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铬酸钠港口库存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列表
防城港重铬酸钠库存 | 太仓港重铬酸钠库存 | 营口港重铬酸钠库存 | 舟山港重铬酸钠库存 |
虎门港重铬酸钠库存 | 南沙港重铬酸钠库存 | 福清港重铬酸钠库存 | 烟台港重铬酸钠库存 |
青岛港重铬酸钠库存 | 汕头港重铬酸钠库存 | 洋山港重铬酸钠库存 | 洋浦港重铬酸钠库存 |
钦州港重铬酸钠库存 | 日照港重铬酸钠库存 | 大连港重铬酸钠库存 | 天津港重铬酸钠库存 |
黄埔港重铬酸钠库存 |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相关行情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相关资讯
最高检与证监会联合出手 对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定调 重点关注12条“增量性”部署
最高检与证监会2月21日联合召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进一步明确了接下来监管层面对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的部署规划与动作。 财联社记者全面梳理发现,包括最高检与证监会在内,有12个比较明确的动作值得关注: 1.证监会继续加大对操纵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升能力,不断丰富线索筛查手段,强化大数据收集、智能化分析等技术手段运用,加强对异常账户、交易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提高对操纵线索识别发现的精准度和及时性; 2.证监会将集中兵力,抓好对诸如上市公司与市场机构内外勾连、推动股价暴涨暴跌、无视监管警示屡查屡犯等恶性操纵案件的打击惩治; 3.证监会将发挥合力,在完善交易机制、加强交易监测监管的同时,强化协同民事、刑事立体追责,推动出台民事赔偿司法解释,优化行政刑事程序衔接机制,使违法犯罪分子不敢犯、不能犯; 4.证监会将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通过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舆情监测、投诉举报处理等多渠道识别造假线索,特别是完善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切实发挥内部“吹哨人”的作用; 5.证监会将紧盯财务洗澡、业绩变脸、异常换所等可疑迹象,提升违法违规发现能力,优化调查流程,提高处罚效率,持续巩固并不断强化“严”的氛围; 6.证监会将推动进一步加强民事赔偿和刑事打击,强化立体追责; 7.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大对财务造假、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等重点领域犯罪的惩治力度,对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等犯罪保持高压惩治态势; 8.检察机关将加强对证券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准确认定利用金融衍生品操纵市场,利用私募、信托产品实施场外配资等证券犯罪新手段,及时揭露和打击新型金融违法犯罪; 9.检察机关将持续完善“总对总”移送机制下案件交办制度,规范交办案件提前介入、引导取证、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工作,加大督办指导力度,进一步提高案件办理质量与效率; 10.检察机关将积极探索支持、配合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机制,统一损失认定标准,刑民配合高效处置涉案财产,多途径保护投资者权益; 11.检察机关将着力推进不起诉案件移送证监部门行政处罚衔接机制,实现违法犯罪必有罚,助推构建立体化追责体系; 12.检察机关将深化检察机关证券犯罪办案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在案件办理、理论研究、工作创新等方面的牵引作用,带动全国各地检察机关证券期货办案质效整体提升。 会上还发布了最高检第五十五批指导性案例、证监会第一批行政执法指导性案例,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资本市场监管执法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公开展示近年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一些标志性成果,冀此引导全社会凝聚更多法治共识、切实维护市场“三公”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主线一:惩治违法“已然”,震慑违法“未然”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发布会还重点通报了近年来证券犯罪检察工作进展和成效,通报近年来证券行政执法工作进展和成效,这是后续监管主线的实际基础。一系列陈述中,鲜明的数据体现了监管层如何惩治违法“已然”,震慑违法“未然”。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提到,严监严管的目的是强本强基,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的同时,证监会也注重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着力推动市场生态的不断优化。 体现证监会严厉打击“以局部合规掩盖整体违法”减持行为的鲜明态度。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某上市公司“定增减持套利”案当事人罚没超2亿元。记者注意到,此案件即中核钛白“定增套利+违规减持案”,其中中核钛白实控人王泽龙1.33亿元,洪浩炜2119.39万元,韩雨辰77.5万元,中信证券及中信中证7166万元,海通证券776.44万元。 保持执法定力,以“零容忍”态度处理了一批典型案件,有力整肃各类违法,深度净化市场环境。 证监会2024年办理各类案件739件,作出处罚决定592份,罚没款153亿元,超过上一年两倍,其中对恒大地产财务造假案罚款超40亿元,会同财政部对恒大地产案审计机构开出4.41亿元的同类案件“史上最大”罚单。 在民事赔偿方面,证监会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的“先导”作用,从严追责为民事诉讼提供了重要证据支撑 。