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钼钛粉库存行情
青岛港钼钛粉库存资讯
洛阳钼业:TFM一月铜、钴产量分别完成计划104.2%和123.8%
据洛阳钼业消息: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TFM用昂扬的状态开启蛇年新征程。截至1月31日,TFM一月矿石处理量完成计划的103.46%;铜、钴产量分别完成计划的104.20%和123.80%,顺利实现2025年首月生产“开门红”。 今年以来,TFM进一步转变观念,责任到人,以“稳产超产、提质创效、降本增效”为工作主线,围绕年度任务目标,加强生产组织管理,严守安全底线。 东区以“实”字筑底,积极发挥选冶厂新生产线的优势,强化生产组织,严格安全管控,全力释放产能。包括优化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将维修人员分配至各分厂管理,增强设备点巡查与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确保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加强选矿过程控制,不断提升浮选指标;强化冶炼分厂槽面管理,提高电流效率,提高产品产出和质量等。开年首月,东区矿石处理量、阴极铜与氢氧化钴产量分别完成计划的106.89%、104.54%和122.28%,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中区用“破”字解题,破除管理壁垒,补充15k中方技术团队,促进中刚融合;从稳定优化生产工艺流程、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出发,取消调度中心、设备管理部,权力下放一线,精细三条生产线供配矿管理,强化生产用电负荷调配,协调中区、东区硫精矿转运,保证选冶系统连续、平稳、高效运行;组织对磨矿设备进行月度大检修,保障磨机高处理量;清理萃取和电积系统,提高萃取系统的铜传递效率、电积系统的电流效率,取得了矿石处理量、阴极铜和氢氧化钴产量分别超计划0.61%、3.86%和24.71%的成绩。 目前,TFM是全球前五大铜矿山,拥有5条生产线、45万吨以上的年产铜能力。接下来,TFM将再接再厉,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2025-02-05 13:55:13商务部、海关总署: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月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原文如下: 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10号 公布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 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下列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一、钨相关物项 (一)1C117.d.钨相关材料: 1.仲钨酸铵(参考海关商品编号:2841801000); 2.氧化钨(参考海关商品编号:2825901200、2825901910、2825901920); 3.非1C226项下管制的碳化钨(参考海关商品编号:2849902000)。 (二)1C117.c.具有下述所有特性的固态钨: 1.具有下述任一特性的固态钨(不含颗粒、粉末状): a.非1C226、1C241项下管制的钨及钨含量大于等于97%(按重量)的钨合金(参考海关商品编号:8101940001、8101991001、8101999001); b.钨含量大于等于80%(按重量)的钨掺铜(参考海关商品编号:8101940001、8101991001、8101999001); c.钨含量大于等于80%(按重量)的钨掺银(银含量大于等于2%)(参考海关商品编号:7106919001、7106929001); 2.能被机械加工成任何下述任一产品: a.直径大于等于120 mm、长度大于等于50 mm的圆柱体; b.内径大于等于65 mm、壁厚大于等于25 mm且长度大于等于50 mm的管材; c.尺寸大于等于120 mm×120 mm×50 mm的块状物。 (三)1C004 具有下述所有特性的钨镍铁合金(参考海关商品编号:8101940001、8101991001、8101999001)或钨镍铜合金(参考海关商品编号:8101940001、8101991001、8101999001): a.密度大于17.5 g/cm 3 ; b.弹性极限超过800 MPa; c.极限抗拉强度大于1270 MPa; d.伸长率超过8%。 (四)1E004、1E101.b.生产1C004、1C117.c、1C117.d项的技术及资料(含工艺规范、工艺参数、加工程序等)。 二、碲相关物项 (一)6C002.a.金属碲(参考海关商品编号:2804500001)。 (二)6C002.b.以下任何一种的碲化合物单晶或多晶制品(包括衬底或外延片): 1.碲化镉(参考海关商品编号:2842902000、3818009021); 2.碲化镉锌(参考海关商品编号:2842909025、3818009021); 3.碲化镉汞(参考海关商品编号:2852100010、3818009021)。 (三)6E002 生产6C002项的技术及资料(含工艺规范、工艺参数、加工程序等)。 三、铋相关物项 (一)6C001.a.非1C229项下管制的金属铋及制品,包括但不限于锭、块、珠、颗粒、粉末等形态(参考海关商品编号:8106101091、8106101092、8106101099、8106109090、8106901019、8106901029、8106901099、8106909090)。 (二)6C001.b.锗酸铋(参考海关商品编号:2841900041)。 (三)6C001.c.三苯基铋(参考海关商品编号:2931900032)。 (四)6C001.d.三对乙氧基苯基铋(参考海关商品编号:2931900032)。 (五)6E001 生产6C001项的技术及资料(包括工艺规范、工艺参数、加工程序等)。 四、钼相关物项 (一)1C117.b.钼粉:用于制造导弹部件的钼含量(按重量)大于等于97%、颗粒尺寸小于等于50×10 -6 m(50μm)的钼及合金颗粒(参考海关商品编号:8102100001)。 (二)1E101.b.生产1C117.b项的技术及资料(含工艺规范、工艺参数、加工程序等)。 五、铟相关物项 (一)3C004.a.磷化铟(参考海关商品编号:2853904051)。 (二)3C004.b.三甲基铟(参考海关商品编号:2931900032)。 (三)3C004.c.三乙基铟(参考海关商品编号:2931900032)。 (四)3E004 生产3C004项的技术及资料(含工艺规范、工艺参数、加工程序等)。 出口经营者出口上述物项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同步予以更新。 商务部 海关总署 2025年2月4日 点击查看详情: 》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10号 公布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 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推荐阅读: 》出口管制公告发布!钨市场是否面临巨大冲击?【SMM评论】 》重磅!对钼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有何影响?【SMM分析】 》出口管制公告发布!稀土产品出口情况是否受到影响?【SMM分析】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对钨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应询答记者问 》四部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 包含锑锗镓、镁金属基生命材料等
