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港热轧卷钢库存行情
太仓港热轧卷钢库存资讯
汽车零部件板块早间拉涨 神通科技、圣龙股份等多股涨停 3月车市热度不减!【热股】
SMM 4月2日讯:4月2日汽车零部件板块盘中走高,指数盘中一度拉涨近2%。个股方面,新铝时代盘中涨逾10%,神通科技、万向钱潮、圣龙股份等多股盘中封死涨停板,林泰新材、秦安股份、雷迪克等多股一同跟涨。 消息面上, 乘联分会表示,3月为传统车市旺季,车市延续2月底的热度不减。各车企积极推出多样化的促销方式来提升自身竞争力,新车型密集上市,产品迭代加速市场热度提升,“两新”政策也形成组合拳,进一步刺激终端需求的释放。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185.万辆,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100万辆,渗透率回升至54.1%。 而进入4月份,各大车企也开始陆续发布其3月销量数据,其中电动车“一哥”比亚迪表示其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74万辆,环比增长约17%,本年累计销量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3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0.347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52.553GWh。 花旗对于比亚迪评价称,比亚迪3月汽车销量略高于市场预期。花旗分析师Jeff Chung在报告中表示,预计比亚迪一季度每辆车净利润超过9,000元,扣除约5亿元的潜在拨备后,预计净利润至少85亿元,高于此前预测的80亿元。预计二季度总销量在125万至135万辆之间,每辆车净利润维持在9,000元以上。维持比亚迪作为行业首选股,其次是零跑汽车和吉利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此前定下的2025年销量目标总计550万辆,月销量平均在137.5万辆左右,不过考虑到单是2024年12月比亚迪销量便一度卖出超51万辆的成绩的情况,比亚迪的未来依旧值得期待。 且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已经陆续发布,数据显示,3月零跑汽车首次超越其他车企登顶造车新势力交付榜,其37095辆的成绩,环比2月大涨154.65%,2025年总计销量达87552辆,同比增长162.05%。 此外,据零跑汽车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业绩表现来看,第四季度其在实现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净利润转正,为0.8亿元,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盈利的企业。 花旗银行预计零跑汽车2025年销量将达到50.3万辆,并在2026年增加至74.5万辆。同时,花旗银行上调了对零跑汽车2025年至2027年的净利润预测,上调幅度为1%至5%。 而在今年连续两个月在造车新势力中“霸榜”的小鹏汽车,本月表现稍显逊色,先后被理想汽车和零跑汽车一同超越,小鹏汽车3月销量总计33205辆,同比增长267.88%,2025年累计94008辆,同比增长330.81%,超过了此前其一季度的交付指引上限。 理想汽车3月销量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二,总计36674辆,环比2月增长26.53%,2025年累计交付量达92864辆,同比增长15.5%。 乘联分会表示,基于2025年一季度各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落实和市场相对较好的表现,乘联会对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值大幅提升,其中新能源新车的批发销量从1570万辆调升至1600万辆以上。 此外,据国家发改委消息,1—2月,汽车以旧换新超过107万辆,带动新车销售额达1165亿元;国内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2%,其中2月份同比大幅增长26%。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达117万辆,带动新车销售额达35亿元。 国泰君安指出,2025年以旧换新和置换更新政策的延续为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创造韧性,新车型往更大市场份额、低价格带下沉。锂电需求已进入淡旺季切换,后续跟踪需求超预期节奏。业绩报临近,优先布局业绩拐点需求饱满的龙头企业以及智驾平权逐步开启的龙头车企。 此外,特朗普于上周官宣的“汽车关税”计划,即将于4月3日凌晨开始征收,关税规定将对所有不在美国本土制造的汽车,以及特定汽车零部件加征最高25%关税。近期市场对于该关税的各种发声也层出不穷。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汽车零部件对消费者价格也有直接影响,考虑到关税对新车和零部件的影响,并假设全面转嫁到价格上,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有可能在20至30个基点之间发生水平变化。从2018/19年的经验来看,通胀在关税实施约3个月后开始加速,这表明新车和零部件通胀可能在6月/ 7月加速。
