结硬质合金以及高端电子产品软磁性材料等领域;用还原铁粉制成的各种零部件,能够做到无机械切削加工或极小量机械切削加工的特点,使下游各类制造业节约能源和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来源:世纪金山网

废弃镍资源的再利用:雾化法生产镍粉

2018-12-14 15:07:37

我国镍资源相当稀少,利用低成本的废弃镍网、片角料生产高纯度、高附加值、经济效益可观的超细镍粉不仅可变废为宝,还减少环境污染。   据专家介绍,一般情况下由于镍网、片角料网眼不容易形成磁场,会造成炉温升温困难,达不到镍熔化温度或者原材料因酸液长期浸泡含有杂质,造成原材料酸性纯度不高;还因为出料率低度造成镍粉纯度不高、目数低等总是而该技术恰好解决了这些难题。   专家还指出,该技术用纯度较低的废弃镍网、片及边角料经熔融雾化法生产高纯度微米级镍粉,是一项既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又能将资源再生得用的环保衫技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该项目采用的生产技术解决了废弃镍网在中频炉内因磁场屏蔽而造成的升温困难,通过添加适量的纯化剂,提高了产品纯度,成功地生产出了高纯度微米级镍粉,具有创新性,有独立知识产权,实现了废弃镍资源的综合利用,该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但专家同时强调,如何把产品进一步开发为纳米级产品才是今后研究的关键。.

含铁粉矿球团化制备工艺研究

2019-01-24 09:36:35

近年来,随着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钢铁冶金生产中产生的含铁粉矿也随之迅速增长。主要包括烧结粉尘、高炉粉尘及尘泥、转炉粉尘、电炉粉尘、轧钢皮及尘泥等,这些粉矿的含铁量比较高,是一种可循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此外,金属矿在开采过程中也会产生粉矿,对这些含铁粉矿资源的再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很多球团厂和钢铁企业均对如何利用含铁粉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2]。 在含铁粉矿利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生产出来的球团抗压力太低,满足不了球团进入高炉冶炼的要求。②制备工艺过程中的粘结剂对原材料要求高,含铁矿粉本身来源复杂,严格要求是不可能的,甚至有的粘结剂还要求原料中要加入一定量的含铁90%以上的金属粉才能固化,这就失去了利用矿粉的意义。③球团的固化时间太长,有的需要几十个小时固化时间、或几十天的养护才能产生抗压力,没办法实现批量生产。 本研究拟开发一种简单可靠、适应性广的球团生产工艺,并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生产成本低、便于操作等优点;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粘结剂的烘干温度要低,加热时间要短,能源消耗要少,不污染环境,所以首先研制了新型粘结剂。已有不少关于球团用粘结剂的研究[3-6],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粘结剂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获得了新的无机、有机复合粘结剂,以此为基础,对加热固化制度工艺也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粘结剂的合适加入量及粘结剂对不同矿粉原料的适应性,以获得能用于实际工业生产的含铁粉矿的球团化制备工艺。 一、试验条件与方法 (一)原材料 1、粘结剂,采用自制无机有机复合粘结剂(简称粘结剂)。 2、含铁粉矿,来自攀枝花某企业,其化学组成见表1。(二)试验过程 每次称取含铁粉矿原料500g,试验采用人工配料混合,试样加压成型是在万能压力试验机上进行。加压成型压力为30000N/个,每个球团用料30g,直径为25mm。粉矿加压成型后放在加热炉中进行烘干固结,最后测其径向抗压力。其径向抗压力与实际工业生产中对辊压块法生产的椭圆球团两端点间的力更接近,所以在试验中,都是采用的测试试样的径向抗压力。试验过程如图1所示。 (三)抗压力测试 试样为直径25mm,高20mm的圆柱体,每种条件下制作5个试样进行抗压力测试,去掉最高、最低值,取其余3个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条件下的抗压力值。 (四)所用仪器与设备 加压设备为YE-30型液压式压力试验机,烘干设备为TMF-4-3型陶瓷纤维高温炉,抗压力检测设备为CMT5105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加热固化制度对球团抗压力的影响 所用粘结剂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固化,因此加热固化制度是球团制备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通过查阅文献,采用自制的无机有机复合粘结剂,首先在固定12%粘结剂用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加热固化温度,进行试验,其固化温度对球团抗压力影响的试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将试样从室温直接加热到加热固化温度并保温1h的条件下,加热固化温度从300,400,500℃,变化到800℃的过程中,试样的径向抗压力是依次增大的,在500℃时达到最大值。当温度800℃时,径向抗压力反而降低了。所以采用500℃为此工艺较合适的加热温度。通过查阅文献,当球团试样加热到500℃左右时,球团试样中的粘土失去结构水,粘土变成了死粘土,相当于常见的泥通过烧制变成了砖瓦,从而表现出球团抗压力的提高。不仅如此,粘土向死粘土的转化,可使球团在雨水作用的条件下不会散开,而保持其力,有利于球团生产后的储存和运输,这对大批量生产球团的企业非常重要。 试验过程中,发现水分对粘结剂的固化作用产生影响,所以设计了在加热固化过程中的一个除水的过程,在105℃时保温0.5h,以除去试样中的水分(表3)。 从表3可见,在105℃保温0.5h后,球团试样的径向抗压力明显提高。在105℃保温0.5h,可以除去球团试样中的水分,防止了水分对粘结剂的固化作用产生影响,所以抗压力就提高了。综上,加热固化温度从300,400,500℃,变化到800℃的过程中,试样的径向抗压力在500℃时均达到最大值。所以选定的最佳加热固化制度是球团在加热固化过程中先从室温升至105℃,让其在此保温0.5h后,再连续升温到500℃并保温1h。 (二)粘结剂加入量对抗压力的影响 在球团化的制备工艺中,球团抗压力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粘结剂的固化作用,所以粘结剂的加入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球团整体性能,也是进行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用相同的加热固化工艺,采用不同的粘结剂加入量,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从表4可见,随着粘结剂加入量的增加,球团试样的径向抗压力会相应提高。当粘结剂用量为12%时径向抗压力过到最大值。继续增加粘结剂的用量,当增加到14%时径向抗压力反而有所降低。在球团中,径向抗压力的产生主来源于粘结剂在加热固化过程中形成的粘结膜。所以当粘结剂用量增加,形成的粘结膜球团的数量也会相应增加,球团的抗压力会提高。但当粘结剂用量达到14%时,粘结剂的量早已达到饱和状态,多的粘结剂无法再继续形成粘结膜,反而增加了球团中的水分,影响了粘结剂的加热固化效果,导致其抗压力下降。在粘结剂的加入量为12%,先在105℃时保温0.5h,再连续升温到500℃并保温1h的条件下,在攀枝花某企业进行了球团中试生产试验,并用所生产的球团进行了转鼓指数测定,发现大部分转鼓指数在67%左右,最高的可达90%。 (三)不同粉矿条件下的抗压力 为了验证此球团化制备工艺的普适性,选用了3种不同的粉矿原料进行试验。①原料1。高铁粉36%,中加粉40%,转炉污泥24%,含铁量50.81%。②原料2。泥矿20%,中加粉30%,高铁粉30%,铁精矿20%,含铁量52.31%。③原料3。泥矿10%,中加粉50%,高铁粉40%,含铁量50.89%。 按粘结剂加入量为12%,烘干制度采用先在105℃时保温0.5h,再连续升温到500℃并保温1h的工艺方案,对以上3种不同的粉矿原料进行试验,结果见表5。从表4可见,3个不同的原料配比,按此工艺,其球团试样的径向抗压力最低为1.4153 kN,达到了使用的要求。该工艺对粉矿原料没有特别的要求,具有普适性,有很广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加热固化制度、粘结剂的加入量对含铁粉矿球团化力的影响试验,找到了一套合适的制备工艺。此制备工艺生产的球团径向抗压力较高,能满足进入高炉冶炼的要求;此制备工艺对含铁粉矿的原料没有严格的要求,具有普适性;在此工艺中,固化时间为2h左右,生产周期短,适合企业实现批量生产;为解决目前球团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奠定了基础。 三、结论 (一)试验研究表明,球团在加热固化过程中,先在105℃时保温0.5h,除去球团中的水分,再连续升温到500℃并保温1h的工艺方案,所生产的成品球团径向抗压力可从1.5731 kN提高到1.9122kN,成品球团还能抗水,便于工厂保存和运输。 (二)当粘结剂的用量在12%时,所制备的球团径向抗压力最大达到1.9122 kN,能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 (三)通过对不同含铁粉矿的试验研究表明,此工艺对粉矿原料没有特别的要求,具有普适性。 参考文献 [1] 甘勤.攀钢含铁尘泥的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金属矿山,2003(2):62-64. [2] 田昊,马晓春.烧结除尘灰混合炼钢污泥喷浆的工艺设计与应用[J].烧结球团,2005(4):34-36. [3] Eisele T C,Kawatra S K.A review of binders in iron orepelletization[J].Mineral Processing and Extractive Metallurgy Review,2003,24(1):90-98. [4] 刘新兵,杜烨.含有机粘结剂人工钠化膨润土在球团生产中的应用[J].烧结球团,2003,28(6):47-50. [5] 李宏煦,姜涛,邱冠周,等.铁矿球团有机粘结剂的分子构型及选择判据[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0,31(1):17-20. [6] 杨永斌.有机粘结剂替代膨润土制备氧化球团[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5):851-857.

