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汽车冷轧板产量
四川汽车冷轧板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汽车冷轧板 | 50000-70000 | 吨 |
2020 | 汽车冷轧板 | 55000-75000 | 吨 |
2021 | 汽车冷轧板 | 60000-80000 | 吨 |
2022 | 汽车冷轧板 | 65000-85000 | 吨 |
2023 | 汽车冷轧板 | 70000-90000 | 吨 |
四川汽车冷轧板产量行情
四川汽车冷轧板产量资讯
进口车市场持续低迷 雷克萨斯如何实现逆势上扬?
近年来,中国进口车市场销量持续低迷。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崔东树统计的数据显示,2024年11月进口汽车进口量6万辆,同比下降27%;1-11月汽车进口64万辆,同比下降11%。 从进口车豪华车品牌销量来看,今年前11月,排名前三的进口品牌分别为雷克萨斯、宝马、奔驰,销量分别为16.4万辆、15.3万辆、13.6万辆,其中雷克萨斯同比增长4%,为榜单前三名中唯一实现增长的车企,后两者分别同比下滑9%和15%。 业内认为,在国产车崛起、国际品牌本土化加速等因素影响下,进口豪华车市场面临一定挑战,但凭借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等优势仍具有一定增长空间,部分进口车成为消费者高端豪华个性化的需求。 进口车豪华车仍承压,雷克萨斯一枝独秀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本土制造及合资品牌车型偏好增强,中国汽车进口市场承压,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不过,从月度走势看,近几年的进口仍呈现恢复增长特征。2024年呈现正常季节走势,1-4月进口较2023年同期偏弱,5月进口走势回暖,6-8月恢复较好,9-11月有所下滑。 从进口豪华车市场表现来看,路虎、宝马、奥迪和奔驰进口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保时捷下滑严重,今年以来其销量同比下降34%。在排名前三的进口品牌中雷克萨斯是唯一实现增长的车企。 不仅如此,从进口量趋势情况来看,今年进口豪华车的销量也分化明显。以崔东树统计的数据为例,雷克萨斯、宝马和奔驰以月均进口销量超1万辆,前11个月进口销量超11万辆的成绩位列第一梯队;而保时捷、路虎等品牌月均进口销量维持在数千辆,MINI等品牌的月均进口销量在千余辆左右。 而在第一梯队中,雷克萨斯的表现更为突出。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雷克萨斯销量163956辆,同比增长4%,领先宝马、奔驰等一众豪华车品牌位列第一;在增速方面,雷克萨斯的增速也在一众豪华品牌中处于领先,拉动了进口豪华车市场整体大盘的回暖。 增长背后:产品矩阵丰富、电气化与智能化双线并进 在进口车市场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我们不禁要问,雷克萨斯是如何实现逆势增长的? 在瞬息万变的汽车市场中,面对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与需求,创新与坚守同样重要。业内认为,雷克萨斯实现逆势上扬是其一方面坚守品牌DNA,打造高品质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持续的价值。从保值率来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雷克萨斯保值率达到了65.43%,在日系品牌中三年保值率排名第一。雷克萨斯ES、LM车型的保值率更是在进口大中型车、MPV总榜中均排名第一。 稳定的保值率一方面意味着雷克萨斯在终端市场的价格平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可。根据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公布的2024美国汽车可靠性研究报告,雷克萨斯排名第一;同时,雷克萨斯NX车型在细分市场质量排名中更是居于首位。 其二,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积极拥抱变化,倾听中国市场的声音,洞察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变化,以多元化的产品矩阵满足中国用户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业内认为,多个进口豪华车品牌进口销量下跌的原因之一是新能源汽车挤压市场份额。除了提供传统燃油车型外,雷克萨斯凭借深厚的电气化技术积淀,为消费者提供了从混合动力到插电式混合动力,再到纯电动的多种动力形式的车型,是同级别中唯一拥有最多元动力选项的豪华车品牌。 在今年广州车展上,雷克萨斯推出了LX系列的首款混动车型LX 700h,而这也意味着雷克萨斯旗下产品阵容全面达成电气化。