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钒酸钠资讯
巴西PCH稀土矿新发现碳酸岩型矿化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阿皮亚稀土和铀公司(Appia Rare Earths & Uranium Corp.)宣布,其在巴西戈亚斯州的卡舒埃里尼亚(PCH)项目钻探证实存在高品位的碳酸角砾岩稀土矿体。 在靶区IV西南延伸带发现的角砾化碳酸岩侵入体部署的三个金刚钻孔见到了高品位的稀土氧化物(TREO)、铌氧化物(Nb2O5)和磷氧化物(P2O5)。 公司首席执行官汤姆·德里瓦斯(Tom Drivas)称,首批金刚钻孔结果出乎意料,可以排在2024年全球10大稀土矿钻探成果的2、3、4名。 主要见矿情况为: ◎ PCH-DDH-002孔 从地表开始见矿150米,TREO品位1.14%,Nb 2 O 5 品位0.12%,P 2 O 5 品位2.76%。 其中: ○在37米处见矿12米,TREO品位2.54%,Nb 2 O 5 品位0.21%,P 2 O 5 品位9.52%; ○在81米深处见矿20米,TREO品位1.75%,Nb 2 O 5 品位0.13%,P 2 O 5 品位2.8%; ○在132米深处见矿18米,TREO品位2.03%,Nb 2 O 5 品位0.14%,P 2 O 5 品位2.29%; ◎ PCH-DDH-003孔 从地表开始见矿147.7米,TREO品位1.69%,Nb 2 O 5 品位0.18%,P 2 O 5 品位3.26%。 其中: ○从地表开始见矿58米,TREO品位2.19%,Nb 2 O 5 品位0.26%,P 2 O 5 品位5.18%; ○在117米深处见矿17米,TREO品位1.87%,Nb 2 O 5 品位0.11%,P 2 O 5 品位1.44%。 ◎ PCH-DDH-004孔 从地表开始见矿153米,TREO品位1.08%,Nb 2 O 5 品位0.15%,P 2 O 5 品位2.31%。 其中: ○在10米处见矿10米,TREO品位2.16%,Nb 2 O 5 品位0.24%,P 2 O 5 品位3.22%; ○在42米深处见矿9米,TREO品位3.08%,Nb 2 O 5 品位0.24%,P 2 O 5 品位7.37%; ○在135米深处见矿18米,TREO品位1.01%,Nb 2 O 5 品位0.26%,P 2 O 5 品位3.15%; 三个钻孔从顶到底到底都见到高品位稀土矿化,显示向西南延伸带的巨大潜力。这些结果表明,除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化外,PCH项目还存在大量高品位碳酸岩稀土矿。 矿体在深部、东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都没有控制。 公司正在制定计划,准备扩大钻探工作量以扩大资源量范围,并对金刚钻孔样品初步开展选冶试验工作。
2025-01-26 15:31:47格科微:预计2024年扣非净利减少超18% 高像素单芯片集成技术落地
格科微今日(1月24日)晚间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 公告显示,该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收60亿元到66亿元,同比增加27.74%到40.51%;预计归母净利润1.6亿元到2亿元,同比增加231.64%到314.55%;预计扣非净利润为5000万元到7500万元,同比减少18.95%到增加21.58%。 关于业绩变化原因,格科微表示,报告期内,该公司 1300万及以上像素产品出货量迅速上升 ,营业收入显著提高。同时,其独有的高像素单芯片集成技术成功落地,继3200万像素产品实现量产后, 本报告期内5000万像素产品亦实现量产。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格科微2024年高像素产品增长较为强劲。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1300万及以上像素产品收入已达约10亿元,而2023全年仅3.42亿元。 5000万像素产品方面, 格科微近日推出两款高性能手机图像传感器:第二代0.7微米5000万像素CIS GC50E1,高帧率HDR 1300万像素CIS GC13B0。前者采用基于 GalaxyCell®2.0工艺平台的0.7微米像素,将相位对焦(PDAF)密度提升至100%, 该产品已进入品牌送样阶段,预计今年实现量产。 此外,格科微0.7微米的5000万像素GC50E0已实现品牌客户量产出货。2024年12月,vivo Y19s在海外上市,该款手机的后主摄搭载的正是GC50E0。在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格科微董事长赵立新还透露, 该公司的1.0微米50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GC50B2预计将于2025年实现量产。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几家主要的CIS厂商在业绩表现或5000万像素产品拓展方面,整体均有不少亮点。 