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环保锡膏库存
阿尔巴尼亚环保锡膏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19 | 环保锡膏 | 500-700 | 吨 |
2020 | 环保锡膏 | 600-800 | 吨 |
2021 | 环保锡膏 | 700-900 | 吨 |
2022 | 环保锡膏 | 800-1000 | 吨 |
2023 | 环保锡膏 | 900-1100 | 吨 |
阿尔巴尼亚环保锡膏库存行情
阿尔巴尼亚环保锡膏库存资讯
2月13日LME锡库存减少150吨 出自巴生港仓库
据外电2月13日消息,以下为2月13日LME锡库存在全球主要仓库的分布变动情况:(单位 吨)
2025-02-13 18:45:082月13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美元下跌 金属涨跌互现 沪铜涨1%领涨基本金属 双焦、铁矿跌逾1%【SMM日评】 ► 比价持续走差仓单价格下行 市场成交偏弱【SMM洋山铜现货】 ► 交割前买卖双方积极性较低 市场表现安静【SMM华北铜现货】 ► 元宵后需求增加现货升水走高 现货交投好转【SMM华南铜现货】 ► 2月13日广东铜现货市场各时段升贴水(第四时段10:45)【SMM价格】 ► 2月13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下游需求稳步复苏 现货升贴水持稳运行【SMM铝现货午评】 ► SMM 上海及其他1#铅市场:铅价呈高位震荡 下游企业议价分歧较大【SMM午评】 ► 再生铅:下游企业接货情绪变化不大 再生精铅贴水有进一步扩大预期【SMM铅午评】 ► SMM 2025/2/13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天津锌:下游需求仍然较差 升水下行【SMM午评】 ► 广东锌:现货出货困难 今日升水走低【SMM午评】 ► 美元指数承压下挫 沪锡价格预计延续震荡走势【SMM锡午评】 ► 镍价波动:期货“下跌—反弹—回落”【SMM镍现货午评】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2-13 18:05:26丸红:日本1月底三大港口铝库存环比增加0.3%
据外电2月13日消息,丸红商事(Marubeni Corp)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日本三大港口铝库存增至324,700吨,较之前一个月增加约0.3%。 丸红商事从横滨、名古屋和大阪三大港口收集数据。 三大港口铝库存具体细节如下(单位:吨)
2025-02-13 17:46:111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大洗牌:6家开门红 吉利独揽同环比双增
今年1月,国内车企普遍感受寒意。因去年年末促销透支需求,1月潜在购车者减少,且春节前夕消费者关注重心转向节日筹备,购车热情降低。多重因素叠加,众多车企1月环比销量下滑明显。 整体市场来看,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乘联会预计今年车市在政策作用下呈前低后高态势。 具体品牌方面,1月TOP10榜单名单与去年12月相比发生较大变化,榜单中的部分车企名次也出现了调整。 以下是1月新能源车企零售销量TOP10: 从新能源车企零售销量同比变化来看,6家车企同比增长,4家同比下跌。环比变化来看,仅有吉利汽车实现增长。值得注意的是,鸿蒙智行与小鹏汽车1月跻身榜单前十,而长城汽车和广汽埃安则跌出了该行列。 比亚迪虽仍稳坐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头把交椅,1月销量达20万辆,但同环比均出现下滑、环比零售销量更是腰斩。此次销量下滑,或因季节性消费需求调整。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引发市场热议。比亚迪当日一口气发布21款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的车型,将“高阶智驾”“卷”到10万元以内。 吉利汽车以117576辆新能源汽车的零售销量成绩位居第二,同比增长82.9%,环比增长8.1%,表现亮眼。吉利近年来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帝豪L雷神等车型凭借性价比与品质赢得市场认可。值得一提的是, 1月份,吉利汽车以23.93万辆(总销量26.6万辆扣除出口2.67万辆)的交付量,首次超越比亚迪的23.44万辆(总销量30.04万辆扣除出口6.6万辆)。 1月,长安汽车零售销量达51075辆,虽较去年同期下滑8.8%,环比也下滑29.0%,但凭借这一成绩,长安汽车在销量榜单上实现进位,从去年12月的第6名跃升至前三甲。 榜单“新面孔”鸿蒙智行1月零售销量34989辆,同比增长3.9%,环比-29.3%。鸿蒙智行目前包括尊界、享界、问界和智界四个品牌。近期有业内人士表示,关于华为、上汽之间的智选车模式合作已基本确认,目前华为智选车团队已入驻上汽集团。今年1月26日,上汽集团方面已提交“尚界”“上汽尚界”等多个商标申请。目前来看,鸿蒙智行第五品牌“尚界”可能真要来了。 另一个“新面孔”小鹏汽车1月零售销量28340辆,同比大涨260.9%,环比下滑22.8%。小鹏近年来加大研发投入,G6等新车型凭借先进智能驾驶技术受关注。同比大幅增长彰显其技术转型成效,但环比下降,或因前期促销活动透支部分市场需求,后续需持续优化营销策略。
2025-02-13 17:08:382024年12月中国铜产业景气指数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仍将位于“正常”区间运行
