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上海有色 > 有色金属产品库 > 钴酸锂比容量

钴酸锂比容量

抱歉!您想要的信息未找到。

钴酸锂比容量百科

更多

钴酸锂

2017-06-02 15:15:40

锂离子二次 电池 正极材料(钴酸锂)的液相合成工艺,它采用聚乙烯醇(PVA)或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为溶剂,锂盐、钴盐分别溶解在PVA或PEG水溶液中,混合后的溶液经过加热,浓缩形成凝胶,生成的凝胶体再进行加热分解,然后在高温下煅烧,将烧成的粉体碾磨、过筛即得到钴酸锂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合成温度低,得到的产品纯度高、化学组成均匀等优点。  钴酸锂特点1、电化学性能优越  a.每循环一周期容量平均衰减﹤0.05%   b.首次放电比容量﹥135mAh/g   c.3.6V初次放电平台比率﹥85%   2、加工性能优异   3、振实密度大, 有助于提高电池体积比容量   4、产品性能稳定, 一致性好   产品型号   R747 振实密度2.4-3.0g/cm3, 典型值为2.5,粒度 D506.0-8.5um;  R757 振实密度2.4-3.2g/cm3, 典型值为2.6, 粒度D506.5-9.0um;   R767 振实密度2.3-3.0g/cm3, 典型值为2.5, 粒度D508-12um;   钴酸锂用途:主要用于制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锂离子电池作正极材料。本文为转载稿,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于任何因直接或间接采用、转载本文提供的信息造成的损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均不承担责任。媒体合作事宜, 敬请联系info@smm.cn 或 021-6183 1988 转 5009。

钴酸锂电池

2017-12-27 15:15:01

钴酸锂电池结构稳定、容量比高、综合性能突出、但是其安全性差、成本非常高,主要用于中小型号电芯,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MP3/4等小型电子设备中,标称电压3.7V。钴酸锂的用途:主要用于制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锂离子电池作正极材料。钴酸锂的技术标准1、名称: 钴酸锂 分子式: LiCoO2 分子量: 97.88 2、主要用途: 锂离子电池 3、外观要求: 灰黑色粉末, 无结块 4、X射线衍射: 对照JCDS标准( 16-427) , 无杂相存在 5、包 装: 铁桶内塑料袋包装 6、化学成分与物化性能指标: 镍 Ni 0.05% max (wt%) 锰 Mn 0.01% max (wt%) 铁 Fe 0.02% max (wt%) 钙 Ca 0.03% max (wt%) 钠 Na 0.01% max (wt%) 酸碱性 PH 9.5-11.5 含水量( 105ºC干燥失重量, %) Moisture (wt% loss at 105ºC) <0.05 比表面积( m2/g) BET surface Area (m2/g) 0.2-0.6 振实密度 (g/cm3) Tap Density (g/cm3) 1.7-2.9 粒径大小-D50 (μm) PSD- D50 (μm) 5-12 粒径大小-D10 (μm) PSD- D10 (μm) 1-5 粒径大小-D90 (μm) PSD-D90 (μm) 12-25钴酸锂电池的应用还是比较少的,小电池用钴锂的技术很成熟,但现在钴锂的成本太高,很多公司用锰锂来代替,有的全是锰锂的。钴酸锂性能稳定,目前应用于手机等的技术最为成熟,但应用的最大缺点就是成本高,钴是比较稀缺的战略性金属;另外应用于动力电池方面也有一定的难度。