其中,韦尔股份于1月22日发布公告称,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1.55亿元到33.55亿元,同比增加467.88%到 503.88%;思特威于2024年11月推出5000万像素1/1.28英寸手机应用高端图像传感器新品SC585XS。 TSR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5000万像素产品正加速渗透智能手机CIS市场,到2026年,预计全球市场5000万像素CIS的出货量可能激增至10亿颗。据Yole数据,2029年全球CIS市场规模将有望提升至 286亿美元,CAGR为4.6%。 国海证券在今年1月研报中分析表示,长期以来,高性能CIS主要由索尼、三星供应,特别是5000万像素的主摄CIS。目前,国产CIS在主流50MP产品方面已经形成突破,国内龙头企业也在积极布局50MP CIS产品。
2025-01-26 13:14:572024年12月及全年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碳酸锂进口创新高 !【SMM专题】
1月22日前后,2024年12月及全年锂电产业链相关关锂产品进出口数据集中出炉,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我国碳酸锂进口总量约为28035吨,创历史新高,而锂精矿方面的进口量也维持在较高位置,甚至2025年1~2月锂矿到港量仍或能维持高位......SMM整合了电池材料的进出口情况,具体如下: 上游 锂精矿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2国内锂精矿进口量约为48.23万实物吨,折合LCE当量约为4.7吨,实物吨量环比基本持平。 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锂精矿约为30.3万吨,占国内进口锂精矿总量的63%;从津巴布韦进口锂精矿约为9.4万吨,占国内进口锂精矿总量的19%;从巴西进口锂精矿约为3.8万吨,占国内进口锂精矿总量的8%;从加拿大进口锂精矿约为2.7万吨,占比6%。 近期锂精矿进口量居高,主因2024年Q4冶炼端相对较高开工率传递到对矿端的较高需求。 从12月-1月谈单情况及非洲部分地区的持续放量来看,预计2025年1-2月锂矿到港量持续高位。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SMM基于公开信息的加工数据 注:从海关数据或无法完全精确统计当月实际锂辉石精矿进口量,本汇总仅以进口量大方向进行汇报。 》【SMM分析】12月锂精矿进口量约48万吨 量级环比基本持平 回归当下的锂矿市场,锂辉石端,据SMM调研显示,基于上周澳矿拍卖成交的较高价格,锂辉石价格报价随之上抬;其他部分中小供应端由于临近春节期间物流受限,大多处于观望状态;部分需求端有一定的采买意愿,且心理接受价位随着期现价格的提升有一定提高,整体市场价格有一定提升。 截至1月22日,锂辉石精矿(CIF中国)指数现货报价在843美元/吨,较2023年年底的816美元/吨,上涨27美元/吨,涨幅达3.31%。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锂云母端,环比上周末持平,主因冶炼端因成本倒挂,对相对高价接受程度有一定上限。本周,12月锂精矿进口量更新,进口量级为48.23万实物吨,环比11月量级基本持平。预计锂矿价将随碳酸锂价格维稳运行。 碳酸锂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4年12月我国碳酸锂进口总量约为28035吨 , 达到历史新高 ,环比增加46 % ,同比增加38%。进口均价约为 10317美元/吨, 较11月均价环比增加7.6%。 其中,从智利进口碳酸锂约为 23217吨 ,环比增加90%,约占此次进口总量的 83% ;从阿根廷进口碳酸锂约为 4542吨 ,环比减少28 % ,约占此次进口总量的 16% 。 2024年全年中国进口碳酸锂约为23.5万吨,同比增加48% 。其中,从智利进口碳酸锂约为18.4万吨,占比78%,同比增加32%;从阿根廷进口碳酸锂约4.7万吨,占比约20%,同比增加155%。智利和阿根廷仍然是我国进口碳酸锂主要来源国。 根据智利海关发布数据显示,其2024年12月发往中国的碳酸锂量级为13363吨,较11月环比减少21%,其发货量随中国春节需求淡季影响而出现减少,预计2025年1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级将有所回落。 》【SMM分析】2024年12月国内碳酸锂进口量出炉 回归当前的碳酸锂价格,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至2025年1月22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在77000~78700元/吨,均价报77850元/吨。