如基于证监会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投保机构对某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提起首例代位诉讼,追回被占用资金2.4亿元,实控人及相关高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推动虚假陈述特别代表人诉讼首例诉中调解结案,7195名投资者获赔2.8亿余元。 突出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和“关键少数”等违法犯罪的重点打击。 2024年共移送各类案件163件,移送涉嫌犯罪主体600余人。 证监会加大对操纵市场行为的打击。 2024年,证监会对42起操纵市场案件作出处罚,罚没金额49.5亿元,同比增长42.2%,其中千万元以上罚单占比41.9%,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操纵犯罪案件32件,移送犯罪嫌疑人104人。 证监会持续对财务造假案件实施全链条打击惩处。 处罚力度方面,2024年对61起财务造假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同比增长17%;案均处罚金额1577万元,同比增长12%;对7起案件按照法定最高限处以罚款,同比增长75%;对69名“董监高”人员实施市场禁入,同比增长9.5%;责任追究方面,有35起案件在处罚上市公司及其责任人员的同时,还追究大股东、实控人等“首恶”组织指使责任,同比增长近60%;对39家中介机构作出行政处罚,对5家中介机构暂停业务,不断压实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看门人”责任。 发布会上还回顾了如何通过监管执法有效压实相关各方法律责任。例如, 压实大股东、实控人的信义义务,“董监高”人员的忠实勤勉义务,中介机构的“看门人”义务,资产管理人的受托义务等等,坚决扭转“公众公司不公”“董事不懂事”“私募不私”等乱象,推动上市公司治理和内控水平不断提升,引导市场各方基于法律规则和市场逻辑有序博弈,持续增强市场自我约束、自我纠偏、自我修复的内生活力。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艳春还提到,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运行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财务造假和虚假陈述本质是资产端欺诈,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本质是投资端欺诈,都会对市场诚信基础造成侵蚀损害,打击投资者信心,破坏市场生态,妨碍上市公司质量提升。4起案例分别涉及上市公司的发行上市、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持续信息披露等不同环节,通过惩处违法,引导实控人、“董监高”人员、中介机构、证券从业人员等市场主体严守法律底线,诚实守信,以义取利,达到“以案促治”的执法效果。 主线二:坚定站稳投资者立场 在今年2月8日月证监会召开的投资者座谈会上,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监管的首要任务, 其中就提到,监管工作之一就是对各类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一追到底,努力营造融资更规范、投资更安心的市场生态环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1日的发布会上再度表态,证监会始终把执法作为核心任务,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执法效能。他也称,证监会坚定站稳投资者立场。我国股市中小投资者占比高达96%,风险承受能力薄弱,自力救济能力相对不足,是案件中“看不见的当事人”。对于执法个案中的证据采信、法律适用、法益平衡等具体问题,证监会在依法行政前提下,更多站在保护投资者的角度,既做好“技术判断”,更做好“价值判断”。 主线三:强调“严”的主基调,坚持全链条追责 记者注意到,强调“严”的主基调,坚持全链条追责贯穿于整个发布会,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和证监会对证券犯罪的严厉打击态度和全链条追责的决心。 最高检副检察长葛晓燕指出,检察机关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依法从严打击证券犯罪。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证券犯罪案件数和人数年均增长显著,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重点犯罪领域保持高压态势。检察机关坚持全链条追责,不仅追究直接实施犯罪的人员,还对组织、指挥造假的实控人、董监高,以及配合造假的中介组织人员依法追责,确保资本市场诚信基石稳固。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检察机关进一步明确了法律适用和打击标准,彰显了对证券犯罪零容忍的态度。 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介绍,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聚焦证券犯罪突出问题,明确了法律适用和指控证明规则,彰显了依法从严、全链条惩治证券犯罪的司法态度。案例中强调对上市公司董事长、高管等“关键少数”依法追责,同时压实中介组织“看门人”责任,对配合造假的中介人员依法处理。此外,案例还明确了违法所得的追缴规则,确保犯罪分子在经济上无利可图,体现了从严打击和全链条追责的司法理念。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艳春表示,证监会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证券违法行为,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树立执法“标杆”,彰显从严监管的决心。2024年,证监会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案件作出高额罚款,对相关责任人实施市场禁入,体现了“长牙带刺”的从严基调。同时,证监会坚持精准追责,根据相关人员的主观恶性与客观行为差异,划分责任梯度,确保“过罚相当”。通过强化执法力度和监管协同,证监会推动资本市场生态不断优化,为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主线四:既保持执法力度,又释放执法温度 发布会上,证监会执法坚持客观中立、不偏不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避免执法结果畸轻畸重、同事不同罚、显失公平,既保持执法力度,又释放执法温度,持续提升执法透明度,努力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 一是建立健全违法认定裁量标准。 