2025-02-05 08:24:37多家钛白粉企业“宣涨” 钛白粉概念走高 龙佰集团等涨幅居前【SMM快讯】
SMM1月27日讯: 受近四成的钛白粉企业处于减产或停产状态,现有的钛白粉生产企业通常也未满负荷运作,市场普遍预期海外市场将在节前进行备货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钛白粉厂家货源紧张,现货市场出现了供应紧缺的态势,龙佰集团、中核钛白、金浦钛业以及安纳达等多家钛白粉企业陆续发布了调价函,受此消息影响,钛白粉概念在1月27日早盘走高,截至27日10:40分,钛白粉概念涨1.27%,个股方面:鲁北化工、龙佰集团、安纳达等均涨超2%。惠云钛业、坤彩科技以及天原股份等均出现上涨。 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一个多月来持平于14500元/吨 》查看SMM钛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现货市场方面:据SMM报价显示,1月26日,SMM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均价报14500元/吨,与2024年12月24日的均价持平,从其价格走势来看,SMM金红石型钛白粉持平于14500元/吨已经有一个多月。 回顾2024年,随着多家钛白粉产业新增产能的陆续投产,虽然钛白粉下游需求一直比较旺盛,然新增产能的增幅大于需求增幅,使得钛白粉市场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状态,钛白粉的价格重心也是出现了下移。回顾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历史价格可以看出:2023年12月29日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为15850元/吨,其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为14500元/吨,其2024年的均价跌幅为8.52%。而随着企业价格“倒挂”愈发明显,不少企业的经营利润面临亏损,多家钛白粉企业陆续进行了检修以及调控产能等动作。 后市 进入2025年以来,1月上旬,受原材料硫酸、钛精矿成本显著上升的影响,钛白粉龙头企业本月政策价格保持稳定,钛白企业的报价也大多坚挺。此外,近四成的企业处于减产或停产状态,现有的生产企业通常也未满负荷运作,市场普遍预期海外市场将在节前进行备货。随着海外市场将进入年前的备货期,出口市场仍能减缓内需下降的冲击。据了解,部分钛白粉厂家货源紧张,发布调价函,本月底钛白粉厂商针对国内价格上调300-500元/吨,但考虑到目前市场需求较为冷清,后续价格能否落地还需等待市场检验,钛白粉价格将继续以单单议价的方式进行,市场整体呈现出稳中稍显疲软的运行态势。
2025-01-27 15:31:11洛阳钼业:铜钴产销同比大增等 2024年净利同比预增55.15%-72.12%
1月27日,洛阳钼业股价小幅下行,截至27日13:58分,洛阳钼业跌0.27%,报7.27元/股。 洛阳钼业此前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亿元到14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5.50亿元到59.50亿元,同比增加55.15%到72.12%;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4亿元到13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1.67亿元到75.67亿元,同比增加98.94%到121.40%。 对于业绩预增的原因,洛阳钼业公告称:公司2024年业绩同比大幅上升的原因系主要产品铜钴产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叠加铜产品价格同比上升、降本增效等措施效果明显,使公司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洛阳钼业1月6日晚间公告,经公司初步核算,现将2024年度主要产品产量情况公告如下: 洛阳钼业的公告显示: 2024年公司铜金属产量为65万吨,同比增长55%;钴金属产量为11万吨,同比增长106%;钼金属产量为2万吨,同比下降2%;钨金属产量为8288吨,同比增长4%;铌金属产量为1万吨,同比增长5%;磷肥产量为118万吨,同比增长1%。 光大证券研报称,供给受限支撑铜铝价格上行,贵金属受益于央行增持和美国降息周期。1)铜:铜矿产量增长受限于全球主要铜企资本开支增幅放缓,废铜原料库存消化后增速放缓,供给增量有限;需求整体稳定,继续看好2025年铜价上行,关注:洛阳钼业、西部矿业等。2)铝:中国电解铝产能天花板将至,供给难有增量;氧化铝价格下跌,利润将向电解铝转移;建议关注国内氧化铝自给率较低且有水电铝布局的云铝股份、神火股份等;3)贵金属: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叠加全球央行增持趋势未变,金价有望继续上行,关注:中金黄金、赤峰黄金等。 国联证券发布有色金属行业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分析指出2024年初至2024年12月30日,申万有色金属行业指数涨幅为6.1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位列第15;其中,工业金属、金属新材料及小金属板块涨幅居前,涨幅分别为15.27%/10.71%/9.84%;能源金属板块跌幅居前,跌幅为18.48%。基金持仓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至三季度有色金属板块基金配置比例分别为6.04%/6.11%/5.41%,配置比例处于历史高位;其中,铜、铝、黄金板块获机构增配显著,2024年第三季度持股市值分别为384.55亿、178.85亿、173.40亿元。国联证券持续看好有色金属板块的投资机会,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推荐标的方面:1)工业金属:铝板块推荐中国铝业、中国宏桥、云铝股份、神火股份;铜板块推荐紫金矿业、洛阳钼业、江西铜业、五矿资源、金诚信、铜陵有色;2)贵金属:黄金板块推荐中金黄金、赤峰黄金、山金国际等,白银板块推荐兴业银锡。
2025-01-27 14:06:37出彩有色•2024盘点丨钛:中国钛产业走过浓墨重彩的70年