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据SMM调研显示,进入2025年,在1月中上旬,受市场上众多利好消息影响,碳酸锂现货价格开始上移,且彼时部分下游企业节前备库情绪仍在,市场上询价成交行为相对活跃。此外,上游冶炼厂在成本持续承压下,对2025年长协折扣系数及现货持较为强烈的挺价情绪,加之当时上游冶炼厂库存水位相对较低,出货压力较小也为报价提升起到了一定支撑,而贸易商在下游较为积极的采购节点也顺势抬高价格,碳酸锂价格得以在1月中上旬顺势攀升。 不过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据SMM最新调研显示,本周部分物流运输已经开始停运,碳酸锂现货市场成交寥寥。上游锂盐厂与下游材料厂报价相对持平,预计本周后续碳酸锂价格也将维稳运行。 氢氧化锂 据海关数据显示,12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量达7038吨,环比增加21%,同比减少43%。其中向韩国出口量级为5058吨,占我国出口总量的72%,环比增加40%;向日本出口1617吨,占我国出口量的23%,量级环比基本持平。12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均价为13266美元/吨,环比上调4%。出口量级别环比增加主因部分企业为维护长协供应,在年底有增量出口行为。 另外,当月氢氧化锂进口量级为608吨,环比减少50%,其中来自澳大利亚氢氧化锂量级为560吨,占比92%。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SMM整理 》【SMM分析】12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量达7038吨,环比增加21% 电池材料 三元正极 2024年12月,中国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进口量为7,146吨,环比增加106%,同比增加100%。其中,NCM进口5,855吨,环比增加114%,同比增加126%;NCA进口1291吨,环比增加176%,同比增加30%。 SMM分析:12月NCM进口量环比大幅增量,主要因韩国往中国的出口量级大幅增加。12月份来自韩国的NCM材料量级为5546吨,环比上月增加3128吨。同时,12月份NCA材料进口环比增加的主要来源同样为韩国,从11月的732吨增长至12月1291吨。 12月出口:2024年12月,中国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出口量为6189吨,环比增加7.4%,同比增加6.7%。其中,NCM出口5632吨,环比增加1.4%,同比减少1.3%,NCA出口557吨,环比增加164%,同比增加480%。 SMM分析:12月三元材料出口环比再度小幅增加,其中NCM出口量相较11月份增加80吨; NCA出口量方面,12月份出口量级为为557吨,量级较11月的211吨上行明显。 》【SMM分析】12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出炉 进口量环增106%,出口环增7.4% 三元前驱体 2024年12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为12702吨,环比增幅25%,同比减少35%。2024年1-12月中国三元前驱体累积出口量为(含NCM、NCA、镍的氧化物及NC)180926吨,累计同比减幅26%。 12月,三元前驱体整体出口量与11月相比有增加,NCM和NCA增量明显,镍的氧化物及NC出口量小幅度走弱。12月镍的氧化物及NC出口总量为2025吨,环比上月减少9%,同比减少63%。12月NCA出口量为45吨。此外,12月NCM的出口总量为10632吨,环比增加34%,同比减少23%。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12月出口情况解析 人造石墨 2024年12月, 中国人造石墨进口量为834吨,环比减少8%,同比减少62%。 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12月, 中国人造石墨进口均价为12206元/吨,环比减少84%,同比减少78%。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2024年12月, 中国人造石墨出口量为58188吨,环比增加47%,同比增长46%。 出口均价方面,2024年12月, 中国人造石墨出口均价为8844元/吨,环比降低28%,同比增长1%。 12月,海外人造石墨产品与国产材料在价格和规格上差异显著,因此,国内企业在选择人造石墨时仍然主要倾向于使用国产产品,因此进口量环比和同比均有下滑。同时由于海外电芯客户和终端客户12月备库较多,对人造石墨需求量处于高水平,因此带动人造石墨出口量级大幅提升。1月,考虑到春节假期将至,进出口物流不畅,且12月国内外企业备库较多,预计1月人造石墨进出口量级或一定下跌。 》【SMM分析】下游海外客户抢装备货 12月人造石墨出口上行 其余板块持续更新中,敬请刷新查看!
