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上海有色 > 有色金属产品库 > 低压铝合金铸造

低压铝合金铸造

抱歉!您想要的信息未找到。

低压铝合金铸造百科

更多

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裂纹形成原因

2018-12-27 14:45:30

对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裂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就影响裂纹产生的各种因素,如铸件结构、工艺参数、模具温度等进行研究,通过合理控制和调整这些因素,消除裂纹对轮毂铸件的影响,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铝合金轮毂具有许多钢质轮毂无法比拟的特性,因此铝合金轮毂在轿车、摩托车等车辆上已开始广泛应用。到2002年,我国轿车铝合金轮毂的装车率已接近45%。由于汽车轮毂质量要求较高,本身结构又适合于低压铸造,且需求量大,因此,极大地推动了低压铸造技术的发展。目前,低压铸造已成为铝合金轮毂生产的主要工艺方法,国内的铝合金轮毂制造企业多数采用此工艺生产。  低压铸造可实现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既提高生产率(10~15型/h),又可减少众多的不利于生产工艺的人为因素,提高成品率,且可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然而低压铸造件的质量受到诸如工艺方案、工艺参数、模具结构及人工操作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低压铸造件产生缺陷。其中,铝合金轮毂裂纹的产生是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且轮毂裂纹是汽车安全性的重大隐患。因此,对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裂纹成因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裂纹形成的原因  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裂纹主要产生在应力集中的部位,或轮毂顶出时因受力不均,或升液管处液体凝固造成的开裂。裂纹一般分为冷裂和热裂两种。  冷裂纹是指合金在低于其固相线温度时形成的裂纹。通俗地说,冷裂是铸件冷却到低温时,作用在铸件上的铸造应力超过铸件本身强度或塑性所允许的程度而产生的。冷裂多在铸件表面上出现,裂口表面有轻微的氧化;而热裂通常认为是在合金凝固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型壁的传热作用,铸件总是从表面开始凝固的。当铸件表面出现大量的枝品并搭接成完整的骨架时,铸件就会出现固态收缩(常以线收缩表示)。  但此时枝晶之间还存在一层尚未凝固的液体金属薄膜(液膜),如果铸件的收缩不受任何阻碍,那么枝晶层不受力的作用,可以自由收缩,也就不会出现应力。当枝晶层的收缩受到阻碍时,不能自由收缩或受到拉力的作用,就会出现拉应力,这时枝晶间的液膜将受到拉伸的作用而变形。当拉应力超过液膜的强度极限时,枝晶间就会被拉开。但是被拉裂部分的周围还存在一些液体金属,如果液膜被拉开的速度很慢,且周围有足够的液体并及时流人拉裂处,那么拉裂处将得到填补和“愈合”,铸件不会出现热裂纹。如果拉裂处不能重新“愈合”,铸件就会出现热裂纹。热裂断口处表面被强烈氧化,呈现无金属光泽的暗色或黑色。  二、影响裂纹产生的主要因素  对于同一种合金,轮毂是否产生裂纹,往往取决于轮毂结构、工艺参数和模具温度等因素。  1.轮毂结构设计不当对轮毂裂纹的影响  (1)内圆角大小不当,是轮毂产生热裂纹最普遍的原因,因为轮毂在冷却时尖角处会产生很大的应力。在内圆角小的部位,即使补缩良好不出现缩裂,也会产生热裂。  (2)轮毂截面骤然改变,会导致冷却速度快慢不一,即使补缩良好也会产生较大应力,使轮毂凝固后出现裂口或裂纹。  2.工艺参数不合理对轮毂裂纹的影响  在低压铸造中,由于保压时间过长,或升液管过长造成升液管内液体出现凝固,在轮毂铸件顶出时承受一定的拉力,从而造成轮毂产生冷裂。因此,设计合理的保压时间和升液系统,对减少轮毂在顶出时造成的开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模具温度对轮毂裂纹的影响  低压铸造的模具温度决定合金液的凝固方式,并直接影响铸件的内部和表面状况,是铸件产生尺寸偏差及变形等诸多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对生产率也有很大的影响。模具温度随着铸件重量、压铸周期、压铸温度及模具冷却方式等的变化而改变。  从传热学角度来看,提高模具温度可降低金属与模具之间的换热强度,延长了流动时间。也有研究表明,提高模具温度还略能降低金属液与铸型之间的界面张力。随着模具温度的增加,充型时间略减少,即充填能力随着模具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因此模具温度的适当升高有利于应力的减小,如果模具温度过低,铸件在金属型中冷却过快,铸件各部分之间的凝固速度不同,会使铸模内铸件的冷却不均匀,产生热应力和变形,结果导致在铸件成品上产生热裂及较大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坦较高的摸具温度不利于得到结晶细小的组织,液态金属容易吸气和收缩,使铸件产生气孔、缩松和缩孔等缺陷的机会增加。为将这一矛盾统一化,可在不出现铸造缺陷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模具温度。  三、改进措施  (1)合理设计升液系统由于保压时间过长,或升液管过长造成升液管内液体出现凝固,使轮毂铸件在顶出时承受一定的拉力,从而造成轮毂产生冷裂,因此设计合理的升液系统对减少裂纹倾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升液系统是指浇注时液态金属由坩埚进入型腔的通道,包括升液管、保温套和铸件浇注系统。这几部分的尺寸直接影响坩埚内液面到铸件内浇口之间的距离。这段距离越长,则浇注时液态金属通过这段距离时降温越快,极易造成升液管通道早期凝同。  因此应注意:  ①缩短坩埚内液面到铸件内浇口之间的距离。这段距离涉及到设备、工艺、模具等几个方面,所以要综合考虑,应以减短这段距离为宜。  ②改进保温套。适当加大保温套商径,以便扩大保温层厚度;采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作保温套,如硅酸铝纤维毡。  ③升液管直径适当加大。为防止升液管早期凝固,应适当加大升液管的直径。  (2)设计合理的轮毂结构任进行轮毂结构设计时,应避免尖角结构和截面的骤然改变,宜采用圆角或厚度均匀的结构。  (3)在不出现铸造缺陷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模具温度。

