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热轧钼棒产量
福建热轧钼棒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热轧钼棒 | 500-600 | 吨 |
2020 | 热轧钼棒 | 550-650 | 吨 |
2021 | 热轧钼棒 | 600-700 | 吨 |
2022 | 热轧钼棒 | 700-800 | 吨 |
2023 | 热轧钼棒 | 750-850 | 吨 |
福建热轧钼棒产量行情
福建热轧钼棒产量资讯
多重利好催化!半导体板块全线大涨!瑞芯微等多股涨停 寒武纪股价再创新高【热股】
SMM 1月7日讯:1月7日午后,半导体板块临近收盘快速拉涨,指数盘中涨超4%,个股方面,杰华特、和林微纳、龙迅股份、寒武纪-U等多股涨逾10%,大为股份、康强电子、瑞芯微、德明利等多股封死涨停板。海光信息、峰岹科技、京仪装备等多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开征求《珠海市电子化学品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其中提到,重点发展8英寸、12英寸硅片,碳化硅、氮化镓、磷化铟等新一代化合物半导体衬底材料及外延片;前瞻布局氧化镓、锑化镓、锑化铟等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同时,重点发展匀胶铬版光掩模版,KrF、ArF移项光掩模版,前瞻布局深紫外光(DUV)掩膜版。 此外,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25)今日也拉开帷幕。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不仅发布了最新一代的电脑GPU——GeForce RTX 50系列,还带来了包括AI模型、智能驾驶、AI机器人等多重惊喜。而在AI技术持续火热的当下,国际半导体芯片巨头AMD也选择押注端侧AI,并将发布显卡等端侧AI芯片。 而众所周知,AI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直接推动半导体行业的需求增长,尤其是与AI相关的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等环节的增长。国金证券便评价称,每轮半导体大周期的开启,都是由新兴技术推动产品升级和创新,进而催生新产品的总量、渗透率和单品半导体价值量的提升,推动半导体市场规模上升一个台阶,AI将驱动半导体行业进入下一个大周期。 国金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樊志远认为,展望2025年,AI应用和自主可控将持续驱动半导体周期上行。首先,生成式AI催生的应用有望成为AI浪潮的主流,这主要表现为“AI+X”,包括AI手机、AIPC(人工智能个人电脑)、AI眼镜、AI耳机、AI音箱、AI玩家、AI教育、AI陪伴、机器人、自动驾驶等,这些终端需求的升级和创新都将带动对芯片的需求,从而推动整个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大。同时,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也是大势所趋,持续看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及国产算力产业链。 而除了上述两点,据媒体消息, WSTS也上修了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测值。据SIA的数据,2024年10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568.8亿美元,同比增长22.1%,环比增长2.8%,续创单月新高,同时WSTS上修2024/2025年销售额预测值至6269/6972亿美元(前值分别为6112/6874亿美元),分别增长19.0%/11.2%。 另外,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2024 Q3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产值环比增9.1%至历史新高349亿美元,其中中国厂商环比增速超10%。 且毋庸置疑的是,在国际贸易壁垒随时可能加剧的背景下,芯片国产化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为实现这一目标,也已经有不少产业链企业在努力付诸行动,这点,从此前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管制再度“升级”之际,不少企业回应已在持续关注半导体行业国产化中也可以窥见一二,目前,中芯国际、华虹公司、韦尔股份和寒武纪等多家产业链企业在自己的领域表现均十分出色。 国泰君安评价称,半导体国产化势在必行,先进制程重要性提升。先进制程在提升芯片性能、降低功耗方面表现出色,尤其适用于AI计算芯片、高速率通信芯片、手机/电脑CPU等,海外高端芯片已达到3nm制程,先进制程需求旺盛。目前,先进制程是我国高端芯片卡脖子环节之一,7nm及以下制程工艺依然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中信证券也评价称,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内需市场和自主可控是明确发展方向。半年维度看,重点关注国内先进存储和逻辑厂商扩产需求落地、国内先进封装技术突破以及集成电路和信创政策对板块信心的拉动。一年以上维度看,重点关注先进制造、先进封装、半导体设备及高端芯片等环节的国产化,此外重视半导体板块的收并购。 而个股方面,寒武纪-U股价1月7日再创新高,其最高一度冲至718元/股,收盘收于最高点。
2025-01-07 18:10:09中铝物资有限公司中铝集团连成分公司十二月阴极钢棒采购【重新招标】
