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硫代钼酸铵库存
马来西亚硫代钼酸铵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19 | 硫代钼酸铵 | 5000-7000 | 吨 |
2020 | 硫代钼酸铵 | 6000-8000 | 吨 |
2021 | 硫代钼酸铵 | 5500-7500 | 吨 |
2022 | 硫代钼酸铵 | 7000-9000 | 吨 |
2023 | 硫代钼酸铵 | 6500-8500 | 吨 |
马来西亚硫代钼酸铵库存行情
马来西亚硫代钼酸铵库存资讯
SMM:全球磷酸铁锂产量有望持续提升 后续价格仍受碳酸锂影响较大【新能源峰会】
在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 主办的 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电池材料论坛 上,SMM正极材料分析师陈泊霖围绕“2025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趋势及供需格局变化”的话题展开分享。他表示,SMM预计,2025年磷酸铁锂电芯产量有望超过1100GWh,远超三元电芯的产量。磷酸铁锂电芯市场占比方面,全球来看,2024年全球磷酸铁锂电芯市场占有率达60%,预计2025年该数额将增至63%左右;中国市场,2024年磷酸铁锂电芯市场占有率在71%左右,预计到2025年,该数据或将增至74%左右。 全球锂电池需求稳健增长 受益于全球双碳政策推行,历经高速爆发期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之势,但整体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中国仍将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渗透率将逐步提高 SMM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预计在2100万辆左右,同比2024年增速达2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到54%左右,后续渗透率也将逐步提升。 2025年到202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将稳步提升,预计自2024年到202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在11%上下。 整体而言,SMM预计,在政策引导,整车及电池企业持续性资金投入,产业链协同创新以及市场认知度提升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预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将持续稳步提升,中国仍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024年海外市场需求表现持续低迷,全球三元市占率缩减较快,导致海内外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占比逐年提高;预计海外三元电池需求缓慢恢复,磷酸铁锂市占率继续稳固上升 据SMM分析,多年来,凭借着高性价比以及高安全性,加之技术发展快,磷酸铁锂一直在不断挤占三元材料的市场份额;在镍钴涨价的背景下,磷酸铁锂市场占有率也进一步提升;海外正极厂计划进入磷酸铁锂领域,叠加中国磷酸铁锂企业开始布局海外项目。 综合来看,磷酸铁锂将进一步稳固其市场地位,是后续增长的主力军, 预计到2028年其在动力市场中占比将达到63%左右。 储能市场初期快速扩张,现阶段及后市场整体增速趋于平稳,中国仍长期占主要市场 2025年受到国内取消强制配储&美国新增关税事件影响,全球储能总需求预期小幅下调 SMM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或有望达到350GWh左右,相比2024年同期增长12%;预计自2024年到2028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复合年均增长率或达16%上下,2028年全球储能需求有望达到550GWh左右。 长期来看,据SMM分析,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整体仍保持稳固增长。中国、北美及欧洲三大地区扮演重要角色。而我国取消强制配出政策后影响了短期需求,不过长期来看,影响有限:电力市场化后市场将趋于理性,各企业将更重视自身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优胜劣汰。 需要注意的是, 近日,美国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导致2025年至2028储能每年总需求预期都略有下调,整体增速有所放缓。 预计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电芯依托于技术突破及成本优势使其全球市占率增至60+%;中国磷酸铁锂市占率增至70+%; 磷酸铁锂电芯市场占比方面,全球来看,2024年全球磷酸铁锂电芯市场占有率达60%,预计2025年该数额将增至63%左右; 中国市场,2024年磷酸铁锂电芯市场占有率在71%左右,预计到2025年,该数据或将增至74%左右。 产量方面,预计2025年磷酸铁锂电芯产量有望超过1100GWh,远超三元电芯的产量。 预计2025年磷酸铁锂电芯总产量环增20+%,随着储能前几年快速发展,占比有较大提高,但后期增速逐渐放缓 储能在2019年起至2024年以每年50%左右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高速增长,使得20204年动储比为6:4,但由于行业已历经过快速发展阶段,储能增速有所放缓,叠加国内政策及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导致储能在2025年占比有所降低。 