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港氧化铋矿库存
东莞港氧化铋矿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19 | 氧化铋矿 | 500-800 | 吨 |
2020 | 氧化铋矿 | 600-900 | 吨 |
2021 | 氧化铋矿 | 700-1000 | 吨 |
2022 | 氧化铋矿 | 800-1100 | 吨 |
2023 | 氧化铋矿 | 750-1050 | 吨 |
东莞港氧化铋矿库存行情
东莞港氧化铋矿库存资讯
艾芬豪矿业在赞比亚启动超大型铜矿勘查计划
据艾芬豪矿业消息:赞比亚共和国卢萨卡 — 艾芬豪矿业 (TSX: IVN) (OTCQX: IVPAF) 执行联席董事长罗伯特·弗里兰德 (Robert Friedland) 、联席董事长郝维宝 (Weibao Hao) 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玛娜·克洛特 (Marna Cloete) 欣然宣布, 公司获赞比亚共和国 (以下简称 “赞比亚”) 政府授予该国西北省的一系列新探矿权证,面积达7,757平方公里,勘查前景极为可观。艾芬豪这一战略性部署的目的是查明中非铜矿带的延伸范围。 2024年9月10日 ,艾芬豪矿业宣布与赞比亚矿业和矿产开发部 (以下简称“矿业部”) 签署《谅解备忘录》后,矿业部一直协助艾芬豪的地质师寻找勘查前景可观的勘查区块,并提供现有的地质数据。分享的地质数据还包括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航空物探测量结果。 新的探矿权证范围 (见图 1) 战略性选区位于艾芬豪的西部前沿 (Western Forelands) 勘查项目 (东北面230公里) 和安哥拉探矿权证 (西南面130公里) 之间。赞比亚探矿权证的总面积是西部前沿勘查项目的3倍多。 艾芬豪的地质师即将启动勘查工作,寻找与基底穹窿、加丹加超群同期的沉积岩容矿型铜矿床和铁氧化物型铜金矿床 (以下简称 “IOCG”) 相关的铜矿化。西部前沿陆棚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 (以下简称 “刚果 (金)”) 中非铜矿带的西部边界,是卡莫阿–卡库拉 (Kamoa-Kakula) 铜矿项目和西部前沿Makoko和Kiala矿产资源的所在地。艾芬豪的地质师认为,西部前沿陆棚沉积岩中Nguba 群的铜矿化范围继续沿西南向弯曲延伸至赞比亚和安哥拉 (见图 1)。基于这一认识,艾芬豪矿业同时持有安哥拉的探矿权证,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详见公司 2023年11月27日 发布的信息披露。 同时,艾芬豪在西部前沿继续推进大规模的勘查计划。2025年的勘查计划将是艾芬豪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勘查计划,将投入5,000万美元用于10.2万米的金刚石岩芯钻探和1.8万米的空气反循环钻探。艾芬豪将于下月公布Makoko的矿产资源估算更新版,并将包括Kitoko和Makoko西区的首次资源估算。 图 1﹕中非铜矿带 (黄线) 和赞比亚“基底穹窿” (粉色) 范围示意图,叠加图层显示了艾芬豪矿业在刚果(金)、赞比亚和安哥拉持有的探矿权证范围 赞比亚总统Hakainde Hichilema阁下评论说: “我们热烈欢迎艾芬豪矿业在赞比亚开启矿业新篇章,将为我国人民带来就业机会、发展和繁荣。铜矿勘查领域的新投资,将助力我国政府到2031年实现年产铜超过300万吨的目标,同时关乎创造机会和助力社区发展,确保资源造福赞比亚每一位人民。我们将携手建设透明、公平公正、富有未来共同愿景的全民经济体系。” 艾芬豪创始人兼执行联席董事长罗伯特·弗里兰德评论说﹕“ 进驻赞比亚标志着艾芬豪矿业在扩大勘查足迹、探索中非铜矿带延伸方面开启了令人振奋的新篇章。中非铜矿带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沉积容矿型铜矿带。我们在赞比亚和安哥拉的探矿权证与刚果(金)的世界级铜矿发现具有极为相似的的地质特征。 我们将充分利用艾芬豪地质师过去在西部前沿积累的深入地质知识和成功经验,在那里发现了铜金属量超过5,000万吨的高品位卡莫阿–卡库拉矿床。我们经验丰富的地质团队热切期待在这勘查前景可观的探矿权开展勘查工作。