招标项目所在地区:甘肃省兰州市 一、招标条件 中铝物资有限公司中铝集团连成分公司十二月阴极钢棒采购(招标项目编号: 0124-ZB13870)招标人为中铝物资有限公司,招标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 二、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 2.1项目名称:中铝物资有限公司中铝集团连成分公司十二月阴极钢棒采购 2.2项目类型:货物 2.3项目范围:详见附件1 2.4招标质量: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2.5交货期:详见附件1 2.6交货地点:详见附件1 点击查看招标详情: 》中铝物资有限公司中铝集团连成分公司十二月阴极钢棒采购【重新招标】项目公告
2025-01-07 15:23:27【SMM价格】2025年1月7日长振黄铜棒价格
》点击查看SMM铜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铜现货历史价格
2025-01-07 10:36:30刚果(金)两大主力矿山放量 洛阳钼业2024年铜钴产量同比皆增超五成|速读公告
得益于刚果(金)两大主力矿山的扩能增产,洛阳钼业(603993.SH)去年主要矿产品产量整体实现增长,其中铜、钴产品增量尤为明显,同比增幅皆超五成。 洛阳钼业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2024年公司主要矿产品产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刚果(金)TFM和KFM两座世界级铜矿山的放量。目前,TFM形成了5条生产线、45万吨的年产铜能力;KFM拥有15万吨铜的年生产能力,经过持续的技术改进和工艺流程创新等,2024年频创月度产量新高。 今日晚间,洛阳钼业发布公告,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铜金属、钴金属增量明显,全年产量分别约为65.02万吨、11.42万吨,较去年分别增加23.06万吨、5.8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5%、106%。 此前,公司制定的2024年铜金属产量指引为52万吨-57万吨,钴金属产量指引为6万吨-7万吨;结合本次公告数据,按产量指引上限计算(下同),铜、钴金属产量的完成率分别为114%、163%。 其他小金属产品方面,公司全年钨产量8288吨,完成率111%,同比增长4%;钼产量15396吨,完成率103%,同比减少2%;铌产量10024吨,完成率100%,同比增长5%。 洛阳钼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正根据5年发展规划推进扩产工作,包括TFM西区项目和KFM二期两大新项目已开展前期勘探工作;洛钼巴西将加快铌板块连选试验厂的建设和磷板块的工业试验,提高回收率和处理量,争取产量再上新台阶。 洛阳钼业总裁孙瑞文曾在2024年3月表示,公司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其中包含实现年产铜金属80万-100万吨、钴金属9万-10万吨、钼金属2.5万-3万吨、铌金属超1万吨。
2025-01-07 09:59:43券商晨会精华:2025年全球市场黄金投资热情仍将持续
市场昨日全天弱势震荡,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沪指盘中一度跌破3200点。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092亿,成交金额创去年9月25日以来新低。盘面上,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逾百股跌停或跌超9%。板块方面,流感、中药、医药商业、其他电源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零售、AI眼镜、白酒、食品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昨日收盘,沪指跌0.14%,深成指跌0.12%,创业板指跌0.09%。 在今天的券商晨会上,中信证券提出,2025年全球市场黄金投资热情仍将持续;银河证券表示,智驾普及推广,2025年头部车企集中度继续提升;中金公司认为,AI眼镜有望打造下一个移动终端。 中信证券:2025年全球市场黄金投资热情仍将持续 中信证券表示,2025年全球市场黄金投资热情仍将持续,结构上或呈现“亚洲下、欧美上”的趋势。“2024年年初,在金价上涨行情中,亚洲投资者参与较多,但随着中国经济预期改善,这一需求可能逐步消退。不过,由于欧洲经济增长预期较差,且欧美投资者可以更加直接参与黄金定价,因此,2025年欧洲黄金需求上行可能有利于金价上涨。” 银河证券:智驾普及推广,2025年头部车企集中度继续提升 银河证券表示,展望2025年,消费鼓励政策有望延续,智驾平权推动产品迭代加快:总量方面,2025年以旧换新消费鼓励政策有望延续,支撑国内需求,2025年预计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微增0.04%至2536.2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2264.7万辆,同比+1.0%,政策对新能源的更高补贴(相比燃油车)、自主品牌产品力&性价比的继续提升以及燃油渠道出清有望合力推动新能源替代加速,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480.5万辆,渗透率达到65.4%;智能驾驶方面,高阶智能驾驶将进入加速普及期,“智驾平权”带来供给侧产品迭代加速,市场供给持续丰富,智能驾驶大模型对研发投入提出更高要求,有望带来行业集中度的继续提升,头部梯队开始在高阶智驾能力拉开代际差距,市场竞争优势将愈发明显。 中金公司:AI眼镜有望打造下一个移动终端 中金公司指出,经过多轮产品迭代,AI眼镜的成功范式或已出现,预计2024年出货约200万部,渗透率0.1%,市场规模约36.5亿元。展望未来,看好AI眼镜SoC、存储及显示等核心器件升级,优化用户体验,丰富应用场景,有望打造下一个移动终端。根据Wellsenn测算数据,2030年全球AI智能眼镜出货有望达到8000万部,渗透率约为4.3%。
2025-01-07 09: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