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白云石进口量
缅甸白云石进口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进口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缅甸白云石 | 100-200 | 公吨 |
2020 | 缅甸白云石 | 200-300 | 公吨 |
2021 | 缅甸白云石 | 300-400 | 公吨 |
2022 | 缅甸白云石 | 400-500 | 公吨 |
缅甸白云石进口量行情
缅甸白云石进口量资讯
铁水产量持续下滑 基本面继续偏弱 连跌两周的铁矿石后市将如何走? 【SMM评论】
SMM12月27日讯: 缺乏宏观面利好消息驱动、铁水产量最近三周持续下滑,基本面的继续走弱使得近来的铁矿石走势持续偏弱运行,截至12月27日日间行情收盘,铁矿石跌2.63%,报759.5元/吨,铁矿石期货的周线也出现了两连跌,本周周线跌幅为1.81%。 》点击查看SMM期货数据看板 基本面 供应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需求 从供应端来看,据SMM航运数据显示,本周巴西发运量大幅增加近30%。带动全球铁矿石发运量环比继续小幅增长1.8%。后市澳洲发运量或有增长,将推动全球发运量小幅提升,虽然当前国产铁矿资源依旧偏紧,但从全球市场来看,今年以来铁矿石供应一直维持着整体偏宽松的局面。 从需求端来看,铁水产量连降三周压制了铁矿石的市场表现!据SMM调研,12月25日,SMM统计的242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5.37%,环比下降0.1个百分比。高炉产能利用率为86.91%,环比下降0.1个百分比。样本钢厂日均铁水产量为234.46万吨,环比下降0.3万吨。本周由于近期钢厂利润持续承压,一些地区的钢厂再次出现亏损现象。叠加部分钢厂年度检修计划的影响,整体铁水产量呈下滑趋势。 库存 从库存数据来看:截至12月27日,根据SMM的监测数据,35个港口的总库存为14499万吨,较上周减少86万吨,但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815万吨。进口矿的日均疏港量为312.7万吨,环比减少0.4万吨,同比增加27万吨。受前期矿石发运量的影响,本周的到港量显著减少;在疏港方面,钢厂的冬储并不活跃,大多采取按需采购的策略,导致疏港量略微下降。整体来看,由于到港量下降显著,港口库存呈现去库趋势。展望下周,预计下周到港或将增加。 后市 展望后市,受到终端需求进入行业淡季的影响,钢厂冬储意愿不强,进行年度检修的高炉增多,铁水产量持续下降压制了铁矿的需求。而随着钢厂高炉铁水产量或将继续下滑,也将使得疏港量可能会出现减少,进而导致港口库存可能会出现小幅累积,而铁矿石供应宽松的格局未改,倘若无重大宏观利好,预计铁矿石后市将继续偏弱运行。不过,考虑到钢厂仍有春节前的补库需求,或将给铁矿石带来一定的支撑,使得其下方的空间或有限。 机构声音 西南期货表示:宏观事件影响暂时告一段落,市场回归产业逻辑主导。从产业逻辑来看,铁矿石需求连续第四周回落,全国铁水日产量降至229万吨左右;供应端上,铁矿石供应量保持平稳增长;铁矿石港口库存仍处于高位且环比增加;综合来看铁矿石供需格局依然呈现供过于求的特征。从估值的角度来看,铁矿石的估值水平在黑色系品种里面是最高的。故而,综合驱动和估值来看,铁矿石期货价格或承压回落。从技术面来看,铁矿石期货或已构筑阶段性顶部。策略上,投资者可关注高位做空机会,注意仓位管理。 国投期货认为:供应端,海外发运年底冲量不及预期,国内到港量预计难有显著改善,港存出现阶段去化,累库压力暂缓。需求端,钢材表需本周走弱,铁水仍有减产压力,不过考虑到钢厂依然保持微利,预计进一步减产的空间也相对有限。近期钢厂进口矿库存保持累增趋势,部分钢厂开始节前备库,但预计冬储补库空间不会太大。宏观层面,海外扰动仍存,国内政策进入空窗期,市场情绪暂时偏谨慎。其预计短期铁矿盘面走势或以震荡为主。 兴业期货指出:宏观方面,国内宏观政策将继续托底经济的预期一直存在;美元指数偏强,持续位于108以上,强美元对黄金、有色金属等形成压制。中观方面,国内高炉逐渐减产,铁水日产已降至230万吨以下。钢厂铁矿石冬储补库进程已过半,今年钢厂盈利偏弱,原料补库节奏偏谨慎,后续关注1月至春节前钢厂对进口矿的剩余补库空间和补库节奏。供给端,4季度以来四大矿山发运冲量需求显著弱于往年同期,海外矿山发运不稳情况增多。年末国内矿山开工率逐渐下降。估值方面,综合铁矿基差、钢厂即期利润偏低等信息看,铁矿估值在黑链中依然相对偏高。综上,铁矿基本面存在支撑,但估值在产业链中相对偏高,铁矿价格关注上方阻力820,以及下方支撑750-760。 推荐阅读: 》【SMM高炉开工率】年度检修高炉增多 铁水产量小幅下滑 》【SMM分析】产能过剩背景下 2025年中国钢铁价格走势及展望 》【SMM简析】本周铁矿石价格弱势震荡 预计下周或将延续