钴酸锂价格

2017-06-02 15:15:12

钴酸锂价格受进来利好的影响,开始上涨。由于最近欧美经济数据利好于预期,LME基本 金属 连续上涨四个交易日。昨夜,伦敦钴市 现货 买价小幅上涨975美元/吨至38575美元/吨,卖价39575美元/吨上升975美元/吨;三月期买价上涨1000美元/吨至38000美元/吨,卖价39000美元/吨亦上涨1000美元/吨。国内氧化钴最低价从21.8万元/吨下滑至21.5万元/吨,最高报价22万元/吨维持不变,市场交易平淡。四氧化三钴报价在22.8-23.0万元/吨左右。虽然大厂今日都有成交,但由于下游钴酸锂厂交易平淡,四钴厂商已经采取减产措施。由于钴酸锂持市场持续冷清,今日钴酸锂最低价下滑0.1万元/吨至23.7万元/吨。    钴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Co,原子序数27,属过渡金属,具有磁性。钴的英文名称“Cobalt”来自于德文的Kobold,意为“坏精灵”,因为钴矿有毒,矿工、冶炼者常在工作时染病,钴还会污染别的金属,这些不良效果过去都被看作精灵的恶作剧。 钴矿主要为砷化物、氧化物和硫化物。此外,放射性的钴-60可进行癌症治疗。    在常温下不和水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很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至300℃以上时氧化生成CoO,在白热时燃烧成Co3O4。氢还原法制成的细金属钴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钴。1735年瑞典化学家布兰特(G.Brandt)制出金属钴。1780年瑞典化学家伯格曼(T. Bergman)确定钴为元素。长期以来钴的矿物或钴的化合物一直用作陶瓷、玻璃、珐琅的釉料。到20世纪,钴及其合金在电机、机械、化工、航空和航天等工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消费量逐年增加。中国于50年代开始从钴土矿、镍矿和含钴黄铁矿中提钴。    钴酸锂价格走势需要看后市情况而定。目前从市场交易情况来看,国内钴市仍处消费淡季。近期商家纷纷拜访客户,欲了解市场。近期虽然大家情绪稍有平静,下游 电池 商频频询价,但对市场交易还是持谨慎态度,以致钴酸锂成交持续平淡。预计钴酸锂价格还有小幅下调空间,其他钴产品近期走势将平稳。 本文为转载稿,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于任何因直接或间接采用、转载本文提供的信息造成的损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均不承担责任。媒体合作事宜, 敬请联系info@smm.cn 或 021-6183 1988 转 5009。

一张图看懂钴酸锂

2019-01-03 15:20:52

三元材料取代钴酸锂任重而道远

2019-03-06 10:10:51

现在三元材料可谓是锂电池中的宠儿,开展速度十分快,在渐渐侵入整个使用商场。钴酸锂通过多年的开展,现已占有了锂电池商场的半壁河山。三元材料何时可以替代钴酸锂?       三元材料是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是以镍盐、钴盐、锰盐为质料。钴酸锂一般使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电极材料。电池结构安稳、容量比高、归纳功能杰出、可是其安全性差、本钱十分高。 从上以上两个图表可以看出,三元材料不管在性价比仍是在环保安全功能上远超钴酸锂。 三元材料替代钴酸锂之路依然负重致远? 三元首要冲击的是钴酸锂的中心使用范畴——数码产品商场。据工业研究所(GBII)数据显现,在2013年的正极材料商场,中国商场关于三元材料的需求,现已到达15600吨,其间80%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三元材料如此大行动地进攻钴酸锂的“要害”,其来势汹汹的态势,不由让业内人士猜想技能路途风向正在反转。但需求留意的是,比较于三元材料,钴酸锂具有一系列功能与技能优势,更受商场喜爱。因而,大部分业内人士对现在的钴酸锂商场依然持积极态度,他们以为三元材料能否成功替代钴酸锂,商场取向起决定作用。三元材料中,钴的质量分数一般控制在20%左右。尽管三元材料到达“少钴化”的要求,本钱也得到明显的下降,可是其在压实密度、高电压、高容量、耐高温等功能方面仍与钴酸锂有必定的距离。数码设备日趋轻浮化规划,对电池容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作为影响锂电池容量的要素之一,钴酸锂的单晶颗粒状形状,现在可以做到4.2 g/cm3的压实密度,是作为小颗粒二次聚会体的三元材料无法幻想的高难度应战,成为三元材料拓宽蓝图的“硬伤”。事实上,现在可以满意移动设备待机要求的老练电池也只要钴酸锂电池,在消费类数码产品范畴,钴酸锂电池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尽管三元材料商场需求有所增加,但比起钴酸锂而言,其商场份额依然不可同日而语。何况三元材料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短板。      三元材料厂商多而不强。GGII计算,截止2016年末国内三元材料出货量逾越8000吨的厂商没有出现,各大厂商产品同质化严峻,均以523、111类型为主。一起受Tesla带动,国内三元动力电池掀起一场扩张高潮,材料厂商方面自2015下半年至今已新增一批三元材料厂商。未来跟着技能的不断进步,长续航路程电池需求加大,三元材料商场需求出现产销两旺时期,在利好布景下,商场将会出现一大批新进入者。中心专利缺失,低端产能重复建造。现在全球镍钴锰酸锂专利主要在美国3M及阿贡实验室手中,巴斯夫、美丽科、瑞翔等均有购买3M或阿贡实验室专利有用权,而国内专利一时相对单薄。未来大规模开展后,在出口商会发生专利胶葛。      现在国内三元材料类型以523为主。不管数码仍是动力电池用三元材料,使用量最多的仍为523类型。从电池形状上来看,国内原装三元电池遍及选用NCM523,选用叠片工艺的三源动力电池选用NCM111,其间三元圆柱的产值大于方形叠片电池。      从上图看出,三元材料未来商场中潜力巨大,现在处于上升期。跟着技能的开展,厂商的不断自我完善,未来商场用量也极有或许逾越钴酸锂。只能说逾越钴酸锂的路途比较绵长。