在今年北京车展上,雷克萨斯展示了两款纯电概念车型LF-ZL和LF-ZC,其中LF-ZC计划于2026年量产。 对于豪华车市场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趋势,雷克萨斯也敏锐捕捉到他们的需求。通过“OVERTRAIL”系列车型为其提供更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选择;雷克萨斯OVERTRAIL系列车型兼顾越野性能与舒适豪华,给消费者提供更个性化的驾乘体验。据悉,目前OVERTRAIL阵列有GX、NX和LX,未来将涵盖SUV全家族。 再者,面对中国市场对智能化的高需求,雷克萨斯也在追赶中国用户需求进行改进。以新ES为例,新车针对消费者的智能交互需求进行了全面升级。例如语音控制方面,凭借自然语言理解模型,可以识别前排多人连续指令、复杂语义等并精准响应。 在雷克萨斯身上,不仅看到其对高质量的一贯追求,更能看到其不惧变化与变革的精神,更有“在中国 为中国”的执着,坚持满足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正是这样的精神与理念,在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进口车市场普遍承压的环境下,雷克萨斯实现了逆势上扬;而其逆势上扬的表现不仅表明雷克萨斯品牌依旧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体现其品牌战略之成功,更成为进口豪华车市场销量大盘的支撑,激发了进口车市场的活力,也为一众进口豪华车品牌提供了可参考的发展方向。
2024-12-27 18:03:47太阳能板用银增长加剧市场供应紧张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太阳能板中的银含量是5年前的2倍,凸显出这种贵金属对于绿色能源转型技术的重要性。 首马银业(First Majestic Silver)首席执行官基思·纽迈尔(Keith Neumeyer)透露,太阳能板制造商曾试图减少银使用量以降低成本,但消费者对光伏板效率下降非常恼火,这也是目前光伏板用银量居高不下的原因。 月初,纽迈尔在《北方矿工》(The Northern Miner)举办的国际金属论坛(International Metals Symposium)称,“铜是高速公路,而银是粘合剂”,银与核电站的燃料棒等能源转型技术中的其他关键矿产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由80%的银组成。 泛美银业(Pan American Silver)首席执行官和总裁迈克尔·斯坦曼(Michael Steinmann)在研讨会上称,尽管银在绿色能源技术中地位非常重要,但是银生产面临许可困难,削弱了它满足需求的能力。 过去10年中,银生产“停滞”,一直在8.3-8.5亿盎司之间波动,斯坦曼透露。 纽迈尔认为,要改变市场供应基本面,未来10年中银价需要从目前的29.51美元/盎司涨至100美元/盎司。
2024-12-27 14:20:36电车销量超油车!海外机构感慨:中国正遥遥领先于西方
预计到明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全年销量将首次超过燃油车。这在一些海外机构看来即将成为一个历史性的节点:表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电气化转型方面,正遥遥领先西方竞争对手数年之久。 根据四家投资银行和研究机构——瑞银、汇丰、晨星和伍德麦肯兹提供给媒体的预估显示,包括纯电池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内的中国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在2025年进一步同比增长约20%,达到逾1200万辆 ,这一数字有望超出业内此前预期,同时也将是2022年590万辆销量的两倍多。 与此同时,这些机构的预估还显示,传统燃油车的销量预计将在明年同比下降逾10%,跌至不到1100万辆。与2022年1480万辆的销量相比,降幅更是将达到近三成。 事实上,从月度和季度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已经在7月和三季度首次超过了燃油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的统计显示,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0万辆,其中常规燃油车零售84万辆,新能源车零售87.8万辆,国内新能源车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越燃油车。 此外,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占零售销量的比重首次破半,达到了52.8%。 伍德麦肯兹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研究总监Robert Liew表示,中国电车销量超越油车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在国内技术开发和确保电动汽车及其电池所需关键资源的全球供应链方面取得了成功。 