2024-12-28 18:42:062024年终盘点|“车路云一体化”路径下高阶自动驾驶加速落地 “端到端”成主攻
“‘端到端’是高阶自动驾驶的技术方向,高阶自动驾驶是‘车路云一体化’框架下的单车智能,”伴随“端到端”的加速上车和各地“车路云一体化”新基建热情的高涨,一条中国独有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径在2024年得以更加明确。 12月25日,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迎来重大进展。按照计划,年内示范区3.0阶段基本建成,实现600平方公里自动驾驶示范区覆盖,同步推动4.0阶段前期工作。在此之前的11月底,记者从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政府监管平台招标结果公布,其是国内首个落地的城市级“车路云”平台,亦为首个涵盖智能网联汽车全链条、全周期管理的政府监管平台。 从今年年初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通知,到7月首批20座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公布,这一万亿级产业项目从封闭测试快速切换至先导应用阶段。此后,“车路云一体化”在全国各地的试点应用不断提速,“获批”、“招标”、“中标”等项目进展此起彼伏。 作为全球独有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径,“车路云一体化”的稳步实践催生了自动驾驶赛道回暖。 “‘车路云一体化’是单车智能的升级。”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看来,单车智能难以解决的分割数据打通、感知能力受到约束等问题,可利用“车路云一体化”避免单车智能的立体特征造成交通事故和拥堵。“同时,智能车发展最终要拼算力,而车载算力从成本、使用条件上都受限制。可以把车载计算任务卸载,通过一体化的方式实现。这样可以从自主车辆和路侧获得更加完整的数据模式,能够覆盖更加广泛、交通场景更加复杂、数据种类更加完备。” 如果说“车路云一体化”明确了高阶自动驾驶的技术路径,那么“端到端”上车,则成为这一路径中实现单车智能驾驶的技术手段。 12月25日,极氪宣布推出全新OTA,在覆盖五大领域、155项新功能的同时,完成端到端大模型的全面上车。更早些时候,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端到端+VLM双系统架构最新成果——车位到车位功能全量推送给AD Max用户,用户可语音激活一键开启智驾、闸机自动起停、环岛、掉头、施工路段、ETC等场景。 “端到端”的迅速蹿红亦加速了车企组织架构的迭代、调整进程。12月24日有消息称,蔚来汽车的智能驾驶研发部门宣布了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方案,智驾部门将新设技术委员会,负责综合大能力建设。据悉,该调整主要是强化蔚来的智驾交付团队能力,确保方案交付;同为头部新势力的理想汽车亦完成智能驾驶“变阵”,“端到端”部门独立的同时,夏中谱或将作为智能驾驶量产负责人负责“端到端”模型算法与落地;比亚迪成立的前瞻部门专攻端到端,目前团队已处于起步阶段。 在度过被喻为“端到端”智驾“上车元年”的2024年后,2025年有望作为端到端智驾的“上车大年”。 商汤绝影CEO、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晓刚于11月底透露,基于地平线J6平台的全场景高阶智驾方案将于2025年二季度量产,基于英伟达Orin和Thor的绝影AD Ultra端到端量产解决方案将于2025年四季度上车。主机厂方面,小米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于不久前开启定向内测、零跑B系列和C系列将于2025年实现自研端到端大模型智驾系统上车、奔驰自主研发的豪华品牌中首个“无图”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L2++)计划随全新纯电长轴距CLA于2025年交付。 截至12月26日收盘,“车路云”板块近一年涨幅6.38%,智能驾驶板块涨幅18.63%。“如今的高阶自动驾驶产业,开始朝着方向上‘车路云’、技术上‘端到端’的路线发展,且从资本市场、终端市场的反馈来看接受度十分可观。”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可以预见的是,在‘车路云一体化’路径下的高阶自动驾驶(L3)将于2025年实现落地。”
2024-12-27 13:13:482024美股风云变幻 回看震撼市场的十大事件| 财联社环球年终盘点