铝合金砂型低压铸造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2019-01-09 09:34:13

一种铝合金砂型低压铸造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于原料组分中加入包括促使热稳定性和骨料颗粒排列致密性得到提高的纳米氧化钛,促使涂料悬浮性提高,涂刷性改善,贮存期延长的稳定剂;其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骨料:滑石粉37%~73%,纳米氧化钛10%~23%,铝矾土8%~17%;粘结剂:钠基膨润土1%~6%,硅溶胶8%~17%;稳定剂0.5%~1.0%;从而获得机械强度高,附着力好的铸件表面涂层的技术方案;克服了长期存在于该行业的:涂料热稳定性差,易出现涂层裂纹、剥落,涂层骨料颗粒排列不致密,涂料悬浮性低,骨料易聚集结块,涂料涂刷性、贮存性均差等缺陷;本发明适合用于有色金属铸造;特别适合铝合金树脂砂型低压铸造。

对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裂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2019-01-15 09:49:20

对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裂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就影响裂纹产生的各种因素,如铸件结构、工艺参数、模具温度等进行研究,通过合理控制和调整这些因素,消除裂纹对轮毂铸件的影响,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铝合金轮毂具有许多钢质轮毂无法比拟的特性,因此铝合金轮毂在轿车、摩托车等车辆上已开始广泛应用。到2002年,我国轿车铝合金轮毂的装车率已接近45%。由于汽车轮毂质量要求较高,本身结构又适合于低压铸造,且需求量大,因此,极大地推动了低压铸造技术的发展。目前,低压铸造已成为铝合金轮毂生产的主要工艺方法,国内的铝合金轮毂制造企业多数采用此工艺生产。低压铸造可实现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既提高生产率(10~15型/h),又可减少众多的不利于生产工艺的人为因素,提高成品率,且可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然而低压铸造件的质量受到诸如工艺方案、工艺参数、模具结构及人工操作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低压铸造件产生缺陷。其中,铝合金轮毂裂纹的产生是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且轮毂裂纹是汽车安全性的重大隐患。因此,对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裂纹成因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裂纹形成的原因    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裂纹主要产生在应力集中的部位,或轮毂顶出时因受力不均,或升液管处液体凝固造成的开裂。裂纹一般分为冷裂和热裂两种。    冷裂纹是指合金在低于其固相线温度时形成的裂纹。通俗地说,冷裂是铸件冷却到低温时,作用在铸件上的铸造应力超过铸件本身强度或塑性所允许的程度而产生的。冷裂多在铸件表面上出现,裂口表面有轻微的氧化;而热裂通常认为是在合金凝固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型壁的传热作用,铸件总是从表面开始凝固的。当铸件表面出现大量的枝品并搭接成完整的骨架时,铸件就会出现固态收缩(常以线收缩表示)。但此时枝晶之间还存在一层尚未凝固的液体金属薄膜(液膜),如果铸件的收缩不受任何阻碍,那么枝晶层不受力的作用,可以自由收缩,也就不会出现应力。当枝晶层的收缩受到阻碍时,不能自由收缩或受到拉力的作用,就会出现拉应力,这时枝晶间的液膜将受到拉伸的作用而变形。当拉应力超过液膜的强度极限时,枝晶间就会被拉开。但是被拉裂部分的周围还存在一些液体金属,如果液膜被拉开的速度很慢,且周围有足够的液体并及时流人拉裂处,那么拉裂处将得到填补和“愈合”,铸件不会出现热裂纹。如果拉裂处不能重新“愈合”,铸件就会出现热裂纹。热裂断口处表面被强烈氧化,呈现无金属光泽的暗色或黑色。    二、影响裂纹产生的主要因素    对于同一种合金,轮毂是否产生裂纹,往往取决于轮毂结构、工艺参数和模具温度等因素。     1.轮毂结构设计不当对轮毂裂纹的影响   (1)内圆角大小不当,是轮毂产生热裂纹较普遍的原因,因为轮毂在冷却时尖角处会产生很大的应力。在内圆角小的部位,即使补缩良好不出现缩裂,也会产生热裂。   (2)轮毂截面骤然改变,会导致冷却速度快慢不一,即使补缩良好也会产生较大应力,使轮毂凝固后出现裂口或裂纹。    2.工艺参数不合理对轮毂裂纹的影响     在低压铸造中,由于保压时间过长,或升液管过长造成升液管内液体出现凝固,在轮毂铸件顶出时承受一定的拉力,从而造成轮毂产生冷裂。因此设计合理的保压时间和升液系统,对减少轮毂在顶出时造成的开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具温度对轮毂裂纹的影响    低压铸造的模具温度决定合金液的凝固方式,并直接影响铸件的内部和表面状况,是铸件产生尺寸偏差及变形等诸多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对生产率也有很大的影响。模具温度随着铸件重量、压铸周期、压铸温度及模具冷却方式等的变化而改变。    从传热学角度来看,提高模具温度可降低金属与模具之间的换热强度,延长了流动时间。也有研究表明,提高模具温度还略能降低金属液与铸型之间的界面张力。随着模具温度的增加,充型时间略减少,即充填能力随着模具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模具温度的适当升高有利于应力的减小,如果模具温度过低,铸件在金属型中冷却过快,铸件各部分之间的凝固速度不同,会使铸模内铸件的冷却不均匀,产生热应力和变形,结果导致在铸件成品上产生热裂及较大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坦较高的摸具温度不利于得到结晶细小的组织,液态金属容易吸气和收缩,使铸件产生气孔、缩松和缩孔等缺陷的机会增加。为将这一矛盾统一化,可在不出现铸造缺陷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模具温度。    三、改进措施   (1)合理设计升液系统 由于保压时间过长,或升液管过长造成升液管内液体出现凝固,使轮毂铸件在顶出时承受一定的拉力,从而造成轮毂产生冷裂,因此设计合理的升液系统对减少裂纹倾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升液系统是指浇注时液态金属由坩埚进入型腔的通道,包括升液管、保温套和铸件浇注系统。这几部分的尺寸直接影响坩埚内液面到铸件内浇口之间的距离。这段距离越长,则浇注时液态金属通过这段距离时降温越快,极易造成升液管通道早期凝同。因此应注意:①缩短坩埚内液面到铸件内浇口之间的距离。这段距离涉及到设备、工艺、模具等几个方面,所以要综合考虑,应以减短这段距离为宜。②改进保温套。适当加大保温套商径,以便扩大保温层厚度;采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作保温套,如硅酸铝纤维毡。③升液管直径适当加大。为防止升液管早期凝固,应适当加大升液管的直径。   (2)设计合理的轮毂结构 任进行轮毂结构设计时,应避免尖角结构和截面的骤然改变,宜采用圆角或厚度均匀的结构。   (3)在不出现铸造缺陷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模具温度。