雾化热解法制备活性氧化锌

2019-02-11 14:05:30

超细氧化锌是一种近年来开展的新式高功用无机产品,它具有了其本体块状物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异功能。现在氧化锌的制备办法首要有:直接沉淀法、均相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法、醇盐水解法、溶剂蒸腾法等。     雾化热解进程作为一种新式的超细粒子制备技能,遭到材料、化学工程、气溶胶、超导等范畴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本文以锌焙砂为质料,用NH3-NH4·HCO3-H2O系统作为浸出剂,经浸出-雾化热解-锻烧制取活性氧化锌。     一、实验     (一)实验原理     锌焙砂的首要成分为ZnO,并伴有少数的ZnSO4、ZnO·SiO2、ZnO·Fe2O3及ZnS,在性系统中浸出时,锌焙砂中Cu、Ni、Cd、Co等杂质元素也生成合作物进入溶液,ZnO·SiO2、ZnO·Fe2O3及ZnS等不溶解,残留在渣中。     在净化进程中,因系统呈弱碱性,Cu、Ni、Cd、Co等杂质均易被锌粉置换除掉,净化后液选用并流式离心雾化枯燥器雾化枯燥,溶液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盘雾化成微米级液滴,当即与热风触摸,在枯燥器中呈螺线型运动,而且随同枯炎热分化进程。雾化后的每一个球形液滴能够作为一个反响器,其阅历三个阶段,首要因为NH3蒸腾温度低,在高温下NH3敏捷蒸腾,导致溶液中[Zn(NH3)m]2+合作物失去平衡,分出碱式碳酸锌前躯体,此阶段相当于蒸进程;第二阶段为水的蒸腾,粒子表面的水蒸气分压远大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枯燥进程持续进行,分压差为枯燥进程的推动力;第三阶段为降速阶段,粒子表面的水蒸气分压等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两者之间的分压差等于零,不再进行枯燥,可是此刻物料分化敏捷,而得到高活性氧化锌。     因碱式碳酸锌分化不彻底,将前躯体在马弗炉中锻烧,锻烧温度300~600℃,锻烧时刻30~60min,而得到高活性氧化锌。     (二)试剂及试料     (25%~28%)、碳酸氢铵,分析纯;实验质料取自江西某炼锌厂的锌焙砂,其化学成分(%):Zn 53.17、S 2.58、Cu 1.03、Pb 1.48、Cd 0.09、Fe13.06、As 0.24、Sb 0.08。     (三)实验装置     浸出实验在1 L圆底三口烧瓶中进行,选用恒温磁力拌和器坚持稳定的反响温度,操控温度差错士1℃,拌和速度为450 r/mine     (四)实验及分析办法     每次取40 g氧化锌焙砂,按必定的液固比参加配好的及碳酸氢铵混合液,通过必定时刻的浸出后过滤,用EDTA滴定法分析滤液中Zn的浓度,核算Zn的浸出率。锌粉置换除杂反响所用锌粉粒度为145~175μm,在快速拌和下缓慢参加。净化液通过滤后在离心喷雾枯燥器中雾化、枯燥、分化得到中间产品,最终在马弗炉中煅烧得到活性氧化锌。以SEM、XRD等分析手法分析产品的粉体结构、描摹特征。     二、成果与评论     (一)浸出     1、 NH3/NH4+对Zn浸出率的影响     在总浓度8mol/L,液固比8∶1,温度35℃、时刻lh的条件下,调查NH3/NH4+对Zn浸出进程的影响,成果见图1。从图1可知,NH3/NH4+对Zn浸出率的影响显着,当NH3/NH4+从1∶1添加到2.5∶1时,Zn浸出率显着进步,通过预订的浸出时刻,Zn浸出率由75.96%添加到82.56%,当铵比持续增大,Zn浸出率缓慢下降。其原因首要是因为NH3/NH4+的改变,引起浸出液pH的改变,依据Zn浸出电位-pH图,pH的巨细直接影响ZnO的浸出进程,在NH3/NH4+=2.5∶1时,浸出液pH=12。因而断定浸出液NH3/NH4+=2.5∶1。图1  铵比对Zn浸出率的影响     2、液固比对Zn浸出率的影响     在总浓度8 mol/L、NH3/NH4+=2.5∶1、温度35℃,时刻1h的条件下,调查液固比对Zn浸出进程的影响,成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看出,液固比对Zn浸出率的影响非常显着,当液固比低于8∶1时,跟着液固比的添加,Zn浸出率显着添加;可是当液固比大于8∶1后,Zn浸出率改变不大。因而断定液固比为8∶1。图2  液固比对Zn浸出率的影响     3、总浓度对Zn浸出率的影响     在液固比=8∶1、NH3/NH4+=2.5∶1、温度35℃、时刻1h的条件下,调查总浓度对Zn浸出进程的影响,成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看出,总浓度对Zn浸出率的影响显着,当总浓度小于8 mol/L时,跟着总浓度的添加,Zn浸出率显着进步;可是总浓度大于8mol/L后,Zn浸出率改变不大。因而断定总浓度为8mol/L。图3  总浓度对Zn浸出率的影响     4、浸出时刻对Zn浸出率的影响     在总浓度8mol/L、NH3/NH4+=2.5∶1、液固比=8∶1、温度为35℃的条件下,调查浸出时刻对Zn浸出进程的影响,成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看出,浸出时刻对Zn浸出率的影响显着。在NH3-NH4·HCO3-H2O系统中,Zn浸出反响敏捷,在浸出时刻为10min时,Zn浸出率就到达72.28%,而且跟着时刻连续,浸出率快速进步,浸出40min时,Zn浸出率到达82%。当浸出时刻到60min,Zn浸出率到达82.34%,可浸Zn根本浸出彻底。     5、浸出归纳条件实验     依据以上实验成果,断定最佳浸出的归纳条件为:总浓度8 mol/L、NH3/NH4+=2.5∶1、液固比=8∶1,时刻1h。浸出液锌含量为54.34g/L,浸出率为82.56%,首要杂质元素含量(mg/L):Cu250、Pb 25.1、Co 0.52、Cd 31.6、Fe 3.3、As 0.43、Sb 0.15。按可溶性的氧化锌、硫酸锌核算,可溶锌浸出率大于97%。形成浸出率低的原因是焙砂中铁酸锌、硅酸锌含量较高。浸出液进行二次浸出,锌含量可到达97.62 g/L。图4  浸出时刻对Zn浸出率的影响     (二)净化     由上述成果可知浸出液中Cu、Ni、Cd、Co等杂质元素含量较高,本实验选用锌粉置换法除掉这些杂质,净化实验在高拌和强度下进行,选用的锌粉粒度为145~175μm,温度操控在50℃左右,反响时刻1h。在此条件下,溶液中Cu、Cd、Co、Fe等杂质均可被置换除掉,净化后液杂质元素含量(mg/L):Cu 0.32、Pb 0.79、Co 0.02、Cd 0.68、Fe 1.3、As0.06、Sb 0.0。Cu净化率到达99.87%,一起Co净化率为96.15%,净化后液中Fe含量为1.3 mg/L, 到达净化要求。     (三)雾化分化     雾化分化在并流式离心喷雾枯燥器中进行,溶液通过蠕动泵泵入雾化器中,经高速离心效果,将机械能转化成细微雾滴的表面能,而且在极短的时刻内完结蒸腾、水蒸腾、碱式碳酸锌的分出及分化进程。溶液的黏度及表面张力对雾化起阻止效果,其首要由物料的性质及组成操控。     雾化热解进程在人口温度为340℃,出口温度180℃以上,雾化转速为400n/s,进料速度为60mL/min;料液浓度为100g/L的条件下进行,产品进行SEM分析,成果如图5所示。从图5可看出,大部分为长度不大于2μm的针状物,其为前期跟着气蒸腾而分出的碱式碳酸锌,通过水分蒸腾枯燥分化而得的氧化锌。还有少部分为未彻底分化的前躯体,为表面润滑的实心球体。这是因为物料在枯燥器内与执风并行活动,目在枯燥器内只逗留20~30s,热风温度跟着水分的蒸腾直线下降,在出口温度仅能到达180℃左右,低于碱式碳酸锌的分化温度,所以有部分不能分化。图5  雾化分化粉体的SEM图     (四)煅烧     锻烧在马弗炉中进行,温度设定为400℃,时刻1h。锻烧后的粉末XRD谱图与ZnO的XRD标准卡片(JCPDS)对照分析标明,煅烧后制备的氧化锌微粒与JCPDS标准卡片相符,这阐明得到了六方晶系结构的氧化锌粉体,衍射峰都很尖利,而且几乎没有杂质衍射峰,阐明结晶程度和纯度都较高。     锻烧后描摹及粒度经电镜分析,其成果如图6~7。如图6所示,其间大部分针状物的描摹、粒度都没有发作显着的改变,少部分发作聚会现象。从图7能够看出,前躯体中的球形碱式碳酸锌则生成蜂窝状,增大了其比表面积。图6  400℃煅烧后针状ZnO粉体的SEM图图7   400℃煅烧后蜂窝状ZnO粉体的SEM     三、定论     (一)在总浓度8 mol/L,液固比=8∶1、NH3与NH4+的比为2.5∶1,温度35℃、时刻1h的条件下,一段浸出液锌含量为54.34 g/L,浸出率为82.56%,两段浸出液进锌含量可到达97.62 g/L,平均可浸锌浸出率到达97%以上;     (二)在性条件下,Fe根本不会浸出,浸出液铁离子浓度仅为3.3 mg/L,净化液中Co的净化率到达96.15%;     (三)在进口温度为340℃,出口温度为 180℃,雾化转速400n/s,进料速度为60mL/min,料液浓度为100g/L的条件下进行为行雾化热解,能够得到长度不大于2μm的针状活性氧化锌。可是因为温度不行,有部分前躯体没有分化彻底,有必要进行煅烧处理;     (四)前驱体在马弗炉中400℃煅烧1h后,为蜂窝状氧化锌。

利用磁选机提取河沙铁粉的工艺介绍

2019-01-16 17:42:18

由于近几年我国钢铁原料----铁精粉价格的攀升,河沙选铁的利润大幅度提高,专用机械----河沙选铁船、磁选机等系列选矿设备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中科公司生产的河沙铁粉提取磁选机有实际的应用效果。 这些选矿设备大致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磁选机将河沙中的磁性铁选出来。下面就具有代表性的设备--挖沙选铁船的构造、原理以及操作规程简介如下: 挖沙选铁船由浮体、链斗挖沙系统、筛分系统、磁选系统、尾沙排除系统、动力系统组成。 首先,河道里有水,我们的选矿设备必须要浮在水面上工作,因此我们用3.5-4毫米的钢板做成了浮体,根据挖沙深度的不同,浮体的宽度和长度都有相应的尺寸要求,一般宽度在1.5-2米之间,长度在16-32米之间。 另外,我们为了增加船的稳定性,两个浮体之间间隔了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5米左右。顾名思义,这套选矿设备的上料系统是链斗式的挖沙系统,河沙由链斗提上来以后,因为有大小不一的石子,为了保护磁选机的安全,必须经过筛分系统。根据河道的环境不同,一般来说,石子比较少、直径比较小的河道用自震式比较好,维修方便,节省动力(约3KW)。而石子很多,直径又比较大的河道就要用滚筒式的筛子了。经过筛分后的石子一般直接流入河道,如果有经济价值也可由传送带输送到岸上出售;河沙转入磁选系统。磁选系统主要是磁选机和水洗精选系统。 磁选机的磁表强度一般要达到3800-4500高斯,规格为750*2200-2400,这样配套才能达到90%的净选率。水洗的作用是提高毛铁粉的品位,一般可在30-45之间自由调节。尾沙排除系统的作用是将选去铁粉的尾沙排到远离本机械的地方,以保证本机械能正常的工作。一般有自流式、传送带式、抽沙泵式三种形式当然这也是根据河道的具体环境来定的。

雾化焙烧在制备高性能铁氧体材料方面的应用

2019-01-25 10:19:13

近年来,由于国防、科研、电子工业等方面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对高科技产品(如计算机、激光、微波等)的需求,对铁氧体电子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对其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性能铁氧体电子材料属于当今世界的高科技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国内对这一产业的开发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有很大差距。研究开发高性能铁氧体材料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巩固国防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某电子生产企业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试验,试制出具有世界同类产品性能的某类铁氧体电子材料产品,(该产品世界年需求量约& 万H 左右,世界市场价格为," 万元Y H),由于该产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需求量将会逐年提升,市场前景广阔,但实验室试制出的科技成果要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要转化为生产力及经济效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还有许多工作及技术难题尚待解决,实验成果的取得,只是该技术过程的关键一步。    铁氧体的制备大致可分为如下过程:配料———混合———预烧———成型———烧结———热处理。在以上过程中,配料、混合属于企业的专有技术,经过长期的研究及试验,对其工艺已比较熟悉;成型、烧结、热处理几个工艺过程,因与传统的的铁氧体材料制备过程基本一致,只是一些处理参数的异同,也已基本掌握;可对预烧这一工艺过程,尽管投入了不菲的人力物力、应用了多种方法、做了多种尝试、但未探索到有效的处理方法,结果很不理想———不能连续生产,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生产过程难以控制,设备及工作面占地大、投资高。因预烧工艺对该产品的质量性能影响极大,并直接影响后续工艺处理过程,所以对该工艺过程有多方面的严格要求。我院于2002年5~8月对预烧这一工艺过程进行了半工业化试验。    1、物料成分及试验要求    1.1、物料成分    该过程需处理的物料成分如下:    树脂27%、粉体28%、水45%(超纯水),其中,粉体为90%的Fe2O3及一定比例的Ni、Zn 等;粉体粒度 [next]     2.3、试验措施    在以上工艺流程中,有几个比较困难的技术难题:    (1)高温洁净空气的获取。要制取600~700℃的高温空气,对换热器的材质、加工制作都有较高要求;    (2)浆料的输送及雾化。由于制备的浆料黏稠度高,流动性差,故其在管道中的输送及雾化困难,且受热时易结块,堵塞管道及喷头;    (3)燃烧反应过程的动态控制。在该过程中,供给的热空气温度为600~700℃,浆料在燃烧时其树脂放出热量、水分蒸发吸收热量,另外高温燃烧室向周围环境有散热损失,要使浆料在600~800℃,下燃烧,故对其燃烧过程要严格控制,是一个动态控制过程,要保持其相对的热平衡,以保证雾化燃烧室温度在要求范围内;另外,要燃烧充分、不留残脂及水分,则要保证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及富裕的空气量。    (4)设备与投资控制的矛盾。由于对物料纯净度及设备使用寿命的要求高,则设备造价必然相对较高。因此要在保证满足要求的条件下,有效地降低成本。    经过详细计算、精心设计,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首先,高温洁净空气的获取,经过对经济效益及环境卫生方面的对比,决定采用重油作为燃料,选用高效可调燃烧机作为燃烧设备,燃烧的高温烟气进入换热器,对经过过滤的洁净冷空气加热至600~700℃,然后进入燃烧室;对于换热器要制取600~700℃高温空气这一要求,为提高换热效率及有效地降低成本,将换热器分成高温换热器及低温换热器两个,低温换热器先将冷空气预热至不超过500℃,高温换热器再将其最终加热到所需温度;由于低温换热器所占比重大,其对材质、加工制作的要求相对较低,就大大降低了换热器的成本。采用了高、低温换热器这一措施,既提高了换热效率、满足了换热要求,又有效控制了成本。[next]    其次,浆料的输送及雾化,由于其黏稠,流动性差,在方案设计时,即考虑尽量缩短输送管道长度及减少弯头数量以减少流动阻力;抬高储料桶安放位置标高,使其与喷头有一合理高差,能产生自流;对于喷头,经过调查与比较,高速离心雾化器是很好的选择,其技术参数为:喷雾盘直径120mm;转速18000r/min;水分最大蒸发量50kg/h。    许多生产企业的生产实践表明,该喷头对粘稠性物料的雾化效果极佳,且由于其高速旋转,产生负压,使管道及喷头不易堵塞。    第三,对于燃烧反应过程的控制,经过详细计算得知,浆料中树脂燃烧产生的热量,基本抵消水分气化蒸发吸收的热量,故要保证浆料在600~800℃燃烧,只要对燃烧室做好保温,尽量减少散热损失,并保证热源的供给即可。另外,在理论计算需要气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气量的供给,并对气体流速严格控制,以保证燃烧充分、不留残脂,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第四,为有效降低成本,对预烧工艺流程进行了多方案比选,并对每一台设备都进行了精心的定额设计,对整个工艺流程中不同的温度段,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采用了不同的钢材材质及加工要求。实践证明,这是投资控制的有效方法。    3、试验效果    试验及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案完全满足预烧这一工艺要求,工艺过程简洁,布置紧凑,生产过程可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可连续生产,燃烧完全、不留残脂,物料混合均匀、无偏析、无磁性,无污染,且由于产物为细粉状,从而省去了原工艺流程中的下一道工序———破碎及研磨工序,也避免了物料在破碎及研磨过程中被污染,保证了物料的纯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对该铁氧体材料的高性能要求。