2025-01-23 18:04:05隆基、阿特斯、通威等入围中国核建-中核二四山东片区组件采购订单
1月23日,中国核建-中核二四山东片区2025年度光伏组件框架协议采购供应商入围中标候选人公示,宁波欧达光电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华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同方中科超光科技有限公司、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江苏新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10家企业入围。 从单价来看,中标均价0.6949元/W。
2025-01-23 17:30:36酒钢集团不锈钢分公司2025年2月电解锰片第二批集中采购招标预告
酒钢集团不锈钢分公司2025年2月电解锰片第二批集中采购预告 供应链管理分公司关于酒钢集团不锈钢分公司2025年2月电解锰片第二批集中采购,现发布采购预告,请符合资格要求的供方参与报名,具体如下: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酒钢集团不锈钢分公司2025年2月电解锰片第二批集中采购预告 采购单位: 供应链管理分公司 交货地点: 酒钢储运部物资供应作业区 预计供货/施工开始时间: 2025年2月8日 预计供货/施工结束时间: 2025年2月25日 采购内容: 点击查看内容 二、报名资格要求 1.报名人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独立法人。 2.报名人不是被最高人民法院在“信用中国”网站或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列入的失信被执行人。 3.报名人接受项目的付款方式(挂账后付款,现汇)。 三、报名方式 供应商须在上述时间范围内响应预告,登录电子招投标系统( https://eps.jiugangbid.com/ ),未注册供应商需首先完成注册后,点击对应采购预告“我要报名”,填写相关信息。 四、报名截止日期 2025年1月30日10时21分 五、交流反馈 1.报名人对本预告如有疑问的,可以向采购发布联系人提出询问。联系人:毛玉兵,联系电话:18709472500。 六、质疑投诉 对采购活动有质疑投诉的,请将信息发送至酒钢集团交易中心交易监督室邮箱(jyjds@jiugang.com),联系电话:0937-6713939。 相关附件 无 供应链管理分公司 2025年1月23日 点击查看招标详情: 》酒钢集团不锈钢分公司2025年2月电解锰片第二批集中采购预告
2025-01-23 14:42:26HBM芯片需求火热!SK海力士史诗级财报:季度营利暴增超20倍 一举超越三星
本周四,全球第二大内存芯片制造商韩国SK海力士公布财报。财报显示,在人工智能热潮之下,SK海力士的HBM芯片销售强劲,为公司带来了创纪录的季度利润。 财报显示,SK海力士在截至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财报中, 营收19.7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01.83亿元),同比增长75%; 营业利润为8.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10.67亿元),略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测的8万亿韩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460亿韩圆,同比暴增超2000%。 全年营收创历史新高,达到66.19韩元,轻松超过2022年创下的纪录21万亿韩元。 HBM芯片需求火热 让人意外的是,在HBM芯片的火热需求下,该公司的季度营业利润(8.1万亿韩元)已经超过了韩国的芯片巨头三星电子。此前三星电子预计,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为6.5万亿韩元。 分析师表示, 这是SK海力士的季度营业利润首次超过三星 ,再次凸显出在HBM芯片竞争赛道上,SK海力士已经领先于三星,并从中获得了巨大收益。 “HBM和高密度服务器DRAM的需求持续增加……”SK海力士在声明中表示,“随着全球大型科技企业对人工智能服务器的投资不断增加,人工智能推理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将继续增加。” 在财报发布后的财报会上,SK海力士表示,该公司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向客户供应目前量产的最先进的HBM型号——12层HBM3E芯片。 SK海力士表示,其HBM芯片占其第四季度DRAM总收入的40%。该公司预计, HBM销售额2025年还将增长100%以上。 芯片市场需求将全面回暖 SK海力士预测,随着对人工智能服务器的投资不断增长,对HBM芯片的需求将继续增加,同时推理芯片的重要性也将日益提高。 对于传统存储芯片市场,SK海力士预计,客户将减少PC和智能手机的库存,“配备人工智能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销量将扩大,市场形势将在今年下半年好转。” SSK海力士在财报中表示, 公司计划今年增加HBM3E的供应量,并适时开发出HBM4,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供应 。并且在需求稳定持续的情况下,将为了具有竞争力的DDR5和LPDDR5生产,推进所需的先进工艺转换。 NAND闪存方面,继去年之后公司也将以盈利为主的运营、满足需求情况的灵活销售战略来应对市场变化。 今年以来,受其与英伟达的业务谈判推动,该公司股价上涨了约30%,表现优于三星,后者年初至今股价仅上涨2%。