预计2025年到2028年,中国电芯总产量或将以15%上下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持续上涨,2028年中国电芯总产量或将达到1600GWh左右。 全球磷酸铁锂材料供应 中国磷酸铁锂总产能逐步提高,预计2025年产量达到约300万吨;行业整体开工率维持在50%附近,但头部一、二梯队整体开工率均在70%以上,CR5整体集中度有所下降 SMM预测,2025年到2028年,我国磷酸铁锂总产能或将逐步提高,预计到2025年,磷酸铁锂产量或达到约300万吨左右,行业整体开工率或维持在50%左右。 随着越来越多新材料厂入局,通过快速发展提高自身研发实力,并以低价获取市场订单,头部集中度出现下滑; 2025年将继续有部分企业出清,市场整体产能依然充裕。 海外磷酸铁锂材料从2024年Q4开始爬产并陆续小量出货,未来伴随产能持续扩张,产量也将继续攀升,预计2025年海外磷酸铁锂产量将达到2万吨以上 海外市场,据SMM了解,海外磷酸铁锂材料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爬坡并陆续小量出货,预计未来随着产能持续扩张,海外磷酸铁锂的产量也将持续攀升,预计2025年海外磷酸铁锂产量或将达到2万吨以上,2028年有望达到7.8万吨左右。 2025年中国部分磷酸铁锂新增产能布局情况 据SMM了解,2025年,江西地区新增产能在20万吨左右,山东新增产能在10万吨左右,湖北地区新增约9.5万吨的产能,四川、湖南等地新增产能在8万吨左右。 中国磷酸铁锂材料企业全球扩张图 出海成为新的增长点,多家头部磷酸铁锂企业通过自身技术与实力,或与全球知名企业结盟形式出海,在海外建设正极产能,并投资资源项目,完善自身资源布局并与上下游合作者形成更深度的绑定,为全球新能源持续贡献中国力量。 SMM预计到2028年,海外磷酸铁锂总产能或将达到60万+吨以上。 高压四代2025年Q1逐渐起量,其出货量占比较2024年全年四代出货占比实现翻倍,预计2025年四代出货量占比将达到约15% 据SMM了解,目前业内能实现第四代高压密磷酸铁锂电池材料量产并出货的占比不多,仅有2到3家。各磷酸铁锂材料厂主要方向都以攻克4代技术为主,并力争实现量产出货。 4代磷酸铁锂材料的应用增速不仅由材料厂的技术R&D决定,也需要电芯厂研发技术进步去配合材料的应用,电芯厂自身研发实力的进步是4代材料需求增速的根本。 2024年市场主流产品为2代&2代半,然而2025年3代已成为市场主流,占比达64%。 后市,随着4代产能不断加大,4代品将逐步由过剩转仅平衡,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 磷酸铁锂价格分析 2024年磷酸铁锂价格整体随碳酸锂价格走势来波动;随着常规型磷酸铁锂产能逐步过剩,常规产品加工费在2024年原料价格上涨时却出现下降的情况 据SMM分析,碳酸锂作为磷酸铁锂的主要成本构成,其价格变化对磷酸铁锂价格趋势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2024年全年,磷酸铁锂价格整体随碳酸锂波动而变化。 磷酸铁锂加工费方面,其加工费整体按季度调整,受磷酸铁价格影响较大,但长协订单中的实际加工费结算相对较低。常规产品的产能过剩,电芯厂采用招标方式,更具议价权。 虽然磷酸铁整体价格2024年缓慢涨价,但常规产品的加工费中在2024年不增反降。2025年初,部分中高压实产品在加工费方面稍具议价权。预计2025年磷酸铁锂价格整体仍受碳酸锂价格影响较大,但加工费上涨困难,只有不断突破高压实技术,在电芯厂面前更具议价能力。 磷酸铁锂技术发展进程-LMFP 磷酸锰铁锂拥有较多优势,市场对于其期望较大,潜在技术问题仍在寻求突破,目前主流产品仍需与NCM掺混使用,但整体需求较弱,行业头部集中度极高 具体来看,相较于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优势在于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大、低温性能优,以及性价比等方面,相较于三元电池,磷酸锰铁锂安全性能更优,热稳定性更优异。但同时其也存在不少劣势,譬如结构稳定性降低–锰溶出、动力学特性差 – 倍率和循环差、以及工艺要求高– 压实密度低等缺陷。 据SMM了解,磷酸锰铁锂行业头部集中度极高,行业前三的企业占比高达88%。 》点击查看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25-04-22 18:26:43宁德时代首届超级科技日 释放这些信号
2025上海车展开幕在即,各企业间“摩拳擦掌”,竞相举行新品发布活动。 其中,4月21日,宁德时代举行其首届超级科技日,并发布了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上述新品中,涉及宁德时代双核架构(含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热管理双核等)、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即:不再使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让元素以金属的形式沉积在集流体上,可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电电增程”技术(即:可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与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控两个能量区的分配策略)等。 宁德时代首届超级科技日结束后,4月21日晚间,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宁德时代市场部总经理罗坚接受了《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采访,并就此次发布的多款新品及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与回答。 ▍自生成负极技术对正、负极材料影响几何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业内对于宁德时代自生成负极技术颇为关注。 “无负极的概念早就有了,锂电领域也有,但确实不好做。”