中国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监测模型结果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为43.3,较2024年11月份上升了1.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正常”区间运行;先行合成指数为87.7,较2024年11月份上升了3.1个百分点。近13个月中国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见下表。 2023年12月份至2024年12月份 中国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表 景气指数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2024年12月份,中国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为43.3,较2024年11月份上升了1.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正常”区间运行。中国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由图2中国铜产业景气信号灯图可见,2024年12月份,构成中国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的9个指标全部位于“正常”区间。 先行合成指数较2024年11月份 继续上升 2024年12月份,中国铜产业先行合成指数为87.7,较2024年11月份上升了3.1个百分点。该指数主要用于判断铜产业经济运行的近期变化趋势,其上升表明近期铜产业保持回暖的趋势。 分项指标分析 铜价保持上升趋势。LME铜结算价指数上升至36.7,较2024年11月份上升2.0个百分点,表明国际铜价呈现上涨趋势,对中国铜市场具有拉动作用。 M2(货币供应量)小幅回落。货币供应量指数为75.4,较2024年11月份回落3.5个百分点,基本保持平稳,未出现大幅波动。 铜精矿进口指数保持小幅上升趋势。本期,铜产品进口量指数为69.2,较2024年11月份上升5.4个百分点,表明12月份由于国外铜矿石进口量有所增加。 铜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回落。铜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指数为100.3,较2024年11月份有小幅回落,反映出于季节性原因,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投入有所回落,但考虑到前期值已处高位且降幅有限,表明铜产业发展依然健康。 房地产业回升明显,但其疲弱态势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数为-1.4,较2024年11月份上升20.3个百分点,已位于“正常”区间。但综合各项数据表明房地产市场的疲软态势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电力电缆生产量指数呈两位数回升。电力电缆产量指数为67.8,较2024年11月份回升10.6个百分点,显示铜产业下游重点消费领域经营状况稳中有进。 精铜产量指数较2024年11月份小幅回升。国内精铜产量指数达到132.6,较2024年11月份出现小幅回升,显示出铜产业在生产端保持稳定的态势。这一趋势说明铜企受到市场需求回暖及季节性因素共同影响。 铜企营业收入小幅上升。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指数为177.3,相比2024年11月份上升4.1个百分点。这表明铜产业的整体营收能力保持稳健。企业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效率等方式来应对市场变化,确保营收的稳定增长。 利润指数继续保持上升趋势。铜企业利润总额指数达到168.7,较2024年11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已接近“偏热”区间,表明国内外宏观因素带来的提振效应使得铜产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企业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注重了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综上所述,在国民经济继续延续稳定发展态势的前提下,中国铜产业景气指数仍将位于“正常”区间运行。 附注: 1.铜产业景气先行合成指数(简称“先行指数”)用于判断铜产业经济运行的近期变化趋势。该指数由以下6项指标构成:LME铜结算价、M2、铜产品进口量指数、铜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商品房销售面积、电力电缆产量。 2.铜产业一致合成指标(简称“一致指数”)反映当前铜产业经济的运行状况。该指数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国内铜产量、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铜企业利润总额。 3.铜产业滞后合成指标(简称“滞后指数”)与一致指标一起主要用来监测经济变动的趋势,起到事后验证的作用。该指数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铜企业流动资本余额、铜企业应收账款余额、铜企业产成品资金余额。 4.综合景气指数反映当前铜产业发展景气程度。景气灯号图把铜产业经济运行状态分为5个级别,“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经济偏热,“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过冷。对单项指标灯号赋予不同的权重,将其汇总而成的综合景气指数也同样由5个灯区显示。 综合景气指数由9项指标构成,即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的构成指标。 5.编制指数所用各项指标均经过季节调整,已剔除季节因素。 6.每月都将对以前的月度景气指数进行修订。当时间序列加入最新的一个月的数据后,以往月度景气指数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是模型自动修正的结果。 7.生产指数,包括国内生产铜精矿金属含量、精炼铜产量和铜材产量。进口量指数,包括进口铜精矿含铜量、进口精炼铜和进口铜废碎料含铜量。
2025-02-13 14: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