在即将结束的2024年,在AI热潮、美联储降息等诸多因素的催化下,美股涨势如虹,令全球投资者侧目。这一年,许多美国公司演绎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大戏,共同塑造了美股市场走势。 从石油巨头完成天价收购到“比特币大户”疯狂扫货,从“股神”大举囤积现金到最强量子计算芯片问世,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命运,也折射出整个行业乃至全球经济的走向和变迁。 本文将带您回顾2024年留下深刻烙印的美国公司十大重磅事件。 1. 不是英伟达?今年标普500指数头号牛股:Palantir 在科技浪潮汹涌的2024年,当我们回顾美股市场“最亮的星”,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英伟达。其凭借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当我们仔细探究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的佼佼者时,却惊讶地发现,大数据分析软件公司Palantir脱颖而出,成为今年当之无愧的头号牛股。 年初至今,Palantir上涨了396%,勇夺标普500指数成分股涨幅冠军。Palantir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众熟知型企业。该公司今年的涨幅冠绝群雄的关键在于精准踩中AI、国防等多个热门风口。 2. 豪掷645亿美元!埃克森美孚完成天价收购,油气行业版图生变 2024年注定是能源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一则重磅消息震撼了整个能源行业:全球油气巨头埃克森美孚正式完成了以645亿美元收购先锋自然资源公司的交易。 这一举动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埃克森美孚的行业地位,也将深刻改变油气行业的版图。 先锋自然资源公司拥有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储备以及先进的开采技术,这将有助于埃克森美孚扩大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资产组合,并提升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能力。与此同时,中小油气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压力,而大型油气企业之间则可能会加速战略并购,以维持竞争力。 3. 今年美股最大IPO:冷链物流巨头Lineage筹资51亿美元 在2024年的美股市场上,最为瞩目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当属冷链物流巨头Lineage。该公司今年7月通过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成功筹集了高达51亿美元的资金,不仅是本年度美股市场上规模最大的IPO,还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Lineage成立于2008年,是全球领先的温控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过去十余年,该公司精心构建了庞大而高效的冷链物流网络,业务范围广泛,覆盖了食品、医药、生鲜农产品等众多对温度控制要求极高的行业,在冷链物流领域早已声名显赫。 4. 史上最大独角兽诞生!马斯克旗下SpaceX最新估值3500亿美元 近日,全球首富埃隆·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再次刷新了估值纪录——3500亿美元,较年初2100亿美元的水平涨近七成。该公司当之无愧地成为“史上最大独角兽”。 这一估值飙升不仅彰显了SpaceX在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太空经济潜力的高度认可。 SpaceX最受瞩目的成就之一是成功开发出了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技术,大大减少了火箭发射成本,并推动了商业航天市场的发展。从首次将龙飞船送入国际空间站,到完成人类首次商业太空行走,再到星舰试飞成功上演“筷子夹火箭”场景,SpaceX不断刷新着人类的想象力。 由于SpaceX之前被曝内部讨论上市计划,一旦该计划启动,也将是美股市场的一大盛事。 5. “美股最大比特币巨鲸”MicroStrategy狂扫货,股价年内翻两番 在2024年的金融市场上,有一家公司以其独特的投资策略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它就是MicroStrategy。 该商业智能软件供货商以“不务正业”而闻名,疯狂囤积比特币。MicroStrategy目前累计持有444262枚比特币,价值约413亿美元,是美股市场上“最大的比特币巨鲸”。 