有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据介绍,在自生成负极技术中,宁德时代不再使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而是让元素以金属的形式沉积在集流体上,可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在同样的电池包空间内,配置更多电量,支撑起更长的续航。 此外,宁德时代自生成负极技术,可适配多种材料体系。比如,钠离子体系搭配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可达350Wh/L;磷酸盐体系搭配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可达680-780Wh/L;三元体系搭配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提升至1000Wh/L以上。 以下为采访实录,内容有所删减: Q:请进一步介绍下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我们发布的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技术,要解决是金属如何能够稳定应用这个核心问题,但这个技术挑战较大。从时间节点来说,我们现在从技术层面上,已解决了很多核心的技术问题。 Q:自生成负极技术摒弃了传统石墨负极材料,该技术的初期成本如何?对正极的用量是否会有变化?这项技术应用后,对传统石墨负极材料厂商是否会造成较大冲击?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自生成负极技术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降本,省掉使用传统石墨负极材料的成本,这还需要一定时间去实现。就目前而言,为了实现自生成负极,我们还需要多做些额外的工作(如:使用特殊材料、特殊添加剂等),这可能会带来成本的增加。 至于正极用量,实际上目前没有太大的影响,它改变的只是一个负极的策略,是对整个化学体系进行的一些调整。而正极也许会需要一些额外的东西,去做得更简单,而对应的可能也需要做些更复杂的处理措施。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去简单地说存在很大影响。 对传统石墨负极材料厂商的影响,这需要看自生成负极技术在市场中的发展速度如何。如果发展得很快,可能冲击会相对大一些,但目前整体的影响,其实还不是特别清晰。 ▍钠新动力电池拟12月量产出货 当前,钠离子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共同构成动力电池的主流品类。 在宁德时代首届超级科技日上,其发布全新钠离子电池品牌——宁德时代钠新,涵盖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重卡蓄电池。 其中,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今年6月开启规模化量产,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 而在乘用车领域,宁德时代钠新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去年12月,在宁德时代换电战略大会上,该公司已与长安、广汽、北汽、五菱、一汽等车企官宣合作,共同推出10款换电车型。 以下为采访实录,内容有所删减: Q:目前碳酸锂的价格已较为稳定,结合成本因素,为何现在推出钠离子电池新品?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在几年前锂价处于高峰位时,确实行业对于钠电的关注度较高。但当时做钠电的企业就已有很多,因此推动了如今相关供应链的成熟。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钠电的成本可实现持续下降。至于何时钠电能比锂电还便宜,这还需要技术继续向前推进,供应链持续壮大。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是一定可以做到的。 Q:钠新电池会率先应用到哪些车型上?宁德在整个市场推广中的商业策略如何?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从发布会上的数据来看,钠新电池自身的能量密度相对现在的铁锂而言,还是会稍微偏低一点,但它的特点是耐低温性能特别好。 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今年6月正式开启规模化量产,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 在乘用车动力电池领域,我们会优先在我们的巧克力换电体系里推广。这也意味着,与我们巧克力换电合作的所有车型都有机会搭载上我们的钠新电池。 同时,也有其他车企在跟我们单独沟通定制化的电池包,结合其自身车型。 因此,从中长期规划来看,随着钠离子电池的成熟度越高、商业化程度越快,未来是有机会取代现在磷酸铁锂电池一半的市场。 ▍电池性能定制化:从“双核”到“多核” 骁遥双核电池是结合了宁德时代双核架构、自生成负极技术的产品。 据介绍,双核架构,意味着电池包拥有两大“独立能量区”,同时具备五大双核功能,包括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管理双核以及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 这种双核设计和软件的智能协同将在未来L3、L4级智驾时代为整车供能。 在4月21日举行的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接近尾声时,其董事长曾毓群登台发言并表示,“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打开了资源边界,而钠电的成熟,加速了‘多核时代’的到来,多核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宁德时代从双核到多核的创新架构将不只限于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还将在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等全领域落地;同时将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程。 