铋矿三氯化铁浸出-水解沉铋法

2019-01-31 11:06:04

此法实质上是使用氯氧铋的水解性,在弱酸性溶液中水解铋氧络合物,生成氯氧铋白色沉淀物,制取氯氧铋精矿。 为使水解彻底,溶液pH值一般控制在2,这就要求很多的水稀释溶液,形成酸耗高、水耗大、试剂耗量大、铋回收率低、废水排放量大的缺陷。某小型铋冶炼厂曾选用此法出产氯氧铋精矿,但作用不抱负,其技能经济指标为:吨精矿耗工业800kg,铋回收率为60%~70%。

炼钢炉尘提取还原用铁粉重选技改实践

2019-01-21 18:04:35

一、前言 炼钢厂生产过程产生的含铁粉尘中含有15%~25%的金属铁粉,攀研院在“九五”攻关时,独立开发了一种新的生产工艺,采用球磨后重选将含铁粉尘中的金属铁粉与其它杂质分开,成功地生产出MFe达90%以上的还原用铁粉(后简称铁粉),主要用于钛白还原剂,成果于2001年就在冶炼厂很好的运行。 由于炼钢厂扩能和工艺优化,年污泥量增加1万多吨且污泥的品位大大降低,若按原生产工艺,达不到生产要求,因而根据现状对原工艺进行了技改。技改后,处理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各项指标均能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二、原因分析 (一)原料分析 铁粉的生产原料是在转炉炼钢过程中用湿式除尘器收集而来的粉尘,是一种理化性质极不稳定的人造矿物,并且在冶炼过程中还被焦油等杂质污染,以上这些原因对产品的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炉尘原料的物理性质随冶炼条件的变化而波动,其整体粒度细,其中-38um的粒级含量约占30%~35%,且粒度越细,金属铁品位越低。细粒级的存在由于其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而容易吸湿结块。对-38um粒级的物料,由于其粒度太细,普通的选别设备无法对其进行有效选别,同时粒度太细也很容易被氧化。这样,大量的低品位细泥占用了选别设备的处理空间,使其处理能力降低,同时也会影响分选精度,降低选别指标。 另外,由于炼钢的吹氧工艺优化和造渣剂的增加都影响了污泥的粒度和品位,污泥的品位越来越低且越来越细, 对选别设备要求就更高,采用原工艺生产就达不到生产要求。 (二)原工艺流程及存在的缺陷 1、原工艺流程  原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2、原工艺存在的缺陷 (1)一次摇选处理能力不够大:摇床为粗选设备,对现一年增加1万吨的污泥要进行粗选,处理能力是不够的。 (2)管磨机对矿浆研磨不充分:管磨机的入料浓度较低,且管磨机中的钢球装球率不高,钢球种类少只有一种小钢球,对矿浆的磨剥力度不够,使氧化物与金属铁不能有效的分离。 (3)管磨机电耗高:管磨机电机功率为37KW,每天4台管磨机就工作20小时那么4台管磨机光电耗一项就要2960度。 (4)二次摇选入料品位低:从管磨出来的料浆浓度较稀,也没经过选别直接进入摇床进行二次精选,粗精矿品位不高,导致二段选别效果不好,使最终的成品质量不稳。 三、解决措施 针对现有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对现有工艺进行了优化。 (一)新工艺流程 经改造后的新工艺流程(略) (二)改造措施 1、将一段摇床改为螺旋溜槽。 2、在一段摇床后增加了分级机,对一段粗精矿进行了浓缩。 3、将4台管磨机并联改为2台节能型球磨机串联,对球磨机钢球按要求进行配比。 4、在新增球磨机后增加一台磁选机。 四、改进效果 经过以上措施的改造,将一段摇床改为螺旋溜后,有效的增加了一段粗选的处理量,能将现有原料处理完,提高了铁粉的产量;在一段摇床后增加了分级机,对一段粗精矿进行浓缩,保证了二段球磨入料浓度,使二段磨矿更充分;将4台管磨机并联改为2台节能型球磨机串联,节约了电,同时增加了钢球配比,保证了矿浆得到有效的研磨,使氧化物与金属铁能有效的分离;在二段增加一台磁选机,对二段摇床的入料品位进一步提高,有效控制摇床的入料浓度和品位,使二段精矿品位较稳定且都符合要求;通过改造后,产品质量稳定,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五、结论 (一)通过技改后,有效的提高了污泥的处理量,进一步的降低了能耗。 (二)通过技改后,提高了铁粉的产量,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份额,达到了预想要求。

铋矿三氯化铁浸出-隔膜电积法

2019-01-31 11:06:04

为了简化流程,研讨用隔阂电积来替代图1流程中的铁粉置换和再生工序。其原理是在操控恰当电位的情况下,让铋在隔阂电解槽的阴极复原:阳极则发生铁的氧化反响:图1  铋锡中矿浸出-铁粉置换提铋工艺流程图 该流程的技能关键是电极电位的操控和溶液透过隔阂速度的操控。在阴极区,溶液中首要的阳离子是Bi3+、Fe2+和H+、在阳极区,溶液中首要的阳离子是Bi3+、Fe3+和H+,为使阳极区的三价铁不致在阴极放电而下降电流效率,应选用恰当的隔阂材料把阴、阳极分隔,阴极区液面应高于阳极区,并操控电解液的浸透速度,使流速与二价铁的氧化速度适当。 此工艺与-铁粉置换法比较,流程简略。但由于溶液中铁离子浓度较高,电积进程在电场力的效果下三价铁会不可避免地透过隔阂在阴扳复原,使电流效率下降(电流效率42%~50%),操作进程比较严厉。

水氯化法提金—氯化铁溶液浸出工艺

2019-02-14 10:39:39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分析了FeC13溶液浸出金的热力学。浸出金是氧化复原反响进程。因为反响:                                    Fe3+ + e-====Fe2+的标准复原电极电位E1ө =0.771 V。而                                   Au3+ + 3e- ==== Au的E2ө=1.420 V。因而,用Fe3+不能将Au氧化为Au3+。假如溶液中存在C1-,C1-可与Au3+络合生成AuC14-:                                 AuCl4-+3e- ==== Au+4C1-E3ө=0.994 V,因而在氯离子存在的条件下,Fe3+将Au氧化为AuC14-就较简单了。经过操控系统中参与反响有关物质的浓度,就能使浸出金得以完结,浸出反响为:                              Au+3Fe3++40- ==== AuC14-+3Fe2+    该反响对应的原电池电动势为:                                              RT         α(AuC14-)·  α3(Fe3+)         E = Eө(Fe3+/Fe2+)-Eө(AuC14-/Au)- ——In ———————————                                                                                3F            α4(Cl-)·α3(Fe3+)要使该反响从左向右自发进行,E有必要大于零。若取a (AuC14-)=10-2, a (Cl-)=10,不难算出,当a(Fe 3+)/a(Fe2+)>101.80时,E大于零。    在实际操作进程中这些条件是不难满意的,比方,在298 K下,当参加FeCl3使[Fe3+]=3 mol/L,调理[Cl-]=10 mol/L(FeC13电离C1-,浓度缺乏部分参加HCl或NaCl )。溶液中AuC14-浓度可达10-2.28mol/L。在整个反响进程中[Fe3+ ]/「Fe2+]>102.80。这样的成果关于工业生产是有价值的。热力学分析标明,只需操控必定的热力学条件,坚持满足的Fe3+和C1-浓度,在常温(25℃)下,pH为1.0时,即可用FeCl3溶液来浸出金。    相同,某些金属(Fe, Sn, Pb, Cu, Ag)硫化物、砷化物均可与反响,耗费FeC13,一起生成的S附在矿粒表面,构成一层硫膜,阻止浸出反响。再者,有机物质和粘土的存在对浸出也是晦气的。    近年来,美国呈现了200t/d规划的堆浸场,其工艺办法十分简洁,只需在地上挖一些平行的槽坑,堆一层矿石,喷一层浸出溶液,再堆一层矿石,喷一层浸出溶液,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堆淋作业完结,最终从槽中取出富液并从中收回金。这种办法适于处理低档次的金矿,但因为矿粉空隙小,渗透性差,因而金的浸出率不高。    别的,湖南有色金属研究所对龙山砷锑金矿渣焙砂选用FeCl3浸出,金浸出率达98%-99%。电堆积率为98% -99%,金总的收回率达96.54%。与化法比较,浸出率高出4%-6%,总收回率高出5.34%,浸渣中的含金量也从3-5g/t降至0.75-1.5g/t。

某低品位弱磁性氧化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2019-01-21 18:04:28

在我国已探明的铁矿资源中,弱磁性铁矿约占铁矿总储量的 65% ,其中鞍山式贫赤铁矿占弱磁性矿的一半以上。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富矿日益枯竭,贫矿入选比例逐年增大。因此,该类型矿床的开发利用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研究的氧化铁矿原矿品位仅为28.34%,通过对全磁选流程以及磁选 —阶段磨矿—反浮选流程的探索性实验 ,最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选别指标。 一、矿石性质 该矿床类型为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矿石类型以石英型镜铁矿、磁铁矿为主。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镜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其中TFe/FeO比值为6.23,属于氧化程度较深的贫铁矿石。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呈条纹、带状构造为主,分布较均匀,仅局部夹杂少量云母闪石类矿物。矿石的多元素及铁物相分析见表 1、表 2。二、全磁选流程试验 (一)磨矿粒度试验 将原矿分别磨到-200目占80%、85%、90%,然后进行弱磁选、弱磁尾矿强磁选试验,弱磁选场强为0.2T,强磁选试验采用Slon-100周期式脉动高梯度磁选机,背景场强为0.5T。其试验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当磨矿粒度为-200目80%~90%时,强磁精矿的品位为49.67%~54.28%,若将该精矿和弱磁精矿一起作为产品,将影响产品的最终品位。若进一步增加磨矿细度,不但会大幅度增加磨矿成本,还会造成磁铁矿的过磨,产品的最终回收率也得不到保证。综合考虑,确定磨矿粒度为-200目 85%。 (二)强磁尾矿扫选试验 根据以往经验,当磨矿粒度控制在-200目占85%左右时,有必要对强磁尾矿进行一次扫选以提高综合回收率。为此 ,进行了强磁尾矿扫选试验,其结果见表4。表4中,强磁精矿指强磁粗选和强磁扫选的混合矿样。(三)强磁精矿精选和再磨再选试验 将磨矿粒度为 -200目占 85%左右的强磁精矿(见表4)分别进行精选和再磨再选,其试验结果见表 5、表 6。注:强磁精矿再磨至-200目含量为95%。 从表5和表6可以看出,强磁精矿进行再选或再磨再选时,精矿品位虽有提高,但“跑尾 ”严重,尾矿品位偏高,金属损失量大,表明全磁选流程对该矿的选别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强磁精矿再磨-反浮选试验 (一)再磨粒度试验 参考国内处理“鞍山式”贫红铁矿石的经验 ,将强磁精矿进行再磨 —反浮选作业 ,其试验流程见图1,药剂制度为:MH850g/t、NaOH1250g/t,玉米淀粉1000g/ t、CaO500g/ t,矿浆温度 30℃。试验结果见表 7。从再磨粒度试验来看,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 ,浮选精矿的品位也有所提高,但回收率得不到保证;同时磨矿细度的增加 ,也会加大选矿成本。综合考虑这几方面的因素,磨矿粒度取-200目占95%较为合理。 (二)反浮选闭路试验 在再磨粒度为-200目占95%的条件下,对强磁精矿进行了反浮选闭路试验,其流程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8。四、综合流程试验 对比考虑全磁选和强磁精矿再磨-反浮选流程的选别效果,确定采用弱磁-强磁-阶段磨矿-反浮选联合工艺对该低品位弱磁性氧化铁矿进行选别,其数质量流程如图3所示。五、结语 (一)品位为28. 34%的氧化铁矿,通过弱磁—强磁选作业,只能得到品位为51. 82%~58. 00%的铁精矿,回收率为60.15% ~73. 70%;该产品再通过强磁或再磨—强磁选作业后,精矿品位提高幅度不大,产品回收率不足60%,表明全磁选流程对该矿的选别不理想。 (二)对弱磁尾矿采用“强磁—再磨—反浮选”工艺,不但将反浮选的入选品位提高了 28个百分点,并且抛弃了大约85%的尾矿,降低了再磨作业的处理量,大幅度降低了磨矿成本。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对贫弱磁性氧化铁矿反浮选前的预磁抛尾处理的功效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三)近些年来反浮选药剂不断涌现出新品种,选别的针对性也越来越强。本文在反浮选药剂的选择和用量上,都是借鉴前人的经验,如果在这两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选矿指标有望进一步提高。