随着比特币今年迎来“史诗级”行情,MicroStrategy股价年内实现了翻两番的惊人涨幅,并被纳入纳斯达克100指数。 近日,MicroStrategy创始人兼董事长迈克尔·塞勒还将比特币与纽约市及其经济相提并论,称其为“网络曼哈顿”,并表示“将一直购买,每天都是买入比特币的好时机”。 6. 3252亿美元!“股神”旗下伯克希尔账面现金创新高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一举一动在资本市场上都具有风向标的意义。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持有的账面现金升至3252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该公司第三季度进一步减持了苹果和美国银行等一些关键持股。 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伯克希尔强大的财务实力,也引发了市场对巴菲特投资策略的广泛思考。有分析称,伯克希尔大举囤积现金反映出巴菲特对当前美股估值以及美国经济形势的担忧。 7. 谁是英伟达AI芯片最大买家?微软一年囤近50万颗GPU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算力成为科技巨头们竞相追逐的核心资源,而英伟达的AI芯片凭借其卓越的性能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据市场研究咨询机构Omdia的最新数据,微软今年购入了48.5万颗英伟达旗舰产品“Hopper”芯片,远超其他科技领域竞争对手。 微软大手笔采购AI芯片,不仅使其在打造下一代AI系统的竞赛中占据显著优势,也将刺激其它科技巨头加大对AI芯片的投入,从而推动科技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8. 谷歌发布史上最强量子计算芯片:不到五分钟顶超算“10的25次方年” 随着全球兴起AI浪潮,算力已经成为科技巨头竞逐的关键一环,而量子计算被认为是解决AI算力瓶颈的颠覆性力量。近日,谷歌宣布成功开发出一款前所未有的量子计算芯片,其性能之强大令人惊叹。 谷歌12月9日推出了最新的量子芯片“Willow”,声称其能够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标准基准计算”。而当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要完成相同的任务则需要花费“10的25次方”年——远超宇宙年龄。 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刷新了人们对计算能力的认知,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计算时代即将来临。 9. 英特尔陨落:今年裁员规模创科技公司之最,股价年内跌去六成 在半导体行业的历史长河中,英特尔曾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在计算机处理器领域拥有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然而,时过境迁,由于技术创新滞后以及没能赶上当前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2024年英特尔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 为了挽救业绩颓势,英特尔今年8月宣布从第四季度开始将裁掉15%以上的员工,至少16000人。据独立裁员追踪机构Layoffs.fyi的数据,英特尔的裁员规模创下今年科技公司之最。 与此同时,英特尔股价持续暴跌,年初至今,跌去了惊人的六成,反映出投资者对其未来前景的担忧。 10. 日本巨头收购美国钢铁遭遇最强阻力:特朗普拜登一致反对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间的跨国收购司空见惯。然而,2024年一桩跨国并购案——日本钢铁巨头日本制铁试图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强大阻力。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与现任总统拜登竟罕见地站在了同一立场上,齐声反对这一收购案,使得该交易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早在去年12月,日本制铁就宣布计划斥资约140亿美元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但由于受到重大的政治阻力,这一交易迟迟未能落地。 钢铁产业被视为美国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国防建设和基础设施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任何外国资本的介入都被认为可能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利益。