以下为采访实录,内容有所删减: Q:如何理解骁遥双核电池?这与宁德此前推出的麒麟、神行电池有何区别? 宁德时代市场部总经理罗坚:过去,我们的麒麟、神行电池更多是以产品和性能去布局。而双核电池实际上主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新能源下半场拼的是谁更懂消费者,谁更能把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定义出来,谁就是最终的赢家。 Q:宁德时代双核架构如何解决热管理与BMS(电池管理系统)的算法问题,以确保复杂系统的稳定性?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宁德时代在很早就已布局双核电池的热管理与BMS算法,这方面技术储备较为充分。 双核架构可以理解为是两种不同的化学体系,这也意味着它们对于热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通过它自身特点,通过类似车里独立区域控制空调的方式来进行运行。两个能量场之间,在各种工况下都可实现毫秒级切换。 Q:双核电池价格上是否会更贵?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双核电池其实是多种技术的组合,因此可能会组合出来更贵,也可能会更便宜。 宁德时代市场部总经理罗坚:六边形里,有一个边是绝对的成本。也就是同样的成本,能买到六边形性能更好的产品。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假设我是相同的钱,一定可以买到更好的产品,这一点可以这样说。 Q:骁遥双核电池本质上属于增程系列,双核、多核这种“组合拳”的推出,是希望把增程混动技术路线颠覆掉?还是怎样的想法?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我们认为,无论是双核,还是多核,它代表了未来的最终大方向,可解决不同场景中不同需求的问题。因此,严格意义上说,骁遥的多核电池与插混、增程不冲突,它是一个多元的动力供应。 Q:此次首届超级科技日发布的新品,相关量产上车时间如何?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每个产品的量产时间不一样。 我们很快能看到,基于宁德双核架构推出匹配智能驾驶的动力电池;钠铁的双核电池,我们正在和车企沟通,目前处于初步梳理需求的阶段。 磷酸铁锂的双核,我们大概在明年开始与客户去沟通相应需求和达标的计划。
2025-04-22 18:18:04中国3月硫酸镍进口小幅回升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镍的硫酸盐进口量18379.945吨,环比增加1958.539吨,上升11.93%;同比增加923.51吨,上升5.29%。2025年1-3月中国镍的硫酸盐进口总量48823.253吨,同比减少5.61%。年初硫酸镍进口处于相对低位,3月进口回升至近两年平均水平之上,但距离去年高点仍有较大差距。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2025-04-22 09:53:47洛阳钼业宣布将以5.81亿加元收购Lumina黄金公司全部股权
洛阳钼业4月21日宣布,经公司投资委员会批准,将通过海外实体以全现金方式收购加拿大上市公司Lumina黄金(TSXV:LUM)全部已发行和未发行的所有普通股,交易总价约为5.81亿加元。 Lumina黄金是一家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贵金属和基本金属勘探公司,总部位于温哥华,公司100%持有位于厄瓜多尔西南部埃尔奥罗省的Cangrejos金矿项目。 作为交易核心标的,Cangrejos是厄瓜多尔大型原生金矿项目,于2023年完成预可研。基于预可研报告,Cangrejos保有资源量13.76亿吨,金平均品位0.46g/t,内蕴黄金金属638吨;储量6.59亿吨,金平均品位0.55g/t,内蕴黄金金属359吨。未来矿山寿命预计26年。该矿为典型的斑岩型矿,体量大,埋藏浅,全露天开采且剥采比低,加上周边电力、水资源、道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完备,因此开采成本将具竞争力。该矿目前仍在矿权范围内及矿体深部进行勘探。 此次收购价格折合每股1.27加元,相较于4月17日最新收盘价溢价41%。同时,洛阳钼业与Lumina签署了一份认购协议,发行总额为2000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以满足Cangrejos金矿项目未来的持续运行需求。 据介绍,双方自去年下半年起开始深入接触,经过长期独家友好谈判,最终达成收购协议。目前,协议已获得Lumina52.3%股东的表决支持,后续将按照当地公开收购程序推进。
2025-04-22 09:06:38针刺+电钻不燃不爆 宁德时代钠离子动力电池年底量产 曾毓群展望“多核时代”
早在宁德时代(300750.SZ)上周官宣将举办“超级科技日”品牌活动之时,市场已经“蠢蠢欲动”,对其“边界觉醒”的产品各种猜测。 宁德时代举办主题为“边界觉醒”的超级科技日活动,活动上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钠新”钠离子电池品牌、骁遥双核电池三款产品和相关技术。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再次现身公司宣传活动,强调“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多核时代”的到来。 