我们相信,在Kalahari砂层之下蕴藏着更多世界顶级铜矿资源有待发现。” “我们对于赞比亚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协调合作尤其倍感鼓舞,这突显了该国致力于建设稳定和对投资者友好的矿业环境。这包括在改善区域水电供应和分配的合作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已经成为从赞比亚中继电网进口电力的主要买家。” “全球对铜的需求持续增长,艾芬豪矿业期待为赞比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支持当地社区发展,并进一步实现公司发现世界下一大型铜矿的目标。” 艾芬豪在赞比亚铜矿带识别出未经充分勘查的地区,具有一流的地质条件和巨大的勘查潜力 与刚果(金)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和西部前沿勘查项目极为相似,赞比亚探矿权构成了中非铜矿带未经充分勘查的潜在延伸。艾芬豪的地质团队与矿业部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其对中非铜矿带的深入了解,详细审查现有的勘查数据以选择赞比亚的探矿权范围。 2000年代后期,必和必拓 (BHP Billiton) 在赞比亚西部和中部进行大型勘查计划,以寻找 IOCG型的矿化,必和必拓的航空物探测量覆盖了艾芬豪探矿权的部分范围。必和必拓于2015年退出非洲业务。自2015年起在这些探矿权内一直没有开展任何工作。 2024年8月,赞比亚矿业部在该国西部启动全国航空物探测量,覆盖艾芬豪的新探矿权证范围。物探测量包括300米线距的高分辨率航磁测量。矿业部共享的数据将加快推进艾芬豪的勘查工作,节省至少六个月的时间和成本。 与卡莫阿–卡库拉和西部前沿极其相似,赞比亚和安哥拉的探矿权证范围内过去仅开展了非常有限的勘查工作,因为这些区域被Kalahari砂层覆盖,遮盖了隐伏矿化。 赞比亚新探矿权证的中间部分寻找赋存在古元古代基底中的铜矿化的勘查前景非常好,基底岩石隐伏在Kalahari砂层覆盖层之下,其中发育剪切作用改造的角闪岩相片岩、花岗片麻岩和混合片麻岩,与探矿权证东北面、位于Mwombezhi穹窿之上Barrick公司的Lumwana铜矿相似。 艾芬豪在2025年野外工作启动之前先选聘技术承包商,预计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展勘查活动 艾芬豪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任命环境顾问,以开展关键的环境基础研究并制定环境管理方案,供赞比亚环境管理局审批。在下半年野外工作团队进行大地测量和钻探之前,公司还将与当地社区进行早期沟通。在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同时,公司还将对现有和新获得的航空物探测量数据进行详细评估。 艾芬豪将开展大规模的空气岩芯钻和螺旋钻探,以采集土壤地化学数据,并进行第二阶段的航空和大地物探测量。这些工作将帮助艾芬豪的地质团队在这超大型的探矿权内开展详细填图,更好的理解探矿权地下的基底穹丘、加丹加超群沉积岩和长英质岩浆侵入岩的范围。这项工作完成后,将开始为未来的金刚石钻探计划选择靶区。 关于艾芬豪矿业 艾芬豪矿业是一家加拿大的矿业公司,正在推进旗下位于南部非洲的三大旗舰项目:位于刚果(金)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山、同样位于刚果(金)的基普什 (Kipushi) 超高品位锌–铜–锗–银矿多金属矿山;以及位于南非的普拉特瑞夫(Platreef) 顶级铂–钯–镍–铑–金–铜矿的建设项目。 同时,艾芬豪矿业正在勘查前景可观的西部前沿探矿权内寻找新的铜矿资源。西部前沿探矿权由艾芬豪矿业持有60-100%权益,面积是毗邻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的5倍。艾芬豪正寻找新的沉积铜矿资源,并计划扩大和圈定公司下一大型开发项目Makoko, Kiala及Kitoko高品位铜矿资源范围。
2025-04-03 15:00:46缅甸地震引发供应危机锡矿复产进程将推迟