万里征程风正劲 千钧重任再扬帆 ——中国钛产业走过浓墨重彩的70年 星奔川骛,岁聿云暮。回首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2024年,我国钛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步履铿锵。这一年,对钛行业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昂首凝眸间,中国钛工业已走过了70年。1954年,有色金属实验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前身)开始了从钛铁精矿中提取钛的研究,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生产钛的国家。70年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路摸索学习、研究创新,我国钛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的10年累计生产1000吨、90年代的10年累计生产1万吨,到2021年的全年生产10万吨,再到2023年的全年生产21.9万吨,中国海绵钛的产量实现了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海绵钛产量将有望达到2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70年风雨兼程,一代代钛业人呕心沥血、接续奋斗,才有了今日来之不易的成绩。2024年,我国钛产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产业发展呈现稳步增长并持续优化的态势,在资源保障、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应用市场等方面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价格稳信心足 钛产业大有可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钛产量显著增加,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钛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上下游企业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产业链不断整合优化,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全球钛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024年,国内海绵钛市场基本保持稳定。2024年上半年,国内部分新建海绵钛产能投产,供应量增加,出口量也有所增加,供需较为平衡,价格趋于稳定,1级海绵钛报价维持在5万元/吨左右。2024年下半年,国内海绵钛市场虽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整体走势平稳。2024年9月份,海绵钛产能增加引发的供需失衡问题逐渐显现,价格出现下滑,跌至全年最低点4.2万元/吨,海绵钛市场呈低位横盘态势;2024年底,海绵钛市场在经过减产调整后,价格逐步回升,供需关系有望达到新的平衡。 2024年上半年,我国海绵钛产量为12.35万吨,同比增长9.6%;钛锭产量为8.2万吨,同比增长4.1%;各类钛材消费量约为5.9万吨,船舶、冶金领域增长明显,医疗、海洋工程领域用量也有所增长。海绵钛产量的增长和钛材品质的不断提升,为打开下游应用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2024年下半年,消费端依然保持增长态势,钛产业将迎来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强化资源保障 聚焦绿色冶炼 钛矿资源是钛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其分布和储量直接影响着钛产业的发展格局,因此,钛矿的合理勘查、开采和利用十分重要。目前,在我国四川攀西、河北承德、云南等地区均有丰富的钛矿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开采的红格南矿攀枝花矿区露天钒钛磁铁矿。 2024年3月26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红格南矿建设开发启动仪式举行,正式拉开了高效推进红格南矿全产业链开发、高水平构建“千亿元投资、万亿元产值”世界级钒钛产业集群的帷幕。 据悉,红格南矿采矿权面积5.7823平方公里,探明钒钛磁铁矿资源量32.56亿吨,其中,钛2.85亿吨。红格南矿的开发,将使国内钒钛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得到极大提高,对提升我国铁矿、钛矿和磷矿的资源保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总的来看,我国钛矿资源储量丰富,但仍存在高品位钛矿资源稀缺等问题,大部分钛矿需要经过复杂的选矿和冶炼工艺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钛产业绿色循环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2024年1月1日,《海绵钛和钛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正式执行。该标准的执行,提高了我国海绵钛、钛锭的能耗要求,规范了相关产品的能耗统计方法,对我国海绵钛、钛锭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起到了促进作用,弥补了我国钛产业在科学的、宏观的、长期的产业规划方面的缺失,促进钛行业整体生产技术的进步。 2024年4月25日,2024年中国钛锆铪产业年会暨首届资源保障与绿色冶炼论坛召开,会议聚焦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汇集了钛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行业低成本制备、绿色制造技术应用推广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新思路。 对外广泛交流 对内积极合作 当前,全球钛供应链重构正加速演进,我国钛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正处在产业升级加速期,但关键技术仍有“卡脖子”风险,大尺寸型材、厚壁管材等产品依然没有摆脱进口依赖,国际交流对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年,我国钛产业迈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实步伐,积极融入国际市场,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与潜力。 2024年5月19日—21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受邀组织中国钛企业赴俄罗斯参加独联体钛业年会。