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电工钢产量
阿尔及利亚电工钢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电工钢 | 200000-250000 | 吨 |
2020 | 电工钢 | 180000-230000 | 吨 |
2021 | 电工钢 | 220000-270000 | 吨 |
2022 | 电工钢 | 250000-300000 | 吨 |
2023 | 电工钢 | 260000-310000 | 吨 |
阿尔及利亚电工钢产量行情
阿尔及利亚电工钢产量资讯
4月2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金属涨跌互现 沪锡涨近4% 伦沪锡一同刷2022年5月以来新高 【SMM日评】 ► 临近清明小长假但下游补货欲并不高,现货升水仅持平昨日【SMM华南铜现货】 ► 市场表现平淡 成交活跃度略不及昨日【SMM华北铜现货】 ► 4月2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4月2日广东铜现货市场各时段升贴水(第四时段10:45)【SMM价格】 ► SMM 上海及其他1#铅市场:铅价运行重心下移 下游企业谨慎接货【SMM午评】 ► 再生铅:精铅出厂报价贴水收窄 下游维持刚需采购【SMM铅午评】 ► SMM 2025/4/2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上海锌:盘面下滑 升水小幅上涨【SMM午评】 ► 天津锌:市场流通现货较少 升水上行【SMM午评】 ► 广东锌:市场现货交投持续 今日升贴水走高【SMM午评】 ► 宁波锌:部分贸易商开始预售 升水上调【SMM午评】 ► 全球供应链缺口扩大预期支撑多头情绪 沪锡价格创年内新高【SMM锡午评】 ► 镍价早盘窄幅震荡【SMM镍现货午评】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4-02 18:31:14斥资近4亿、含宝能汽车西安用地 比亚迪接连“拿地”再扩电池版图
550万辆及至未来更高的整车年销目标和电池外供不断拓展下,比亚迪对包括动力电池的产能需求愈发强烈。 4月2日,记者从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西咸新区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下称“西咸比亚迪”)于3月28日以3.75亿元的价格竞得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一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相关文件表明,该地块位于秦汉新城周陵片区周礼四路以东、北塬大道以南、迎宾大道以西、天工三路西段以北,面积约为806975.86平方米(约1210.46亩),包含了原宝能汽车用地。 原宝能汽车西安基地于2018年3月开工,总投资高达170.82亿元,但后续因故未能持续运营。2023年7月,西咸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不动产权属证书注销公告》,原因为“西安宝能汽车有限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向西咸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回不动产权证书”,决定对其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予以注销登记并公告。 “这次竞得的土地并不包括原宝能汽车的厂房,且建设用途不涉及整车。”有接近比亚迪的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天眼查显示,西咸比亚迪于2024年12月26日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法人代表为何龙。 这已不是西咸比亚迪首次“落子”秦汉新城。早在今年1月,西咸比亚迪便曾以3.98亿元竞得一处面积为882637.74平方米(约1323.96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图显示,该地块紧邻此次斥资3.75亿元竞得的新用地,两次拿地合计金额近8亿元。 今年1月,曾有媒体探访位于秦汉新城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项目”(即,3.98亿元地块)。项目信息牌显示,其建筑面积约1300亩,工期为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7月30日,预计今年7月底将完工。 比亚迪的造车之路正是起始于西安,也是除深圳总部以外,比亚迪最为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表示,“西安是比亚迪除总部深圳以外,布局最全、业务合作最广的城市。”此外,据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消息,截至2024年12月13日,比亚迪西安工业园已完成年产百万辆目标,全年产量首破百万。 除整车外,西安亦为比亚迪电池业务的重要基地。2018年,比亚迪30GWh动力电池项目落户西安工业园;2022年7月,西安官方披露位于高新区的比亚迪年产12GWh新型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70亿元,占地面积1000亩。 “随着自用及外供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其在储能领域的扩展,比亚迪对电池的需求也同步增加。”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产销快报显示,比亚迪3月销售新车377420辆,其中乘用车为371419辆,同比增长23.1%;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3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0.347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52.553GWh。 按照计划,比亚迪今年整车销量目标550万辆,同比增长约30%。此外,比亚迪管理层在2024业绩会上亦表示,智能汽车周期换代,消费电子行业复苏带动需求回暖,储能需求持续增长。“比亚迪未来必须要建电池产能,形成类似汽车的优势。”
2025-04-02 15:49:55赶工期、赶交付、赶投产……储能行业掀起531“抢装潮” 反内卷情绪明显高涨