2025-04-02 18:31:334月2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金属涨跌互现 沪锡涨近4% 伦沪锡一同刷2022年5月以来新高 【SMM日评】 ► 临近清明小长假但下游补货欲并不高,现货升水仅持平昨日【SMM华南铜现货】 ► 市场表现平淡 成交活跃度略不及昨日【SMM华北铜现货】 ► 4月2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4月2日广东铜现货市场各时段升贴水(第四时段10:45)【SMM价格】 ► SMM 上海及其他1#铅市场:铅价运行重心下移 下游企业谨慎接货【SMM午评】 ► 再生铅:精铅出厂报价贴水收窄 下游维持刚需采购【SMM铅午评】 ► SMM 2025/4/2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上海锌:盘面下滑 升水小幅上涨【SMM午评】 ► 天津锌:市场流通现货较少 升水上行【SMM午评】 ► 广东锌:市场现货交投持续 今日升贴水走高【SMM午评】 ► 宁波锌:部分贸易商开始预售 升水上调【SMM午评】 ► 全球供应链缺口扩大预期支撑多头情绪 沪锡价格创年内新高【SMM锡午评】 ► 镍价早盘窄幅震荡【SMM镍现货午评】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4-02 18:31:14赶工期、赶交付、赶投产……储能行业掀起531“抢装潮” 反内卷情绪明显高涨
0.499元/Wh,0.486元/Wh,0.478元/Wh……今年第一季度刚过,工商业储能电柜的价格已经砍到“膝盖骨”,并且依然未见止跌迹象。而这,仅是当下储能江湖内卷的冰山一角。 财联社记者近日在第十五届储能大会暨展览会上获悉,万金储能旗下的2.5MW/5MWh 20尺液冷直流舱报价已经来到0.0998元/Wh。同比去年,今年的展览会整体降温明显。在现场,财联社记者听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是“136号文”和“反内卷”。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即136号文),在引导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同时,也为储能的市场化发展营造了外部环境。从市场反应来看,储能企业有激情,有挫折,有迷茫,也有坚守。 与此同时,行业的内卷风暴正将中国储能逼向全球能源革命的战场,价格竞争从国内延伸至海外,蓝海迅速泛红。大会期间,财联社记者面对面访谈了南都电源(300068.SZ)、江苏北人(688218.SH)、万金储能等企业,近距离感受中小企业是如何在行业内卷中寻找突破口的。 5.31“抢装潮”兴起,下半年预期分化 136号文指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解除“强制配储”对行业而言,究竟属于利好还是利空?截至目前,业内大都倾向于“短期利空,长期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136号文规定,对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前并网)采用“差价结算机制”,确保其收益不低于原机制电价,但需逐步缩减保障电量比例;增量项目(2025年6月1日后并网)则完全通过市场竞争确定电价。 据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叶军透露,近期储能行业出现了“抢装潮”。“所有发电集团在建项目都在拼命赶工期,要求一定要在5月31日前全部并网。我们公司做工程总包,以及设计规划,现在大家忙得不得了。” 不过,浙江卧龙储能系统常务副总裁陈雨思称,即使“5.31抢装”带来满产,但产品价格仍然较低。另外,多位行业人士预测,136号文件出台后,原来强制配储政策下的很多产能将会处于闲置状态。 广州智光储能董事长姜新宇表示,过去几年储能高歌猛进,主要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强制配储政策。“2025年可能是冰火两重天。5月31日之前,大家为了满足配储需要,要赶交付,赶投产;但今年后半段,很多企业的产能可能会面临闲置。”