3月28日,缅甸突发7.9级地震,受此消息影响,市场对缅甸锡矿供应恢复担忧加剧,内外盘锡价迅速上涨,沪锡主力当日最高触及287140元/吨。 缅甸是全球第三大锡生产国,佤邦地区作为缅甸核心产区,贡献了缅甸约九成的锡矿。自2023年8月1日佤邦实施采矿禁令以来,全球锡矿供应缺口不断加大,也造成了我国锡矿进口量出现大幅下滑。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锡矿15.86万吨,同比下降36.18%。缅甸锡矿停采前,我国70%以上的进口锡矿来源于缅甸。禁矿令导致佤邦持续停产,2025年前两个月,我国自缅甸累计进口锡矿4910吨,同比下降81.07%,仅占我国锡矿进口总量的26.42%。 受地震影响,缅甸佤邦原定于4月1日举行的曼相矿区复工复产座谈会推迟。目前,锡矿产量最大的曼相矿区仍处于停产状态,且具体复产时间尚不明确,仍需关注佤邦复产后续进展。 为弥补缅甸进口缺口,我国自缅甸外其他国家锡矿进口量占比有所增加。2024年,我国自其他国家累计进口锡矿8.21万吨,同比增长20.88%。其中,自刚果(金)进口锡矿3.4万吨,同比增长23.92%。但受刚果(金)地缘冲突影响,2月份,我国自刚果(金)进口锡矿量大幅回落,为1426吨,环比下降40.47%,同比下降20.5%。由于刚果(金)地缘冲突升级,3月13日Alphamin宣布Bisie锡矿暂停生产,短期内国内锡矿供应紧张格局难改。
2025-04-03 14:15:39安庆铜矿夺取首季“开门红”
一季度,安庆铜矿锚定2025年方针目标,以“稳安全、强管理、践节约”为抓手,铜量分别完成季度计划的105.07%、铁精砂的108.40%,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实现首季“开门红”。 该矿认真贯彻落实铜陵有色集团安全环保绿色发展大会精神,厘清工作思路,逐项分解目标任务,积极开展月度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学习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加大对电机车运输、顶帮板管理,井下通风等关键环节的排查力度;开展“安全生产我来说”等特色警示教育活动,让职工走上排班会的讲台,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职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进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投入使用5S曝光小程序,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断提高5S精益管理水平。 该矿聚焦主责主业,围绕产品生产这一中心任务,精细制订生产计划,采用清单化、表格化、数据化的形式,层层分解生产任务,确保生产稳步推进;推广使用凿岩台车等新型设备,全面实现机械化撬毛,加大机械设备检修维护,保证开车率;重点关注生产源头和选矿指标,加大探边扫盲和边残难小矿体回采,提高选铁系统粗选磁选机磁场强度,减少尾矿铁含量,保证回收率。 今年以来,该矿积极响应“过紧日子”的号召,牢固树立节约意识,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和创新增效活动,将回收物资分为直接复用、修复待用、报废处置等3类,确保物尽其用。全面推进降储工作,推动二级仓库之间互通有无,及时开展盘库工作,强化材料管理和闲置物资处置,压缩设备材料库存,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产运销三方高效协作,利用公水联运,有效提升经济效益。
2025-04-03 14:08:09紫金山东北矿段通过评审备案铜金属资源量133万吨
近日,紫金矿业取得福建省自然资源评审中心出具的“紫金山矿区东北矿段铜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意见书,系福建省通过评审备案的近20年来探获的最大斑岩型铜钼矿,累计探获铜钼矿石量3.4亿吨、铜金属资源量133万吨、钼金属资源量9万吨。 紫金山矿区探矿权内,以紫金山金铜矿为中心,划分为东北矿段与西南矿段。其中,西南矿段也初步定位了热液矿化中心,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探索、验证“罗卜岭式”斑岩型铜矿;东北矿段铜矿由罗卜岭、浸铜湖、五子骑龙等矿床构成,经过多轮多阶段的勘探,尤其自2021年底紫金矿业开展紫金山新一轮找矿以来,取得的新成果。 