钴酸锂电池优劣势分析

2018-10-11 10:06:06

钴酸锂电池是以合成的钴酸锂(化学分子式LiCoO2)化合物作为正极材料活性物质的锂离子电池,在所有的充电锂电池中,钴酸锂是最早应用的正极材 料,钴酸锂电池也是循环性能最好的。一、钴酸锂电池的优势:钴酸锂电池是电化学性能优越的锂电池,容量衰减率小于0.05%,首次放电比容量大于135mAh/g,电池性能稳定,一致性好,另外,在工艺上容易合成 ,安全性能好。钴酸锂电池的工作温度为-20~55℃。二、钴酸锂电池的不足:1、钴的价格高,仅产于非洲的一部分地区,有地域纷争及价格变动的风险;2、LiCoO2的岩盐性结构,可去除的锂仅为原来比例的大约50%,就是说,过充时基本结构会发生破坏,失去可逆充放电循环,这使得钴酸锂电池存在过充安全隐患,需要附加电路保护板;3、热稳定性和毒性指标不够理想, 对策较为复杂。三、钴酸锂电池的制备,主要技术表现在锂粉的制造上:钴酸锂电池使用液相合成工艺,将锂盐、钴盐分别溶解在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溶液中,混合 后的溶液经加热浓缩成凝胶,凝胶体在高温下煅烧形成的粉体碾磨过筛即得到钴酸锂粉。四、钴酸锂电池的应用:钴酸锂电池因具有容易合成、电压平台高、比能量适中,特别是循环性能优越,而成为锂离子电池的主流。但是钴储量的不 足和制备中对其毒性与过充的克服,加大了钴酸锂电池的成本,因而钴酸锂的市场一般定位于便携式设备而不适用于大型动力。

新型多孔铝材料可增加3倍电池容量

2018-12-27 09:30:12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近日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多孔铝材料铝-Celmet,可将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增加1.5-3倍。    “里程焦虑”一直是阻碍电动汽车广泛推广的主要因素,人们总是担心电动汽车电力不足时,会将乘客滞留在途中。现在,由日本住友电工公司开发的这种新的材料可以帮助消除这种担忧,新材料可以将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提高1.5至3倍,从而大大延长电动车的续航时间和里程。    从40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到,铝-Celmet是一种立体网眼状结构,充满互连、开放、的球形微孔的材料,这种结构的材料非常容易通过切割、冲压等方式进行形状上的加工。虽然住友电气之前生产的镍-Celmet也是这种多孔性结构,但铝-Celmet的密度只有镍-Celmet的三分之一,电阻也不到镍的一半,并且还具有超高抗腐蚀性等特点,更加适宜用在锂离子或其它需要频繁充放电的电池中。  住友电工表示,铝-Celmet已经在日本大阪进行小规模生产,并努力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投入使用。  删除