主要硫化铜,硫化铁矿物及其可浮性

2019-02-12 10:08:06

自然界中含铜矿藏品种较多,已知的达170多种,但有工业价值的仅十几种。浮选处理的常见硫化铜矿藏列于表1。                 表1   常见硫化铜矿藏一览表  序号矿藏称号分子式含铜量(%)比重硬度1 2 3 4 5 6 7黄 铜 矿 辉 铜 矿 斑 铜 矿 铜    蓝 黝 铜 矿 砷黝铜矿 斜方硫砷铜矿CuFeS2 Cu2S Cu5FeS4 CuS 4Cu2S·Sh2S2 4Cu2S·AS2S3 3Cu2S·AS2S.334.5 79.8 63.3 66.4 52.1 57.5 48.34.1~4.3 5.5~5.8 4.9~5.4 4.6~ 6 4.4~5.1 4.4~4.5 4.4~4.53.5~4 2.5~3 3 1.5~2 3~4.5 3~4 3~3.5           简直一切的硫化铜矿石中都含有铁的硫化物,常见的硫化铁矿藏有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硫化铜矿石浮选的首要任务是将硫化铜矿藏与硫化铁和脉石别离。当矿石伴生有金、银等元素时,有必要考虑它们的概括收回。     首要硫化剂、铁矿藏的可浮性如下。     黄铜矿(CuFeS2)是我国最常见的铜矿藏,含铜34.57%。有原生的也有次生的,可浮性较好,在中性及弱碱性矿浆中,能较长时刻坚持其天然可浮性,但在强碱性(PH>11.5)介质中,因为表面结构受OH- 腐蚀,构成亲水性的氢氧化铁薄膜,会使可浮性变差。     浮选黄铜矿最常用的捕收剂是黄药和黑药,而硫氮类及硫酯类更具选择性。     黄铜矿在碱性矿浆中易受及氧化剂的按捺,过量的石灰或也可按捺黄铜矿。被按捺的黄铜矿可用硫酸铜活化。     辉铜矿(Cu2S)。含铜79.8%,是最常见的此生硫化铜矿藏,性脆易泥化,在酸性和碱性矿浆中都有较好的可浮性。比黄铜矿易氧化,氧化后有较多的铜离子进入矿浆,会活化其他矿藏或耗费药剂,构成分选困难。     辉铜矿的捕收剂首要是黄药。按捺剂是铁,在铜钼别离中国外常用氧化剂,矿浆加温及低温焙烧等工艺来按捺辉铜矿浮选辉钼矿。在铜铅别离中常用和锌铬合物混用按捺辉铜矿。对辉铜矿的按捺效果较弱,这是因为辉铜矿表面铜离子不断溶解并与效果,生成络离子下降了的按捺效果。[next]     斑铜矿(Cu3FeS4)。有原生和次生两种,因为斑铜矿中常含有黄铜矿,辉铜矿等固溶包体,其化学成分改变较大,Cu可为52%~65%。     斑铜矿的表面性质及可浮性,介于辉铜矿和黄铜矿之间,用黄药作捕收剂时,酸性及弱碱性介质中均可浮,当PH>10今后,其可浮性下降,在强酸性介质中,其可浮性也明显变坏。简单受按捺。     铜蓝(CuS)首要产于含铜硫化物的氧化矿石中,自然界散布少。在铜蓝的晶格结构中,Cu有Cu+和Cu2+两种,S也有单硫离子[S2]2-两种,所以铜蓝分子式合理的写法应是Cu2S·CuS。铜蓝的可浮性与辉铜矿类似。     砷黝铜矿(4Cu2S·AS2S2)属原生铜矿藏,硬度小脆性高,简单泥化和氧化。     用丁黄药浮选砷黝铜矿时,最适合的PH值11~12,介质调整剂用碳酸钠比用石灰好,因为当游离CaO高于400g/m时,对砷黝铜矿有按捺效果。     依据上面的分析,对硫化铜矿藏的可浮性,可用概括出如下几条规则:     (1)但凡含铁的铜矿藏,如黄铜矿、斑铜矿等,可浮性类似,在碱性矿浆中易受和石灰按捺,所以铜硫别离较难,要求严格控制和石灰的用量。     (2)但凡不含铁的铜矿藏,如辉铜矿、铜蓝,可浮性类似,、石灰对它们的按捺效果较弱,所以在铜硫别离时可用参加很多石灰去按捺黄铁矿,而不至于严重影响铜矿藏的可浮性。     (3)硫化铜矿藏的可浮性,遭到结晶粒度、嵌布粒度和原生次生等要素的影响。结晶及嵌布过细的,比较难浮。次生硫化铜矿简单氧化,氧化后比原生铜矿难浮。     (4)黄药类捕收剂阴离子,首要与矿藏表面的Cu2+发作化学吸附,铜含量高的矿藏,其表面含Cu2+亦多,易与黄药效果。可浮性好,而且较易取得高品尝的精矿。常见的硫化铜矿藏可浮性次第为: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     黄铁矿(FeS2)含S53.45%,是散布最广的一种硫化物,简直各类矿床中都有。因为黄铁矿是制硫酸的首要原料,习惯上把黄铁矿精矿称为硫精矿。     黄铁矿的可浮性随其结晶结构,化学组成及表面氧化程度的不同而改变,不同类型矿床的黄铁矿因成矿条件不同其可浮性有时差异也较大。研讨指出:呈八面体结构的黄铁矿比呈六面体结构的更易浮:化学组成中S/Fe挨近2时,在酸性介质中易浮,而在强碱性介质中易受石灰按捺,当S/Fe违背2(小于2)、结构不完整时,在酸性介质中可浮性变坏,而在碱性介质中不易受石灰按捺,中等氧化程度的黄铁矿,其可浮性随氧化速度添加而增大,这与表面氧化而生成元素硫有关,过度氧化时,则可浮性下降。[next]     黄铁矿的表面状况还与矿浆PH有关,在强酸性介质中,它的表面易氧化生成元素硫,(有人认为是缺金属的硫化物),提高了其表面的疏水性。在石灰构成的强碱性介质中,黄铁矿表面掩盖有FeO(OH),使其可浮性遭到按捺。     黄铁矿在酸性、中性及弱碱性矿浆中都可以用黄药捕收。它的有用按捺剂是、石灰以及石灰+盐等。黄铜矿、闪锌矿与黄铁矿的别离,首要是用石灰作黄铁矿的按捺剂,关于细苦难选的铜—锌矿或铜—铅—锌矿用硫酸钙抑黄铁矿比石灰更有用,被按捺的黄铁矿,可用硫酸、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活化,活化经常加硫酸铜。     磁黄铁矿(Fe1-xS),其化学组成不固定,因为晶格中有一部分Fe2+被Fe3+所替代,为了坚持晶格中的静电平衡,故结构中Fe2+的方位上有一部分构成空缺,化学式便变成Fe1-xS,x=0.1~0.2。磁黄铁矿简单氧化和泥化,可浮性差,是简单被按捺、难浮的一种硫化矿藏。它在酸性介质中,用高档黄药捕收能很好浮游,而在碱性介质中要先用硫酸铜或少数活化后,再用高档黄药捕收才干浮游。     磁黄铁矿的按捺剂有石灰、、及其盐等。活化磁黄铁矿用钠与硫酸配用比单用硫酸更有用。     磁黄铁矿易氧化,在矿浆中氧化时,会耗费矿浆中的氧。对其他硫化矿藏的浮游晦气,因而,含有磁黄铁矿的硫化矿浮选时,应留意矿浆拌和充气的调理。     我国的矽卡岩型铜故中,含硫矿藏有很大一部分是磁黄铁矿。因为磁黄铁矿不易浮又兼有磁性,搀杂于磁选铁精矿中,所以它常常是构成铁精矿中含硫高的首要原因。

氧化铁红粉磨机细度最高可达到多少?

2019-01-03 09:37:11

氧化铁红粉磨机是科利瑞克专为磨氧化铁红,氧化铁红等用户设计研发而成的新型磨粉机,除了氧化铁红外,该粉磨机还可以加工包括重晶石、方解石、钾长石、滑石、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莹石、石灰、活性白土、活性炭、膨润土、高岭土、水泥、磷矿石、石膏等莫氏硬度不大于6.5级,湿度在6%以下的非易燃易爆的矿产、化工、建筑等行业多种物料的高细制粉加工。 磨氧化铁红的粉磨机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将需要粉碎的物料从机罩壳侧面的进料斗加入机内,依靠悬挂在主机梅花架上的磨辊装置,绕着垂直轴线公转,同时本身自转,由于旋转时离心力的作用,磨辊向外摆动,紧压于磨环,使铲刀铲起物料送到磨辊与磨环之间,因磨辊的滚动碾压而达到粉碎物料的目的。 风选过程:物料研磨后,风机将风吹入主机壳内,吹起粉末,经置于研磨室上方的分析器进行分选,细度过粗的物料又落入研磨室重磨,细度合乎规格的随风流进入旋风收集器,收集后经出粉口排出,即为成品。风流由大旋风收集器上端的回风管回入风机,风路是循环的,并且在负压状态下流动,循环风路的风量增加部分经风机与主机中间的废气管道排出,进入小旋风收集器,进行净化处理。 氧化铁红粉磨机又叫氧化铁红粉磨机,是适应大中小矿山、化工、建材、冶金等行业的高效闭路循环的髙细制粉设备。磨粉机所磨制的各种粉子成品细度均匀性,能达到所需细度的95%通过,即为通筛可达95%,同时R型氧化铁红粉磨机整体为立式结构、成套性强,从快料至粉碎到成品粉子、包装,能独立自成一个生产体系。 氧化铁红粉磨机采用同类产品的先进结构,并在大型氧化铁红粉磨机的基础上更新改进设计而成。该设备比球粉磨机的机效高、电耗低、占地面积小,一次性投资少。磨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紧紧的滚压在磨环上,因此当磨辊、磨环磨损到一定的厚度时也不影响成品的产量及细度。可见磨环、磨辊更换周期长,从而踢出了离心粉碎机易损件更换周期短的弊玻氧化铁红粉磨机的风速气流是在风机-磨壳-旋风分离器-风机内循环流动作业的,所以离心粉碎机尘少,操作车间清洁、环境无污染,完全可达国家粉尘排放的标准。

三氯化铁浸出-二氯化铅融盐电解

2019-02-14 10:39:59

方铅矿在酸性的饱满食盐水中浸出,生成二氯化铅和元素硫,二氯化铅溶于热的食盐水中,趁热过滤,滤液冷却后得到二氯化铅结晶;二氯化铅再进行融盐电解,得到金属铅和;用于氧化二,使之变成,循环运用。首要反响如下:    浸出:PbS+2FeC13 ==== PbCl2+2FeCl2+So    电解:负极:PbCl2+2e ==== Pb↓+2Cl-           正极:2Cl- -2e ==== Cl2    再生:2FeC12+Cl2 ==== 2FeC13    M. M. Wong 1980年报导了美国矿务局雷诺冶金研究中心进行的方铅矿浸出-二氯化铅融盐电解扩展实验的有关细节[1],此扩展实验规划为每次处理铅精矿50kg,连续操作,浸出槽是带有聚氯二乙烯面料和钛加热管的钢桶,容积为1.5m3。浸出液含73g/L的FeC13,254g/L的NaCl、pH=3。温度约100`C,反响30min,铅的浸出率达98%,铜和银的浸出率达80%,锌浸出率约为70%。    电解槽内壁用石英砖砌成,尺度为865mm x 635 mm x457mm,阴极为石墨板,阳极为石墨棒,下图为电解槽的示意图。    电解液由25% LiCl、32% KCl和45% PbCl2组成,电解时通入3000A电流,电解温度450℃,电解产出的液态金属铅用虹吸管放入置于真空室的铸模内,分出的C12经过纤维强化塑料管引至氯化塔底部,使FeCl2氧化为FeCl3,循环运用。此电解槽日产金属铅226.8 kg,电耗为每吨铅1168kW·h。此进程每吨铅的生产成本(包括除矿石外的食盐、、、石灰等原材料、人工、修理、税、稳妥、折旧等费用)为108美元,与火法附近。    此进程的长处是:完成了湿法炼铅,基本解决火法炼铅中的环境污染和铅中毒问题;可收回大部分伴生金属和硫;生产规划可大可小。    此进程的缺陷是:选用氯化物系统浸出和电解,对设备原料要求高PbCl2简单结晶,给矿浆运送、过滤等作业添加困难;电解温度450℃,又要发生,存在不安全要素;电解槽结构比较复杂;矿石中的金不能收回。    参考文献:    1  M. M. Wong,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9th AIME Annual Meeting at Lasvegas,Nevada,Feb. 24-28,1980