基于历史性资料的系统整理与二次开发,紫金山新一轮找矿团队创新性开展短波红外光谱定量找矿、高精度磁测、深穿透地球化学等勘查技术方法,并通过钻探验证取得了新发现新进展,进而通过本次评审备案。东北矿段铜矿由此跻身福建省内最大的斑岩型铜钼矿资源基地,为紫金山金铜矿的资源接替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罗卜岭地区周边矿床点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东北矿段铜矿勘探报告于2024年12月26日在福建省自然资源评审中心评审通过,是福建省内首例使用地质统计学法编制的勘查技术报告,为福建省后续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提供了新范例。 紫金矿业地勘团队将围绕力争“再找一个紫金山”的目标,继续深耕以紫金山矿区为核心及其福建省的整个东北向矿化廊带,通过创新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在紫金山“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斑岩成系统”中不断寻找新突破、新发现,同时,在矿田外围力争新获大面积探矿权。
2025-04-03 14:05:51华刚矿业实现首季生产“开门红”
一季度,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刚矿业”)锚定“效益提升、价值创造”,紧紧围绕年度生产任务,加强计划管控,强化组织协同,深化成果转化,狠抓保供保运,筑牢安全防线,保持了均衡稳定的生产态势。截至3月20日,华刚矿业生产阴极铜、氢氧化钴含钴分别完成计划的100.02%、102.78%,提前实现首季生产“开门红”,为实现年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计划管控,保障生产进度。华刚矿业提前研判采矿供配矿、选矿综合回收率和冶炼浸出二期搅浸总量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合理编排生产计划,严格落实以日保周、周保月、月保季、季保年“四级计划管控”措施,统筹资源配置,科学组织调度,保障生产按计划进行。 强化组织协同,确保生产稳定。华刚矿业坚持“工序服务、工序服从”,强化“贮矿-供配矿-选矿-冶炼”协同管理,确保全流程生产稳定进行;针对采坑供配矿点位少的实际,加强重点部位采剥,细化贮矿配矿管理,保障供矿质量;加强选矿试验研究,优化药剂使用,保障选矿回收率;调控选矿氧化态精矿分矿方案,增加钴精矿分段分矿方案,合理压减浸出二期总矿量,保障选冶生产衔接顺畅;加强过程看板、辅料添加等工作,优化萃取开机程序,保障阴极铜产品质量。 深化成果转化,提升生产指标。在生产组织、技术指标和产品质量管控的过程中,华刚矿业将各生产系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到生产各环节,稳步提升了矿山生产核心指标;将浮选药剂精密添加系统研究、高梯度磁选工艺改进等科研成果应用于选矿生产,提升了选矿综合回收率;将焙砂浸出渣高温高酸浸出技术、氧化铜精矿浸出渣与高铜尾矿协同浸出技术创新和三段中和技改项目投入生产,提升了冶炼综合回收率。 狠抓保供保运,做细生产支撑。根据现场生产物资需求,华刚矿业优化采购环节,加强沟通协调,强化过程管控,提升供给效率,全力保障正常生产;严格落实设备“包机到班、责任到人”岗位责任制,加强设备检维修作业,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采用布桑加水电站孤网供电,抓好电力负荷申报与使用偏差精细管控,加强供电线路预防性检查和巡检维护,保障生产电力稳定供应。 压实安全责任,筑牢生产防线。华刚矿业严格领导带班值班值守制度,坚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现场穿透式管理,紧盯采场边坡、排土场、尾矿库重点部位,落实采矿12条强化措施、选矿6条强化措施、危险作业票证审批制度、吹哨机制和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等,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可控。
2025-04-03 13: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