出台《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规定一般处罚、从重处罚、从轻处罚、不予处罚等六种裁量阶次及适用情形,使处罚种类、幅度与案件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及当事人主观过错程度相匹配,为执法裁量提供统一“标尺”,确保公平公正、不枉不纵,坚决防止权力任性、职权滥用。 二是不断强化执法质量内控监督。 健全完善执法制度体系,明确执法流程、标准和权限,确保办案程序依法合规、事实证据确凿充分、认定逻辑清晰严密、处罚结果公平适当,法律文书严谨准确,努力做到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司法审查和市场检验。 三是依法尊重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调查取证既收集对当事人不利的证据,也收集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告知听证既向当事人做好释法明理,也保障好当事人查阅卷宗、举证质证权利,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处罚结论既自觉接受社会各方监督,也依法保护涉案主体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努力使当事人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感受到规范文明、风清气正、公平正义。 主线五:加强治理合力 此次发布会正值重要时点。2024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公安部、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完善执法司法部门配合制约机制;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力度;8月,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印发《关于办理财务造假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解答》,明确财务造假犯罪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重点问题,为检察机关办案提供指引。 到了今年1月,最高检发布3件依法从严惩治中介组织财务造假相关犯罪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警示资本市场各类中介组织依法依规、履职尽责,彰显依法从严全链条惩治中介组织财务造假相关犯罪、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司法态度。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称,将继续发挥好与司法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等相关各方的治理合力,共同护航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也表示,将加强检察履职与行政监管协同,积极促进行业治理。更好发挥派驻制度优势,深化与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会商研讨、专业支持等多个方面开展的常态化协作。紧密结合监督办案,与证券监管机构一道,深入研究资本市场违法犯罪特点和形势,分析公司治理、行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检察意见,助推依法完善监管。
2025-02-22 10:29:19情绪冲突严重!美国消费者长期通胀预期升至1995年以来新高
由于对特朗普政策的担忧,在周五出炉的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通胀调查终值数据中,消费者对未来5-10年的长期通胀率预期(下图蓝线)进一步上修至3.5%,创 1995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 与此同时,一年期通胀水平未做调整,继续维持飙升至4.3%的状态。而2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则从1月份的71.7跌至64.7,低于分析师预期,构成该指数的5个成分均出现恶化。 (来源:密歇根大学) 在调查中, 超过一半的美国消费者都预期未来1年里失业率将升高,这也是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同样在周五发布的标普美国商业活动指数也显示,2月美国服务和制造业综合指数降至50.4,为 近17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 引发预期骤变的核心因素也很明显——特朗普重回白宫。报告特别点出,现在美国的长期通胀预期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新总统、新政府政策变化的背景下”。 面对特朗普胡乱挥舞“关税大棒”,以及美国消费者需要为关税“买单”的潜在冲击,美联储的官员们一再重申,随着降通胀进展滞后,现在不会急于降息。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更高的通胀预期,也会带来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最终引导实际通胀上行。 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家、调查中心主任Joanne Hsu解读称, 如果消费者继续增加支出以避免预期中的价格大幅上涨,较高的通胀预期可能会自我实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包括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调查在内,现在美国的经济数据正在呈现严重的党派对立情绪——预测数字的高低完全看被调查者是否为特朗普的支持者。 例如在对未来1年通胀预期的调查中, 民主党人士的预期达到5.1%,政治中立人士预期为3.7%,而共和党人士的预期为0% 。 在5-10年的预期中,美国人之间的分歧同样严重。民主党人士的预期达到4.2%,而共和党人士的预期为1.5%。 从上面两张图也不难看出,仅仅在去年美国大选前,这两派人对通胀的预期,与现在相比可谓是有着天壤之别。
2025-02-22 10:23:54科创50飙涨近6%创近2年新高 成交额时隔两月重回2万亿【股市收评】