2025-01-23 13:11:21中国恩菲短流程钒储能电解液制备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近日,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钒液流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短流程钒储能电解液制备技术中试投料试车一次贯通,实现20天连续稳定运行,标志着该公司在钒储能电解液制备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进入落地应用阶段,为全球储能市场带来更具性价比和可靠性的选择。 本次中试各项工艺指标均达到预期,产能达到设计值的95%,生产出约30立方米钒电解液。电解液各项性能指标优异,能够满足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高效、稳定运行的需求。 短流程钒储能电解液制备技术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通过优化萃取环节工艺,可大幅降低全钒液流电池核心材料钒电解液的制备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为我国长时储能产业发展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技术方案。下一步,该公司拟开展为期超过3个月的长时间中试运行测试,进一步验证该技术在长期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商业化应用积累更多数据和经验。
2025-01-23 11:12:43创下新高!恒玄科技预计2024年净利增超2.6倍 SoC芯片商集体业绩爆发
1月22日晚间,恒玄科技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经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43亿元到32.8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0.67亿元到11.7亿元,同比增长49.02%到50.85%。 净利润数据的增长更为可观。恒玄科技预计, 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5亿元到4.7亿元,同比增长264%到280.18%;归母扣非净利润则预计为3.84亿元到4.04亿元,同比增幅预计达到1242.08%到1311.98%。 近期,随着A股公司披露年度业绩预告,可以看到智能终端SoC芯片板块个股业绩整体成长显著。 在AI对人机交互的持续革新下,耳机、手表、眼镜等智能终端应用前景获看好。机构预计,国内半导体企业将在AI端侧创新中实现更高的市场参与度。 恒玄科技2024年净利润创其历史新高 同历年数据对比来看,恒玄科技2024年净利润规模也将超过其2021年的水平,创其历史新高。 关于业绩变化原因,恒玄科技表示, 2024年可穿戴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终端应用不断升级,客户对主控芯片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该公司推出BES2800和BES2700iBP、BES2700iMP等一系列智能可穿戴芯片,适配客户各种不同需求,在智能蓝牙耳机、智能手表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同时,由于全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带来规模效应,期间费用率有所降低,恒玄科技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恒玄科技公告显示,2024年全年综合毛利率在34.70%左右。2024年第一到第四季度,该公司季度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2.93%、33.39%、34.68%、37.70%左右,实现逐季改善。 同时,2024年恒玄科技全年研发费用约6.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0.71亿元,同比增加约12.93%。 在下游客户方面,恒玄科技已切入字节、华为、小米、vivo、OPPO、荣耀、百度等主流品牌客户。 值得关注的是,消息显示,恒玄科技端侧SoC芯片搭载于字节跳动旗下耳机产品中;恒玄科技最新推出的BES2800芯片,也应用于三星在2024年最新发布的Galaxy Buds3 Pro耳机中。 AI革新人机交互 端侧芯片商迎来集体业绩成长 瑞芯微日前公告称,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到31.5亿元,同比增长45.23%到47.57%;预计实现净利润5.5亿元到6.3亿元,同比增长307.75%到367.06%。该公司表示,全球电子市场需求复苏,AI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带动公司AIoT各行业全面增长。 炬芯科技公告显示,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800万元至1.1亿元,同比增加50.63%至69.08%。该公司表示,2024年端侧AI处理器芯片凭借低功耗、高算力的优势,出货量不断攀升,销售收入实现倍数增长;低延迟高音质无线音频产品持续放量,销售额持续上扬;蓝牙音箱SoC芯片系列持续加大在头部音频品牌的渗透力度。 乐鑫科技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9.85亿元到20.15亿元,同比增加39%到41%;归母净利润为3亿元到3.4亿元,同比增加120%到150%。其表示,下游各行各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渗透率不断提升,从应用端看,2024年智能家居、智能照明和消费电子等核心应用市场合计达到了30%以上的增长。 晶晨股份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9.21亿元左右;归母净利润约8.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4.65%左右。