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电池快讯
- 08:51
2024-08-08【LG新能源计划在2025年前量产高压中镍NCM电池】韩国媒体援引一名知情人士消息称,LG新能源计划在2025年前量产高压中镍NCM电池。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预计将达到670Wh/L,电池稳定性比目前的高镍电池高出30%以上,成本降低约8%。目前单晶材料已经解决了镍5系三元材料能量密度低的痛点,能够在接近811能量密度的前提下,同时也兼顾了安全性和成本低的优点,有助于满足市场对更低价格和更高能量密度日益增长的需求。
展开 - 15:29
2024-07-02【芳源股份控股股东承诺2年内不减持】A股市场“不减持”队伍持续扩大。6月以来18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承诺不减持公告,其中芳源股份控股股东的承诺堪称“最长情”。芳源股份6月18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罗爱平、实际控制人吴芳自愿承诺,自2024年8月6日(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可解禁日)起24个月内,不以任何形式减持其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芳源股份主要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镍电池正极材料、锂盐、硫酸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动工具、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针对经营亏损情况,公司此前2月互动易回复,已加大对下游客户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实施降本增效措施。(财联社)
展开 - 12:24
2024-03-11【芳源股份磷酸铁锂项目投资计划:8万吨产能拟建】近期,芳源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资不超过20亿元建设3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及8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芳源股份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NCA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商,主要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展开 - 12:16
2023-05-31【麦格理:高镍进程或将令镍需求增速超过锂 电池领域需求是主要增长点】麦格理集团高级商品顾问Jim Lennon:预计镍在电池中的使用需求将强劲增长到2030年,到2030年,LFP占全球销售额的比例将从2020年的19%上升到40-45%,高锰/镍电池到2030年将上升到10%左右(30-40%镍)。未来高镍进程意味着镍的需求增长速度可能会超过锂,而钴则落后。镍在电池中的使用将成为十年内支持每年7%增长的主要增长领域。
展开 - 16:58
2023-03-06【SMM科普:新能源产业为冷轧不锈钢赋能——预镀镍电池外壳】作为不锈钢冷轧的龙头企业,甬金凭借其在精密冷轧不锈钢板带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与高校的科研合作,于2022年11月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镨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22.5万吨柱状电池专用外壳材料项目,为4680电池提供预镀镍电池壳材料,积极布局下游新能源产业链。与传统后镀镍工艺相比,预镀镍工艺有何优势?预镀镍技术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展开 - 16:03
2022-12-17【龙鳞甲电池、一剂“锰”药、官宣储能规划 蜂巢能源第三届电池日释放了这些信号】12月15日,在蜂巢能源第三届电池日上,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发布了龙鳞甲电池、“飞叠”超高速叠片技术3.0、高锰铁镍电池、纳米网硅负极,并宣布开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
展开 - 09:23
2022-12-01【创力新能:获得五项水系新型铁镍电池发明专利授权】公司一直专注于环保新能源碱性镍系(氢镍、铁镍、锌镍)电池的研发与生产,上述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后,目前公司共拥有18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2项外观专利。公司致力于环保安全水系储能及动力电池的研究与应用,在水系新型铁镍电池领域坚持自主研发逾14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掌握该电池从原材料、电池结构、核心部件、制造工艺在内的全链条核心技术。
展开 - 14:56
2022-11-22【宁德时代:正全面推进钠离子、无钴电池等技术布局】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已形成包括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高镍电池以及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等在内的产品系列,目前正全面推进钠离子、M3P、凝聚态、无钴电池、全固态、无稀有金属电池等电池技术布局。
展开 - 14:59
2022-10-21【宁德时代:目前正全面推进钠离子、M3P、凝聚态、无钴电池等电池技术布局】宁德时代今日在互动平台表示,CATL一直引领国际前沿的研究,公司已形成包括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高镍电池以及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等在内的产品系列,目前正全面推进钠离子、M3P、凝聚态、无钴电池、全固态、无稀有金属电池等电池技术布局。
展开 - 10:58
2022-09-16【东威科技:复合铜箔提高了高镍电池的安全性】9月15日,东威科技表示,使用公司设备生产的PET复合铜箔的动力电池,可以带来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提升的双重作用。随着动力电池在市场渗透率越来越高,安全成为电池产品的最基本诉求。但由于电池能量密度越来越高,电池热失控的风险也同步增加。PET复合铜箔的引入对电池能量密度有贡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