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系统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刘坚表示,之前国内独立储备约50%的收益来自于新能源配储,由于136号文的出台,后续可能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储能直接的容量租赁可能是一个变化。“不是说新能源配储会完全退出,但可能它未来的收益会有比较大的风险。未来可能会更多依赖于电力市场或电价机制,特别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容量电价问题。” 安徽海螺融华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斌将136号文形容为储能行业的“巨震”和“急刹车”。弘正储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鹏则担忧,“新能源未来如何盈利,现在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对此,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林雪峰认为,在136号文颁布后,预计独立式储能将成为未来新型储能的主要形式,且现货交易将成为一种主要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更灵活,盈利空间可能更大,但风险也会随之加大。” 针对取消强制配储的影响,江苏北人产品总监洪启峰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预计今年工商业储能比以往会有更好的增长;南都电源执行总裁高秀炳认为,未来储能的价格将走向更理性的方向;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阮鹏称,此举引导储能行业从建设为重心转到运行为重心的新时期。 “取消强制配储,短期对新型储能发展有一点消极影响,特别是在新疆新型储能的规模一定会下降,其他地区应该也是一样。”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翟旭京称,但长期来看,该政策能够真正发挥调节作用,让新型储能在市场当中生存下来。 “市场化交易以后,对于新型储能的需求会更大。过去我们是抢配,取消抢配后我们需要什么产品?高质量、高安全、高性价比的产品,所以这给我们真正做产品的企业是一种奖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储能事业部解决方案销售总监王德科如是说。 在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智杰看来,今年上半年,工商业储能的投资热情将处于低点。而伴随着设备端的出清,整体增速将优于预期,预计今年下半年或迎来一轮行情爆发。 “反内卷”情绪明显高涨,外企放弃竞争寻求合作 产能过剩、价格杀跌、技术迭代、安全焦虑,加上政策突变,头部企业更加凶猛抢占市场……业内普遍认为,储能行业的淘汰赛已开始,但还未进入到高潮。 “‘从来生死都看淡,专业和周期对着干。都说储能能挣钱,干完储能泪满面。’我相信很多行业同仁都是都带着沉重的心情来参会的,因为市场已经内卷到无毛利甚至负毛利去做项目。” 派能科技(688063.SH)国内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彭宽宽说,“储能180亿的市场空间,有20多万家储能企业,其中参保超过20人的有7万多家,你们觉得这个市场盘子能支撑这么多企业盈利吗?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内卷的环境摆在眼前,大部分储能企业都在负重前行。作为储能投资运营头部企业,美克生能源同样明显感受到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 “很多人是在‘打架’过程当中认识我的。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坐下来喝喝茶,都收一下手,没有必要那么卷。这样设备厂商、投资方、建设方、EPC方的利润都会稍微高一点。” 美克生能源高级副总裁张宝磊呼吁,“大家知道光伏行业已经三起三落,现在是第四落,看能不能做第四起。我相信储能行业只是开始。” 万金储能董事长朱春雷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打价格战大家都很痛苦。不降价,可能就没有竞争优势,就拿不到订单;降价以后就没有利润,长此以往企业还是生存不下去。” 2024年6月,万金储能提出要做储能行业的“富士康”。财联社记者最新了解到,万金储能现在的定位是成为行业“台积电”。“我们现在0.0998元/Wh的系统集成代工价,还是有利润的。我预计公司今年订单有望翻番。成本创新跟价格战完全是两码事情。” 