铸造铝合金

2019-01-02 09:52:54

可用金属铸造成形工艺直接获得零件的铝合金。    该类合金的合金元素含量一般多于相应的变形铝合金的含量。     据主要合金元素差异有四类铸造铝合金。    (1)铝硅系合金,也叫“硅铝明”或“矽铝明”。有良好铸造性能和耐磨性能,热胀系数小,在铸造铝合金中品种最多,用量最大的合金,含硅量在10%-25%。有时添加0.2%-0.6%镁的硅铝合金,广泛用于结构件,如壳体、缸体、箱体和框架等。有时添加适量的铜和镁,能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此类合金广泛用于制造活塞等部件。    (2)铝铜合金,含铜4.5%-5.3%合金强化效果最佳,适当加入锰和钛能显著提高室温、高温强度和铸造性能。主要用于制作承受大的动、静载荷和形状不复杂的砂型铸件。    (3)铝镁合金,密度最小(2.55g/cm3),强度最高(355MPa左右)的铸造铝合金,含镁12%,强化效果最佳。合金在大气和海水中的抗腐蚀性能好,室温下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可切削性,可用于作雷达底座、飞机的发动机机匣、螺旋桨、起落架等零件,也可作装饰材料。    (4)铝锌系合金,为改善性能常加入硅、镁元素,常称为“锌硅铝明”。在铸造条件下,该合金有淬火作用,即“自行淬火”。不经热处理就可使用,以变质热处理后,铸件有较高的强度。经稳定化处理后,尺寸稳定,常用于制作模型、型板及设备支架等。

铝合金铸造准备

2019-01-11 15:43:41

铸造准备检查与确认的工作内容:    (1)温度控制(以转注流程的温降确定保温炉、在线除气箱、过滤箱以及铸造流槽前端的各点温度控制);    (2)铝液转注流程中各对接口、事故流口的密封及事故箱的到位、容量与干燥情况;    (3)转注流槽、铸造流槽、漏斗(分配袋)、控流筏、打渣箱及工具的加热和干燥情况;    (4)铸造传动控制系统包括液压、仪表的运行与显示情况;    (5)结晶器光洁程度、安放位置和引锭头的位置及干燥情况(包括润滑);    (6)冷却水的调试检查及水温情况;    (7)生产合金、规格的工艺参数确认等等,这些是每个铸次不可忽略的工作。    除此之外有的铸造准备还要有针对性,根据所生产的合金、规格及以往生产、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采取必要的对应措施。    铸造主要工艺参数的设定要根据铸造时间或铸造长度,把握各工艺参数的对应关系。要根据每铸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调整,尤其是针对某些质量缺陷进行优化。