镍钴锰酸锂

2017-06-06 17:50:12

镍钴锰酸锂镍钴锰酸锂是一种电池材料,锂电池用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俗称三元材料,化学成分Li1+zM1-x-yNixCoyO2,是由氢氧化镍钴锰和锂原材料混合均匀后经三温区烧结得到。该材料比容量高,循环特性好,晶体结构理想,且制备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品性能稳定,是一种更经济,更安全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必将取代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的制备方法,一种高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镍化合物、钴化合物、锰化合物混合、造粒,以3~10℃/min的升温速率,通过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时间下进行第一次烧结,得到中间产物镍钴锰的氧化物(Ni↓[1/3]Co↓[1/3]Mn↓[1/3])↓[3]O↓[4];然后将镍钴锰的氧化物与一定比例的锂化合物均匀混合,以3~10℃/min的升温速率,在高温下,通过一定时间进行第二次烧结,再将烧结产物经过粉碎、粒度分级后得到高密度的镍钴锰酸锂。镍钴锰酸锂在电池材料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的绿色高能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好、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动工具、电子仪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录机、武器装备等,在电动汽车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中成本最高的部分。钴酸锂(LiCoO2)是目前唯一已经大规模 产业 化并广泛应用于商品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然钴酸锂的年需求量已超过1万吨,从而导致钴价大幅攀升,钴资源短缺已开始制约 产业 发展。新型锂离子正极材料----复合氧化物镍钴锰酸锂是一种容量比较高的材料,其比容量比钴酸锂高出30%以上,和钴酸锂有相同的上下限电压,而且安全性也相对较好, 价格 相对较低,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好,循环性能优异,更为重要的是其成本仅为钴酸锂的一半,是非常有前途的正极材料。此材料正逐步取代钴酸锂而成为在小型通讯和小型动力领域应用的主流正极材料。复合氧化物镍钴锰酸锂材料制备的关键是保证镍、钴、锰三元素的分子级混合,并控制其合理的粒度大小和分布。

锂离子电池正极三元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2019-03-08 09:05:26