该公司表示,其6nm芯片S905X5系列可利用端侧AI能力,实现本地同声翻译、同声字幕等功能,商用半年以来取得多个国际Top级运营商的订单,预计6nm芯片有望在2025年达成千万颗以上的销量。据了解,晶晨股份已有超15款商用芯片搭载其自研的端侧AI算力单元,2024年携带自研端侧AI算力单元的芯片出货量超过800万颗。 AI耳机、AI眼镜及AI Agent等应用作为可穿戴领域结合AI的新型场景,发展潜力受到市场看好。 中泰证券分析师王芳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表示,端侧AI有望打开TWS耳机、手表长期增长空间,其中龙头公司优先卡位深度受益。端侧AI产业趋势向上,手机配件(耳机/手表/眼镜)确定性强,2025年有望随大模型智能化提升,成为AI Agent重要接口。 在智能眼镜应用方面,其中,恒玄科技此前透露,该公司芯片已在魅族等智能眼镜产品中应用发布,同时有一些客户项目正在导入阶段。“可穿戴也会受益于端侧AI的发展,对芯片会提出新的需求,比如主控芯片算力需要提升同时保持较低功耗水平。公司对自身的定位是无线超低功耗计算SoC芯片,端侧AI的发展和公司芯片的升级迭代路径非常匹配。” 国信证券分析师胡剑团队在2024年12月30日发布的研报观点称,2024年电子行情由“周期复苏”向“成长创新”切换,2025年行业有望迈入估值扩张大年。应用端AI革新人机交互,以语音交互为核心的AI端侧应用正处在大规模商业化的临界点,创新催化频繁。 相比AI云侧,国内半导体企业将在AI端侧创新中实现更高的市场参与度,同时国产半导体自给率仍偏低,两者共振奠定了行业成长的确定性和空间。
2025-01-23 08:15:34碳酸锂等价格下跌拖累营收 但宁德时代2024净利仍同比预增超11%!
SMM 1月22日讯:作为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2024年业绩预告终是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其1月2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在3560~3660亿元左右,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11.20%–8.71%;但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490~530亿元左右,相比2023年同期上涨11.06%–20.12%。 提及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宁德时代表示,尽管公司电池产品销量有所增长,但由于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产品价格相应调整,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上升,主要得益于公司技术研发能力与产品竞争力的持续增强。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推动创新,积极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持续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在不同市场和应用领域取得良好表现,进而推动业绩稳健增长。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知名的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实力毋庸置疑。在此前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中,宁德时代以高达246.1GWh的装车量,以及45.08%的市场占比稳稳占据国内第一的宝座。不仅如此,分电池类型来看,宁德时代在国内三元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以及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中均排名第一,其中三元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占比高达69.23%,磷酸铁锂电池企业装车量占比达37.07%。 当前2024年前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暂时更新至前11个月,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韩国SNE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全球市场电动汽车(含纯电、插电混动、油电混动)用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785.6GWh,同比增长26.4%。其中宁德时代在全球范围内依旧是以毋庸置疑的实力排名第一,2024年1~11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在289.3GWh左右,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28.6%,市场占有率在36.8%左右。且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还有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以及欣旺达另外五家中国企业,加上宁德时代,总计装车量市场占比在65.5%左右,这也意味着,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可谓是占据了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半壁江山”,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可谓是毋庸置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在其业绩预告中提及“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情况,这一点,体现在SMM价格上,据SMM现货报价显示,2024年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均价报90510元/吨左右,相较2023年25.88万元/吨的均价下跌16.83万元/吨左右,同比大跌65.03%。 