江西理工大学铁粉表面包镀镍新方法获专利

2019-03-12 11:03:26

近来,由江西理工大学科研人员研制的一种铁粉表面包镀镍办法取得国家专利。       据介绍,这是一种采用水热氢复原技能在铁粉表面上包镀一层金属镍或纳米镍粉的办法,归于有色金属冶金和粉末冶金材料技能领域。本发明生产工艺办法简略,易于操作,包镀镍层可控。       这种新办法是将硫酸镍或硫酸镍水溶液、、硫酸铵按必定份额参加水中,配成混合溶液,参加少数蒽醌、添加剂,再将需要被镍包镀的铁粉参加到混合溶液中,然后将含有铁粉的混合溶液转入高压釜内,密封高压釜。在高压釜内经高温高压水溶液氢复原处理,溶液中的镍离子复原沉积在铁粉表面,构成细密的金属镍层或纳米镍粉包镀层。包镀反响完成后,将高压釜内的物料冷却,排出表面包镀了金属镍的铁粉和水溶液,经过滤、枯燥,取得表面被金属镍包镀的铁粉产品。

使用LPCF法处理氧化铁型铜矿石的选矿工艺

2019-02-27 12:01:46

铜录山矿堆存多年的难以用直接硫化浮选法处理的氧化铁型铜矿石。矿样含铜2.03%,氧化率高达98%,结合率为26.70%。铜矿藏首要为假孔雀石、孔雀石,有少数黄铜矿。这些铜矿藏嵌布粒度极细,平均为10微米。结合状况的铜,首要呈铜铁类质同象产出。矿样含泥较高,矿藏组成除氧化铁外,还有石英、长石等。惯例硫化浮选闭路目标,精矿档次仅为15%,收回率35%。鉴于矿样含铜高达2%,而浮选收回率则很低(35%),故选用原矿直接由LPCF法处理。常温浸出,给矿粒度为-74微米占60%~65%,硫酸用量60公斤/吨原矿,拌和时刻30分钟,液固比1:1,铜的浸出率高于于83%。沉积剂硫化钙为30公斤吨。载体用该选厂出产的硫化铜精矿,用量为原矿量的4~5%。浮选捕收剂为丁基黄药与低碳(C79)脂脂酸,用量别离为390和60克/吨;起泡剂松醇油160克/吨。闭路实验。铜精矿(已扣除载体)档次24.94%,收回率1.21%,别离比惯例浮选法高8%和45%。金、银得到归纳收回。铜精矿含金9.8克/吨,收回率72%;含银131克/吨,收回率70%。实验标明,沉积作业中,先用碱(或碱式盐)中和过剩的游离酸,可削减沉积剂用量和生成量。运用苛性钠,反响进程快,若用方解石中和,需求将其磨细至-74微米占60%~70%,拌和4~6分,才干完结反响。沉积剂运用、硫化钙皆可。从下降药荆费用,便于尾矿水净化和操控生成量等方面考虑,运用碳酸钙巾和游离酸,用硫化钙沉积铜离子,比较适合。实验还证明,以档次高,浮游性强的铜精矿作为载体,实施载体浮选,可明显改进微细的硫化铜沉积物的浮选进程。在相同条件下,不必LPCF法进行浮选,精矿含铜13%~15%,收回率65%-68%,LPCF法处理的精矿(已扣除载体)含铜可达24.94%,收回率81.21%。各种类型氧化铜矿的实验结果标明,浸出-沉积-载体浮选法可到达比惯例浮选法为高的技术目标。同已有的其他选冶联合工艺比较,该法有若干长处。 选矿工艺进程较为简略,无固-液别离工序,不需求萃取剂、离子交换树脂、海绵铁之类的材料,浮选及其今后的工序,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防腐蚀问题较易处理,金,银等贵念属可随铜一同收回,其收回条件和目标可与铜相同得到改进;用自产的高档次铜精矿作为载体,实施载体浮选。可明显改进胶态硫化铜的浮游代,进步精矿档次和收回率,载体不需求别离和再生。用碳酸钙中和游离酸,以硫化钙作为铜离子的沉积剂,或许有利于下降药剂费用,改进尾矿水处理。当然,LPCF法也有缺陷,如酸及沉积剂的用量高级。还有若干问题,如沉积进程中怎么操控和防备的发生、硫酸钙是否会结垢等,都需求进一步处理。

湿式高梯度强磁选回收微细粒氧化铁工艺技术

2019-01-30 10:26:21

满银沟铁矿选矿厂生产规模80万t/a,自投产以来,生产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但由于该铁矿石属赤铁矿,极易泥化,且磨矿流程是两段连续磨矿,磨矿产物经水力旋流器分级的溢流(即强磁磁选给矿)中-500目粒级达50%以上,品位40.00%。这部分矿石由于粒度太细,在选别过程中不能得到有效回收,造成铁回收率偏低,尾矿的铁品位,提高该铁矿石的回收率,就成为目前选矿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矿石性质       满银沟矿区分为满银沟、杨家村、双水井3个中型赤铁矿矿段。该矿床属于中型沉积变质型赤铁矿床,矿体赋存于前震旦系利马河组变沙岩及绢云千枚岩中。铁矿物以赤铁矿为主,其次为褐铁矿、菱铁矿、假象赤铁矿,偶见磁铁矿、钛铁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绢云母、白云石、方解石次之。矿石结构主要以磷片变晶结构、似文象结构、交代结构和胶结结构为主,构造主要以块状构造为主,其次为粉状,条带状。铁矿物粒径一般在0.0025~0.04mm,有时可见赤铁矿变斑晶,粒径可达0.15~1.4mm,脉石矿物石英粒径一般在0.0025~0.15mm,常被赤铁矿交代充填、溶蚀,矿石硬度小。铁矿石的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见表1,铁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铁矿石的多元素分析结果元素TFeSPSiO2Al2O3CaOMgO含量47.920.0160.10320.945.280.460.48元素FeOMnNa2OK2OTiO2灼减碱比含量0.180.320.0301.340.2941.530.036   表2  铁矿石的铁物相分析结果铁物相赤、褐铁矿磁铁矿碳酸铁黄铁矿硅酸铁合计铁含量46.570.100.300.110.8447.92分配率97.180.210.630.231.75100.00       从表1、表2可知,矿石中的铁含量47.92%,其中赤铁矿、褐铁矿中的铁占97.18%。矿石中二氧化硅含量20.94%,三氧化二铝含量5.28%,硫含量0.016%,磷含量0.103%,属于低硫、磷,高硅、铝,酸性弱磁性铁矿石。       二、目前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       该矿委托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进行“满银沟矿业集团80万t/a选矿厂设计”。根据选矿试验结果及其推荐意见,确定选矿工艺流程为两段连续磨矿,湿式高梯度强磁选流程。一段磨矿细度-200目占55%,二段磨矿细度-200目占85%。二段磨矿产品经强磁粗选抛尾,粗选精矿再经过高梯度强磁选机精选获得铁品位在66.00%以上的高梯度强磁铁精矿;高梯度强磁精选的尾矿再经过一次高梯度强磁扫选,获得铁品位在50.00%以上的铁精矿。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满银沟铁矿选矿数质量工艺流程       随着铁矿石资源的减少,开采量的增大,原矿品位降为40.00%左右,铁精矿品位58.00%左右,扫选铁精矿品位47.00%左右。在实际生产中,高梯度强磁选机都是江西赣州金环磁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lon型立环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磁价质是ф2mm棒介质,给入浓密箱矿浆(即精选和粗选尾矿)铁矿石品位为35.00%左右,浓度为16.00%左右,经浓缩后沉砂进入扫选。沉砂铁品位30.00%左右,浓度20%左右,扫选铁精矿47.00%左右。而浓密箱溢流粒度极细,几乎全部为-500目(-0.037mm),其中-20μm高达73.02%左右,其浓度很小,约6%~8%,产率是球磨给矿量的20%。这部分矿石品位与入磨品位接近,为40.00%以上,而且浓度箱溢流直接排入尾矿,这是造成尾矿偏高的主要原因。如何回收这部分微细粒级矿物,降低尾矿品位,提高扫选作业回收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实验室磁介质试验       依据生产现场,对浓密箱给矿、沉砂和溢流不添加任何药剂,在高梯度磁选机相同电流强度400A、磁感应强度0.6T条件下,换用不同直径磁介质选别,所得结果如表3、表4和表5所示。   表3  浓密箱给矿高梯度磁选机试验结果试验条件样品名称品位/%产率/%回收率/%磁介质/mm磁感应强度/Tφ20.6精矿 尾矿 原矿47.38 28.27 34.5632.91 67.09 100.0045.12 54.88 100.00φ10.6精矿 尾矿 原矿51.35 27.33 34.5630.10 69.90 100.0044.72 55.28 100.00   表4  浓密箱沉砂高梯度磁选机试验结果试验条件样品名称品位/%产率/%回收率/%磁介质/mm磁感应强度/Tφ20.6精矿 尾矿 原矿39.79 21.04 27.7535.79 64.21 38.1951.31 48.69 100.00φ10.6精矿 尾矿 原矿44.48 21.36 27.7538.19 61.81 100.0061.22 100.00 100.00   表5  浓密箱溢流高梯度磁选机试验结果试验条件样品名称品位/%产率/%回收率/%磁介质/mm磁感应强度/Tφ20.6精矿 尾矿 原矿51.22 37.22 40.0920.50 79.50 100.0022.20 77.80 100.00φ10.6精矿 尾矿 原矿51.28 35.79 40.0927.76 62.24 100.0035.51 64.49 100.00       从表3、表4、表5可知,对于浓密箱给矿、沉砂和溢流,高梯度磁选机的棒介质直径大小对这3种试样是有影响的。在相同磁感应强度0.6T条件下,采用ф2mm棒介质的磁选精矿品位高3个百分点,而回收率和尾矿品位相差不大;对于浓密箱沉砂,采用ф2mm棒介质的磁选精矿低4个百分点左右,回收率低10个百分点左右;而浓密箱溢流采用ф1mm棒介质的磁选精矿品位与采用ф2mm棒介质的磁选精矿品位51.00%相差不大,回收率比用ф2mm棒介质高15个百分点左右。说明ф1mm棒介质能够有效回收一部分品位较高的微细粒级铁矿石。       四、ф1mm和ф2mm磁介质的工业试验       (一)试验条件       满银沟铁矿集团公司选矿厂扫选作业2台Slon-1750型高梯度磁选机采用ф2mm棒介质选别,对微细粒级赤铁矿的回收效果不佳。因此该选矿厂在实验室采用ф1mm棒介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公司闲置的1台Slon-1250型高梯度磁选机,拆除其原有的ф4mm棒质质,安装由赣州金环公司提供的ф1mm棒介质,将该机配置在扫选作业的1台Slon-1750型高梯度磁选机旁,由1台给料箱同时分别为这两种不同型号高梯度磁选机供料,进行ф1mm和ф2mm棒介质对比性工业试验。       (二)试验结果       在相同给矿、相同磁感应强度条件下进行试验,其中扫给为扫选给矿,扫1-精为Slon-1250mm高梯度磁选机扫选精矿;扫1-尾为Slon-1750mm高梯度磁选机扫选尾矿;扫2-尾为Slon-1750mm高梯度磁选机扫选尾矿,所得试验结果见表6、表7、表8。不同磁感应强度条件下Slon型高梯度磁选机φ1mm和φ2mm磁介质的磁选精矿品位及回收率分别见图2、图3。   表6  磁感应强度0.7T下的试验结果样品编号样品名称品位/%产率/%回收率/%磁感应强度/T扫1-精扫选精矿51.9417.0528.590.7扫1-尾扫选尾矿26.66   扫2-精扫选精矿47.7317.9627.690.7扫2-尾扫选尾矿27.30   扫给扫选给矿30.97100.00100.00    表7  磁感应强度0.6T下的试验结果样品编号样品名称品位/%产率/%回收率/%磁感应强度/T扫1-精扫选精矿50.2125.0338.520.6扫1-尾扫选尾矿26.76   扫2-精扫选精矿48.9923.4435.190.6扫2-尾扫选尾矿27.62   扫给扫选给矿32.63100.00100.00                       表8  磁感应强度0.5T下的试验结果样品编号样品名称品位/%产率/%回收率/%磁感应强度/T扫1-精扫选精矿53.209.6614.350.5扫1-尾扫选尾矿33.94   扫2-精扫选精矿52.9219.9629.510.5扫2-尾扫选尾矿31.53   扫给扫选给矿35.8100.00100.00   图2  不同磁感应强度条件下Slon型高梯度磁选机 φ1mm和φ2mm磁介质的磁选铁精矿品位分布   ■一磁介质φ1mm;●一磁介质φ2mm图3  不同磁感应强度条件下Slon型高梯度磁选 机φ1mm和φ2mm磁介质的磁选铁精矿回收率分布   ■一磁介质φ1mm;  ●一磁介质φ2mm       从试验结果可知,在相同给矿条件,磁感应强度0.6T,采用φ1mm棒介质的SLon-1250型高梯度磁选机的磁选精矿比φ2mm棒介质的Slon-1750型高梯度磁选机的磁选精矿品位高2个百分点左右,回收率高3个百分点左右。尾矿比φ2mm棒介质的Slon-1750型高梯度磁选机的磁选尾矿品位低1个百分点左右。而随着磁感应强度的降低,采用不同直径棒介质高梯度磁选机的选别结果相差很小。       五、结论       (一)通过换用不同磁介质的试验结果可知,对于浓密箱给矿、沉砂和溢流,磁选机的棒介质直径大小对这3种试样是有影响的。在相同磁感应强度0.6T下,采用φ1mm棒介质,浓密箱给矿和溢流的磁选精矿品位都在51.00%左右,尾矿相差不大;溢流的回收率采用φ1mm棒介质比用φ2mm棒介质高15个百分点左右。浓密箱沉砂采用φ2mm棒介质比采用φ1mm棒介质的磁选精矿品位低4个百分点,尾矿品位相差不大,回收率低10个百分点。说明φ1mm棒介质能够有效回收一部分品位较高的微细粒级铁矿石。       (二)满银沟铁矿选矿厂扫选作业φ1mm棒介质和φ2mm棒介质的对比试验表明,在磁感应强度≥0.6T时,采用φ1mm棒介质比φ2mm棒介质选别效果好,其精矿品位可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尾矿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回收率平均提高3个百分点。说明选用φ1mm棒介质需要较大的磁感应强度。