朱春雷强调。 纬景储能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智造专家刘雷告诉记者,“如果我们把供应链看成是成本中心,大家会发现,所有的思维一定是压价思维。在压价思维下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除了内卷以外,剩下是质量差、技术停滞不前。” 尽管面临内卷困局,但不少行业人士对储能产业的长期发展仍持乐观态度。陈雨思认为,内卷是持续的,但内卷可能会越来越好。李智杰则表示,“这是一个穿越周期的过程,卷到最后,剩者为王。所有伟大的企业,都是冬天的孩子;每个能活下来的企业,谁不是熬过冬天的孩子?” 而在洪启峰看来,储能行业的拐点或许已经不远了。“两年前电池的价格还是五六毛甚至更高,现在已经跌到两三毛,基本已经探底了。这其实是好事,现在大家对工商业储能电柜的空间占用、能量效率、收益情况等会更加关注,而不是只看价格。” 有人呼吁停止内卷,有人反思为啥要卷,有人在寻求“破卷”。 林雪峰表示,“储能出海是解决内卷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虽然我们的成本优势比较大,但是由于贸易壁垒方面的问题,更多的企业会选择产能出海。” 高秀炳也表示,对比国内,海外卷的程度要低很多,因为海外不存在强制配储。此外,海外客户并不只是追求最低价,而是更在乎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很多卷成本的储能企业,时间不长就倒闭了,卖出的产品成了僵尸设备。” 洪启峰说,“海外储能项目,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保证售后问题。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就是有海外客户问‘如果设备坏了,我如何在两个小时内联系到你’。” 只是,当出海被诸多中国企业视为破“卷”的重要路径,海外企业该如何应对? 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客户经理赵靓向财联社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年初在休士顿的一场能源峰会上,有一个话题叫‘怎么与中国电池厂家竞争’。我们同事讲到最后,他觉得不应该去找答案,而要改变提问角度,变成‘怎么与中国电池厂商合作’。”
2025-04-02 13:24:35镍不锈钢短期震荡为主【机构评论】
【盘面回顾】沪镍主力合约日盘收于130360元/吨,下跌0.12%。不锈钢主力合约日盘收于13545元/吨,上涨0.82%。 【行业表现】现货市场方面,金川镍现货价格调整为130900元/吨,升水为1700元/吨。SMM电解镍为130050元/吨。进口镍均价调整至129250元/吨。镍豆现货均价128750元/吨。电池级硫酸镍均价为28260元/吨,硫酸镍较镍豆溢价为-295.45元/镍吨,镍豆生产硫酸镍利润为-5.5%。8-12%高镍生铁出厂价为1030.5元/镍点,304不锈钢冷轧卷利润率为-0.77%。纯镍上期所库存为36925吨,LME镍库存为198720吨。SMM不锈钢社会库存累库至984300吨。国内主要地区镍生铁库存为20483吨。 【市场分析】日内镍市横盘震荡,回调昨日跌幅。基本面上各链路支撑仍就有效,镍矿放量仍需时间,镍铁价格进一步上调,突破1030关口。镍铁端下游不锈钢询价招标仍然活跃,产量维持在高位,不锈钢现货市场尝试性抬价,但是下游观望情绪浓厚。硫酸镍方面供应相对偏紧,MHP供应紧缺情绪下镍盐流通有限。建议短期观望为主。
2025-04-02 10:12:20机构称政策刺激或带动产业链二季度价格上升 光伏设备板块拉涨 亿晶光电涨停【热股】
SMM 4月1日讯:4月1日早间,光伏设备板块盘中一度拉涨逾2%,最高涨幅一度冲至2.58%,随后涨幅虽有所回落,但指数涨幅维持在1%左右。个股方面,亿晶光电盘中涨停,锦浪科技、固德威、艾罗能源、通灵股份等多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 根据TrendForce(集邦科技)最新调查,中国政策刺激光伏产业整体需求,组件供给出现紧张气氛,预期2025年3月和4月的需求将出现小高峰,可能顺势带动第二季度产业链价格上升。 而其提及的中国政策刺激,指的则是今年1月份发布的两项光伏“新政”——《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和《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前者提到, 4月30日前并网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容量低于20MW)仍可全额上网,享受固定电价补贴 ;而此后并网的项目需改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收益确定性大幅降低;而《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则提到, 5月31日后并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需全部电量进入电力市场交易,通过竞价形成电价,不再享受保障性收购电价。