0.499元/Wh,0.486元/Wh,0.478元/Wh……今年第一季度刚过,工商业储能电柜的价格已经砍到“膝盖骨”,并且依然未见止跌迹象。而这,仅是当下储能江湖内卷的冰山一角。 财联社记者近日在第十五届储能大会暨展览会上获悉,万金储能旗下的2.5MW/5MWh 20尺液冷直流舱报价已经来到0.0998元/Wh。同比去年,今年的展览会整体降温明显。在现场,财联社记者听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是“136号文”和“反内卷”。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即136号文),在引导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同时,也为储能的市场化发展营造了外部环境。从市场反应来看,储能企业有激情,有挫折,有迷茫,也有坚守。 与此同时,行业的内卷风暴正将中国储能逼向全球能源革命的战场,价格竞争从国内延伸至海外,蓝海迅速泛红。大会期间,财联社记者面对面访谈了南都电源(300068.SZ)、江苏北人(688218.SH)、万金储能等企业,近距离感受中小企业是如何在行业内卷中寻找突破口的。 5.31“抢装潮”兴起,下半年预期分化 136号文指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解除“强制配储”对行业而言,究竟属于利好还是利空?截至目前,业内大都倾向于“短期利空,长期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136号文规定,对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前并网)采用“差价结算机制”,确保其收益不低于原机制电价,但需逐步缩减保障电量比例;增量项目(2025年6月1日后并网)则完全通过市场竞争确定电价。 据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叶军透露,近期储能行业出现了“抢装潮”。“所有发电集团在建项目都在拼命赶工期,要求一定要在5月31日前全部并网。我们公司做工程总包,以及设计规划,现在大家忙得不得了。” 不过,浙江卧龙储能系统常务副总裁陈雨思称,即使“5.31抢装”带来满产,但产品价格仍然较低。另外,多位行业人士预测,136号文件出台后,原来强制配储政策下的很多产能将会处于闲置状态。 广州智光储能董事长姜新宇表示,过去几年储能高歌猛进,主要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强制配储政策。“2025年可能是冰火两重天。5月31日之前,大家为了满足配储需要,要赶交付,赶投产;但今年后半段,很多企业的产能可能会面临闲置。”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系统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刘坚表示,之前国内独立储备约50%的收益来自于新能源配储,由于136号文的出台,后续可能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储能直接的容量租赁可能是一个变化。“不是说新能源配储会完全退出,但可能它未来的收益会有比较大的风险。未来可能会更多依赖于电力市场或电价机制,特别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容量电价问题。” 安徽海螺融华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斌将136号文形容为储能行业的“巨震”和“急刹车”。弘正储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鹏则担忧,“新能源未来如何盈利,现在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对此,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林雪峰认为,在136号文颁布后,预计独立式储能将成为未来新型储能的主要形式,且现货交易将成为一种主要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更灵活,盈利空间可能更大,但风险也会随之加大。” 针对取消强制配储的影响,江苏北人产品总监洪启峰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预计今年工商业储能比以往会有更好的增长;南都电源执行总裁高秀炳认为,未来储能的价格将走向更理性的方向;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阮鹏称,此举引导储能行业从建设为重心转到运行为重心的新时期。 “取消强制配储,短期对新型储能发展有一点消极影响,特别是在新疆新型储能的规模一定会下降,其他地区应该也是一样。”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翟旭京称,但长期来看,该政策能够真正发挥调节作用,让新型储能在市场当中生存下来。 “市场化交易以后,对于新型储能的需求会更大。过去我们是抢配,取消抢配后我们需要什么产品?高质量、高安全、高性价比的产品,所以这给我们真正做产品的企业是一种奖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储能事业部解决方案销售总监王德科如是说。 在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智杰看来,今年上半年,工商业储能的投资热情将处于低点。而伴随着设备端的出清,整体增速将优于预期,预计今年下半年或迎来一轮行情爆发。 “反内卷”情绪明显高涨,外企放弃竞争寻求合作 产能过剩、价格杀跌、技术迭代、安全焦虑,加上政策突变,头部企业更加凶猛抢占市场……业内普遍认为,储能行业的淘汰赛已开始,但还未进入到高潮。 “‘从来生死都看淡,专业和周期对着干。都说储能能挣钱,干完储能泪满面。’我相信很多行业同仁都是都带着沉重的心情来参会的,因为市场已经内卷到无毛利甚至负毛利去做项目。” 派能科技(688063.SH)国内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彭宽宽说,“储能180亿的市场空间,有20多万家储能企业,其中参保超过20人的有7万多家,你们觉得这个市场盘子能支撑这么多企业盈利吗?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内卷的环境摆在眼前,大部分储能企业都在负重前行。作为储能投资运营头部企业,美克生能源同样明显感受到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 “很多人是在‘打架’过程当中认识我的。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坐下来喝喝茶,都收一下手,没有必要那么卷。这样设备厂商、投资方、建设方、EPC方的利润都会稍微高一点。” 美克生能源高级副总裁张宝磊呼吁,“大家知道光伏行业已经三起三落,现在是第四落,看能不能做第四起。我相信储能行业只是开始。” 万金储能董事长朱春雷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打价格战大家都很痛苦。不降价,可能就没有竞争优势,就拿不到订单;降价以后就没有利润,长此以往企业还是生存不下去。” 2024年6月,万金储能提出要做储能行业的“富士康”。财联社记者最新了解到,万金储能现在的定位是成为行业“台积电”。“我们现在0.0998元/Wh的系统集成代工价,还是有利润的。我预计公司今年订单有望翻番。