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敏捷开展起来的新一代二次电池,广泛用于小型便携式电子通讯产品和电动交通工具。电池材料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阂、电解液等。正极材料是制作锂离子电池的要害材料之一,占有电池本钱的25%以上,其功能直接影响了电池的各项功能指标,在锂离子电池中占有中心方位。 现在已产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首要有钴酸锂、改性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研讨发现,以LiNi1/3Co1/3Mn1/3O2为代表的层状氧化镍钴锰系列材料(简称三元材料)较好地兼备了上述材料的长处,并在必定程度上补偿其缺乏,具有高比容量、循环功能安稳、本钱相对较低、安全功能较好等特色,被认为是用于混合型动力电源的抱负挑选,以及能替代LiCoO2的最佳正极材料。 三元材料的组成结构和特性 三元材料有着与LiCoO2类似的α-NaFeO2单相层状结构,其间,Li原子在3a方位,金属原子Ni、Co和Mn自在散布在金属层的3b方位,而O原子坐落6c位。 Ni是材料的首要活性物质之一,在充放电进程中,首要是Ni2+和Ni4+发作彼此转化。经过引进Ni,可进步材料的容量。 Co也是材料的首要活性物质之一,能很好地安稳材料的层状结构,一同Co3+的掺入能够按捺Ni2+进入Li+的3a方位,便于材料深度放电,然后进步了材料的放电容量。 Mn4+有着杰出的电化学慵懒,不同于Mn3+。Mn3+在材料充放电进程中会参加电极的氧化-复原反响,Mn4+在循环进程中不参加氧化-复原反响,使材料一直坚持着安稳的结构。 因而,层状结构的三元材料归纳了单一组分材料的长处,其功能优于单一组分,具有显着的三元协同效应。其根本物性和充放电渠道与LiCoO2附近,却又具有报价和环境友好优势,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三元材料的制备 三元材料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等到散布均匀程度是影响材料功能的要害因素,偏离了化学计量比或组成元素散布不均匀,都会导致材料中杂相的呈现。不同的制备办法对材料的功能影响较大。现在组成三元材料的办法首要有高温固相法、共沉积法、喷雾干燥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其间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因为受制备办法的约束,不适合于工业化出产。下面介绍完成产业化的几种制备办法。 高温固相法 高温固相法一般先将金属盐和锂盐按化学计量比以各种方式混合均匀,然后高温烧结直接得到产品。常用金属盐首要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 共沉积法 共沉积法以沉积反响为根底,研讨证明,共沉积法是制备球形三元材料的最佳办法,也是现在工业化遍及选用的制备工艺。依据运用沉积剂的不同能够分为氢氧化物共沉积法、碳酸盐共沉积法。 喷雾干燥法 喷雾干燥法也是现在材料工业化制备比较看好的一种办法。该法制备的材料非常均匀,颗粒纤细,在材料的化学计量组成、描摹和粒径散布上具有优势,并且能够自动化操控,可连续出产,制备能力强。 三元材料的研讨现状 在曩昔的十几年间,镍钴锰三元材料已得到较为深入细致的研讨,功能水平不断进步。现在的研讨除了对镍钴锰三元材料动力电池的功能进行测验外,更多的是对镍钴锰三元材料进行改性,进一步进步材料的循环寿数和安全性。 不同组分的三元材料 除了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研讨外,该系统其他计量比的正极材料也有必定的研讨成果。国海鹏等[5]制备了正极材料LiNi1/2Co1/6Mn1/3O2并研讨了其功能,选用固相法得出了具有Co含量梯度的层状LiNi1/2Co1/6Mn1/3O2。 三元材料与其他材料的混粉 三元材料和LiMn2O4混合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在商业上已有使用。混合材料不只能够满意动力电池安全性的需求,并且碱性较强的三元材料还能按捺电解液中微量对LiMn2O4的溶解效果,改进正极材料的高温功能。 核 - 壳结构的三元材料 LiNi0.8Co0.1Mn0.1O2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而LiNi0.5Mn0.5O2具有很好的热安稳性。将两种材料掺合到一同,构成一种核(Li-Ni0.8Co0.1Mn0.1O2)-壳(LiNi0.5Mn0.5O2)结构的三元材料,归纳了两种材料的长处,能有效地按捺材料中Co的溶解,进步循环安稳性。该材料在1C、3.0~4.3V、600次充放电后容量坚持率为96%,一同具有杰出的热安稳性。 结语 现有产业化的钴酸锂、改性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在根底研讨方面现已没有技能打破,其能量密度和各种首要技能指标现已挨近其使用极限,三元材料是未来研制和产业化的干流,依据其使用范畴的不同,分别向高密度化和高电压化开展。未来的开展方针是将三元材料的压实密度进步到3.9g/cm3以上,充电电压到达4.5V,可逆比容量到达200 mAh/g,电极能量密度比钴酸锂高25%,然后全面替代钴酸锂,成为小型通讯和小型动力范畴使用的干流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2019-01-04 13:39:36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流小、安全性高、可大电流充放电、循环次数多、寿命长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军事装备等多个领域。锂电池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之一。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为以下几类:①具有层状结构的钴酸锂、镍酸锂正极材料;②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锰酸锂正极材料;③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此外还有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为170mA/g,电压平台为3.7V,在全充电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较小的吸湿性和优良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因此成为现今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领域研究和生产开发的重点。LiFePO4基本性能LiFePO4基本结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正交的橄榄石结构,pnma空间群,如图1所示。