这导致项目收益波动风险显著增加。 其中提到的两个时间节点430及531节点尤为重要,而受这两个工商业项目节点的抢装带动,自2月中下旬以来,分布式光伏组件需求激增,市场交货紧张,带动分布式组件价格便开始逐步攀升。近期其价格上涨的幅度已经明显放缓,截至4月1日,Topcon组件-182mm(分布式)现货报价涨至0.776~0.783元/瓦,均价报0.78元/瓦,较2月14日低点涨幅达20.93%;Topcon组件-210mm(分布式)现货报价涨至0.781~0.788元/瓦,均价报0.785元/瓦,较2月14日低点涨幅达21.71%;Topcon组件-210R(分布式)现货报价在4月1日涨至0.781~0.788元/瓦,均价报0.785元/瓦,较2月14日涨幅达21.71%。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据近期SMM调研显示,多数组件企业3月开工率上调,环比提升35%,受抢装影响,目前4月组件排产依旧保持增长态势。库存方面,进入4月,分布式组件订单需求开始慢慢降温,但目前头部厂家4月整体订单情况多以排布完毕,库存维持相对低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上游硅片价格近期也出现了一定的上调,据SMM调研显示,主要是受缅甸地震影响,3月28日下午,缅甸发生7.9级地震,此位置距中国边境线最近约294公里,中国部分在随后遭遇震感及余震。受此影响,云南、四川等地部分拉晶基地遭遇断线、焖锅甚至炸炉等影响,其中以云南部分地区尤为强烈。SMM从市场了解到,云南几乎所有基地都遭遇一定损失,其中囊括多家一线、二线拉晶企业,四川宜宾、乐山等地影响略轻,到发稿为止基本恢复生产。其余个别地区虽偶有断线,但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地震发生在3月末,从目前SMM汇总来看,此次地震对3月拉晶产量影响约为1.8GW-2.2GW,3月硅片排产较此前略降。对4月硅片排产影响中性预估约在3-3.4GW,4月硅片排产从原先60GW出头目前已经降至60GW之下。 受此事件影响叠加此前硅片便供应偏紧,3月31日国内部分头部企业再度上调硅片报价,183mm、210R以及210mm报价分别来到1.23元、1.55元、1.6元,亦偶有部分企业暂停发货情况出现。据界面新闻最新消息,TCL中环受此影响,已于3月31日调涨硅片价格,具体为183mm硅片从1.23元提升至1.3元/片;210R从1.5元上调至1.55元片;210mm从1.55元上调至1.6元/片。 SMM硅片价格方面,截至4月1日,N型硅片-183mm现货报价涨至1.2~1.3元/片,均价报1.25元/片;N型硅片-210mm均价报1.55~1.6元/片,均价报1.58元/片;N型硅片-210R现货报价涨至1.4~1.55元/片,均价报1.48元/片。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对于后市行情,SMM预计,4月前中期市场仍有机会但空间不大,对比组件排产,电池、硅片仍有去库趋向去支撑价格,但在窗口期即将结束的影响下市场止涨看跌情绪逐渐蔓延,5月后半程及Q3市场需求偏弱明显。多个企业表示订单大幅下滑,硅片价格....... 》点击查看详情 机构评论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光伏产业链景气修复持续进行时,玻璃4月盈利水平有望继续大幅改善,测算头部电池片产能已实现盈利,各地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新政紧锣密鼓制定中;重申4月内板块将迎来对需求侧悲观预期的修正、以及股价对基本面右侧的追赶。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当前光伏产业链有望进入价格上涨通道,板块已处于预期底部位置,行业基本面底部企稳,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积极催化有望陆续登台。 中原证券表示,“430”、“531”政策节点临近带来阶段性抢装需求,叠加前期的持续降负荷、去产能措施,光伏产业迎来短暂的供需格局改善。光伏产业链价格呈反弹态势。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部分企业去海外融资补充流动资金降低债务负担,到新兴市场新建产能规避贸易风险,以及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项目的支持等措施将延长市场出清周期。而行业彻底的供需扭转、再次景气上行仍需更多积极因素推动。
2025-04-01 18: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