成本创新跟价格战完全是两码事情。” 朱春雷强调。 纬景储能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智造专家刘雷告诉记者,“如果我们把供应链看成是成本中心,大家会发现,所有的思维一定是压价思维。在压价思维下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除了内卷以外,剩下是质量差、技术停滞不前。” 尽管面临内卷困局,但不少行业人士对储能产业的长期发展仍持乐观态度。陈雨思认为,内卷是持续的,但内卷可能会越来越好。李智杰则表示,“这是一个穿越周期的过程,卷到最后,剩者为王。所有伟大的企业,都是冬天的孩子;每个能活下来的企业,谁不是熬过冬天的孩子?” 而在洪启峰看来,储能行业的拐点或许已经不远了。“两年前电池的价格还是五六毛甚至更高,现在已经跌到两三毛,基本已经探底了。这其实是好事,现在大家对工商业储能电柜的空间占用、能量效率、收益情况等会更加关注,而不是只看价格。” 有人呼吁停止内卷,有人反思为啥要卷,有人在寻求“破卷”。 林雪峰表示,“储能出海是解决内卷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虽然我们的成本优势比较大,但是由于贸易壁垒方面的问题,更多的企业会选择产能出海。” 高秀炳也表示,对比国内,海外卷的程度要低很多,因为海外不存在强制配储。此外,海外客户并不只是追求最低价,而是更在乎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很多卷成本的储能企业,时间不长就倒闭了,卖出的产品成了僵尸设备。” 洪启峰说,“海外储能项目,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保证售后问题。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就是有海外客户问‘如果设备坏了,我如何在两个小时内联系到你’。” 只是,当出海被诸多中国企业视为破“卷”的重要路径,海外企业该如何应对? 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客户经理赵靓向财联社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年初在休士顿的一场能源峰会上,有一个话题叫‘怎么与中国电池厂家竞争’。我们同事讲到最后,他觉得不应该去找答案,而要改变提问角度,变成‘怎么与中国电池厂商合作’。”
2025-04-02 13:24:35全国车网互动首批试点揭晓:上海等9个城市在列 电动车变“共享充电宝”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简称“通知”)。确定了全国首批9个试点城市(包括上海、常州、合肥等)、30个试点项目。 从项目名称来看,V2G成为了此次应用试点的关键词。以上海市为例,包括“基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城市车网互动综合试点项目”“基于个人响应的全场景V2G充换电站建设试点项目”“居民社区私人充电桩规模化参与车网互动项目”,以及“上海市重卡充换电站V2G城市组网试点项目”。 V2G,即Vehicle-to-Grid,意为车网互动技术。该技术允许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进行双向能量传输和信息交互,简单来说就是让电动汽车成为“共享充电宝”。其意义在于,电动汽车不仅可以从电网获取电能来充电,还能在必要时将车载电池中的电能反向输送回电网,起到调节电网负荷、提供辅助服务等作用,形成“削峰填谷”的良性循环。 举例而言,参与“上海市重卡充换电站V2G城市组网试点项目”的能源服务商启源芯动力如此解释道:当电动集卡夜间停运时,其CTB车储共用电池可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向电网供电;白天高峰时段,启源芯动力充换电站又能优先保障重卡充电需求。据悉,接入的500台新能源重卡累计电池电量规模达20万千瓦时,年度放电量26万千瓦时,相当于为500户家庭提供一年的用电量。 通知强调,要求组织试点城市有关部门和试点项目建设单位积极推进试点建设, 力求取得实效,并于2025年底前将试点工作总结报送国家能源局电力司 ,同步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将研究建立试点后评估机制,对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的将移出试点名单。 此外,电网企业预计成为车网互动试点建设的主力军。 通知要求电网企业积极支持试点建设,做好电网接入、电费计量等支撑保障服务,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 ,充分发挥车网互动在绿电消纳和电力保供中的作用。 不久前,已有相关部门释放出发展车网互动技术的信号。在3月29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表示,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车桩产业的协同,始终秉承适度超前、科学布局、智能高效的建设原则,推动充电设施体系高质量发展。 近期,车网互动规模化迎来加速迹象。3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开展国内首次车网互动跨省联动,活动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区,超过10万辆次电动汽车参与其中,互动电量超过50万千瓦时。在活动过程中,一辆无人驾驶电动汽车驶入充电站,经充电机器人自动识别完成充电与结算,整个过程仅耗费80秒。 当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快速放量阶段。截止到2025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9.5万台,同比上升49.5%。 中信证券认为,电动汽车具备电力负荷和储能的双重属性,在电动汽车保有量和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车网互动一方面可以缓解电动汽车大规模充电接入配电网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灵活地参与电力系统的需求侧调节,稳定电力系统的同时获取一定的调节收益。 从投资策略来看,该机构给出两个方向:1)从负荷聚合的角度,推荐在车网互动资质、资源和运营方面优势显著的充电运营龙头,同时也是天然的负荷聚合商;2)从充电设备的角度,车网互动发展带来相关充电设备的升级迭代需求,推荐前瞻布局V2G的充电设备制造商。
2025-04-02 13:16:58宁德时代回复小米SU7事故:不是我们的电池
有投资者今日在互动易提问:3月29日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汽车是不是用的公司的电池?对此,宁德时代回复:不是我们的电池。
2025-04-02 13: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