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纯钛管库存行情
新西兰纯钛管库存资讯
马来西亚燃气管道爆炸致MSC锡供应中断 复产时间待定
据马来西亚冶炼公司(MalaysiaSmeltingCorporationBerhad,简称MSC)4月3日消息,由于2025年4月1日马来西亚雪兰莪州PutraHeights发生的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该公司冶炼厂的天然气供应已经中断,导致锡供应的中断,何时恢复供应需等待另行通知。目前还没有关于恢复天然气供应的正式时间表,但该公司将努力与相关机构跟进,并在锡冶炼厂恢复运行后立即通知其客户。 此外,据新华社4月1日消息: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蒲种地区因燃气管道爆炸引发的大火于4月1日下午被扑灭,大火导致112人受伤,事故原因仍待进一步调查。 MSC致有关各方的具体内容如下:
2025-04-03 20:27:37程序化交易规则落地!三大交易所细化监管标准,引导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
有关程序化交易管理的实施细则,今日落地,并自2025年7月7日起施行。 为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维护证券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2025年4月3日,沪深北交易所出台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规则。记者了解到,本次规则进一步细化了程序化交易监管安排,并在内外资一致原则下,明确了关于北向程序化交易报告的具体安排。 明确监管预期,规范交易行为 从前期监管发布来看,证监会《管理规定》已于2024年10月8日正式实施,需要发布可操作、可落地的配套规则。《实施细则》则从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高频交易管理、沪深股通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对《管理规定》作了进一步细化安排。 有知情人士表示,交易所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充分听取市场机构意见建议,并通过持续监测,研究分析程序化交易特点,评估完善部分监管要求。此外,交易所已就股票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制定了具体监控指标,并开展试运行。同时,为细化明确北向投资者程序化交易管理安排,沪深交易所与香港联交所开展多次沟通,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推动北向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等工作。本次规则发布也表明各方基本达成了共识,规则相对比较成熟完善。 有证券公司人士表示,《实施细则》正式实施,为证券公司开展程序化交易客户管理提供了更具操作性、更加规范化的指引,也有利于量化交易机构加强自我约束,规范交易行为。自《实施细则》征求意见以来,公司加快内控合规和技术系统建设,已初步完成相关系统的开发。 推动北向报告落地,落实内外资一致原则 本次规则发布的另一大亮点,是公开征求意见的《北向报告指引》。该指引在报告内容、报告时限、高频交易报告要求、联交所参与者职责、交易所监督管理等方面,均与境内报告要求基本一致,确保所有在沪市开展程序化交易的投资者按照相同要求履行报告义务,摸清程序化交易情况,充分体现了内外资一致原则。 《北向报告指引》在吸收《实施细则》《报告通知》相关要求基础上,结合两地监管合作安排和香港市场实际,对于个别沪股通投资者确不适用的内容作出调整。 近年来,随着新型信息技术广泛运用, 程序化交易已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程序化交易既有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的优点,也存在着交易优势、策略趋同等问题。 交易所出台程序化交易管理系列规则,充分体现了“趋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思路,有助于促进程序化交易行业规范发展, 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2025-04-03 19:52:29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坚决反对日本对十余种半导体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日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事答记者问。有记者问:2025年4月3日,日本政府宣布对十余种半导体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半导体产业是高度全球化的领域,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半导体等产业实施制裁打压,严重威胁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日两国在半导体领域产业互补性强,已经形成了紧密融合的良好局面。日方相关出口管制措施,将严重干扰企业间正常商业往来,损害两国企业利益。我们希望日方从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及中日经贸合作大局出发,保持理性决策,及时纠正错误做法,切实维护包括中日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正当权益,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2025-04-03 15:35:17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实现达产达效
日前,攀钢集团攀枝花钛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钛材公司”)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已连续6个月实现达产,连续3个月技术经济指标全面达标。攀钢集团在打造全球最大海绵钛单体生产基地的征程中,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攀钢高端钛金属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实现了新的跨越。 2022年4月,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采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熔盐氯化法等核心工艺,目标直指“全球最大海绵钛单体生产基地”。该项目于2023年8月建成投产,创下国内最大单体海绵钛工厂达产和技经指标达效最快纪录。 自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项目投产以来,钛材公司将项目达产达效视为“一把手”工程,着力解决老产线与新产线工艺适配方面存在的难题;聚焦项目消缺、设备稳定运行、生产组织优化等关键领域,开展“揭榜挂帅”式攻关,顺利完成精制矿物油加油系统、矿浆炉密闭排渣等一系列工程改造;成立达产达效攻关队,成功突破矿物油除钒等技术瓶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堵点、难点与痛点。 目前,攀钢3.5万吨海绵钛扩能产线运行平稳,已建立钛、镁、氯、氯碱四大资源平衡系统,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其中,超软钛、小粒钛产量分别超出目标值19%、2.5%,钛收率较目标值提升0.01%,制造成本较目标值下降0.9%。 随着项目全面达产,攀钢海绵钛总产能将突破6万吨/年,占国内总产能的20%。“这一规模不仅刷新了国内单体海绵钛工厂的纪录,更将助力攀钢集团跻身全球钛产业第一梯队,推动我国摆脱对进口钛材的依赖。”钛材公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公司将瞄准行业急需的专用海绵钛产品,持续开展工艺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2025-04-03 14:19:43宝钛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92%
3月28日,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钛股份”)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宝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6.57亿元,钛产品生产量3.36万吨,钛产品销售量3.13万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5.92%。 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宝钛股份紧密围绕战略规划部署和生产经营目标,聚力产品研发抢市场、强化合规管理防风险、持续改革攻坚破难题、优化产业布局保增长,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实现了新发展阶段良好开局。
2025-04-03 14: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