该行业的规模意味着制造成本的大幅降低和消费者购买价格的下降。 “他们希望电气化一切, 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中国相提并论 ”,Liew感慨称。 西方车企转型迟缓 而中国汽车行业在电气化转型方面的突出成果,也令这些海外机构愈发感慨惋惜于西方车企的动作迟缓。 近年来,欧洲和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速均有所放缓,并已折射出西方传统汽车行业对新技术的接受速度缓慢、政府补贴的不确定性以及针对中国进口汽车的保护主义抬头等现象。 这些机构表示,上述预测表明,未来十年,在中国建立的生产数千万辆传统燃油车的工厂将几乎将很难在中国市场上立足。他们还强调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可能给海外车企带来的挑战。 根据咨询公司Automobility的数据,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在2024年实现了近40%的同比增长,外国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64%急剧下降至37%,创下历史新低。 晨星负责中国汽车行业的股票分析师Vincent Sun指出,包括德国大众在内的几家跨国汽车制造商预计要到2025年底或2026年,才会在中国推出主要的新型电动汽车车型。 这与中国车企推陈出新的速度显然形成了鲜明对比。 汇丰银行此前估计,中国汽车制造商计划在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约90款新车型,大约每天一款,其中近90%是电动汽车。 当然,这些机构也提到,随着电动车赛道的博弈加剧,中国汽车制造商之间接下来也将面临着愈发激烈的内部竞争。 汇丰银行驻北京资深分析师Yuqian Ding表示,尽管电动汽车现在是中国新兴高科技经济中“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一部分,但随着行业整合,激烈的竞争预计将“挤出”更多参与者。 “虽然中国国内电动汽车行业显然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增长放缓的问题:基数很高——车型供应过剩、竞争激烈和价格战,”不过她同时也表示, “长期发展方向很明确——中国电动汽车巨头将势不可挡。”
2024-12-27 13:31:12市场利好提振港股汽车股 理想汽车涨近7%领跑
得益于11月销量延续亮眼表现,港股汽车股多数上涨。截至发稿,理想汽车-W(02015.HK)、蔚来-SW(09866.HK)、华晨中国(01114.HK)分别上涨6.66%、3.84%、2.67%。 注:汽车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11月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达到了331.6万辆,比前一个月增长了8.6%,同比增长了11.7%。这一销量创下了新高,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 对此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11月销量延续亮眼表现,新能源同比继续高增。24年的以旧换新政策将在年末退出,但市场也有政策延续的预期,在政策推出的正常状况下,需求将会在25年初有所透支,叠加春节相对较早,从历史经验看,预计1-2月终端渠道会迎来补库,批发表现会好于零售表现。 再者中银证券也指出,2024年1-10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基本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渗透率持续提升,市场空间不断扩大。2024年1-10月国内销量表现亮眼,2025年随着需求复苏、新车型持续推出、智能化、网联化以及快充等新技术带来的产品力提升,叠加政策端以旧换新的政策支持,预计销量增长具备可持续性,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再创新高。 理想汽车宣布重大战略转型 12月25日晚间,理想汽车举办了“2024理想AI Talk”直播。久未露面的李想汽车CEO李想做了一个视频访谈,此场的主题主要是围绕理想这家新势力车企转型人工智能公司的一些设想以及他对人工智能的重视以及理想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这预示着理想汽车将向人工智能的重大转型。 李想表示,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他认为,电动化是汽车行业的上半场,而智能化是下半场,这里的智能化指的是真正的人工智能,而非传统的软件智能。 事实上,市场对于汽车智能化这一话题的热度持续不断。比如在智驾方面,这一项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及以上新车渗透率达到 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预计全年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超过1700万辆,渗透率超过60%。为抢占市场,主机厂无疑需要进一步加速与智驾企业进行合作。