与会代表还与独联体钛协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进一步深化了下一步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有色协会钛锆铪分会组织中国钛企业赴俄罗斯参加独联体钛业年会并座谈。 国际会议是各国交流思想、分享经验、解决共同挑战的重要平台。2024年10月16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和独联体国际钛协会等单位指导的首届中国—独联体钛工业发展论坛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军、陈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廉、丁文江、张平祥、宫声凯等多位院士出席会议。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钛行业骨干企业的踊跃参与,本次会议的俄方代表近百人,会议规模和行业影响力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2023年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与独联体国际钛协会实现互访后,经协商沟通而倡导发起的,得到了双方科技界、实体企业、权威机构的积极响应,特别是得到了知名院士、学者和领军企业的大力支持。双方协会、商会更是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汇集双方业界诉求,聚焦共性与热点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搭建高层次多方位交流协作平台,为以后国际间钛协会的合作厚植根基。 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国内合作,有效整合资源、优化产业链布局,二者是推动钛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方面。 在实现高水平国际交流的同时,国内相关行业的合作也为钛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钛产业和镁产业是密切相关的两个产业,镁作为钛冶炼的原料之一,两产业协同发展为钛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2024年5月,镁钛产业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镁钛行业同仁齐聚一堂,就镁钛协同发展提出了新的展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与镁业分会、府谷县政府签署了《镁钛产业协同合作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了镁钛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在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寻求镁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搭建镁钛企业间沟通桥梁,2024年11月2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组织7家国内海绵钛骨干企业代表到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调研,并召开镁钛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此次活动不仅对镁、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为钛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发展带来启发。 有色协会钛锆铪分会组织钛企业到府谷县调研镁企业。 冲破行业壁垒 激活应用潜能 近年来,钛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海绵钛产能不断增长,如何有效打开下游应用市场,将产能转化为实际的市场需求,是实现钛产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钛作为战略性稀有金属,以其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化工、建筑、日用品、新能源、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钛及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钛合金因其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强,被用于飞机的结构框架件及零部件的制造,不仅可以延长飞机使用寿命、减轻自身重量,还能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降低能耗。 在舰船制造领域,钛是制造舰船和海洋工程设备的理想材料,被用于制造核潜艇、深潜器等;在海洋工程中,钛还应用于海水淡化、海洋石油钻探等;在化工与石化工业领域,用钛制造电解槽、反应器等化工设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换频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化学工业中,用钛量最大的行业是氯碱制造,占总用钛量的50%左右;在建筑领域,钛可用于制造屋顶、幕墙、外壁等建筑材料,以及艺术雕塑、纪念碑等装饰品;在生活用品领域,钛被用于制造厨具、杯壶、小家电等生活用品,高尔夫球杆、羽毛球拍、网球拍等运动器械。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钛产业又将目光投向了高速发展的3C电子领域。随着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市场的快速发展,钛材在3C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钛合金批量进入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中,用于制造边框、机身等部件,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和耐用性,也进一步推动了钛在民用市场的发展。 此外,在生物医疗、新能源等民用领域,钛材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钛材凭借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在医疗器械材料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牙科、骨科到心血管系统的应用,钛材正逐渐成为医疗器械和人体植入物的首选材料。