在晶体结构中,氧原子以稍微扭曲的六方紧密堆积的方式排列。Fe与Li分别位于氧原子八面体中心4c和4a位置,形成了FeO6和LiO6八面体。LiFePO4充放电原理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的过程是在LiFePO4与FePO4两相之间进行的,如图2所示,其具体机理为: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出。充电时,Li+从正极脱出,迁移到晶体表面,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经过电解液,然后穿过隔膜,经电解液迁移到负极晶体表面进而嵌入负极晶格,负极处于富锂状态。与此同时,电子经正极导电体流向正极电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的集流体,再经负极导电体流到负极,使负极的电荷达到平衡。锂离子从正极脱出后,磷酸铁锂转化为磷酸铁;而放电过程则相反。其充放电反应式可表示成式(1)和式(2)充电时放电时LiFePO4改性由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身较差的导电率和较低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国内外研究者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效果。其改性研究主要在3个方面:掺杂法、包覆法和材料纳米化。掺杂法掺杂法主要是指在磷酸铁锂晶格中的阳离子位置掺杂一些导电性好的金属离子,改变晶粒的大小,造成材料的晶格缺陷,从而提高晶粒内电子的导电率以及锂离子的扩散速率,进而达到提高LiFeP04材料性能的目的。目前,掺杂的金属离子主要有T14+、CO2+、Zn2+、Mn2+、La2+、V3+、Mg2+。包覆法在LiFeP04材料表面包覆碳是提高电子电导率的一种有效方法,碳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抑制LiFeP04晶粒的长大,增大比表面积;②增强粒子间和表面电子的导电率,减少电池极化的发生;③起到还原剂的作用,避免Fe的生成,提高产品纯度;④充当成核剂,减小产物的粒径;⑤吸附并保持电解液的稳定。材料纳米化相较在导电性方面的限制,锂离子在磷酸铁锂材料中的扩散是电池放电的最主要也是决定性的控制步骤。由于LiFeP04的橄榄石结构,决定了锂离子的扩散通道是一维的,因此可以减小颗粒的粒径来缩短锂离子扩散路径,从而达到改善锂离子扩散速率的问题。纳米材料的优点主要有:①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增大了反应界面并可以提供更多的扩散通道;②材料的缺陷和微孔多,理论储锂容量高;③因纳米离子的小尺寸效应,减少了锂离子嵌入脱出深度和行程;④聚集的纳米粒子的间隙缓解了锂离子在脱嵌时的应力,提高了循环寿命;⑤纳米材料的超塑性和蠕变性,使其具有较强的体积变化承受能力,而且可以降低聚合物电解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Ren等对纳米化的磷酸铁锂制备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们利用亲水性的碳纳米颗粒作为模型制备出介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发现其具有亚微米大小的颗粒中心在2.9nm和30nm的双峰孔分布,介孔的引入也有利于电解质的流动和锂离子的扩散。在1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137mA·h/g。在30C高倍率充放电后,材料的容量仍能恢复到160mA·h/g。可以看出纳米化的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地提升。从长杰等利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级磷酸铁,并以此为铁源,通过碳热还原技术制备了粒径均匀的纳米级球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经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61.8mA·h/g,库仑效率为98.3%,室温下在0.2℃、0.5℃,1℃, 2℃及5℃倍率充放电其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6.5mA·h/g, 144mA·h/g,138.9mA·h/g,125.6mA·h/g和105.7mA·h/g,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Chen等以偏磷酸亚铁和石墨的纳米层状模板,通过水热法制备出拥有纳米层状形态的LiFeP04颗粒。通过SEM分析,尽管原纳米层模板LiFeP04纳米层模板之间存在差异,但最终得到的LiFeP04模板的纳米层状态保存完好。拉曼光谱表明,原纳米有机基团的分层模板成功地转换成细小的具有有序石墨结构的碳颗粒,并很好地分散在层状LiFeP04颗粒之间。经使用循环伏安法和电阻抗法评估,锂离子扩散系数分别是1.5X10-11cm2/s和3.1X10-13cm2/s,而电子电导率为3.28mS/cm,远远高于普LiFeP04的电导率(结语采用离子掺杂、包覆、材料纳米化3种改性方法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电导率低、锂离子扩散速率慢、低温放电性能差等方面的不足有很大的改进。其中离子掺杂通过掺杂导电性好的离子,改变了颗粒大小,造成材料的晶格缺陷,从而提高了材料电子的电导率和锂离子的扩散率;包覆主要以碳包覆为主,抑制LiFeP04晶粒的长大,增大了比表面积,从而增强粒子间和表面电子的导电率;材料的纳米化一方面增大了材料的比表面积,为界面反应提供更多的扩散通道,另一方面,缩短了离子扩散的距离,减小了锂离子在脱嵌时的应力,提高循环寿命。此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改性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离子掺杂改进材料的导电率和锂离子扩散速率方面仍存在分歧;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生产成本要求较高;此外,除了考虑实验室条件下的可行性研究外,还要考虑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要求,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通过以上方法来全面提高磷酸铁锂的综合性能仍然是当前和今后该领域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文章选自:《化工进展》 作者:张克宇,姚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