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条
钼条,又称为钼棒,是钼材料的一种形式,常用于制作高温炉的加热元件。钼条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在3000摄氏度以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它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导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电子、冶金等领域。
钼条的制造通常采用纯度较高的钼粉作为原料,通过粉末冶金工艺进行压制和烧结。这种烧结制备工艺可以保证钼条的纯度和致密度,从而确保其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钼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温炉加热元件:钼条可以作为高温炉的加热元件,用于加热各种材料的熔炼和烧结等工艺。
2. 电子器件:钼条可以用于制作半导体、真空电子器件的零部件,如脉冲管、功率管等。
3. 冶金领域:钼条可以用作真空冶炼炉、真空熔炼炉的加热元件,用于制备高纯金属和合金。
4. 其他领域:钼条还可以用于制造高温窑炉、陶瓷工业、玻璃工业等领域的加热元件。
总的来说,钼条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在各种高温环境下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钼条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并且在未来将有更多新的应用领域被发掘出来。
- 钼条快讯
【全球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3月27日,海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珠海的半固态电池产线正式投产。该产线位于珠海海四达新能源基地,是由广东能源集团联合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广东卫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此次投产的方形314Ah半固态电池是全球首款5mm针刺无冒烟的1kWh级单体电池,兼具长循环寿命与高安全性能。
2025-03-28【总投资10亿!年产能6GWh!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3月27日,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该产线总投资约10亿元,总规划年产能为6GWh,项目由广东卫蓝联合广东海四达推动。
2025-03-28【钠电时代-中科海钠发布钠离子商用车动力电池方案】3月28日,由中科海钠科技主办、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协办的“商用车动力电池技术突破与价值重构”发布会在安徽阜阳举行。中科海钠正式发布新能源商用车钠离子电池解决方案,展示四款产品型号“海星K150/K210/K280/K350”,分别面向短倒运输与物流场景,标志着钠电技术在商用车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据介绍,该解决方案电芯能量密度突破165Wh/kg,支持20-25分钟内100%快充,循环寿命超8000次,电量测算精度控制在±2%,快充温升≤10℃,具备-40℃至45℃宽温放电性能,显著提升整车运行效率。中科海钠总经理李树军表示,该方案可实现“少装、快充、多用”,在产出提升、成本下降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成功构建全球“钠电标准”。阜阳市委常委陈东透露,自2022年项目落地以来,中科海钠已建成全球首条钠离子电池GWh产线,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目前正快速推动钠电产业链成势成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称,该方案是钠电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里程碑,助力构建“电动中国”与“零碳未来”。
2025-03-28【中国固态电池将量产,纯电续航1200km】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在青岛正式启动全球首条20Ah硫化物体系全固态动力电池中试产线,也使全球新能源产业迎来里程碑式跨越。该产线在材料体系、工艺工程等维度形成专利集群,其6-10分钟超快充特性与1200公里理论续航参数,在整体层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25-03-28【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在珠海投产】3月27日,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在珠海正式投产。该产线由广东能源集团联合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广东卫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实现了全球首次314A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型储能领域从技术研发迈向产业化落地的关键跨越。该产线位于珠海海四达新能源基地,通过设备升级与工艺改造,将现有产线升级为专用的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生产线,总规划年产能为6GWh。生产的314Ah半固态电池具有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能,适用于源网侧储能、5G基站储能、工商业储能、新能源商用车、轨道交通等多个场景,尤其适合城市用户侧储能。该产线创新应用纳米固态电解质技术,显著提升了电池的热失控起始温度,同时采用混合固液电解液配方和原位固化技术,进一步增强了电池的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安全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