白铜粉

2017-06-06 17:50:04

白铜粉的详细内容 白铜粉(Cu)含量:88(%)粒度: (目)-200目 , -300目,产地:美国OMG编号:AMESE-47颜色: 灰白色特点:球形,纯度高,流动性好,抗氧化能力强。用途:气雾化、水雾化均可、导电浆料、粉末冶金制品、化工触媒、电工合金等 行业 。 耀百 金属 材料有限公司销售各类规格型号的白铜粉,气雾化,水雾化均可。以上就是白铜粉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详见上海 有色金属 网

铜粉和铜合金粉的生产工艺流程

2018-12-12 13:51:05

电解铜粉、低松装密度水雾化铜粉、仿金铜合金粉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目前国内企业生产技术成熟,据专家介绍这三种铜粉的生产工艺流程依次为:  电解铜粉生产工艺流程为电解铜板-熔炼-电解-洗粉-真空干燥-分级-合批-包装。  低松装密度水雾化铜粉生产工艺流程为:电解铜板-熔炼-水雾化-真空烘干-高温氧化-破碎-还原-分级-合批-包装。  仿金铜合金粉生产工艺流程为:铜等原材料-配料-雾化-转形-超微粉碎分级-抛光-成品。

铜合金粉末

2017-06-06 17:50:03

铜合金粉末为铜铅锡合金粉    铜粉及铜合金粉生产及 市场 ,国外工业用铜粉的生产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电解法和氧化还原法两种。50年代之后又出现了置换沉淀法、水治法及雾化法等新的生产工艺。我国1958年开始进行电解铜粉的生产实验,并于60年代中期取得成功。目前,国内铜粉生产工艺主要有电解法、雾化法和还原法三种。    技术由于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小,我国90%的铜粉都是采用电解法生产。电解法所用的电流强度较高, 金属 粉末沉积在阴极上,刮下来再经过加热软化处理即成。制成的粉末较纯且具有不规则之枝桠状。虽然电解法生产的铜粉纯度较高,压制性好,但是生产能耗高,从而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    化法就是将熔融的 金属 压入喷嘴,再以压缩空气、水或惰性气体吹散成极小的 金属 颗粒珠,制成的 金属 粉末多呈球形或泪滴形。雾化法有成本低、污染小的优点,可生产出低松比的铜粉,但技术要求较高。国外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采用雾化法生产铜粉,即雾化--氧化--还原法,简称AOR法。我国近几年才开始着手研究这项技术。    还原法就是利用氢气、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将 金属 化合物(通常是氧化物)还原成多孔而疏松的团块,然后再经研磨即成。此法制成的粉末多呈不规则形。     铜基粉体材料包括电解铜粉、低松装密度水雾化铜粉、铜合金粉、氧化铜粉、纳米铜粉和喷涂用抗氧化仿金铜合金粉等六大类。    电解铜粉呈浅玫瑰红树枝状粉末,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能溶于热硫酸或硝酸。广泛应用于金刚石工具、粉末冶金制品、磨擦材料、电碳制品、导电油墨等。    低松装密度水雾化铜粉呈浅玫瑰红不规则粉末。主要应用于金刚石工具、粉末冶金零件、化学催化剂、碳刷、磨擦材料及焊接电极。    铜合金粉包括锡青铜粉和黄铜粉。锡青铜粉广泛用于粉末冶金含油轴承及金刚石工具;黄铜粉广泛用于轴套材料、金刚石工具等。    氧化铜粉用作油漆及化学试剂,陶瓷、搪瓷的颜料等。纳米铜粉粒径均匀、球形状、结晶度大、分散性好等。主要用于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终端和内部电极、电子元件的电子浆料等。    喷涂用抗氧化仿金铜合金粉主要用于高档装饰、装潢、加点表面喷涂、摩托车、汽车表面涂装、纺织物印染、陶瓷及工艺美术制作及塑料复合材料制造业等领域。近年来,高档建筑内外墙体、室内装饰均开始使用高品质仿金铜合金粉,同时,受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化学镀铜和电镀铜 行业 将逐步被喷涂高品质仿铜合金粉所替代,从而为这种产品应用开辟了十分广阔的 市场 前景。

黄铜粉特性及用途

2019-05-29 18:49:56

黄铜粉特性及应用范围?黄铜粉特性及应用范围有哪些?黄铜粉特性及应用范围怎样表明?首要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黄铜粉吧,黄铜粉铜锌合金粉,铜锌含量:Cu90Zn10,Cu80Zn20,Cu70Zn30,Cu60Zn40,色彩:金黄色,形状不规则粉末或不规则球形,下面铜材黄工和你一起来知道下“黄铜粉特性及应用范围”。普通黄铜粉  黄铜粉特性?  黄铜中Zn含量不同对其力学功能和技术功能影响很大,其导电性、导热性及密度都有较大影响,咱们公司加工黄铜粉成份、粒度可调可为供给最合适您厂商运用黄铜粉。  外观:黄铜粉色泽均匀,呈金黄色,颗粒形状为类球形。  适用职业:黄铜粉用于粉末冶金、冲突、减摩材料、金刚石东西、钎焊和化工范畴。  黄铜粉参数?  品名  牌号  松装密度  (g/cm3)流动性  (s/50g)压缩性  颗粒形状  颗粒散布(mass%)化学成分(%)  +100-100至+150-150至+200-200至+325-325CuZnO抗氧剂  铜锌10ZC-FH103.0—3.4≤38≥6.6类球形≤2.015-3515-35≤60≤2.089-919-110.300.008  铜锌20ZC-FH203.0—3.4≤38≥7.0类球形≤2.015-3515-35≤60≤2.079-8119-210.300.008   包装:50  黄铜粉加工技术有哪些?  黄铜粉加工技术:电解铜板—冶炼—水雾化—烘干退火—破碎—分级—合批—包装  黄铜粉应用范围?  十分合适使用于粉末冶金、化工质料、工业添加剂范畴,铜合金粉末粉末冶金工业中重要原材料。黄铜粉末粉末冶金结构件及表面工程(颜料、热喷涂)中得到了广泛使用〔1〕。为进一步进步黄铜粉末功能,咱们选用水雾化制粉技术研发出了含稀土元素黄铜合金粉末(本文称之为XCuRE),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检测,以讨论稀土元素对黄铜粉末安排结构及抗氧化性影响。并将其使用到了粉末制品及热喷涂技能中,取得了杰出实践作用。1XCuRE粉末制备技术研发XCuRE粉末选用维护气氛水雾化制粉技术,其扼要技术流程。其主要技术参数。质料预备—→提炼—→加稀土精粹—→水雾化—→枯燥—→分级检测—→制品图。

铜基粉体材料种类用途

2018-12-18 10:15:46

据专家介绍,铜基粉体材料包括电解铜粉、低松装密度水雾化铜粉、铜合金粉、氧化铜粉、纳米铜粉和喷涂用抗氧化仿金铜合金粉等六大类。    电解铜粉呈浅玫瑰红树枝状粉末,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能溶于热硫酸或硝酸。广泛应用于金刚石工具,粉末冶金制品,磨擦材料,电碳制品,导电油墨等。    低松装密度水雾化铜粉呈浅玫瑰红不规则粉末。主要应用于金刚石工具、粉末冶金零件、化学催化剂、碳刷、磨擦材料及焊接电极。    铜合金粉包括锡青铜粉和黄铜粉。锡青铜粉:广泛用于粉末冶金含油轴承及金刚石工具。黄铜粉广泛用于轴套材料、金刚石工具等。    氧化铜粉用作油漆及化学试剂,陶瓷、搪瓷的颜料等。    纳米铜粉粒径均匀、球形状、结晶度大、分散性好等。主要用于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终端和内部电极、电子元件的电子浆料等。   喷涂用抗氧化仿金铜合金粉主要用于高档装饰、装潢、加点表面喷涂、摩托车、汽车表面涂装、纺织物印染、陶瓷及工艺美术制作及塑料复合材料制造业等领域。近年来,高档建筑内外墙体、室内装饰均开始使用高品质仿金铜合金粉,同时,受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化学镀铜和电镀铜行业将逐步被喷涂高品质仿铜合金粉所替代,从而为这种产品应用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

钒湿法冶金的前处理

2019-02-21 15:27:24

湿法提钒的出产过程是从钒渣开端的。依据现在国际钒资源的情况,钒渣首要有三个来历。 一、钒钛磁铁矿 钒钛磁铁矿是现在的首要钒资源。以南非的马坡奇(Mapoch)矿为例,矿石含1.51%~1.70%的五氧化二钒。 (一)电炉摇包法 首先在反转窑内1000℃下用煤预复原;然后在电弧炉内进一步复原得含钒生铁(V2O51.4%,TiO230%),最终在摇包顶用氧吹炼,使钒进入渣中。钒渣中的钒是以FeO·V2O3存在,非水溶性(约含V2O525%)。国际上约一半的钒用此法出产(南非),另有约1/4则产自俄罗斯(钒渣含V2O5约12%~18%)。 (二)雾化提钒法 此法是将高炉炼出的含钒生铁在雾化炉(见图1)顶用压缩空气将铁水雾化成细微的液滴,使铁水中的钒充分被氧化,而碳则只要少数被氧化,称为脱钒保碳。吹钒后的生铁称为半钢,进入转炉进一步吹炼为碳钢,得到的钒渣是含钒可高达20%的V2O5(但铁含量较高,不光影响质量,也使本钱进步)。1979年我国攀钢从铁水到钒渣,钒的收回率达76.55%,但没有到达现在国际的最高水平(前苏联下塔吉克为82.4%,南非为91.6%)。1979年雾化钒渣发的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1979年攀钢雾化钒渣成分                       (%)样 号V2O5TiO2SiO2CaOPTFeS118.599.5714.750.280.11436.750.11219.1812.213.630.270.04236.810.088  图1  改建后的攀钢2号雾化炉 1-铁水罐;2-中间罐;3-雾化器;4-烟道 5-雾化室;6-副烟道;7-出钢槽 8-半钢罐;9-烟罩 (三)转炉提钒法 为了处理雾化提钒铁损高,收回率低的问题,攀钢在1995年改用转炉提钒替代雾化提钒。头两年已初见成效,但还不行抱负。经进一步优化、完善,1998年获得突破性发展,技能目标全面进步,2000年成果更趋于稳定。 从雾化提钒到转炉提钒,中心方针都是“脱钒保碳”。为了在霸占这一难点的一起获得优秀的作用,增加了多项技能措施,其间包含:铁水撇渣、留渣操作、SiO2调渣、专用氧、“铁块+复合球+铁矿石”作提钒冷却剂、挡渣出半钢、优化提钒的温度和冷却准则以及用镁炭归纳砌炉等。到2000年攀钢转炉提钒的技能目标与雾化提钒比较有了显着的进步,并挨近国际先进水平。详细目标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转炉提钒技能目标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目标转炉提钒雾化提钒(1989年)俄罗斯下塔吉克转炉提钒南非摇包提钒公称容量/t12016050~60半钢[C] /%2.82~4.193.5~3.83.0~3.26半钢[V] /%0.01~0.0980.03~0.050.02~0.040.07罐样[V2O5] /%14.8~21.817~2215~2223~25罐样[T-Fe] /%20.2~29.338~4326~3229钒氧化率/%90.4>90≥90>93钒收回率/%827382~8482半钢收率/%93.993.992~9493年钒渣产值/kt14075100~120110~130炉龄/h55002000从表2数据能够看出,现在攀钢转炉提钒的首要技能目标:半钢含钒、钒氧化率、钒收回率以及半钢收率等均已到达国际先进水平,而炉龄则较俄罗斯下塔吉克延伸一倍。 从往后发打开看,熔剂中加碳酸钠以及选用顶、底复合吹炼技能,将会使攀钢转炉提钒的水一步进步。 (四)含钒钢渣法 此法是将含钒铁水在转炉中炼钢时,钒作为杂质转入渣中,得到的是高钙钒渣。渣中的氧化钙高达45%~60%。现在研讨成功的办法之一是加碱进行焙烧,然后水浸提钒,再水解沉钒。焙烧的条件为:钢渣粒度纯碱/钢渣焙烧温度窑内停留时间钒转浸率60%~120目18/1001100℃2h80% (五)钠化钒渣法 是将纯碱直接参加高炉铁水中进行吹炼,使钒进入渣相,一起亦有利于脱除铁水中的硫、磷、硅。钠化吹钒后的半钢含硫、磷很低,可进一步作无渣或少渣炼钢而得优质钢。生成的钠化钒渣可进行一步水浸、碳酸化浸取、收回NaHCO3及V2O5。铁水钠化试验装置的脱钒率可达80%~90%,脱磷率大于75%,脱硫率大于70%,钠化渣中钒的转浸率95%~99%。 二、钒、铅、锌矿 产于的钒、铅、锌矿,先经浮选,得到钒、铅、锌矿精矿。因为所含钒、铅、锌矿藏对错水溶的,需选用酸浸。另一种办法是在处理钒、铅、锌矿时参加纯碱的一起,加碳复原,使锌蒸腾,铅则熔化为铅水,而钒则转入渣相,成为水溶性钒。 三、由炼油残渣及锅炉烟灰中提取钒 石油中的钒尽管含量低,但其总量很大,已构成钒的重要来历之一。有代表性的为委内瑞拉及俄罗斯的石油,其燃油锅炉的烟灰及炼油厂的残渣,作为副产品,含钒可高达40%V2O5。委内瑞拉的奥论诺克(Orinoco)产出的沥青质油,现在选用加用水雾化的办法焚烧发电,产出的烟灰所含的钒已到达钒钛磁铁矿所产钒渣中含钒的水平。 四、其他来历 钒的其他来历有含钒铀矿、铝钒图中的钒、含钒页岩以及从催化剂中收回的钒。在钒的出产中除含钒铀矿外,其他均不占重要方位。

