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净化铝型材进口量
法国净化铝型材进口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进口量范围 | 单位 |
---|---|---|---|
2016 | 净化铝型材 | 100000-150000 | 吨 |
2017 | 净化铝型材 | 120000-170000 | 吨 |
2018 | 净化铝型材 | 130000-180000 | 吨 |
2019 | 净化铝型材 | 140000-190000 | 吨 |
2020 | 净化铝型材 | 150000-200000 | 吨 |
法国净化铝型材进口量行情
法国净化铝型材进口量资讯
安稳过春节!“央妈”10个交易日在公开市场净投放25370亿元【SMM专题】
编者按:随着春节的临近,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投放力度,并于1月21日,重启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而央行上次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还是在2024年的9月27日,由此可见央行呵护春节前流动性的坚决!而从1月21日以来的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中,央行均提及了“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这一表述,这与以往的“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所区分。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在1月15日为了对冲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税期高峰、春节前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便进行了9595亿元7天期逆回购的操作。央行提前下手的举措不仅体现在1月15日9500多亿的逆回购投放,早在2024年12月,央行便开展了14000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来对冲2025年1月到期量为9950亿的MLF中长期流动性缺口。所以,央行在1月24日仅开展了2000亿MLF操作! 从SMM对央行自1月15日以来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情况进行汇总来看,10个交易日的时间里,央行累计向市场净投放了25370亿元,以便于资金面能安稳过春节! 10个交易日 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25370亿元 央行1月27日公告,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298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65%,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23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750亿元。 央行1月26日公告,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26日进行151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65%,与此前持平。今日无逆回购到期,有47.2亿元央票互换到期。 央行1月24日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月24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标利率2.20%,最低投标利率1.80%,中标利率2.00%。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2940亿元。2025年1月MLF到期量为9950亿,为年内最高水平,相当于1月MLF缩量7950亿。 1月24日,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284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65%,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790亿元。 1月23日,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中国央行今日开展48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有3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1395亿元。 1月22日,为对冲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 央行今日进行1157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65%,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959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980亿元。 1月21日,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256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65%,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5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2010亿元。 1月20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12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248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982亿元。 1月17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1050亿元7天期 逆 回 购 操 作 ,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4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005亿元。 1月16日,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3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41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3364亿元。 1月15日,为对冲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税期高峰、春节前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央行今日进行959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1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9584亿元。 1月14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5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71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479亿元。 各方声音:央行近来加大投放力度 有利于资金安稳“过节” 央行于1月21日时隔近4个月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助力春节前后市场资金面企稳。考虑到1月23日至25日的逆回购到期规模分别为9595亿元、3405亿元、1050亿元。央行如多数市场专家预计的那样继续通过开展较大规模的逆回购操作,缓解市场短期流动性紧张局面,呵护春节前资金面。 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20日下午主持召开专家、企业家和教科文卫体等领域代表座谈会。李强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应对挑战、推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要以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更多经济新增长点。