2024-12-27 13:25:592024年终盘点|“车路云一体化”路径下高阶自动驾驶加速落地 “端到端”成主攻
“‘端到端’是高阶自动驾驶的技术方向,高阶自动驾驶是‘车路云一体化’框架下的单车智能,”伴随“端到端”的加速上车和各地“车路云一体化”新基建热情的高涨,一条中国独有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径在2024年得以更加明确。 12月25日,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迎来重大进展。按照计划,年内示范区3.0阶段基本建成,实现600平方公里自动驾驶示范区覆盖,同步推动4.0阶段前期工作。在此之前的11月底,记者从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政府监管平台招标结果公布,其是国内首个落地的城市级“车路云”平台,亦为首个涵盖智能网联汽车全链条、全周期管理的政府监管平台。 从今年年初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通知,到7月首批20座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公布,这一万亿级产业项目从封闭测试快速切换至先导应用阶段。此后,“车路云一体化”在全国各地的试点应用不断提速,“获批”、“招标”、“中标”等项目进展此起彼伏。 作为全球独有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径,“车路云一体化”的稳步实践催生了自动驾驶赛道回暖。 “‘车路云一体化’是单车智能的升级。”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看来,单车智能难以解决的分割数据打通、感知能力受到约束等问题,可利用“车路云一体化”避免单车智能的立体特征造成交通事故和拥堵。“同时,智能车发展最终要拼算力,而车载算力从成本、使用条件上都受限制。可以把车载计算任务卸载,通过一体化的方式实现。这样可以从自主车辆和路侧获得更加完整的数据模式,能够覆盖更加广泛、交通场景更加复杂、数据种类更加完备。” 如果说“车路云一体化”明确了高阶自动驾驶的技术路径,那么“端到端”上车,则成为这一路径中实现单车智能驾驶的技术手段。 12月25日,极氪宣布推出全新OTA,在覆盖五大领域、155项新功能的同时,完成端到端大模型的全面上车。更早些时候,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端到端+VLM双系统架构最新成果——车位到车位功能全量推送给AD Max用户,用户可语音激活一键开启智驾、闸机自动起停、环岛、掉头、施工路段、ETC等场景。 “端到端”的迅速蹿红亦加速了车企组织架构的迭代、调整进程。12月24日有消息称,蔚来汽车的智能驾驶研发部门宣布了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方案,智驾部门将新设技术委员会,负责综合大能力建设。据悉,该调整主要是强化蔚来的智驾交付团队能力,确保方案交付;同为头部新势力的理想汽车亦完成智能驾驶“变阵”,“端到端”部门独立的同时,夏中谱或将作为智能驾驶量产负责人负责“端到端”模型算法与落地;比亚迪成立的前瞻部门专攻端到端,目前团队已处于起步阶段。 在度过被喻为“端到端”智驾“上车元年”的2024年后,2025年有望作为端到端智驾的“上车大年”。 商汤绝影CEO、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晓刚于11月底透露,基于地平线J6平台的全场景高阶智驾方案将于2025年二季度量产,基于英伟达Orin和Thor的绝影AD Ultra端到端量产解决方案将于2025年四季度上车。主机厂方面,小米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于不久前开启定向内测、零跑B系列和C系列将于2025年实现自研端到端大模型智驾系统上车、奔驰自主研发的豪华品牌中首个“无图”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L2++)计划随全新纯电长轴距CLA于2025年交付。 截至12月26日收盘,“车路云”板块近一年涨幅6.38%,智能驾驶板块涨幅18.63%。“如今的高阶自动驾驶产业,开始朝着方向上‘车路云’、技术上‘端到端’的路线发展,且从资本市场、终端市场的反馈来看接受度十分可观。”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可以预见的是,在‘车路云一体化’路径下的高阶自动驾驶(L3)将于2025年实现落地。”
2024-12-27 13: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