铝银粉价格

2017-06-06 17:50:03

铝银粉,即“铝粉”,由于其在化工业的用途广泛,所以一直被广大化工业的生产企业所关注,又因为铝银粉是铝被进行一定加工后的成品,算是加工品,所以铝银粉 价格 也比一般的原铝 价格 贵一些。 市场 上来说,一般铝银粉 价格 为50000元/吨左右。接下来对于铝银粉做一下简单的介绍。铝粉,俗称“银粉”,即银色的 金属 颜料,以纯铝箔加入少量润滑剂,经捣击压碎为鳞状粉末,再经抛光而成。铝粉质轻,漂浮力高,遮盖力强,对光和热的反射性能均好。经处理,也可成为非浮型铝粉。 铝粉可以用来鉴别指纹,还可以做烟花。铝粉由于用途广、需求量大、品种多,所以是 金属 颜料中的一大类。 中国铝银粉工业自20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五十年的历史。雾化铝银粉的亚音速空气雾化法均有采用,压水雾化法也开始进入生产序列,产品既有非规则形状的,也有正球形的。在球磨法制造铝银粉及铝银粉浆方面,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都有厂家采用。生产的产品有漂浮型铝银粉及铝银粉浆、非漂浮型铝银粉及铝银粉浆。适合于水性涂料的水分散铝浆早已面世,以合金形式的铝银粉浆如锌铝浆也有生产。更多关于铝银粉和铝银粉 价格 的信息和相关商家情报均可登陆上海 有色 网查询! 