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国新办1月14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说,按照中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求,人民银行今年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还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保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在保持金融业健康经营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科学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继续综合采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当前环境下,银行对于MLF操作的需求降低,也是MLF缩量的原因之一。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MLF中标利率为2.00%,在目前环境下属于偏高水平,金融机构对MLF需求逐渐减少。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赵诣认为,2025年1月或因税期和春节假期临近,缴税与取现压力重叠,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相对稳健,且暂停国债买入,资金面持续偏紧。MLF延续缩量的环境下预计1月买断式逆回购将会更多加力,以对冲中长期流动性缺口。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央行1月22日开展历史最大规模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对冲大额7天期逆回购到期,同时在春节前适度向市场投放流动性,避免资金面大幅波动。王青预计,接下来,央行会通过适度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继续实施较大规模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适量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其他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认为,近期波动主要集中在隔夜端,支持跨春节的7天资金利率整体保持稳定。临近春节假期,银行间流动性始终在“均衡”与“紧张”状态间反复,反映当前资金面处于紧平衡状态,适时降准有利于防范节前资金利率的异常上涨。另一方面,近期特朗普再提关税加征问题,及时的“宽货币”支持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华西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肖金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从往年经验来看,央行在春节前夕一般会开启资金投放模式,2019年至2024年春节前流动性安排多在2万亿以上,资金面或逐步缓和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信贷投放、税期高峰、MLF到期以及春节前取现需求使得近期资金面偏紧,央行稳汇率和防资金空转的诉求也增大降准降息时机的不确定性,节前资金面成为影响债市的主要因素,部分机构以卖出短债换取流动性,但市场整体杠杆比例不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后续央行或加大流动性投放,利率债发行量加大央行也可能重启国债购买,因此目前配置盘更多是持债观望。目前利率债赔率不高,债市阶段性调整,市场以波动为主的行情,投资将更多向交易要收益,可关注调整后带来的入场机会。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国新办1月14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说,按照中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求,人民银行今年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还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保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在保持金融业健康经营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科学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继续综合采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2024年12月13日头版评论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就是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变化,始终与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自2011年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以来,货币政策立场时隔多年再度转变为“适度宽松”。这一决策不仅标志着我国经济政策在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时的灵活应对与主动调整,更体现了管理层对市场需求、经济下行压力及通缩风险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施策。回顾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到,货币政策一直走在市场前面,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宜松则松,宜紧则紧”,适时调整,为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定调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能更好体现“支持性”立场,进一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为明年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推荐阅读: 》央行开展2000亿MLF操作 分析:大幅缩量后买断式逆回购即将发力 》央行今日公开市场净投放1395亿元 连续5个工作日“补水”呵护资金面 》资金面偏紧“小钱荒”再现?央行今日再向市场净投放982亿元
2025-01-27 21:47:46AI奏响半导体预增最强音 这些公司全年净利创新高
近日,A股进入2024业绩预告披露的密集期,多家半导体公司业绩报喜。 据《科创板日报》统计,截至今日,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共有110家半导体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其中61家业绩预喜,36家公司预计去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包括韦尔股份、兆易创新、澜起科技、瑞芯微在内的36家半导体公司均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倍增。 A股半导体公司2024全年净利增速Top20 其中,思特威以最高28倍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喜提“预增王”,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1亿元至4.17亿元。该公司主营CIS芯片(CMOS图像传感器),可应用于安防、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等领域。天风证券研报表示,随着AI应用落地终端,视觉丰富下游应用场景,有望带动视觉CIS需求提升。 ▌AI“助攻”半导体业绩增长 近期以来,AI板块持续活跃引发市场关注。天风证券1月22日研报指出, AI带动的算力需求和终端创新是需求端的重要增量,看好AI推动的方向业绩持续超预期 。 终端创新方面 ,思特威并非在AI应用爆发背景下迎来业绩增长的孤例。例如恒玄科技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4.5亿元到4.7亿元,同比增长264%到280.18%, 创历史新高 。该公司表示,2025年,公司将抓住端侧AI发展的新机遇,不断推出更有竞争力的芯片产品,在智能可穿戴和智能家居市场纵深发展。 致力于AIoT芯片的瑞芯微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5.5亿到6.3亿元,同比增长307.75%到367.06%。该公司表示,全球电子市场需求复苏,AI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带动公司AIoT各行业全面增长。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端侧AI有望打开TWS耳机、手表长期增长空间,其中龙头公司优先卡位深度受益。端侧AI产业趋势向上,手机配件确定性强,2025年有望随大模型智能化提升,成为AI Agent重要接口。 当把目光聚焦在与AI底层逻辑更为接近的 算力需求方面 ,同样有许多公司业绩表现可圈可点。比如“寒王”寒武纪尽管仍未脱离全年亏损的队列,却也预计首次实现单季度(2024Q4)盈利。