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持续发展,钛材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保障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在能源领域,钛的应用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在电池方面,钛合金被应用于氢燃料电池中钛双极板、水电解制氢的电解槽等;在地热能源开发中,钛被用于制造冷凝器、汽轮机、泵等设备,可以提高采热实收率并延长地热井的寿命;在热能和核能发电装置中,钛制成的冷凝器和热交换器使用寿命长达40年之久。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钛在城市管网、医疗装备、食品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还将不断拓展和深化。未来,钛将开启更多应用场景,助推产业升级,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我国钛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显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心协力在矿产资源开发、冶炼技术升级、工艺流程创新、绿色低碳环保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取得了新进展与新成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70载砥砺前行,我国钛产业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全球领先的辉煌蜕变,每一步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钛业满怀信心、阔步向前,乘势而上创伟业,接续奋斗谱新篇! 求进更要求稳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国经济政策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钛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钛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迎来高质量发展关键期。 2024年,钛产业铆足了干劲谋发展,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稳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保持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在稳的基础上。 近年来,钛行业的高景气度获得了多方资本的青睐,钛产能迅速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钛产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迅猛发展的背后,我们更要考虑到行业可能会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产能过剩、供需失衡、恶性价格竞争等都将影响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此,产业发展在求进的同时,更要求稳。在全球经济动荡不安的今天,唯有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健康的发展。 稳,并非止步不前,而是要在稳定中夯实技术根基,寻求发展的机遇。市场发展前景向好,大量人力和资本的进入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驱动力,为产业技术迭代升级提供资金和人员支撑,聚焦工艺技术研发,加大科研力度,破解钛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推动产业发展向高端化迈进。 重视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展下游应用市场也至关重要。钛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性能,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一直以来,钛在军工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成熟,而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钛企业为打开民用市场也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然而,价格的波动、技术的成熟度和成本的控制一直制约着钛的大规模应用。 稳定的价格和成熟的技术是拓宽钛下游市场的关键前提。把价格稳下来、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升产品质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钛的优异性能,逐步打开钛材在下游产业中大规模应用的大门,进而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需要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 海绵钛企业要加强生产管理,通过技术改造和提升生产效率来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恶性价格竞争,稳定海绵钛价格,为下游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加工企业在产业链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严格把控产品品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下游企业要积极进行需求引导,加强市场调研,提高钛产品知名度,提升钛材的应用广度和深度。 另外,政府和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及时关注市场发展的动向,引导和规范产业健康发展,鼓励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产能优化,提高产业集中度,减少过剩产能,避免市场供需失衡,促进行业自律,推动企业间合作,共同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稳是进的基础,进是稳的目标。当前,我国钛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相信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能逐一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实现钛产业量的飞跃和质的蜕变,创造中国钛产业的新辉煌。
2025-01-23 13: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