动力钠离子电池12月量产 在今日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将自己的钠离子电池品牌命名为“钠新”,宁德时代国内商用车&乘用车CTO高焕介绍,钠新电池达到行业量产最高水平,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该电池经过多面挤压、针刺贯穿、电钻穿透、电池锯断,能够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宁德时代共发布了两款钠离子电池产品,第一个产品为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该产品能够做到八年总成本较铅酸电池降低61%,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将于今年6月份正式量产。 “钠新”品牌第二个钠离子电池产品为乘用车动力电池,高焕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是“全球首个大规模量产钠离子动力电池”,该电池搭载混动车纯电续航能够大于200km,搭载纯电车续航大于500km,在温度零下40度能够保持90%可用电量,充电峰值5C,30%-80%SOC补能只需要10分钟,电池寿命达到10000次循环,将于今年12月正式量产。 财联社记者从宁德时代处获悉,钠电乘用车动力电池将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在宁德时代去年12月举办的换电战略大会上,公司披露在换电上已与长安、广汽、北汽、五菱、一汽合作,将共同推出10款换电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此前曾发布过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6月,工信部核准钠离子电池装车,披露了奇瑞冰激凌车型搭载宁德时代钠电池。 有科技日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上述第一代钠离子搭载的车型已经小批量投放,还处于市场验证阶段。 现场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相对于奇瑞搭载的第一代钠电池,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电池在材料级别做了一些改变带来了成本的优化,其能量密度上有所提升。在正极材料上,包括普鲁士蓝、层状氧化物都在做,最终量产会根据选用车型的成本要求跟性能要求,才会选择材料去实现量产。 “还有其他变化,现在还没有完全定型下来,所以说最终量产是什么状态的,具体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都没有定。”工作人员表示。 对于下游应用端对钠离子电池最大的需求卡点在哪,该工作人员表示“还是成本”,“市场太卷了,都还在追求更低的成本。钠电成本基本是要低到比锂电池还要低,才具备市场的可行性。” 从行业来看,在2022年锂价触及60万元/吨的顶峰时,钠离子电池迎来“井喷”式发展,但在近两年锂价暴跌下,钠离子电池相对锂电池成本优势迅速萎缩,产业化增速缩紧。从目前的现状看,下游应用已经更加清晰,但产业化规模还是在发展阶段。 在去年10月份,宁德时代发布增混电池新品,再次打开钠离子电池新的应用场景。 二代神行超充发布 曾毓群现身展望“多核时代” 除钠电池外,今日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还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是全球首款兼具800km超长续航和峰值12C的磷酸铁锂电池,12C峰值充电功率突破1.3兆瓦,能够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超520公里。 据宁德时代披露数据,截至2024年底,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已经在16家车企的39款车型上落地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宁德时代高管曾多次在业绩交流会上提及,神行电池等具有溢价的新产品对公司毛利率有提升作用,今年神行等新产品在公司产品中的渗透率预计将从三成提到七至八成,但是否会对毛利率仍有提升作用,则需要视市场情况决定。 第三个新品则是骁遥双核电池,基于宁德时代双核架构与自生产负极材料技术结合而成的“骁遥双核电池”。据高焕介绍,双核架构设计参照是飞机双发动机架构的功能,自生成负极技术则不使用传统石墨负极,让金属元素层积在集流体上,能够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 结合双核架构与自生成负极技术的骁遥双核电池,包括“钠铁”双核电池,由钠新电池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组成,能够实现续航里程700km;“铁铁”双核电池,由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技术组成,纯电续航能达到1000km;“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由三元体系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组合,其中双三元组合体系最高纯电续航能达到1500km。 自去年12月换电生态大会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再次出现在宁德时代宣传活动并发言。 曾毓群在今日的活动上表示,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打开了资源边界,而钠电的成熟,加速了“多核时代”的到来,多核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不只限于今天讨论的乘用车领域,还将在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等全领域落地,同时也会大大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程。 “多核时代的本质,意味着宁德时代将把动力电池从参数推动阶段,带入到需求引领阶段。”曾毓群表示。
2025-04-22 08: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