这家AI算力龙头解释称,公司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报告期内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 同样 年度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的海光信息预计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到20.1亿元,同比增长43.29%到59.12%。公司表示,在AIGC的时代背景下,海光DCU产品快速迭代发展,以高算力、高并行处理能力、良好的软件生态支持了算力基础设施、商业计算等AI行业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公司业绩的较快增长。 作为运力芯片代表的澜起科技,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13.78亿元到14.38亿元,同比增长205.62%到218.93%, 也创下历史新高 。该公司在业绩预告中同样提及了AI的推动因素,其表示,受益于AI产业趋势推动,公司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开始规模出货,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 ▌新年将至,AI还能推动半导体吗? 最近,DeepSeek大模型的横空出世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市场对AI产业链的看法。日经新闻今日报道称,DeepSeek将开启人工智能低成本大型语言模型训练新时代的预期,给英伟达和其他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相关公司的股价带来压力,导致这些公司的股价下跌。 另一方面,中信证券认为,DeepSeek模型推理成本的降低,将是AI应用普及的前奏,预计模型性价比持续提升下,国内AI应用依托丰富生态和成熟流量加速各领域落地。开源证券昨日研报指出,DeepSeek有望引领模型往开源方向发展,强大的推理能力或助力其在各领域应用加速落地,从而与AI Agent形成共振。 上述机构无不传递出这样一种视角—— 无论以DeepSeek为代表的低价大模型是否削弱算力需求,都无碍于提高AI应用的普及程度 。而正如此前国金证券所展望,AI应用将持续驱动半导体周期上行。生成式AI催生的应用有望成为AI浪潮的主流,包括AI眼镜、AI耳机、机器人、自动驾驶在内的终端需求的升级和创新都将带动对芯片的需求,从而推动整个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大。 综合来看, 不管“助攻”半导体的是算力需求还是端侧创新,其背后皆绕不开半导体行情由“周期复苏”向“成长创新”切换的本质 。就投资层面而言,国信证券认为,应用端AI革新人机交互,以语音交互为核心的AI端侧应用正处在大规模商业化的临界点,国内半导体企业将在AI端侧创新中实现更高的市场参与度。2025年行业有望迈入估值扩张大年。
2025-01-27 21:14:221月27日LME铝库存续降2550吨 因巴生港和光阳库存减少
据外电1月27日消息,以下为1月27日LME铝库存在全球主要仓库的分布变动情况:(单位 吨)
2025-01-27 20:33:221月27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SMM祝大家蛇年大吉!基本金属普跌 工业硅涨超3% 黑色系均飘红【SMM日评】 ► 【SMM公告】春节假期SMM价格暂时停报 印尼镍价格指数继续更新 祝大家新春愉快 ► 年前铜价稳定 利废企业看多年后铜价【SMM再生铜日评】 ► 春节节前的周末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增加3.86万吨【SMM周度数据】 ► 节前氛围浓厚市场交投淡静 持货商以注册仓单为主【SMM华南铜现货】 ► 社会仓库开始大幅垒库 节前现货难寻报盘【SMM沪铜现货】 ► 春节前市场维持不活跃 现货冷清难寻报盘【SMM洋山铜现货】 ► 氧化铝价格急速下跌 2月电解铝成本或回落近2,500元/吨【SMM分析】 ► 春节前下游企业普遍放假 铅锭累库预期上升【SMM铅锭社会库存】 ► 受国内下游消费清淡影响 沪锌短期重心或偏弱运行【SMM期锌简评】 ► SMM七地锌锭社会库存增加0.78万吨【SMM数据】 ► 【SMM调研】春节临近 铁精粉产量小幅下降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1-27 18:51:15中国稀土:稀土产品同比大幅下降 2024年净利约亏损2.67亿至3.57亿
中国稀土1月17日晚间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67亿元至3.5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1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35亿元至1.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4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519元/股至-0.3367元/股。 中国稀土介绍:本报告期业绩预告预计数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 受市场环境、行业供需周期等因素影响,稀土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公司按会计准则要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且金额较大。同时,控股子公司中稀(湖南)稀土开发有限公司补税事项亦对当期损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外,中国稀土1月25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稀(湖南)稀土开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稀(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5000t/a稀土分离加工项目整体竣工验收,转入正式生产运营。中国稀土表示,本项目整体竣工验收转入正式生产后,中稀永州具备年处理5000吨离子型稀土精矿分离加工的能力,可生产15个稀土元素单一或者混合氧化物(盐)产品。中稀永州稀土分离加工项目转入正式生产运营,有利于公司强化主责主业,扩大业务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公司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回顾稀土产业链2024年的价格表现可以看出,其价格重心整体发生了下移。而这一点可以从氧化镨钕、氧化镝和氧化铽等2024年的价格走势可以看出: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从SMM氧化镨钕的均价走势可以看到,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为398000元/吨,与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442500元/吨相比,其均价2024年下跌了44500元/吨,跌幅为10.06%。而从氧化镨钕2024年的年度日均价为391871.9元/吨,与2023年的年度日均价529274.79元/吨相比,其年度日均价下跌了137402.89元/吨,同比跌幅为25.96%。 从SMM氧化镝的历史价格走势可以看出: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为1610元/千克,与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2490元/千克相比,其均价2024年的跌幅为35.34%。氧化镝2024年的年度日均价为1828.08元/千克,与2023年的年度日均价2327.48元/千克相比,其年度日均价下跌了499.4元/千克,同比跌幅为21.46%。 从SMM氧化铽的历史价格走势可以看出: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为5600元/千克,与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7400元/千克相比,其均价2024年的跌幅为24.32%。氧化铽2024年的年度日均价为5735.29元/千克,与2023年的年度日均价9110.17元/千克相比,其年度日均价下跌了3734.88元/千克,同比跌幅为41%。 稀土产品价格的下降,使得不少稀土产业的净利润出现了亏损。 不过,进入2025年,稀土产业链价格整体的重心出现了上移。根据SMM与市场交流调研的情况分析发现,截至目前为止,缅甸矿的进口情况持续疲软,未能如预期恢复正常,这一局面直接导致国内离子矿的供应量变得十分紧张。进入1月份后,市场上离子矿明显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部分原矿分离企业由于无法持续稳定获取离子矿资源,不得不采取减产甚至停产的措施。这种矿端供应上的紧绷态势,对市场产生了连锁反应,推高了稀土原材料的整体价格,使得1月份的稀土市场显得异常火热,稀土原材料价格一路走高,整体呈现强势的上涨趋势。 对于节后稀土的价格表现,不少市场参与人士认为:由于矿端供应紧张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2月份镨钕产品的价格或将难以像以往一样出现下跌走势。相反,受供需关系持续紧张的影响,镨钕价格有可能继续维持节前震荡中偏强的走势,甚至如果需求端订单增量较大,镨钕价格或将出现明显的上涨。
2025-01-27 14: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