铝合金铸造工艺性能

2019-02-28 11:46:07

铝合金铸造工艺功能,一般理解为在充溢铸型、结晶和冷却过程中体现最为杰出的那些功能的归纳。流动性、缩短性、气密性、铸造应力、吸气性。铝合金这些特性取决于合金的成分,但也与铸造要素、合金加热温度、铸型的杂乱程度、浇冒口体系、浇口形状等有关。   (1)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合金液体充填铸型的才能。流动性的巨细决议合金能否铸造杂乱的铸件。在铝合金晶合金的流动性最好。   影响流动性的要素许多,首要是成分、温度以及合金液体中存在金属氧化物、金属化合物及其他污染物的固相颗粒,但外在的底子要素为浇注温度及浇注压力(俗称浇注压头)的凹凸。   实践出产中,在合金已断定的情况下,除了强化熔炼工艺(精粹与除渣)外,还有必要改善铸型工艺性(砂模透气性、金属型模具排气及温度),并在不影响铸件质量的前提下进步浇注温度,确保合金的流动性。   (2) 缩短性   缩短性是铸造铝合金的首要特征之一。一般讲,合金从液体浇注到凝结,直至冷到室温,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液态缩短、凝结缩短和固态缩短。合金的缩短性对铸件质量有决议性的影响,它影响着铸件的缩孔巨细、应力的发作、裂纹的构成及尺度的改变。一般铸件缩短又分为体缩短和线缩短,在实践出产中一般使用线缩短来衡量合金的缩短性。   铝合金缩短巨细,一般以百分数来表明,称为缩短率。   ①体缩短   体缩短包含液体缩短与凝结缩短。   铸造合金液从浇注到凝结,在最终凝结的当地会呈现微观或显微缩短,这种因缩短引起的微观缩孔肉眼可见,并分为会集缩孔和涣散性缩孔。会集缩孔的孔径大而会集,并散布在铸件顶部或截面厚大的热节处。涣散性缩孔描摹涣散而细微,大部涣散布在铸件轴心和热节部位。显微缩孔肉眼难以看到,显微缩孔大部涣散布在晶界下或树枝晶的枝晶间。   缩孔和疏松是铸件的首要缺点之一,发作的原因是液态缩短大于固态缩短。出产中发现,铸造铝合金凝结规模越小,越易构成会集缩孔,凝结规模越宽,越易构成涣散性缩孔,因而,在规划中有必要使铸造铝合金契合次序凝结准则,即铸件在液态到凝结期间的体缩短应得到合金液的弥补,是缩孔和疏松会集在铸件外部冒口中。对易发作涣散疏松的铝合金铸件,冒口设置数量比会集缩孔要多,并在易发作疏松处设置冷铁,加大部分冷却速度,使其一起或快速凝结。   ②线缩短   线缩短巨细将直接影响铸件的质量。线缩短越大,铝铸件发作裂纹与应力的趋向也越大;冷却后铸件尺度及形状改变也越大。   关于不同的铸造铝合金有不同的铸造缩短率,即便同一合金,铸件不同,缩短率也不同,在同一铸件上,其长、宽、高的缩短率也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 热裂性   铝铸件热裂纹的发作,首要是因为铸件缩短应力超过了金属晶粒间的结合力,大多沿晶界发作从裂纹断口调查可见裂纹处金属往往被氧化,失掉金属光泽。