市场全天震荡走高,创业板指领涨,科创50指数涨近6%,创2023年4月26日以来新高。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1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360亿,自2024年12月13日以来再度突破2万亿。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算力、芯片等方向,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逾150股涨停或涨超10%。从板块来看,算力概念股再度爆发,光环新网等30余股涨停。国资云概念股震荡走强,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双双涨停。芯片股表现活跃,寒武纪涨停。机器人概念股维持强势,中大力德等多股续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0.85%,深成指涨1.82%,创业板指涨2.51%。 板块方面 板块上,算力概念股全线爆发,光环新网、拓维信息、润泽科技、润建股份、紫光股份、科华数据、数据港等个股涨停。消息面上,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2801.5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464.34亿元,同比增长333%。而季度资本开支达318亿,环比大增80%。 而此次阿里巴巴财报或将成为用于审视国内AI投资趋势的催化剂。西部证券在近期的研报中指出大模型对云厂商的技术架构、服务模式、收费模式、应用生态带来重塑。DeepSeek加速了重塑的进程,一方面对云厂商的算力服务重心带来调整,另一方面有望进一步扩展下游市场需求,促使云厂商加大AIDC基础设施投入。 而从市场角度而言,由于算力概念中本身包含了大量科技权重,增量资金大幅涌入的背景下,对于市场整体以及短线情绪都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后市而言,高标识的容量权重仍是持续追踪的重点,当其依旧能够维持震荡走高向上趋势的话,本轮对于算力概念的炒作仍有望延续,届时可留意板块内部补涨机会。 国资云概念股震荡走强,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锐捷网络、云赛智联、深桑达A、数据港等个股涨停。根据此前相关报道,中国移动在2025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要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加快释放AI+规模效应。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计划加强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建设。据通信产业报预测,2025年,电信运营商将持续加大AI智算方面的投入,预计总投资规模或超过千亿元,占资本开支总额的1/3。 半导体芯片同样表现亮眼,寒武纪、国民技术、固高科技、翱捷科技、德明利涨停,海光信息、芯朋微、东芯股份等个股涨幅居前。DeepSeek R1等国产大模型推出,引发大芯片适配热潮,促进国产大模型+算力芯片的生态发展。故今日涨幅居前的细分还是偏算力芯片方向。而从市场角度而言,随着近期科技股方向赚钱效应持续提升,短线风险偏好进一步升高,半导体芯片大概率是资金做多绕不开的方向,故后续仍可关注芯片股内部的轮动性机会。 个股方面 个股层面,今日市场赚钱效应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呈现结构性分布态势。在指数集体拉升的背景下,最终收涨的个股其实仅有2800只左右,但却有逾150股涨停或涨超10%,并且几乎全部集中于科技股方向。可见目前资金对于科技成长的风格偏好较为明显。而另一方面,便是大容量的科技权重全线爆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寒武纪、拓维信息、紫光股份、润泽科技等个股涨停,而中兴通讯、浪潮信息、海光信息、中科曙光等个股同样涨幅居前。而另一方面,连板晋级率却不增反减,其中冀东装备、威尔泰、航锦科技等短线高标都出现了资金负反馈。可见目前市场更青睐于产业逻辑较正的趋势性容量标的,而在后续震荡走高的过程中,仍可留意相关个股的回调低吸机会。 后市分析 今日市场全天震荡走高,三大指数全线收涨,科创50指数更是涨近6%,创2023年4月26日以来新高。与此同时成交额也显著提升,时隔两个月重返2万亿之上。故市场在选择放量突破后,对于后续走势或更为值得期待。展望后市,首要关注的仍是成交额,在单日放量超4000亿的背景下,是否有足够增量资金承接仍是关键。若后续量能呈递增之势的话 ,短线便有望延续高角度上涨模式,反之若下周市场选择缩量整固的话,那么便先将5日线设为短线防守,在其被有效跌破之前,市场震荡走高的反弹结构仍有望延续。而从盘面的角度分析,由于今日市场上涨主要受到了算力硬件方向的带动,故其内部 包含的大容量科技权重的市场反馈便可视为短线情绪的风向标,只要没有出现破坏性下跌,本轮科技行情便仍有望延续,应对上还是重点关注各热点细分间的轮动节奏。 今日短线情绪指标震荡走高,尾盘重返活跃区之上。 市场要闻聚焦 1、上汽与华为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财联社2月21日讯,记者从上汽获悉,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代表两家企业签约的是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与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这侧面证实了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将是智选车模式,双方将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上观新闻) 2、国务院国资委部署深化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 财联社2月21日讯,国务院国资委2月19日召开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总结国资央企发展人工智能进展成效,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会议强调,国资央企要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掌握“根技术”,坚定攻关大模型,积极参与开放生态建设,推动产生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要强化深度赋能,瞄准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高价值场景,强化行业协同、扩大开放合作,加大布局突破力度。要夯实算力基座,为技术突破、应用落地提供有力支撑。要突破数据难题,分批构建重点行业数据集,建设好通用基础数据集,做强做优数据产业。
2025-02-21 18:07:07日本出口连续四个月增长 但美国汽车关税可能造成沉重打击
