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铝合金钢板库存
宁夏铝合金钢板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19 | 铝合金钢板 | 1000-1500 | 吨 |
2020 | 铝合金钢板 | 800-1300 | 吨 |
2021 | 铝合金钢板 | 1200-1800 | 吨 |
2022 | 铝合金钢板 | 600-1400 | 吨 |
2023 | 铝合金钢板 | 1100-1600 | 吨 |
宁夏铝合金钢板库存行情
宁夏铝合金钢板库存资讯
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实现达产达效
日前,攀钢集团攀枝花钛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钛材公司”)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已连续6个月实现达产,连续3个月技术经济指标全面达标。攀钢集团在打造全球最大海绵钛单体生产基地的征程中,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攀钢高端钛金属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实现了新的跨越。 2022年4月,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采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熔盐氯化法等核心工艺,目标直指“全球最大海绵钛单体生产基地”。该项目于2023年8月建成投产,创下国内最大单体海绵钛工厂达产和技经指标达效最快纪录。 自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投产以来,钛材公司将项目达产达效视为“一把手”工程,着力解决老产线与新产线工艺适配方面存在的难题;聚焦项目消缺、设备稳定运行、生产组织优化等关键领域,开展“揭榜挂帅”式攻关,顺利完成精制矿物油加油系统、矿浆炉密闭排渣等一系列工程改造;成立达产达效攻关队,成功突破矿物油除钒等技术瓶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堵点、难点与痛点。 目前,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产线运行平稳,已建立钛、镁、氯、氯碱四大资源平衡系统,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其中,超软钛、小粒钛产量分别超出目标值19%、2.5%,钛收率较目标值提升0.01%,制造成本较目标值下降0.9%。 随着项目全面达产,攀钢海绵钛总产能将突破6万吨/年,占国内总产能的20%。“这一规模不仅刷新了国内单体海绵钛工厂的纪录,更将助力攀钢集团跻身全球钛产业第一梯队,推动我国摆脱对进口钛材的依赖。”钛材公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公司将瞄准行业急需的专用海绵钛产品,持续开展工艺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2025-04-03 14:19:43中国有色金属企业信心指数报告(2025年一季度)
中国有色金属企业信心指数报告 2025年一季度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一季度有色金属企业信心指数为50.5,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1.0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50。一季度即期指数为49.6,较2024年四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预期指数为51.0,较2024年四季度增长1.8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首次上升,尤其预期指数出现上升,表明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有所增强。具体情况详见图1和图2。 图1 2020年—2025年有色金属企业信心指数 (图中红线为临界点 50) 图2 2020年—2025年即期指数及预期指数 (图中红线为临界点 50) 即期指数情况 一季度即期指数为49.6,较2024年四季度有所回落,降幅为0.3个百分点。由表1可知,10项指标中5项指标位于临界点50以上,有5项指标出现上升;排在前三位的是:原材料购入单价、新订单量和从业人数,升幅分别是2.5、0.6和0.4。有5项指标出现回落,排在前三位的是单位产品售价、生产量和企业盈利水平,降幅分别是2.1、1.4和1.3。 表1 2025年一季度10个分项的本季度即期指数表 (一)新订单量 一季度,新订单量即期指数为50.8,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21.1%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新订单量比2024年四季度“增加”,64.4%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新订单量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基本持平”,14.4%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新订单量比2024年四季度“减少”。 (二)生产量 一季度,生产量即期指数为50.3,较2024年四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22.2%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生产量比2024年四季度“增加”,57.8%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生产量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基本持平”,20.0%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生产量比2024年四季度“减少”。 (三)原材料采购量 一季度,原材料采购量即期指数为51.0,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24.4%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量比2024年四季度“增加”,58.9%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量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基本持平”,16.7%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量比2024年四季度“减少”。 (四)原材料购入单价 一季度,原材料购入单价即期指数为48.3,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2.5个百分点。其中,14.4%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原材料购入单价比2024年四季度“下降”,57.8%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原材料购入单价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变化不大”,27.8%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原材料购入单价比2024年四季度“上升”。 (五)单位产品售价 一季度,单位产品售价即期指数为50.3,较2024年四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17.8%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单位产品售价比2024年四季度“上升”,66.7%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单位产品售价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变化不大”,15.6%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单位产品售价比2024年四季度“下降”。 (六)从业人数 一季度,从业人数即期指数为49.3,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11.1%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从业人数比2024年四季度“增加”,72.2%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从业人数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基本持平”,16.7%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从业人数比2024年四季度“减少”。 (七)企业资金周转 一季度,企业资金周转即期指数为50.0,较2024年四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7.8%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企业资金周转比2024年四季度“加快”,84.4%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企业资金周转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变化不大”,7.8%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企业资金周转比2024年四季度“减慢”。 (八)企业盈利水平 一季度,企业盈利水平即期指数为47.9,较2024年四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14.4%的企业认为当前盈利水平比2024年四季度“提升”,54.4%的企业认为当前盈利水平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变化不大”,31.1%的企业认为当前盈利水平比2024年四季度“减弱”。 (九)下游产业需求 一季度,下游产业需求即期指数为49.0,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6.7%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下游产业需求比2024年四季度“上升”,78.9%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下游产业需求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变化不大”,14.4%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下游产业需求比2024年四季度“变缓”。 (十)企业经营环境 一季度,企业经营环境即期指数为49.4,较2024年四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20.0%的企业认为当前的经营环境比2024年四季度“向好”,55.6%的企业认为当前的经营环境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变化不大”,24.4%的企业认为当前的经营环境比2024年四季度“压力加大”。 预期指数情况 一季度预期指数为51.0,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由表2可知,10项指标中8项指标位于临界点50以上,所有指标均出现上升,排在前三位的是生产量、下游产业需求和企业盈利水平,升幅分别是3.8、3.2和2.8个百分点;无指标出现回落。 表2 2025年一季度10个分项的本季度预期指数表 (一)新订单量 一季度,新订单量预期指数为52.5,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2.6个百分点。其中,26.7%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新订单量比2024年四季度“增加”,66.7%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新订单量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基本持平”,6.7%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新订单量比2024年四季度“减少”。 (二)生产量 一季度,生产量预期指数为53.8,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3.8个百分点。其中,35.6%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生产量比2024年四季度“增加”,58.9%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生产量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基本持平”,5.6%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生产量比2024年四季度“减少”。 (三)原材料采购量 一季度,原材料采购量预期指数为52.6,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28.9%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量比2024年四季度“增加”,63.3%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量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基本持平”,7.8%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量比2024年四季度“减少”。 (四)原材料购入单价 一季度,原材料购入单价预期指数为48.5,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6.7%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原材料购入单价比2024年四季度“下降”,74.4%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原材料购入单价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变化不大”,18.9%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原材料购入单价比2024年四季度“上升”。 (五)单位产品售价 一季度,单位产品售价预期指数为49.7,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7.8%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单位产品售价比2024年四季度“上升”,82.2%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单位产品售价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变化不大”,10.0%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单位产品售价比2024年四季度“下降”。 (六)从业人数 一季度,从业人数预期指数为50.3,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其中,8.9%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从业人数比2024年四季度“增加”,84.4%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从业人数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基本持平”,6.7%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从业人数比2024年四季度“减少”。 (七)企业资金周转 一季度,企业资金周转预期指数为50.8,较2024年四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8.9%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企业资金周转比2024年四季度“加快”,84.4%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企业资金周转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变化不大”,6.7%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企业资金周转比2024年四季度“减慢”。 (八)企业盈利水平 一季度,企业盈利水平预期指数为50.8,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2.8个百分点。其中,20.0%的企业认为当前的盈利水平比2024年四季度“提升”,66.7%的企业认为当前的盈利水平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变化不大”,13.3%的企业认为当前的盈利水平比2024年四季度“减弱”。 (九)下游产业需求 一季度,下游产业需求预期指数为51.1,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3.2个百分点。其中,16.7%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下游产业需求比2024年四季度“上升”,75.6%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下游产业需求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变化不大”,7.8%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下游产业需求比2024年四季度“变缓”。 (十)企业经营环境 一季度,企业经营环境预期指数为49.4,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25.6%的企业认为当前的经营环境比2024年四季度“向好”,52.2%的企业认为当前的经营环境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变化不大”,22.2%的企业认为当前的经营环境比2024年四季度“压力加大”。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季度即期指数为49.6,较2024年四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10项指标中5项指标位于临界点50以上。新订单量、原材料采购量和从业人数等上升指标,反映出需求端边际改善、采购活动小幅扩张以及从业人员趋稳的现象。但原材料购入单价指标的显著上升,结合企业盈利水平指标下降,表明原材料成本增长导致利润受到挤压。回落指标中的单位产品售价、生产量等,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不足带来的价格承压及季节性生产放缓。一季度预期指数为51.0,较2024年四季度增长1.8个百分点。10项指标中8项位于临界点50以上且所有指标均上升,其中,生产量、下游产业需求和企业盈利水平升幅居前。 综合来看,2025年一季度有色金属企业信心指数呈现综合指数上升、即期与预期指数分化的特点。当前,“两重两新”等政策聚焦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新兴产业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有色金属行业产生了多方面积极影响,为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企业信心的提升。然而,即期指数面临的价格波动、生产盈利压力以及经营环境等问题仍需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缺乏定价权、环保要求趋严及融资难度增加等诸多问题。为此,企业应抓住政策机遇,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引导和支持,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共同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附注: 1. 有色金属企业信心指数是通过对有色金属重点联系企业的季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主要用于判断有色金属行业运行形势。本指数每季度发布一期,其中,1季度包括上年12月、当年1月及2月;2季度包括当年3月、4月及5月;3季度包括当年6月、7月及8月;4季度包括当年9月、10月及11月。 2. 计算方式: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重点联系企业采集分项指标所需数据,对每个单项指标分别计算扩散指数,即乐观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有色金属企业信心指数是一个综合指数,分别由一季度指数、下季度指数构成,两指数由10个单项指标加权计算而成,单项指标及其权重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 3. 所涉及的10个单项指标及其权重分别是新订单量指数(15%)、生产量指数(10%)、原材料采购量指数(5%)、原材料购入单价指数(10%)、单位产品售价指数(15%)、从业人数指数(5%)、企业资金周转指数(10%)、企业盈利水平指数(15%)、下游产业需求指数(7%)、企业经营环境指数(8%)。
2025-04-03 14:12:42金冠铜业海绵镉产品合格率提升至100%
近日,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以下简称“金冠铜业”)通过优化工艺生产精准控制,强化现场操作管理,成功将海绵镉产品合格率由65%提升至100%,从而大幅度减少不合格产品返工生产工作量及生产辅材消耗,每年可减少辅材锌粉消耗20吨以上、可节约成本60余万元。 金冠铜业以炼铜烟灰为原料,生产硫酸锌和海绵镉等产品。2020年11月份,金冠铜业产出平均含镉品位为85%的海绵镉产品后,经过不断优化工艺参数,提升海绵镉主含量,同时购置压团机,解决压团问题。2022年7月,金冠铜业生产出符合YS/T1365-2020Cd-75标准要求的海绵镉产品,并全部实现市场化销售。近年来,金冠铜业生产车间积极处理奥炉一、二电场的烟灰,受其杂质元素种类数量增加及现场生产操作管理不够精细等影响,海绵镉产品合格率一直在65%左右。 为推动生产提质增效工作,2024年11月份,金冠铜业在完成“铜镉渣中镉回收工艺优化”攻关项目基础上,对海绵镉产品合格率偏低问题进行系统性梳理分析,并从工艺生产技术和现场操作管理两方面下功夫,查原因、定对策。2025年以来,金冠铜业通过加大生产操作人员现场培训,统一规范计量槽罐液位、铜镉渣浸出液镉含量以及一次置换后液镉含量等关键生产指标精准控制;加大生产过程跟踪监督,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照每日生产指令书要求,精准控制对应辅材加入数量并严格控制反应时间。金冠铜业结合生产实验数据,把一次置换反应温度由50℃~55℃调整到55℃~58℃的最佳区间,同时,严格按照先升温,再加入辅材,杜绝边升温边加辅材的操作方式,保障产品品质。 为进一步提升海绵镉产品生产合格率,金冠铜业生产车间对生产各环节进行全面诊断,优化操作步骤,对产出的海绵镉及时进行压团,避免因长时间暴露空气中氧化导致压团困难;针对硫酸锌易结晶,极易导致一次置换槽管道堵塞的问题,及时根据生产工况变化,安排班组操作人员对一次置换槽溶液升温补加一定量锌粉辅材,以避免管道堵塞导致镉返溶现象。目前,金冠铜业在总结固化成功经验的同时,持续推进海绵镉生产过程优化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2025-04-03 14:09:11紫金山东北矿段通过评审备案铜金属资源量133万吨
近日,紫金矿业取得福建省自然资源评审中心出具的“紫金山矿区东北矿段铜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意见书,系福建省通过评审备案的近20年来探获的最大斑岩型铜钼矿,累计探获铜钼矿石量3.4亿吨、铜金属资源量133万吨、钼金属资源量9万吨。 紫金山矿区探矿权内,以紫金山金铜矿为中心,划分为东北矿段与西南矿段。其中,西南矿段也初步定位了热液矿化中心,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探索、验证“罗卜岭式”斑岩型铜矿;东北矿段铜矿由罗卜岭、浸铜湖、五子骑龙等矿床构成,经过多轮多阶段的勘探,尤其自2021年底紫金矿业开展紫金山新一轮找矿以来,取得的新成果。 基于历史性资料的系统整理与二次开发,紫金山新一轮找矿团队创新性开展短波红外光谱定量找矿、高精度磁测、深穿透地球化学等勘查技术方法,并通过钻探验证取得了新发现新进展,进而通过本次评审备案。东北矿段铜矿由此跻身福建省内最大的斑岩型铜钼矿资源基地,为紫金山金铜矿的资源接替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罗卜岭地区周边矿床点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东北矿段铜矿勘探报告于2024年12月26日在福建省自然资源评审中心评审通过,是福建省内首例使用地质统计学法编制的勘查技术报告,为福建省后续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提供了新范例。 紫金矿业地勘团队将围绕力争“再找一个紫金山”的目标,继续深耕以紫金山矿区为核心及其福建省的整个东北向矿化廊带,通过创新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在紫金山“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斑岩成系统”中不断寻找新突破、新发现,同时,在矿田外围力争新获大面积探矿权。
2025-04-03 14:05:511—2月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0%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消息,1—2月份,11890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6.8亿元,同比增长32.0%(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0.5亿元,增长69.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6.3亿元,增长20.5%。 1—2月份,11890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434.5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9.4亿元,增长21.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855.1亿元,增长21.3%。 1—2月份,11890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3.92%,比上年同期提高0.3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5-04-03 14: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