裂纹沿晶界延伸,形状呈锯齿形,表面较宽,内部较窄,有的则穿透整个铸件的端面。   不同铝合金铸件发作裂纹的倾向也不同,这是因为铸铝合金凝结过程中开端构成完好的结晶结构的温度与凝结温度之差越大,合金缩短率就越大,发作热裂纹倾向也越大,即便同一种合金也因铸型的阻力、铸件的结构、浇注工艺等要素发作热裂纹倾向也不同。出产中常选用让步性铸型,或改善铸铝合金的浇注体系等办法,使铝铸件防止发作裂纹。一般选用热裂环法检测铝铸件热裂纹。   (4) 气密性   铸铝合金气密性是指腔体型铝铸件在高压气体或液体的效果下不渗漏程度,气密性实践上表征了铸件内部安排细密与纯洁的程度。   铸铝合金的气密性与合金的性质有关,合金凝结规模越小,发作疏松倾向也越小,一起发作分出性气孔越小,则合金的气密性就越高。同一种铸铝合金的气密性好坏,还与铸造工艺有关,如下降铸铝合金浇注温度、放置冷铁以加速冷却速度以及在压力下凝结结晶等,均可使铝铸件的气密性进步。也可用浸渗法阻塞走漏空地来进步铸件的气密性。   (5) 铸造应力   铸造应力包含热应力、相变应力及缩短应力三种。各种应力发作的原因不尽相同。   ①热应力   热应力是因为铸件不同的几许形状相交处断面厚薄不均,冷却不一致引起的。在薄壁处构成压应力,导致在铸件中残留应力。   ②相变应力   相变应力是因为某些铸铝合金在凝结后冷却过程中发作相变,随之带来体积尺度改变。首要是铝铸件壁厚不均,不同部位在不一起间内发作相变所构成的。   ③缩短应力   铝铸件缩短时遭到铸型、型芯的阻止而发作拉应力所构成的。这种应力是暂时的,铝铸件开箱是会主动消失。但开箱时刻不妥,则常常会构成热裂纹,特别是金属型浇注的铝合金往往在这种应力效果下简单发作热裂纹。   铸铝合金件中的残留应力下降了合金的力学功能,影响铸件的加工精度。铝铸件中的残留应力可通过退火处理消除。合金因导热性好,冷却过程中无相变,只需铸件结构规划合理,铝铸件的残留应力一般较小。   (6) 吸气性   铝合金易吸收气体,是铸造铝合金的首要特性。液态铝及铝合金的组分与炉料、有机物焚烧产品及铸型等所含水分发作反响而发作的被铝液体吸收所构成的。   铝合金熔液温度越高,吸收的氢也越多;在700℃时,每100g铝中氢的溶解度为0.5~0.9,温度升高到850℃时,氢的溶解度增加2~3倍。当含碱金属杂质时,氢在铝液中的溶解度明显增加。   铸铝合金除熔炼时吸气外,在浇入铸型时也会发作吸气,进入铸型内的液态金属随温度下降,气体的溶解度下降,分出剩余的气体,有一部分逸不出的气体留在铸件内构成气孔,这就是一般称的“针孔”。气体有时会与缩孔结合在一起,铝液中分出的气体留在缩孔内。若气泡受热发作的压力很大,则气孔表面润滑,孔的周围有一圈亮光层;若气泡发作的压力小,则孔内表面多皱纹,看上去如“苍蝇脚”,仔细调查又具有缩孔的特征。   铸铝合金液中含氢量越高,铸件中发作的针孔也越多。铝铸件中针孔不只下降了铸件的气密性、耐蚀性,还下降了合金的力学功能。要取得无气孔或少气孔的铝铸件,关键在于熔炼条件。若熔炼时增加掩盖剂维护,合金的吸气量大为削减。对铝熔液作精粹处理,可有用操控铝液中的含氢量。