据路透社报道,今年1月,在对美国汽车出口业务的推动下,日本的出口再次增长,已经是连续第四个月实现增长。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征收高额汽车关税的计划,日本的出口有可能大幅下降。 2月17日,日本公布的GDP数据显示,上个季度(2024年10-12月)的经济增速快于预期,强化了日本央行继续加息的理由。 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其计划对进口至美国的汽车、药品及半导体芯片分别征收约25%的关税,最早将于4月2日生效,这一言论引发了日本方面的担忧。2月19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Yoshimasa Hayashi向媒体表示:“考虑到日本汽车产业的重要性,日本政府已经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汽车关税问题。”目前,美国对进口乘用车的关税税率为2.5%,而对利润丰厚的进口皮卡征收25%的关税。 彭博社的报道称,日本十分依赖出口,而且美国是其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得益于汽车出口量的增加和日元贬值,1月份,日本对美国的出口额增长了8.1%。 大和研究所(Daiwa Institute of Research)的经济学家Akimoto表示:“由于汽车是日本最大的出口产品,汽车关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行业分析师表示,美国的高额关税可能会迫使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等汽车制造商重新调整其全球生产布局。 野村综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的执行经济学家Takahide Kiuchi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测算到,美国对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可能会在两年内使日本的GDP下降至多0.2%。 此外,对更多产品征收互惠关税的计划也可能影响到日本。虽然日本是全球平均适用关税税率较低的国家之一,但安全法规等非关税壁垒可能会受到更严格的审查。
2025-02-21 18:00:56资本市场生态出现了积极向好的诸多变化 最高检、证监会重磅发声
最高检与中国证监会今日联合召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新闻发布会。最高检副检察长葛晓燕、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重要内容如下: 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证券犯罪366件1011人 发布会上,最高检有关负责人介绍,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主责主业,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证券犯罪366件1011人,起诉案件数、人数年均增长30.5%、16%。发布会上,最高检发布了第55批指导性案例,涵盖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违规披露、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等重点打击领域,对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长、高管、金融从业人员、中介组织人员以及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员等全链条追责。 过去三年起诉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 从最高检与中国证监会2月21日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最高检挂牌督办三批24件重大涉私募基金犯罪案件,已有16件提起公诉。对以私募之名非法集资,挪用、侵占私募基金财产,利用私募基金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助于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为私募基金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供法治保障。 最高检:持续加大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的追责力度 最高检副检察长葛晓燕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发布会上表示,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惩治交易类证券犯罪,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等交易类案件284件790人,持续加大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及职业操纵团伙等黑灰产业链的追责力度,办理了一批有重大市场影响的案件,着力追缴违法所得、铲除再犯经济基础、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证监会:把执法作为核心任务 持续提升执法效能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始终把执法作为核心任务,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执法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这次证监会与最高检联合发布指导性案例,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资本市场监管执法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公开展示近年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一些标志性成果,以此引导全社会凝聚更多法治共识、切实维护市场“三公”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证监会发布首批行政执法指导性案例 发布会上,证监会发布第一批行政执法指导性案例。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4宗案例涵盖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主要违法类型,体现严肃整治重点领域违法行为的决心,彰显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监管态度。 