而在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滑的同时,电芯价格也随之下跌。据SMM历史报价显示,以523方形三元电芯(周)为例,其2024年的现货报价便在碳酸锂价格下跌等因素的影响下,同样呈现下跌趋势,截至2024年12月27日,其现货报价跌至0.405元/Wh,相较2023年年底的0.485元/Wh下跌0.08元/Wh;同比来看,2024年523方形三元电芯(周)均价报0.456元/Wh,相较2023年同期的0.731元/Wh跌幅达37.62%;方形磷酸铁锂电芯(100Ah)(周)方面,同比来看,2024年其现货均价报0.404元/Wh,相较2023年同期的0.653元/Wh的均价跌幅达38.13%。 因此,在碳酸锂价格下跌,带动动力电池价格下行的背景下,宁德时代依旧能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实现利润同比续增,足以可见其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实力。 碳酸锂价格方面,据SMM调研显示,进入2025年,在1月中上旬,受市场上众多利好消息影响,碳酸锂现货价格开始上移,且彼时部分下游企业节前备库情绪仍在,市场上询价成交行为相对活跃。此外,上游冶炼厂在成本持续承压下,对2025年长协折扣系数及现货持较为强烈的挺价情绪,加之当时上游冶炼厂库存水位相对较低,出货压力较小也为报价提升起到了一定支撑,而贸易商在下游较为积极的采购节点也顺势抬高价格,碳酸锂价格得以在1月中上旬顺势攀升。 不过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据SMM最新调研显示,本周部分物流运输已经开始停运,碳酸锂现货市场成交寥寥。上游锂盐厂与下游材料厂报价相对持平,预计本周后续碳酸锂价格也将维稳运行。截至1月22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77000~78700元/吨,均价报77850元/吨。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日趋成熟的当下,宁德时代也对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充满期待,此前其曾预计,到2025年年底,中国电动汽车的渗透率有望达到70%,全年的平均渗透率则可能超过60%。而2024年,受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便连续6个月超过了50%,且相比与传统燃油车,在以旧换新活动中,有超过6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拉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据中汽协预测,2025年汽车市场相对乐观,可能到3300万辆,增长约4%,新能源汽车约1600万辆。 民生证券评价宁德时代业绩预告称,宁德时代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多版图业务扩张彰显长期潜力。其在研报中提到,宁德时代2024年前三季度出货累计接近330Gwh,四季度排产饱满,产能利用率高增,预计全年确认收入出货量约480Gwh,去年同期约为390Gwh,同比增速为23%。 东吴证券也表示2024年第四季度宁德时代业绩符合预期,预计2025年高景气度持续。东吴证券测算宁德时代2024年全年出货量在470-475GWh,同增 20%+,其中储能出货 105-110GWh,同增 50-60%。2025年国内动力+海外储能持续高景气,其中公司已获得中东19GWh储能大项目,我们预计公司出货量有望同增35%+至近650GWh,且2025年一季度行业淡季不淡,排产环比大增 50%+,奠定全年高增长。
2025-01-22 17:57:08宁德时代“预付款” 高压密磷酸铁锂“供不应求”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作为提升电池快充性能并兼顾高能量密度的利器,正成为产业链企业技术竞逐的高地。 此前,宁德时代发布神行超充电池,首次实现磷酸铁锂电池4C超充。而后又发布神行PLUS,正极采用颗粒级配技术,通过“将每一颗纳米颗粒放置在适当位置”实现了超高压实密度。由此让神行PLUS在4C超充基础上,实现205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 据业内人士透露,2025年宁德时代将会把神行电池系列产品作为市场推广的重中之重,其目标是达到该公司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出货量的50%-60%,并且在2025年底推出第二代神行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近日透露,上汽通用与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6C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将于今年在新升级的奥特能准900V平台上投入使用。此外,据报道比亚迪亦将在2025年推出其第二代刀片电池,同时酝酿推出6C快充电池。 两大行业龙头不约而同的动作,无疑将加大对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的需求。 “不仅仅是动力领域,还包含大容量储能产品的导入,对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需求可达60万吨。”