2024-12-25 13:13:18造车也“预制”?“宁王”推“磐石”、悠跑获融资 滑板底盘“钱景”再现
今年以来,智能底盘的概念多次出现在公众视野。12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磐石底盘,通过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和CTC技术创新,该底盘可吸收85%的整车碰撞能量,带电情况下可达到120km/h正面碰撞不起火不爆炸的超高安全。 同日,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宣布,阿维塔将成为全球首个采用宁德时代磐石底盘的新能源品牌。 今年4月,宁德时代CIIC(CATL Integrated Intelligent Chassis)一体化智能底盘产品在北京车展首次公开亮相。据悉,目前国内外车企中,北汽集团、哪吒汽车、江汽集团以及越南车企VinFast汽车等,均已与宁德时代达成智能底盘的相关合作意向,或已开展合作。 “宁德时代下场研发底盘,是看到了市场对于‘标准化底盘’的强烈需求。”在业内人士看来,与传统底盘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底盘技术正逐步朝着轻量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标准化底盘”的规模化应用可以帮助车企大幅降低研发成本,从而有效提升利润率。“采用一体化智能底盘技术后,车企开发成本可以节省60%至70%,车辆硬件成本也可以下降约5%。” 所谓滑板底盘,指在底盘中提前整合电池、电驱、电控,还有悬架、转向、制动等部件,与其它底盘不同的是,滑板底盘核心在于底盘与车身及座舱的分离,可以支持车身与底盘分离解耦开发,意味着车企通过滑板底盘仅需对车身进行研发和适配,支撑多种不同的车身类型实现“预制造车”。 盯上滑板底盘技术的不仅仅是宁德时代。此前一周,悠跑科技宣布,公司已完成B轮融资,总募资金额数亿元人民币。据悉,本轮融资由合肥产投领投,徐州产发基金以及博世集团旗下博原资本跟投,款项将用于悠跑超级VAN量产的推进及产能提升。 除了与上游企业联合研发,整车企业也在加速自研滑板底盘技术的脚步。12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奇瑞汽车取得一项名为“滑板底盘结构”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136854 U,申请日期为2024年4月。此外,包括北汽新能源、海马汽车、哪吒汽车等国内企业都有相关的研发与应用布局。 “自动驾驶的量产落地,需要一个全新的、正向设计的底盘系统。”前述业内人士表示,电池企业布局滑板底盘,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度绑定车企,而整车企业布局滑板底盘,多是基于降低不同车型开发难度和成本的考虑。“滑板底盘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开放式的滑板底盘会进一步降低造车企业进入的资金和技术门槛,远期看可能会使得行业生态发生变化。” QYResearch发布《全球滑板底盘市场报告2023-2029》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滑板底盘市场规模将达到550.8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2.1%。 “滑板底盘看上去很美,但其并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化价值。”有某头部造车新品牌CEO认为,滑板底盘需要主机厂从产品定义阶段便需与供应商深度绑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机厂产品开发的灵活性。此外,由于滑板底盘应用场景的限制,量产后的规模优势并不能很好显现,因此降本成效并不明显。“从这一角度看,滑板底盘或许只适合资金量有限、又急于切入整车领域的初创企业。”
2024-12-24 17:41:54中国绿色转型成果卓然!全球石油市场愈发担心“支柱”要塌