超细铜粉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2019-02-18 10:47:01

摘要   总述了超细铜粉的各种制备技能,对各种制备办法的优缺陷进行了评述,并扼要介绍了超细铜粉在材料范畴的运用,终究针对现在国内外的研讨现状,对往后超细铜粉的制备研讨工作提出了几点主张。    超细材料是20 世纪80 时代中期开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而金属超细材料是超细材料的一个分支。现在,在化学范畴对超细材料并没有一个严厉的界说,从几个纳米一直到几百个纳米的粉体,都可称之为超细材料。因为存在着小标准效应、表面界面效应、量子标准效应及量子地道效应等基本特征,使其具有许多与相同成分的惯例材料不同的性质,在力学、电学、磁学及化学等范畴有许多特异功能和极大的潜在运用价值[1]。    1 超细铜粉的运用    超细铜粉为浅玫瑰红粉末,在湿润空气中易氧化,能溶于热硫酸和硝酸。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杰出的导电、导热功能,因而是重要工业质料,首要运用在粉末冶金、催化剂、光滑剂、导电涂料和电磁屏蔽材料等范畴。    1.1 粉末冶金[2~4]    跟着轿车和家电等产值的增加,粉末冶金零件在其间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进而影响了制造粉末冶金零件用的各种铜粉的需求量。在粉末冶金零件方面,青铜粉首要用于制造含油轴承、过滤器、轴瓦等;电解铜粉首要用来出产主动光滑轴承,将铜粉与锡和石墨混合,或独自与锡混合,可取得具有互联孔隙的部件,这些孔隙能吸附高达30%的油,并构成一层接连光滑的油膜。电解铜粉与锌混合或与锌、镍混合出产黄铜和镍银,用于齿轮、凸轮、工业部件等多种用处中。它与各种非金属材料一同运用还可出产冲突部件,如刹车闸带、离合器圆盘等。    1.2 光滑剂和催化剂[5~8]    超细铜粉作为光滑油增加剂的研讨已有10 多年的前史,其以适宜的办法涣散于各种光滑油中构成一种安稳的悬浮液,这种光滑剂每升含有数百万个超细的金属微粒,它们与固体表面结合构成一个光滑的维护层,一起将微划痕填塞,可大起伏下降磨损和冲突,尤其在重载、低速和高温振荡情况下效果愈加显着,正因为如此,国外已有参加超细铜粉的光滑油供应。    将铜及其合金超细粉体用作催化剂,功率高、选择性强,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氢组成甲醇等反响进程中的催化剂。超细铜粉还能够作为催化剂直接运用于化工行业(如聚合)。铜超微粒子因为在腈水化反响中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而被用作反响的催化剂。[next]    1.3 导电涂料[9~10]    导电涂料最早运用于20 世纪初,铜系导电涂料是20 世纪80 时代后才开端进入实用化阶段,其开展速度也十分引进注视,但因为铜系导电涂猜中,超细铜粉颗粒表面很简略在空气中构成一层氧化膜而得不到低电阻的聚合物,导电性和安稳性都遭到影响,因而对超细铜粉导电涂料的运用开发特别注重。近年来,跟着抗氧化技能的进步,铜粉导电涂料的运用也逐步增多。现在,选用的抗氧化技能首要是用抗氧剂对超细铜粉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或用不生动金属掩盖铜粉表面,然后进步超细铜粉的导电性、安稳性。    1.4 电磁屏蔽材料[11]    跟着高分子材料的不断开发和塑料成型技能的日益开展,工程塑料制件在电子工业中越来越遭到注重和运用。可是,因为塑料对电磁没有屏蔽效果,迫切需求处理塑料表面金属化的问题,铜粉导电涂料具有本钱较低,易于涂装,电磁屏蔽效果好,运用规模广等长处,特别适宜用于以工程塑料为壳体的电子产品的抗电磁波搅扰。选用铜粉导电涂料能够方便地喷涂或刷涂于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表面,将其塑料表面金属化,构成电磁屏蔽导电层,然后使塑料到达屏蔽电磁波的意图。因而,铜粉导电涂料用于处理ABS、PPO、PS 等工程塑料及木材的电磁屏蔽和导电问题,有着广泛的运用和推行价值。    2 超细铜粉的制备技能    近年来,有关超细铜粉的制备研讨,国内外都有不少报导,如气相蒸气法、γ 射线法、等离子法、机械化学法、液相复原法等,总的来说可归结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现将对各种制备办法的制备进程及优缺陷进行评述。    2.1 物理法    2.1.1 气相蒸气法[12,13] 该办法是制备金属超微粉末最直接、最有用的办法,法国的Lair Liquid 公司选用感应加热法,用改进的气相蒸汽法制粉技能制备了铜超微粉末,产率为0.5kg/h。感应加热法是将盛放在陶瓷坩埚内的金属料在高频或中频电流感应下靠本身发热而蒸腾,这种加热办法具有激烈的诱导拌和效果,加热速度快、温度高。    在蒸腾进程中,惰性气体在温度梯度的效果下携带着粉末在粉末搜集器中对流。粉末弥散于搜集室内并堆积在搜集器内的各种表面上。粉末搜集器的结构和规格是决议粉末产率和产值的关键因素之一。经过工艺参数的操控能够制备出10nm~1μm 的金属超微粉末。Champion 等[14]选用气相蒸气法制备了均匀粒径为35nm 的超细铜粉,颗粒成球形。[next]    2.1.2 γ-射线法γ-射线辐射制备各类金属颗粒是近年来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办法,其基本原理是金属盐在γ-射线下复原成金属粒子。γ-射线使溶液生成了溶剂化电子,不需求运用复原剂即可复原金属离子,下降其化合价,经成核成长构成金属颗粒。    与其它制备办法比较,γ-射线法工艺简略易行,可在常温常压下操作,易于扩展出产规模。特别是选用该办法制备金属粉时,颗粒的生成和粒径的维护能够一起进行,然后有用地避免颗粒的聚会,特别适于堆积在固体表面制备高活性的电化学电极,并有或许制备载有金属微粒的金属氧化物粉末。但是γ-射线辐射法的产品处于离散胶体状况,因而颗粒的搜集十分困难,为此人们又将γ-射线辐射法与水热结晶技能结合起来,近年来被用于制备各种金属粉末。陈祖耀等[15]运用Co 源强γ-射线辐射法制备金属超微粒子,选用γ-射线辐射-水热结晶联合法取得了均匀粒径为50nm 的超细铜粉。    2.1.3 等离子体法该法是用等离子体将金属等粉末熔融、蒸腾变成气体,使之在气体状况下发作物理或化学反响,终究在冷却进程中凝集长大构成超纤细粉,是制备高纯、均匀、小粒径的金属系列和金属合金系列超纤细粒的最有用办法。等离子体法温度高、反响速度快,能够取得均匀、小颗粒的超细粉体,易于完结批量出产,简直能够制备任何超细材料。    等离子体法分为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DC)、高频等离子体法(RF)和混合等离子体法(HP)。DC法运用设备简略、易操作,出产速度快,简直可制备任何纯金属超细粉,但高温下电极易于熔化或蒸腾而污染产品;RF 法无电极污染、反响速度快、反响区大,广泛运用于出产超细粉,其缺陷是能量运用率低、安稳性差;混合等离子体法将DC 法和RF 法结合,既有较大的等离子体空间、较高的出产功率和纯度,也有较好的安稳性。孙维民等[16]选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超微铜粉,铜粉粒径在50~100nm 之间,呈类球形。    作者在原材料中参加高熔点金属W、Mo 后,使得铜粉的产率有较大起伏的进步,而且制得的铜粉中简直不含有W 和Mo。    Dorda 等[17]用氮等离子体将硝酸铜溶液在高温下分化复原,成功制备出均匀粒度为70nm,粒度散布均匀、涣散性好的超细铜粉。[next]    2.1.4 水雾化法雾化法又称喷雾法,是用高速喷发的气体或高压水,将熔融状况的金属液流击碎,并冷凝成固体粉末颗粒。用气体作雾化介质的办法称为气雾化,气体介质一般为氮气,气雾化本钱略高。用水作雾化介质的办法称为水雾化,一般是用净化后的自来水或循环水。该工艺能耗低、不污染环境,且粉末具有杰出的流动性和涣散性,粒度也较易操控。但也存在成形性差,松装密度较高的缺陷,简略在混料和运送进程中发作比重偏聚。针对雾化铜粉的该项缺乏,许多新的低松装密度雾化铜粉出产工艺相继发作。该工艺出产的铜粉既具有电解铜粉低的松装密度,又具有水雾化铜粉杰出的流动性。    李占荣等[18]以电解铜为质料(其纯度不低于99.95%),选用水雾化工艺出产铜粉,然后将水雾化铜粉在必定温度、必定时间内进行氧化。经过氧化复原,使水雾化铜粉加以表面改性而取得的海绵状铜粉,其松装密度显着下降,流动性有进一步的进步。该办法制得的铜粉粒径较大,一般在10~200μm 之间。    曲选辉等[19]在原有雾化铜粉的基础上,选用氧化复原工艺对其进行处理,有用的改进了雾化铜粉的表面状况,使其成为海绵状多孔安排,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坚持了原有铜粉的杰出涣散性和流动性。    2.2 化学法    2.2.1 机械化学法机械化学法是运用高能球磨法并发作化学反响的办法,其长处是产值高,工艺简略,能制备出惯例办法难以制备的高熔点金属、互不相溶系统的固溶体、超细金属(或金属间化合物)及超细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缺陷是所制粉体粒径散布不均匀,且球磨进程中易引进杂质。Ding 等[20]运用机械化学法组成了超细铜粉。将和钠粉混合进行机械破坏,发作固态替代反响,生成铜和氯化钠的超细晶混合物,清洗去除研磨混合物中的氯化钠,得到超细铜粉。若仅以和钠为初始物机械破坏,混合物将发作焚烧。如在反响混合物中预先参加氯化钠可避免焚烧,且生成的铜粉较细,粒径为20~50nm 之间。    2.2.2 电解法电解法是用稀释的酸性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以铸铜板作阳极,当电流从阳极经过阴极,在阴极上分出海绵状的铜,定时地刷下或摇抖到槽底。铜粉从电解液中取出后,要经过完全的清洗。然后烘干、复原、破坏、过筛即可得到铜粉。它的首要长处是:可制得许多一般办法不能制备或难以制得的高纯金属超微粒,尤其是电负性较大的金属粉末。只需稍加改动电解条件,就能够取得不同功能的粉末。产品纯度高,能够作为特殊用处的高纯铜粉。产品的颗粒形状为树枝状,成型性好,压坯强度高。粉末粒度和松装密度规模广,能够满意不同用处的需求。缺陷是:要耗费许多的电能,粉末活性大,需求复原处理,本钱较高,不易出产铜基合金粉末。[next]    何峰等[21,22]选用电解法,将制粉进程和表面包覆一次完结,然后取得了纯度高、均匀粒度为80nm、粒度散布均匀、表面包覆、高弥散、抗氧化的超细铜粉,一起该办法设备简略,本钱低,可方便地扩展并完结工业化出产。    普通电解法制备铜粉能够说是一种比较老练的办法,但是其制备进程一般是距离10~20min 才将堆积在阳极的金属粉刮掉,这样堆积的颗粒不能及时脱离阳极表面,就会敏捷长大,使其粒径很大;别的还需经过球磨、分筛等工艺方能得到终究粉末,王菊香等[23]选用超声电解法处理了普通电解中的刮粉问题,制得了100nm 以下的超细铜粉。    魏琦峰等[24]对普通电解法进行改进,在阴阳两个电极之间加上一层阴离子膜,离子交换膜电解的长处在于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能够别离在各自的极室内进行,互相独立,使阴阳极一起产出产品成为或许。作者根据离子交换膜电解的这一长处,以酸性硫酸稀土为阳极液,在阳极室将氧化铈电解为铈;以酸性硫酸铜溶液为阴极液,在阴极制备铜粉。    2.2.3 液相化学复原法液相复原法是选用具有必定复原才能的复原剂,将溶液中的二价铜离子复原至零价态,经过操控各种工艺参数来得到不同粒径等级、描摹的粉末。复原剂的品种许多,常用的有、抗坏血酸、甲醛、次钠和KBH4等,下面别离进行叙说。    2.2.3.1 以为复原剂近年来用进行组成铜、银以及铁系金属粉的系列研讨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效果,而且证明:用这种办法制备的金属粉产品纯度高,结构成分愈加好操控,质料本钱低价,因而更具有工业化的远景。作为复原剂的最大长处是在碱性条件下复原才能强,它的氧化产品是洁净的N2,不会给产品引进杂质金属离子。    赵斌等[25]选用化学复原法,以作复原剂,明胶作为涣散剂,反响温度70¡æ的条件下制备出了50~500nm 不同粒径的铜粉;经过葡萄糖预复原法,改进了直接复原制备的超细级铜粉的粒度散布。Sano 等[26]用复原铜盐得到铜粉,参加高分子维护剂聚乙烯烷酮(PVP)有利于安稳晶粒、避免聚会。      Lisicecki 等[27]选用微乳液法,以为复原剂,制备出均匀粒径为50nm、单涣散性好的超细铜粉。高杨等[28]选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以为复原剂,由溶胶直接制备出了超细铜粉,粉末的均匀粒径约10nm。[next]    2.2.3.2 以抗坏血酸为复原剂抗坏血酸是一种中等强度的复原剂,它无毒且其氧化产品对人体亦无害,故遭到人们的遍及欢迎。    刘志杰等[29]选用液相化学复原法,以抗坏血酸为复原剂制备出了500nm~7μm 不同粒径规模的铜粉。选用葡萄糖预复原法显着改进了直接复原制得的铜粉末的粒度散布,得到较均匀、粒径为1μm的铜粉。    2.2.3.3 以甲醛为复原剂用甲醛法直接复原硫酸铜溶液制备超细铜粉,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够将反响系统中生成的氢氧化铜和氧化铜微粒复原为铜超微粒子,没有呈现氧化亚铜中间体。因为粒子成核速度快,而且成长进程太短,导致发作的颗粒小但均匀性差,粒径在100nm 以下。    陈宏等[30]选用化学镀的办法,以甲醛为复原剂,用氯化钯作为反响催化剂,并增加聚乙二醇6000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涣散剂,在反响温度45~50℃下制得了粒径为200~300nm 的超细铜粉。    为了改进甲醛法制备铜超微粒子的均匀性,刘志杰等[31]选用葡萄糖预复原法,即先用葡萄糖在强碱性介质中将二价铜离子复原为一价的氧化亚铜,再参加将氧化亚铜复原至金属铜粉,该法相当于延长了甲醛复原法中间体的成长进程,以氧化亚铜颗粒的巨细和散布来影响铜粉特性,然后改进了铜粉的均匀性。    2.2.3.4 以次钠为复原剂张志梅等[32]选用液相复原法,以次钠为复原剂,将2560mL浓度为0.0715mol/L 的溶液和240mL 浓度为1.032mol/L 的NaH2PO2 溶液在反响温度为55~60℃和参加涣散剂的条件下进行复原反响,制得粒径为30~50nm、纯度较高、产率在90%以上的超细铜粉。    赵斌等[33]以次钠为复原剂制备了粒径约为50nm 的铜粉,并对其进行了改性研讨,磷化处理后铜粉末的表面构成了磷化膜,然后增强了铜粉的抗氧功能,它可在空气中安稳存在,其氧化温度高于220℃。    2.2.3.5 以KBH4 为复原剂Suryanara[34]选用液相复原法,在室温下用KBH4 复原CuCl2 溶液制备出100nm 以下的超细铜粉。黄钧声等[35]选用KBH4 在液相中复原CuSO4,并参加KOH 和络合剂EDTA(乙二胺四乙酸),制得了超细纯洁的铜粉,经过调整反响物的浓度,能够消除Cu2O 等杂质,但制备的超细铜粉还存在必定程度的聚会。    张虹等[36]选用KBH4 作复原剂,探究用化学复原法制备超细铜粉的可行性。结果标明:在CuCl2 溶液中增加适宜的络合物,可制备出粒径为40nm 的铜粉,微粉呈球形;在溶液中增加表面活性剂PVP(聚乙烯烷酮),可制造粒径为20nm 的铜粉。[next]    2.2.4 铵盐歧化法铵盐歧化法首要是运用一价铜离子在水溶液中的不安稳性,歧化分化为二价铜离子和单质铜。该办法又可分为加压歧化和常压歧化,常压铵盐歧化法与高压铵盐歧化法比较具有产品质量好、出产周期短、工艺简洁且设备出资少等长处,但不管是哪一种歧化,因为反响中只要50%的铜生成了单质铜,因而产率较低。    余仲兴等[37]选用常压铵盐歧化法制备了0.5~1.5μm 粒径规模的铜粉,铜粉颗粒描摹为类球形多面体,经强制氧化试验标明其抗氧化功能大大优于普通电解铜粉。在该工艺进程中,制取一价铜络离子溶液是关键步骤,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工艺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技能经济指标的凹凸。铜系中的一价铜络离子是不安稳的,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然后大大下降产品的收率乃至使出产进程无法正常进行。    3 结语    总的来看,超细铜粉的制备技能大多还处于试验探究阶段,与工业化大规模出产运用还有较长的旅程,无论是那一种制备办法,都有其本身的长处,但也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就物理法而言,气相蒸汽法设备杂乱、本钱高;γ-射线法产品难以搜集;等离子法能量运用率低;水雾化法制备的产品粒度大,且成形性差。就化学法来说,机械化学法制备的铜粉不均匀,粒径散布宽,易引进杂质;电解法能耗大,本钱高;铵盐歧化法产率过低;液相化学复原法尽管设备简略,易工业化出产,但现在所运用的复原剂要么有剧毒,要么本钱过高。正因为以上缺陷,使得这些制备办法的运用推行遭到了约束。因而,针对现有各种制备办法的缺乏,在往后的工作中应从几个方面进行:完善设备,改进流程,下降能耗,削减废物排放。一起,能够学习其他粉末的制备办法,提出新的出产工艺。因为纳米铜粉的粒径较小,表面活性较大,易于聚会,而且粉末表面易被氧化成Cu2O,因而怎么改进纳米铜粉的涣散性及怎样避免铜粉被氧化也是一个重要研讨方向。    参考文献    [1] 高濂,李蔚. 纳米陶瓷. 北京: 北京工业出版社, 2002.    [2] 行业动态. 粉末冶金工业, 1998, 8(5): 16.    [3] 杜桂酸,潘晓燕,王力. 北京市粉末冶金研讨所, 1984, 9: 23~26.    [4] 王汝霖. 光滑剂冲突化学. 石化出版社, 1994, 3(11): 46~49.    [5] 夏延秋,乔玉林.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2, 24(4): 279~282.    [6] 夏延秋,金寿日,孙维明等. 光滑与密封, 1999, 3: 33~34.[next]    [7] 王彦妮,张志琨,崔作林等. 催化学报, 1995, 16(4): 304~307.    [8] H Hirai, H Wakabayashi, M Komiyamal. Chem. Lett., 1983, 139(7): 1047~1050.    [9] 赵勇. 粘合剂, 1989, 1(2): 39~40.    [10] 赵斌,蔡梦军. 涂料技能, 1998, 3: 39~42.    [11] 柯伟. 高分子材料, 1994, 1(1):2 5~29.    [12] 严红革,陈振华,黄培云. 材料导报, 1997, 11(2): 16~18.    [13] 黄钧声. 材料科学工程, 2001, 19(2): 76~79.    [14] Y Champion, J Bigot. Mater. Sci. & Eng., 1996, A217/218: 58~63.    [15] 陈祖耀. 金属学报,1992,28(4):34.    [16] 孙维民,金寿日. 运用科学学报, 2000, 18(2): 164~166.    [17] Dorda, Feliks A. RUP: 2064369C, 1996.    [18] 李占荣,汪礼敏,万新梁. 粉末冶金工业, 2003, 13(1): 5~7.    [19] 曲选辉,黄伯云,雷长明等.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1995, 26(6):781~784.    [20] J Ding. J. Alloys & Compd., 1996, 234: L1~L3.    [21] 何峰,张正义,肖耀福等. 金属学报, 2000, 36(6): 659~661.    [22] D Liaffa, T Dragos. Rev. Chim., 2000, 51(8): 600~606.    [23] 王菊香,赵恂,潘进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0, 18(4): 70~74.    [24] 魏琦峰,张启修. 有色冶炼, 2003, 3, 10~13    [25] 赵斌, 蔡梦军, 刘志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1997, 23(3): 372~376.    [26]S Kazushi, E Atsushi. JP: 240904A, 2001.    [27] I Lisicecki, F Billoudet, M Pilemi. J. Mol. Liq., 1997, 72(1): 251~261.    [28] 高杨,栾春晖,薛永强.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0, 31(3): 271~273.    [29] 刘志杰,赵斌,张宗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1996, 22(5): 548~553.    [30] 陈宏,旷亚非,周海晖等. 电镀与精饰, 2002, 24(3): 1~4.    [31] 刘志杰,赵斌,张宗涛. 化学通报, 1996, (11): 25~26.    [32] 张志梅,韩喜江,孙淼鑫等. 精细化工, 2000, 17(2): 69~71.    [33] Z Bin, L Zhijie, Z Zongtao. J. Solid Chem., 1997, 30(1): 157~160.    [34] R Suryanara, C A Frey. J. Mater. Res., 1996, 11(2): 439~448.    [35] 黄均声,任山,谢成文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3, 21(1): 57~59.    [36] 张虹,白书欣,赵询等. 机械工程材料, 1998, 22(3): 33~37.    [37] 余仲兴,周邦娜,孙驰等. 上海有色金属, 2000, 21(3): 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