2024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 罚没款153亿元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作出处罚决定592份,罚没款153亿元,超过上一年两倍。 证监会:重拳出击维护好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坚持重拳出击,切实维护好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资本市场是数亿老百姓投资的重要渠道,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扰乱破坏市场秩序,侵蚀市场信用根基,甚至还会诱发金融风险,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证监会稽查执法的职责使命,就是遵循反证券欺诈的基本逻辑,通过惩治违法“已然”,震慑违法“未然”,激浊扬清,修复信用,为资本市场公平秩序保驾护航,为广大投资者根本利益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最高检:坚持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最高检副检察长葛晓燕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坚持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持续加强与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以检察履职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最高检:依法惩治涉私募基金犯罪,保障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最高检副检察长葛晓燕2月21日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通报近年来证券犯罪检察工作主要情况。 葛晓燕表示,依法从严打击证券犯罪,发挥刑罚震慑作用。检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依法从严追捕追诉证券犯罪,为资本市场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持续加强对财务造假和操纵市场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不断强化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违规减持、操纵市场等投资者最关切、最痛恨、“最不能忍”的违法行为的打击惩治。2024年查处包括财务造假在内的信息披露违法案件135件,同比增长17%,居各类案件数量之首;处罚操纵市场案42件,案均罚没款约1.2亿元,居各类案件罚没金额之首。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财务造假案例占比一半,操纵市场占比四分之一。今后,对这两类违法的打击力度还将持续加强。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依法行政前提下更多站在保护投资者角度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股市中小投资者占比高达96%,风险承受能力薄弱,自力救济能力相对不足,是案件中“看不见的当事人”。对于执法个案中的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具体问题,证监会在依法行政前提下,更多站在保护投资者的角度,既做好“技术判断”,更做好“价值判断”。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资本市场生态出现了积极向好的诸多变化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布会上表示, 严监严管的目的是强本强基,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的同时,证监会也注重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着力推动市场生态的不断优化。随着近年来监管执法效果的不断显现,资本市场生态出现了积极向好的诸多变化,“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氛围日益浓厚。
2025-02-21 15:34:38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相关推荐
- 亚铬酸钠港口库存
- 亚铬酸钠港口库存
- 亚铬酸钠港口库存
- 亚铬酸钠港口库存
- 亚铬酸钠港口库存
- 亚铬酸钠港口库存
- 亚铬酸钠港口库存
- 亚铬酸钠港口库存
- 亚铬酸钠港口库存
- 亚铬酸钠港口库存
- 亚铬酸钠港口库存
- 亚铬酸钠港口库存
- 亚铬酸钠港口库存
- 工业铬酸钠港口库存
- 工业铬酸钠港口库存
- 工业铬酸钠港口库存
- 工业铬酸钠港口库存
- 无水铬酸钠港口库存
- 无水铬酸钠港口库存
- 无水铬酸钠港口库存
- 无水铬酸钠港口库存
- 无水铬酸钠港口库存
- 无水铬酸钠港口库存
- 无水铬酸钠港口库存
- 无水铬酸钠港口库存
- 无水铬酸钠港口库存
- 无水铬酸钠港口库存
- 无水铬酸钠港口库存
- 电解铬酸钠港口库存
- 电解铬酸钠港口库存
- 电解铬酸钠港口库存
- 电解铬酸钠港口库存
- 电解铬酸钠港口库存
-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
-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
-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
-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
-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
-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
-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
-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
-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
- 重铬酸钠港口库存
- 铬酸钠港口库存
- 铬酸钠港口库存
- 铬酸钠港口库存
- 铬酸钠港口库存
- 铬酸钠港口库存
- 铬酸钠港口库存
- 铬酸钠港口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