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考虑比亚迪二代刀片电池2025年预计应用20%以上,需求大概在20万吨左右,合计2025年市场对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的需求,预计将达80万吨。 80万吨是什么概念?参考来看,据业内机构统计,2024年磷酸铁锂行业产能合计约为410万吨,预计2025年产能合计将达到约448万吨。也就说,市场对高压密铁锂的需求,将达到今年行业年度产能的近五分之一。 所谓高压密磷酸铁锂,一般指压实密度在2.6g/cm³以上。去年8月宁德时代给富临精工预付款扩建产能,去年9月龙蟠科技开始给2.5g/cm³以上的中高压密产品涨价。种种信号表明,高压密磷酸铁锂产品出现结构性紧缺。 市场供不应求 “快充型磷酸铁锂技术趋势发展明显,催化对高压实密度铁锂正极材料的需求。”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行业内能够实现量产高压密产品的仅富临精工、湖南裕能、龙蟠科技等极少数厂商,“产品供不应求,享受3000元/吨溢价”。 富临精工公开表示,该公司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得到了核心客户和一线主机厂的认可。根据华泰证券研报,目前富临精工掌握的草酸亚铁技术路线具备相对优势,能实现量产2.6g/cm³的压实密度,而传统固相法或者液相法能量产实现的压实密度普遍在2.4-2.6 g/cm³之间。 “2024年以来,宁德时代神行电池(正极材料)的主力供应商有且仅有富临精工,并且继续迭代2.7g/cm³的压实密度,2025年可实现满足25万吨需求的产能。”业内人士透露道。 随着铁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迭代,湖南裕能压实密度 2.6-2.65 g/cm³的产品在2024年开始放量。东吴证券指出,湖南裕能二烧技术优势领先同行三年时间,高压实Y9C和Y13产品各项性能对比同行更优。2024年9月起,其高端产品占比接近30%,预计2025年这一比例有望提升至40-60%。 “公司高压密铁锂新产品Y系列主要面向动力电池应用场景,通过改进粒径级配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材料的压实密度,也保证了材料的容量发挥和倍率性能。”湖南裕能在互动平台表示。 电池中国注意到,去年4月,龙蟠科技旗下常州锂源发布其新研发的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S501,通过优化元素掺杂、特殊烧结工艺等创新技术,实现了材料压实和装电能力的显著提升,其粉末压实密度达到了2.65g/cm³。 “下游对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量很大,而目前市面上没有几家公司能够生产。”龙蟠科技表示,截至2024年9月,该类产品已占到龙蟠科技全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30%-40%。 作为纳米磷酸铁锂材料龙头,德方纳米透露,该公司的液相法技术可以生产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动力型高压密新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超高压密新产品验证进展顺利。 除此之外,电池中国还注意到,山东精工电子科技去年8月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压实高容量磷酸铁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其磷酸铁锂材料粉体压实密度可在2.60g/cm³以上;广东邦普和湖南邦普去年9月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专利,通过结合液相法与固相法,实现单次烧结即可获得大小颗粒搭配且物相均一的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更高产品溢价 高压密磷酸铁锂是一种“多边形”高性能技术材料。兴业证券指出,磷酸铁锂快充电池需要减少极片厚度以降低电池内阻,但减少极片厚度会降低电池能量密度,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采用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可以兼顾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 “相比锰铁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存疑,高压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前者差不多,但安全性方面没有牺牲很多。”龙蟠科技负责人表示,随着快充电池和大容量电芯的需求增加,2025年高压密的正极材料需求会继续增长,该类产品可能会处于产能供需平衡甚至产能不足的状态,从而产生更高的产品溢价。 从技术工艺上来讲,二烧工艺是高压实铁锂行业主流工艺。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传统的一烧技术在生产高压实产品时存在诸多问题,如颗粒分布无法精准控制,焙烧温度高容易导致杂相产生,产气量大可能损坏碳包覆结构等。而二烧工艺则通过更精确的工艺控制,实现颗粒的均匀分布,降低了大颗粒的比例和尺寸,从而提升产品性能。 “经历过去几年的大规模产能扩张,虽然市场对磷酸铁锂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但是行业整体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业内人士指出,磷酸铁锂行业企业整体盈利处于低位,如今市场对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的需求格外旺盛,存在不小的产能缺口,部分产品存在一定溢价,有望给行业带来业绩弹性。
2025-01-22 17: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