过去20年里,中国一直都占据着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半壁江山”。然而,随着电动汽车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能源行业人士担心,中国的石油需求可能正接近转折点。 近年来,中国一直是最大的原油进口国。2023年,中国占到了全球石油总需求的16%,即日均1640万桶,远高于2008年的约9%。更重要的是,中国是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最主要引擎——在此期间,中国占到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一半以上。 然而,自2023年中国摆脱新冠疫情束缚,创下创纪录的石油消费年以来,其需求增长似乎已经放缓。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中国2024年的石油消费量同比增长预计将仅为0.8%,2025年预计也将仅增长1.3%。 虽然中国的整体石油需求似乎仍能保持稳定,但内在的构成无疑正在发生迅速且令人敏感的变化——中国的汽油和柴油需求似乎已达到峰值: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估计,2024年中国对这些运输燃料的总需求将比2021年下降3.6%。 行业人士表示,这虽然部分是由于建筑业放缓导致机械用柴油需求减弱,但 更大的原因或许在于中国居民交通出行方式的快速转变——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兴起。 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数据显示,近几个月来中国售出的乘用车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新能源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国际能源署预测,由于这一趋势,中国2025年的汽油需求预计将比2021年的峰值低出6.4%。 与此同时,中国越来越多的新型重型卡车也开始使用液化天然气来代替柴油。2024年,柴油和汽油预计将仅占到中国石油需求的44%,低于2018年的51%。 当然,在运输燃料需求锐减的同时,中国不断增长的石化行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石油产品的消费。石脑油、乙烷和液化石油气都是石化产品的原料,其需求量在2019年至2024年间增长了59%。然而, 随着电动汽车在中国的不断普及,石化行业的这种繁荣可能注定将不足以弥补柴油和汽油需求的持续下降。 摩根士丹利首席大宗商品策略师Martijn Rats就预计,未来几年航空燃油和石化产品将推动中国石油需求以每年约10万至 20万桶/日的速度增长,这将远远低于长期趋势。 “其他国家虽然正在弥补,但从目前数据来看,并不能抵消中国的减速。如果中国不能照以往的趋势速度增长,那么整个世界也不太可能。” 而在供给端,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从2011年到2023年,中国的炼油能力激增了42%,达到了日均1850万桶。 这对海外的大型综合石油公司来说显然可能是双重打击。 2023年,中国日均进口了1130万桶石油,超过了全球产量的10%。 中国需求的结构性下降可能会对石油领域的上游企业带来降价压力。同时,中国过剩的炼油能力可能也会挤压这些超级巨头的下游利润。在低油价时期,这些部门此前曾一直是能源巨头们传统的财务平衡力量。 这或许也是华尔街投行机构,目前普遍对明年油市前景普遍并不看好的原因之一——在上周末媒体调查的十家业内大行中,有多达七家对明年油市前景持悲观立场。 标普全球副总裁丹尼尔·耶金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场论坛中就表示,明年或者在接下来四年内,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会达到峰值,这是国际石油市场需求侧近期发生的最大变化,世界石油市场新增需求一半都来自中国的情况已经结束了。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60世界和中国能源展望(2024)》中也预计,在中国,石油作为交通燃料的消费已达峰,石油的定位逐步转向“交通用能保障+原料用能核心”。中国的石油需求预计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7.7亿吨峰值,到2060年降至2.4亿吨。
2024-12-24 16:25:47
其他国家白云石进口量
刚果白云石进口量 | 马来西亚白云石进口量 | 阿尔及利亚白云石进口量 | 秘鲁白云石进口量 |
哈萨克斯坦白云石进口量 | 加蓬白云石进口量 | 新西兰白云石进口量 | 埃及白云石进口量 |
印度白云石进口量 | 泰国白云石进口量 | 柬埔寨白云石进口量 | 意大利白云石进口量 |
南非白云石进口量 | 新加坡白云石进口量 | 墨西哥白云石进口量 | 英国白云石进口量 |
法国白云石进口量 | 德国白云石进口量 | 阿根廷白云石进口量 | 沙特阿拉伯白云石进口量 |