铝合金的铸造应力

2019-01-02 14:54:40

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相变应力及收缩应力三种。各种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      ①热应力 热应力是由于铸件不同的几何形状相交处断面厚薄不均,冷却不一致引起的。在薄壁处形成压应力,导致在铸件中残留应力。      ②相变应力 相变应力是由于某些铸铝合金在凝固后冷却过程中产生相变,随之带来体积尺寸变化。主要是铝铸件壁厚不均,不同部位在不同时间内发生相变所致。      ③收缩应力 铝铸件收缩时受到铸型、型芯的阻碍而产生拉应力所致。这种应力是暂时的,铝铸件开箱是会自动消失。但开箱时间不当,则常常会造成热裂纹,特别是金属型浇注的铝合金往往在这种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热裂纹。      铸铝合金件中的残留应力降低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影响铸件的加工精度。铝铸件中的残留应力可通过退火处理消除。合金因导热性好,冷却过程中无相变,只要铸件结构设计合理,铝铸件的残留应力一般较小。

什么是铝合金铸造工艺

2019-01-11 15:44:00

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和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工业中被广泛用作结构材料,同时,也正在积极开发作为汽车先进材料而应用于高档轿车发动机。    铸造工艺是传统铝合金主要制备方法,但已难以满足制备高性能铝合金的需要。靠前,传统工艺已经难以进一步提高强度、塑性、刚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第二,在追求高性能的过程中,铸造工艺成本由于增添设备和成品率下降而迅速上升;第三,由于合金含量上升,塑性往往降低,因而后续压力加工成本上升、成品率降低。    因此,生产的高成本大大提高了先进铝合金的使用门槛,严重影响整体市场规模的发展。在这些方面,喷射成形工艺正好具有性能和综合成本的双重优势,可使先进铝合金的使用门槛降低,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以铝代钢,从而迅速培育先进铝合金的市场,并反过来促进喷射成形工艺获得规模成本优势。因此,喷射成形工艺将成为先进铝合金的主要生产工艺。

什么叫铝合金铸造工艺

2018-12-29 16:57:09

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和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工业中被广泛用作结构材料,同时,也正在积极开发作为汽车先进材料而应用于高档轿车发动机。     铸造工艺是传统铝合金主要制备方法,但已难以满足制备高性能铝合金的需要。第一,传统工艺已经难以进一步提高强度、塑性、刚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第二,在追求高性能的过程中,铸造工艺成本由于增添设备和成品率下降而迅速上升;第三,由于合金含量上升,塑性往往降低,因而后续压力加工成本上升、成品率降低。     因此,生产的高成本大大提高了先进铝合金的使用门槛,严重影响整体市场规模的发展。在这些方面,喷射成形工艺正好具有性能和综合成本的双重优势,可使先进铝合金的使用门槛降低,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以铝代钢,从而迅速培育先进铝合金的市场,并反过来促进喷射成形工艺获得规模成本优势。因此,喷射成形工艺将成为先进铝合金的主要生产工艺。

铝合金铸造的缺陷修复

2018-12-27 16:25:52

铝合金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缩孔、砂眼、气孔和夹渣等铸造缺陷。如何修复铝合金铸件气孔等缺陷呢?如果用电焊、氩焊等设备来修补,由于放热量大,容易产生热变形等副作用,无法满足补焊要求。    冷焊修复机是利用高频电火花瞬间放电、无热堆焊原理来修复铸件缺陷。由于冷焊热影响区域小,不会造成基材退火变形,不产生裂纹、没有硬点、硬化现象。而且熔接强度高,补材与基体同时熔化后的再凝固,结合牢固,可进行磨、铣、锉等加工,致密不脱落。冷焊修复机是修补铝合金气孔、砂眼等细小缺陷的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